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和临界高血压人群,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有慢性高危因素(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的人群和现患人群,进行登记随访,52例现患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并对个体进行指导和干预。结果:半年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人数减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无并发症发生,结合自测血压日记,血压恢复正常者占67.3%,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比干预前有明显改变,同时促进和提高了本社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用于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费用占疾病治疗总费用的比例高达60%,远远高于43.2%的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医疗卫生费用的恶性膨胀已经成为全球性医疗危机。美国健康管理20多年的实践表明,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将降到原来的10%;而没有进行健康管理的10%个人和企业,医疗费用会比原来上升90%。改变以治疗疾病为主的传统医院服务模式,开展对全人口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可行和效果好的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方法:依"社区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以全科医生、全科护士、预防保健人员、街道专职人员共同组成管理团队,将高血压患者按契约管理、自我管理、家庭管理分组管理.结果:契约管理组、自我管理组、家庭管理组管理后血压控制良好的比例分别为76.1%、58.8%、48.5%,管理后规律服药率分别为78.2%、61.4%、50.8%,管理后经常运动的比例分别为74.2%、60.2%、49.6%,饮食控制率分别为83.5%、68.5%、50.3%.结论:社区高血压契约管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率、规律服药率、运动率及饮食控制率,有良好的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防治路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以社区卫生服务属地化管理和双向转诊模式为基础建立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路径的效果.方法 采用文献法,选取社区责任全科团队具体实施,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防治.结果 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路径是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以患者及其疾病为中心,以人群筛查、诊断、检查、建档、分级管理、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用药、治疗、入院、出院等技术与服务的提供作为纵轴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有规范要求的整体防治计划和服务程序,是标准化工作流程,是社区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目的是使高血压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结论 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路径集合社区和上级医院的优势资源,有效、可行和具有科学性,强调连续、综合、可及、主动和预防为主的全科理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开展社区居民高血压患者筛查,并分析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在社区35岁以上居民中开展高血压患者筛查,用统一的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血压以及空腹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组体重指数(BMI)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正常血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正常血压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HDL-C、LDL-C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BMI、HDL-C、LDL-C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以降低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暴露水平、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对糖尿病的社区筛查和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阶段,筛查效率低,管理困难,没有一个有效地针对我国糖尿病患者特征的管理软件,给糖尿病的筛查和防治带来很大的不便。开发糖尿病筛查及管理软件,使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MSSQL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用Borland Delphi7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单机版和网络版可随意配置。软件主要分患者基本信息、体格检查、血糖检测、诊断、调查问卷、查询、管理、系统、建议治疗方案10个方面,各部分互相联系有机结合,方便糖尿痛社区筛查及管理,同时也方便了患者和医师。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是目前我国甚至全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高,病程长,疾病负担重的特点,使它成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重点管理的慢性疾病。目前,社区管理被证明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最重要的途径。为了缓解我国社区高血压控制率低,社区管理水平不高的困境,建立新的有效的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刻不容缓。本文综述了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病社区管理的方法和经验,结合我国高血压社区管理发展的状况,评述了目前我国高血压社区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强调了新的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特点和优势,为社区高血压管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慧  侯利莎  陈小燕 《四川医学》2018,39(12):1364-1367
目的建立适用于社区/乡镇非精神专科医生筛查阳性精神分裂症的简表,并检验其可行性、信效度、计算分值截断值。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NKI、维普以及万方数据库,筛选出与精神障碍相关的量表,构建备选条目池。采用Delphi法,收集国内相关专业专家的意见,筛选条目池,建立初始量表,进行人群调查,计算出编制简表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内在信度、量表的分值截断值。结果总共筛选出6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2个公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80. 589%,各因子负荷量均介于0. 8~0. 93,与临床医生诊断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 868,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 779,通过ROC曲线得出该量表最佳临界点为3分,对应的灵敏度为97. 4%、特异度为89%。结论社区精神分裂症筛查简表可用于社区/乡镇医院非精神专科医生筛查阳性精神分裂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操作性高,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方式及干预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实施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 ,探讨社区干预措施对心脑血管病预防控制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潍坊社区部分居委为干预组 ,对其中 2 2 31名高血压患者从 1998~ 2 0 0 0年进行分级管理 ,又随机抽取部分居委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达 89 5 3% ,控制率达 78 73% ;干预组脑卒中发病率为 198 73/ 10万 ,死亡率 77 2 8/ 10万 ;对照组脑卒中发病率为 2 2 2 2 3/ 10万 ,死亡率 80 81/ 10万。两组标化后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干预组脑卒中的标准化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说明高血压分级管理的社区干预措施对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控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的社区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守军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7):546-548,F0003
<正>高血压实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它还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在全球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问题。然而,高血压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防治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提倡个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药物治疗;第三,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社区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非卫生系统主办模式和卫生系统主办模式.前一种模式是在地区民政部门主导下,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专门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中心;后一种模式是依托卫生系统,在原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补充心理卫生服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并比较APACHE Ⅳ评分系统在内科重症监护室对于不同群体患者预后的预测效力。【方法】 回顾性资料收集2005年3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内科ICU患者的病历资料450例计算入院24 h内的APACHE Ⅳ评分及预测死亡率,通过标准化死亡比值(SMR)来评估其对总体患者及不同群体患者死亡率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50例患者,死亡率为34.9%APACHE Ⅳ评分为(61 ± 26)分,预测死亡率为28.03%APACHE Ⅳ预测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实际死亡率(SMR分别为1.24,95% CI 1.13 ~ 1.39)。对不同疾病不同死亡风险不同年龄的患者,APACHE Ⅳ评分系统预测死亡率的准确性均不一致对呼吸系统患者的死亡率存在低估(SMR = 1.44,95%CI 1.34 ~ 1.52),尤其是对重症肺炎患者。APACHE Ⅳ低估了低风险及中间组患者的死亡率(SMR = 1.57,95%CI 1.45 ~ 1.72;SMR = 1.40,95%CI 1.34 ~ 1.46),而在高风险组预测死亡率准确性高(SMR = 1.02,95% CI 0.97 ~ 1.08)。对年龄 < 70岁的患者,APACHE Ⅳ也明显低估死亡率(SMR = 1.33,95% CI 1.18 ~ 1.52),但对于>70岁的患者预测准确(SMR = 1.10,95%CI 0.96 ~ 1.33)。【结论】 在内科ICU对APACHE Ⅳ进行验证,其对总体患者的死亡率存在低估,主要是对呼吸系统疾病低风险组及年龄 < 70岁等患者的死亡风险呈现低估  相似文献   

13.
不同医学模式下医生角色之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不同医学模式下的医生角色有很大的不同,并导致医患关系的相应改变,对医疗效果也有显著的影响。本文比较了不同医学模式下的医生角色及其变化,指出了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人本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14.
大鼠全脑暂时性脑缺血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鼠全脑暂时性脑缺血模型系进行四动脉结扎(4-VO),其中两条推动脉(VA)进行电凝针灼烧成永久性血管闭塞,两条颈总动脉(CCA)用显微动脉夹暂时性的阻断血流至实验所需要的适当时间,该期间大鼠的全脑完全缺血,用脑电图(EEG)验证。然后松开动脉夹,让CCA重新流动,使大鼠的全脑再灌注(re-perfusion)。由于脑缺血会造成脑组织一定的损伤,而且再灌注还会使受损伤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本实验证明该模型的复制动物本身必须有较高的级别、较弱的体质。在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由于DNA的损伤,一些转录因子和蛋白质的表达发生改变,因此可以依此来研究人类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区居民是我国大肠癌防治的重点人群,开展城市居民的大肠癌筛查是我国大肠癌预防控制的重要内容。本文参照北京市试点社区开展大肠癌筛查所采用的模式,根据国内外筛查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对我国不同类型城市社区大肠癌的筛查模式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比较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的比较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发展,为国内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方法依据系统科学,运用文献回顾,综述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不同的发展模式。结果根据经营方式的不同总结出3种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根据国内的发展现况综述了6种国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结论国内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较之国外发育不完善,需要走出一条既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又有自主创新;既能满足居民卫生需求,又能充分利用、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不同病理模型大鼠脾切除后细菌吞噬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模型大鼠脾切除后细菌的吞噬功能.方法75只Wistar大白鼠建立正常对照、肝硬化、激素负荷、免疫抑制4组动物模型,行脾切除术.所有大鼠测定中性粒细胞体外吞噬功能,计算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PR)和吞噬指数(SI).结果大鼠中性粒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平均PR分别为26.25%、22.60%和22.57%,平均SI分别为4.72、3.70和3.53,后两种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大鼠脾切除前后对细菌的平均PR分别为39.21%和30.71%,平均SI分别为5.48和4.11,脾切除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组模型大鼠脾切除后对细菌的平均PR分别为30.71%、20.79%、14.46%和13.86%,后三组与正常脾切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SI分别为4.11、3.77、3.49和3.08,免疫抑制组与正常脾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鼠中性粒细胞对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的PR和SI较低.脾切除术后大鼠对细菌的PR和SI均有下降.不同病理状态降低大鼠对细菌的PR和SI,因此临床上对病理性脾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主观全面评估法(SGA)、微型营养评定精法(MNA-SF)在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状况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以体质指数和血清白蛋白作为判断营养状况的标准诊断方法,采用NRS2002、SGA、MNA-SF3种工具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及营养状况评估,探讨其在不同年龄和不同住院科室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结果:18~<60岁年龄组住院患者中,在内科SGA的诊断价值优于NRS2002和MNA-SF,在外科NRS2002的诊断价值优于SGA和MNA-SF;≥60岁年龄组住院患者中,在内科MNA-SF的诊断价值优于NRS2002和SGA,在外科NRS2002的诊断价值优于SGA和MNA-SF.结论:3种工具在不同年龄和病种中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状况评估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不同,其诊断价值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自体动脉-静脉内瘘(AV内瘘)、半永久插管和聚四氟乙烯(PTFE)人工移植血管透析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血栓、感染的差异.方法 将入选的5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成3组:AV内瘘组(30例)、半永久插管组(18例)、PTFE人工血管组(10例),比较3组患者的透析血流量、Kt/V以及感染、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的透析血流量、Kt/V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永久插管组的血栓形成、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V内瘘组和PTFE人工血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V内瘘组和PTFE人工血管组的血栓形成、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内瘘为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PTFE人工血管较半永久插管有更低的感染和血栓形成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陈向芸  韩雪萍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062-4065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肥胖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120例肥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QG组),各60例。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对G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QG组患者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比较两组入室后(T_0)、麻醉诱导时(T_1)、气腹建立后10 min(T_2)、关闭气腹后(T_3)及拔管后(T_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P_(ET)CO_2)及气道压(Paw)。比较两组术后4 h认知功能评分以及苏醒时、术后4 h、术后24 h警觉与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麻醉满意度、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T_0、T_1时刻,QG组与G组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_2、T_3、T_4时刻,QG组HR和MAP均低于G组(均P<0.05)。T_1时刻,QG组Paw与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时刻,QG组Paw低于G组(均P<0.05)。两组术中P_(ET)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G组术后4 h认知功能评分高于G组(P<0.05)。QG组苏醒时和术后4 h警觉与镇静评分均高于G组(均P<0.05)。与G组相比,QG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较少,麻醉满意度较高(均P<0.05)。术后2、12、24 h,QG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G组(均P<0.05)。结论在肥胖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