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良Welch手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介绍用改良Welch手术对低位直肠癌进行超低位前切除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72例结直肠癌患行根治性切除后,保留直肠残端距齿状线2cm左右,用自制肛门支撑吻合管置入口侧结肠内8cm,距离断端1cm用7号丝线结扎、缝扎各1道。肛侧距残端0.5cm处用2号肠线全层内荷包缝合1周。经盆腔及肛门拖出口侧结肠及肛门支撑吻合管,直肠肛侧外翻肌层与口侧结肠浆肌层间断缝合4—6针,口侧结扎线和荷包缝合线相对,结扎荷包线,口肛侧肠管紧密贴附。手术10d后拔除肛门支撑吻合管,吻合口愈合,14d拆除肠线。结果 对72例直肠癌患用改良Welch手术方法实施超低位前切除,无手术中死亡,未发生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100%获得随访,2年生存率为95.8%,局部复发率为2.8%。结论 用改良Welch手术对低位直肠癌可以完成超低位前切除术,且安全、易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直肠内压力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患者肛门直肠内压力的变化,探讨其与吻合口瘘发生的关系。方法42例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中将1根乳胶引流管和2根分别为10号、6号的吸痰管固定在一起,通过肛门置于肠腔,达吻合口上方约5 cm处,并将这3根引流管缝合固定在肛周皮肤上,分别接引流袋,术后采用中心静脉压测压系统,以静止测压法测定术后1~6 d内肛门直肠内压力的变化。结果术后2例发生吻合口瘘,未瘘组患者术后肛门直肠内压力变化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第4 d压力最高;而吻合瘘组患者的肛门直肠内压基本呈持续增高的趋势。吻合口瘘组第4、5、6 d的压力均高于未瘘组。结论术后肛门直肠内压力的变化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导致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位三管引流预防低位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将1985年1月至2007年12月130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术后引流方式分为两组。低位三管引流组(822例)术中经肛门吻合口上放置肠腔内双管引流,经肛管旁放置一盆腔引流管。对照组(480例)仅经肛管旁放置一骶前腔引流管。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引流组分别为8.9%、2.2%;对照组分别为9.4%、8.1%。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位三管引流可显著降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用于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肿瘤根治效果及肛门功能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4月~2004年8月经选择的超低位直肠癌病人接受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癌保肛手术37例的临床资料。腹部手术遵循TME原则,肛门手术在直视下距病灶下缘2cm全层切断直肠或肛门内括约肌,经括约肌间隙向上游离达肛管外括约肌环与腹部手术会师,近端结肠与肛管完成端端吻合。前瞻性随访术后病人肿瘤复发与肛门排便功能状况。结果全部病人均完成手术。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死亡1例,盆底肌肉出血1例,吻合口漏3例。本组有3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0个月。吻合口复发3例,其中,死亡1例。同时肺、腹膜转移于术后24个月死亡1例,因肝转移分别于术后16、24个月死亡2例,因腹腔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于术后16个月死亡1例。术后6个月,病人肛门括约肌功能已比较满意。结论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非吻合器吻合保肛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结直肠肛门外低位手法吻合的方法,对146例中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直肠肿瘤远端及其系膜的切除范围为3~6cm。结果:手术成功145例,并发吻合口瘘11例,仅1例行肠造口;2年内复发和转移13例,其中吻合口复发2例;术后肛门对成形粪便控制力良好,无大便完全失禁者。结论:肛门外结直肠低位手法吻合是中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既可靠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左半结肠癌切除术Ⅰ期肠吻合术中置管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 左半结肠切除后壁肠吻合后,从吻合口向肛门置硅胶管1根,远端出肛门(肛门外保留硅胶管20~25cm),近端置于吻合口上8~10cm。硅胶管的近远端需剪直径0.5cm的侧孔3~5个。置管完成后继续完成肠管前壁的吻合。结果 统计64例左半结肠癌手术,其中行左半结肠切除-Ⅰ期肠吻合,肛门置管患者32例,行肿物切除,结肠近端造瘘患者32例。置管组术后无1例肠瘘发生,未发现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平均住院天数12d,术后1年生存率100%。结论 左半结肠癌切除术Ⅰ期肠吻合、术中置肛管是一种降低大肠内压力消除肛门与同盲瓣同的闭袢、降低吻合口的张力、降低术后肠瘘、促进吻合口的愈合、使术后腹胀减轻、有利于肛门早日排气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肛门切割缝合法处理肿瘤远端肠管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5月~2007年5月,对施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的11例超低位直肠癌,经肛门直视在距癌灶最下缘1cm处对肿瘤远端肠管进行缝合-切割-缝合关闭远端肠管,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确认远端切缘无癌细胞残留,再经肛门置入管状吻合器进行肠管端端吻合。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5~32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15~75ml,平均25ml。术中无直肠破裂穿孔、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吻合口距齿状线0.5~1cm。术后排便次数3~5次/d。术后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11例术后3个月肛门测压均正常。11例随访6~31个月,平均18.4月,未发现吻合口复发及穿刺孔、辅助小切口种植转移。结论经肛门切割缝合法处理肿瘤远端肠管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既能保证肿瘤远端肠管有足够的切除范围,又能较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引流的新处理方法。方法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共收治421例行Dixon术病人,男性279例,女性142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5.7岁。术前经肛门指诊及结肠镜活检病理证实为中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5~10 cm,回顾性分析2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病人临床资料,其中16例病人采用经肛门吻合口漏口置管引流术治疗吻合口漏,采用传统腹腔引流管冲洗引流8例,2例因弥漫性腹膜炎再次行结肠造瘘术。结果 421例病人中发生吻合口漏26例,发生率为6.2%。16例发生吻合口漏病人经肛门吻合口漏口置管引流术治疗,采用传统腹腔引流管冲洗引流8例及2例因弥漫性腹膜炎再次行结肠造瘘术,均达到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腹膜炎及腹腔感染,从漏发生至漏治愈拔管时间为6~10 d,平均8 d。结论经肛门吻合口漏引流可作为中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后吻合口漏的重要治疗措施,具有缩短漏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简单安全、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肛门瘘口引流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0月间21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肛门吻合口瘘口引流9例(观察组),单纯腹腔引流管冲洗引流1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无1例须行肠造瘘,对照组有2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行肠造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总的住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但瘘后的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31)。随访 2个月至3年,患者术后便秘、腹泻、肛门不适感等症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 结论:经肛门吻合口瘘口置管引流术可作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吻合口瘘重要的治疗措施,具有缩短瘘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环(NITICAR27)在直肠低位前切除后进行端端吻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只小型猪行中远端直肠部分肠段切除.应用CAR27经肛门行直肠端端吻合。术后14d时,5只小型猪被实施安乐死;另1只在56d时也行安乐死;进行吻合口距肛缘距离和吻合口腔内周长的测量,并予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6只小型猪吻合口据肛缘距离平均5.3(4-6)cm;均无吻合口瘘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顺利,体质量增加。14d时.在离体自然松弛状态下,吻合171腔内周长平均6.8(6.5~7.0)cm.组织病理学检查示有轻度的炎性反应及纤维化;56d时,吻合口腔内周长扩张到9.3cm.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炎性反应及纤维化消失。吻合口浆膜面除1例轻微黏连外,其余均光滑完整,肉眼几乎不可辨别。结论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环有希望作为一种新的吻合器械应用于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报告15例距肛缘6~8cm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Parks法、Welch法、结肠肛管吻合术等保留肛门手术,术后6~8个月病人排便控制功能大都恢复正常。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复发1例。对中下段直肠癌,肿瘤距肛缘不少于5cm,组织分化较好,局部未见肠壁外浸润者,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行保肛手术,以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肛门拖出吻合器吻合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3年1月,采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拖出吻合器吻合法治疗30例中低位直肠癌。22例≤T2期,8例T3期,均为N0,M0。电子结肠镜检查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4.0~10.0cm,(7.6±1.5)cm;肿瘤直径2~6cm,(3.8±1.3)cm。先在腹腔镜下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于耻骨联合上做下腹部正中辅助切口,直视下切断近端结肠,经肛门拖出切除直肠标本,应用双荷包、单吻合器技术,以国产管型消化道吻合器(31.5mm或28.5mm)行结一直肠端端吻合。结果 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70~280min,(216.3±25.9)min。术中出血量50~700ml,(273.3±160.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4d,(2.5±0.8)d。术后住院时间8~30d,(12.2±4.2)d。肠管远端切缘距肿瘤的距离2.0~6.0cm,(3.9±0.9)cm。远近切缘均未见癌残留。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3.3%),腹腔积液并感染1例(3.3%),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无腹腔内出血、肠梗阻、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11.8±3.9)月,术后3个月大便次数1~5次/d;1例吻合口瘢痕收缩狭窄,排便困难,予以扩肛等处理后好转;1例术后16个月局部肿瘤复发,行腹一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结论 经肛门拖出吻合器吻合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经肛门吻合口漏置管引流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1例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肛门吻合口漏置管引流治疗9例(经肛引流组),采用传统腹腔引流管冲洗引流12例(腹腔引流组)。对比不同引流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21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腹膜炎及腹腔感染。经肛引流组病人发生吻合口漏后住院时间短于腹腔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8±6.1)d vs.(27.4±12.5)d,P=0.012]。经肛引流组无须再次手术病例,腹腔引流组有2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行近端结肠造口。随访2个月至3年,两组病人长期症状(便秘、腹泻、肛门不适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结论 经肛门吻合口漏引流可作为中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后吻合口漏的重要治疗措施,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引流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于华 《腹部外科》1997,10(2):90-90
患者:女,62岁。因疑为直肠癌行肛门指检:肛门外观正常,手指插入顺利,距肛门约6~7cm处可触及一环形肿物下绿,腔狭窄,手指无法插入。指套染血。纤维结肠镜检发现:距肛门7cm可见一菜花状肿物。病理报告:高分化腺癌。诊断:低位直肠癌。行经腹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根治术。手术顺利。直肠端端吻合:先以直肠吻合器吻合,后以丝线间断缝合浆肌层。吻合后查吻合口无粘膜外露,无血运障碍。于吻合口左侧安置带侧孔乳胶引流管一根,引出体外并和腹壁缝合固定。缝合切日,术毕。术后给以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半坐位,抗感染,输液及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例癌灶下缘距齿状线不足2cm或距肛缘不足4—5cm的低位直肠癌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保肛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28—76岁,平均为56.4岁。癌灶下缘距肛缘4cm12例(腺瘤癌变5例),癌灶下缘距肛缘5cm22例,病理诊断直肠腺癌29例,其中高分化者18例,中分化者11例,腺瘤癌变5例。Dukes分期:A期18例,B期16例。34例术后随访率为97%(33/34),中位随访时间为4.9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9%),吻合口狭窄1例(2.9%);术后6—12个月时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局部复发率为2.9%,术后5年生存率为69.6%。结论 经腹及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式,既能保存良好的肛门排便功能,又不降低5年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0~2014年收治的486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TME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将病人分为吻合口狭窄及无吻合口狭窄两组。采用χ~2检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发生吻合口狭窄27例,发生率为5.6%。多因素分析表明,男性、吻合口漏、术前新辅助放疗、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为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7例吻合口狭窄中1例为肿瘤局部复发并肝转移,行永久降结肠双腔造口。26例吻合口瘢痕狭窄病人中,行剖腹切除狭窄吻合口后一期吻合4例;经肛门完整切除膜状狭窄环7例;6例经肛门放射状切开狭窄环,并于术后4d经肛门每日人工扩张吻合口2~3次,共扩张3个月;9例未行手术,每日经肛门行人工扩张吻合口1次,共扩张3个月。吻合口狭窄病人再次术中未发生肠管损伤、输尿管损伤、骶前大出血等并发症。吻合口狭窄病人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27例病人均获得随访,2例随访期间死亡,余25例吻合口通畅。结论男性、吻合口漏、术前新辅助放疗、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危险因素;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重在预防,应根据吻合口不同狭窄原因及程度采取不同方法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腹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癌灶下缘距肛缘4~5 cm的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加结肠套叠重建内括约肌保肛术进行临床分析.52例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28~76岁,平均为56.3岁.癌灶下缘距肛缘4 cm 18例,癌灶下缘距肛口5 cm 34例.病理诊断直肠腺癌52例,其中高分化者21例,中分化者29例,低分化者2例,腺瘤癌变6例.Dukes分期:A期28例,B期24例.结果 52例术后随访率为88%(46/52),术后随访时间2个月至12年,中位随访时间为5.9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8%),吻合口狭窄3例(5.7%),术后6~12个月时肛门排便控制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术后局部复发3例,术后5年生存牢为24/33例(73%).结论 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能保留良好的肛门排便控制功能,不增加局部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8.
正1永久性肠造口和临时性肠造口的概念约75%的直肠癌患者可行保肛手术治疗,约25%的直肠癌患者切除肛门后需终身改道做永久性肠造口。通俗地讲,肠造口就是改道,原本从肛门排大便改成从腹部肠造口排大便。直肠癌保肛手术存在一定的吻合口漏发生率,一旦发生吻合口漏后,有时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即使经治愈成功,因吻合口漏发生后并发吻合口周围炎,可能导致吻合口周围肠管发生瘢痕反应而失去弹性,造成患者排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及术式,我院自1991年7月至2004年7月对78例肿瘤下缘距肛缘4~7cm之间,经腹、肛门和经腹切除,采用结一直肠末端或结肠与肛管吻合(下称A组)和经前切除吻合(下称B组)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对其治疗效果和肛门功能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部无切口经肛门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套入式吻合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从2010年3月至2017年12月对102例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根治经肛门切除行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男43例,女59例。年龄36~81岁(平均59.6岁)。肿瘤距肛缘5~7 cm 85例,4 cm 17例,术前评估T1N0M0 79例,T2N0M0 23例。采用中间入路用超声刀沿乙状结肠系膜根部游离并裸化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后,施夹并切断。按TME原则,游离直肠至肛管直肠环达肿瘤远端3~5 cm。会阴部手术距齿状线上2 cm处环型切开,沿黏膜下锐性向上剥离至提肛肌平面切断直肠,将直肠及远端乙状结肠一并从肛门移出体外切除,行套入式近端结肠全层与直肠黏膜及肠黏膜下吻合。 结果本组102例,手术平均时间为179 min,平均检出淋巴结13枚,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2.9%)行临时结肠造口,3个月后还纳愈合。吻合口狭窄2例(1.9%),经扩张后狭窄解除。术后病理为T1~T2N0M0 49例,T2N1M0 53例。术后12个月肛门功能,Kirwan分级1级占94.1%,肛门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术后随访6~84月,平均45个月,局部肿瘤复发4例(3.9%),生存满3年以上67例。 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腹部无切口经肛门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真正达到腹部无手术切口、无瘢痕、美容美观、完全微创的最佳效果,其远期疗效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