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水平日益提高,扶正中药研究受到国际上广泛重视[1]。笔者应用中药扶正解毒汤作为肿瘤患者手术后和/或放化疗的辅助用药,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就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病例选择 随机选择恶性肿瘤手术后和/或放化疗患者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为35~75岁,平均年龄为58,6岁。其中乳腺癌术后化疗者13例,结肠癌术后化疗者10例,恶性淋巴瘤化疗者7例,肺癌放疗者3例,胃癌术后化疗者6例,卵巢癌术后化疗者6例,宫颈癌放疗者5例,食管癌放疗者6例,胆囊癌术后化疗者2例,绒毛膜癌化疗者2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运用扶正法为主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8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80例,属Ⅲ~Ⅳ期患者,系本院专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均属不能手术者。其中57例为经过放、化疗无效者,23例未经过放、化疗;男性38人,女性42人;年龄21~80岁;肺癌20例(Ⅲ期8例,Ⅳ期12例),胃癌10例(Ⅲ期6例,Ⅳ期4例),肝癌4例(Ⅲ期),直肠癌8例(Ⅲ期4例,Ⅳ期4例),肾癌4例(Ⅲ期),乳房癌8例(Ⅲ期4例,Ⅳ期4例),食道癌8例(Ⅲ期4例,Ⅳ期4例),子宫卵巢癌8例(Ⅲ期2例,Ⅳ期6例),其它恶性肿瘤10例。 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相似文献   

3.
扶正培本方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凯  李剑 《陕西中医》1989,10(5):229-231
<正> 恶性肿瘤已成为常见病,采用扶正培本法配合手术、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可取得较好效果。就近几年来用扶正培本方药治疗肿瘤的情况作一概述。基础实验研究一、扶正方药分子水平的研究(一)对核酸、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影响王氏从核酸代谢的观点证明了黄芪多糖有增强RNase抑制因子活力和降低RNase活力的作用,从而保护mRNA和rRNA的功能,调节蛋白质代谢,黄芪多糖这种作用存在于网状内皮系统和免疫器官,有利于淋巴细胞的转化,因而增强了免疫功能。灵芝多糖D6加速核酸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能调节细胞代谢,提高机体防御功能。刺五加  相似文献   

4.
益气扶正治疗消化系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气扶正治疗消化系恶性肿瘤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32)王临江关键词:益气扶正,消化系恶性肿瘤笔者自1987年以来,用益气扶正为主治疗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肝癌、肠癌等消化系恶性肿瘤不能施行手术患者,或术后不能接受化疗患者26例,获得满意疗...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85年8月~1995年8月用自拟扶正抗癌方加减治疗33例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3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初诊年龄最大74岁,最小38岁。肺癌、大肠癌、乳腺癌各5例,胃癌4例,食道癌、卵巢癌各3例,膀胱癌、甲状腺癌各2例,肝癌、子宫内膜癌、肾癌、恶性胸腺瘤各1例。全部病例均经本院或外院手术病理证实。术后加局部放疗5例,术后加全身或局部化疗13例。Ⅰ期病例3例,Ⅱ期病例12例,Ⅲ期病  相似文献   

6.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扶正固本作用.对化疗药物有增效减毒作用.可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是一种理想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7.
陈闯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5):128-130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手术、放疗、化疗仍为当今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因上述治疗手段均有其局限性及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逐渐成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成为综合治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中药外敷法因其具有药物直达病处、起效快、简单易行等特点,逐渐被运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中.现将近年来中药外敷法治疗要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肿瘤免疫是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发展与应用,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后肿瘤治疗的新策略。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近年中医药或中医药联合ICIs通过调控T细胞表面受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等在内的免疫检查点的表达,从而治疗恶性肿瘤。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中医药基于免疫检查点体内外抗癌机制,建立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双向联系,探索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潜在机制,充实和完善中医药抗癌应用的理论,应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裴正学教授以扶正固本治疗恶性肿瘤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学未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之病名,但类似本病的症状及病因病机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并散见于历代医书的腰痛、腰背痛、骨伤、痹证、痿证等篇节中。对其相关病证的治疗亦是自古有之。在中医学中有男子以肾为本,女子以血为本,而这一理论与当今大多数OP患者的病机恰好相符,因为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1.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病情易反复发作.根据病程和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中医认为本病以先天禀赋不耐者为多,且与肝脾肺有密切关系.现笔者对近5年来中药外治湿疹的临床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痤疮属中医学“粉刺”范畴,是一种南多因素导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主要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种类型的皮疹为特征,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处,尤其是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4—10~1998—4月,应用自拟“扶正消瘤丸”,治疗恶性肿瘤136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全部来自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共136例,其中肝癌62例、乳腺癌24例、胃癌18例、大肠癌17例、胰腺癌7例、胆管癌4例、壶腹部癌4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52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1~18个月,平均6个月。经手术治疗肝癌44例,乳腺癌14例,胃癌、大肠癌、胰腺癌等共26例,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疣是HPV感染人体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1]。寻常疣是皮肤科常见难治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多好发于指缘、手背、足跟、足趾等容易摩擦的部位,该病具有一定自身接种性、传染性、复发性。现代医学研究表明,HPV感染与免疫缺陷有关[2]。西医治疗主要包括外用药物涂擦、药物局部注射、冷冻治疗和激光治疗,但存在治疗后疼痛、血肿,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等问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寻常疣的研究日益增多,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笔者现就寻常疣的中医  相似文献   

15.
脓毒症即为感染+破坏性的全身炎症反应.该病是内外科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危重病人云集的急诊和ICU.目前,治疗脓毒症主要围绕着脓毒症发病机制,给予早期复苏、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营养支持、免疫调节、对症处理等,但病死率仍未有明显改善.经过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很多学者从中医药方面找到对脓毒症治疗的方法,现笔者将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但另一方面,疼痛作为报警也有其局限性(如癌症等出现疼痛时,已为时太晚)。而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因此,治疗疼痛是医务工作者面  相似文献   

17.
黄梅 《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181-182
痛经是指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出现下腹疼痛、坠胀等临床症状的病症,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无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出现痛经者.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相关临床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药对肿瘤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近几年来采用中医药以扶正法为主配合祛邪治疗肿瘤,收益不少。肿瘤的形成多因正气不足,正气虚伴随着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扶正培本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基本法则。扶正法即补益法,也就是"损者益之,虚者补之"的意思,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机体的阴阳、气血经络和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充分发挥机体内在抗病能力,抵御和控制肿瘤的发展。中医药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功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抗突变作用,抗肿瘤细胞的转移发挥临床功效。  相似文献   

19.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olori,Hp)是上消化道常见致病菌,可产生多种致病因子,造成机体继发性免疫损伤,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MALT淋巴瘤以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相关性胃炎又称感染性胃炎,在慢性胃炎中较多见,中医古籍中对幽门螺杆菌以及其相关性疾病并无记载,当属"胃痛"、"痞满"、"嘈杂"等范畴。西医临床常选用标准三联疗法、四联疗法或序贯疗法等抗菌治疗,但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使得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进而导致了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衰竭(CRF)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的共同归宿,是一组以进行性肾单位损害,从而使肾脏的排泄功能、内环境稳定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等发生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候群。据其发生发展机制和临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学“关格”、“肾风”、“水肿”、“肾劳”等范畴。中医临床中以黄芪为主治疗慢性肾衰竭多有报道,诸多学者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