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Bosniak分类在肾囊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2至2007年手术治疗497例肾囊性病变患者资料.男284例,女213例.平均年龄42岁.病变位于左侧212例,右侧265例,双侧20例.病变直径1.8~11.5 cm,平均5.4 cm.按照Bosniak分类,I类囊肿339例、Ⅱ类49例(其中Ⅱ F 23例)、Ⅲ类44例、Ⅳ类65例.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72例,肾部分切除术51例,根治性肾切除术74例.结果 病理报告为肾恶性肿瘤89例(透明细胞癌74例、乳头状癌12例、低分化癌3例),良性病变408例(单纯囊肿382例、囊肿伴出血6例、囊肿伴感染6例、多房囊性肾瘤5例、纤维囊壁组织9例).I类囊肿中恶性病变3例(O.9%)、Ⅱ类中5例[10.2%,其中非ⅡF为7.7%(2/26),ⅡF为13.O%(3/23)3、Ⅲ类中23例(52.3%)、Ⅳ类中58例(8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75例恶性病变患者中术后1~5年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和(或)转移9例;328例良性病变中,术后2~5年出现囊肿复发26例.结论 Bosniak分类I类和Ⅱ类肾囊肿一般并不需要积极的外科处理,但ⅡF类囊肿和直径进行性增大以及形态变化明显的囊肿需要引起重视;Ⅲ、Ⅳ类肾囊肿恶变率较高,具备明确手术治疗指征,建议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囊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例肾囊性病变组织学形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3个病例临床症状均为腰痛或血尿,最后经病理确诊为囊性肾瘤2例和多房性囊性肾癌1例。囊性肾瘤为多房囊腔组织,囊壁薄,内衬单层上皮。免疫表型:上皮细胞角蛋白(CK)、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均呈阳性表达;间质成分波形蛋白阳性。多房性囊性肾癌囊壁被覆单层或多层胞浆透明的细胞,间隔内含聚集的透明细胞巢。免疫表型:透明细胞CK和EMA阳性,CD68阴性。结论 囊性肾瘤和多房性囊性肾癌均是少见的肾脏肿瘤。两种病变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极为相似,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两种病变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囊性肾癌的诊治及预后(附3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提高对于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31例囊性肾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病理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治疗资料,并与TNM分期构成与囊性肾癌组相同的21例非囊性肾癌比较预后。结果囊性肾癌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诊断线索,经病理确诊肾癌囊性变19例,多囊性肾癌9例,单纯性囊肿癌变3例。1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4例行单纯性肾切除术。术后21例获得随访,生存时间平均38个月。总体上与非囊性肾癌的预后尤统计学差异。站论囊性肾癌是一类在影像学和大体病理上具有囊性改变的肾癌的统称,由3种病理学类型构成,术前正确鉴别各亚型是选择手术方式和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肾癌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62例行手术治疗,根治性肾切除46例,单纯性肾切除16例,6例因其他原因未做手术;随访5个月~9年6个月,生存5年以上27例,19例生存5个月~4年3个月.10例于6个月~2年4个月死亡,其中肉瘤样癌4例均于1年内死亡。结论:术前诊断肾癌的敏感方法为B超、CT和MRI,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5.
21例囊性肾癌的诊治和随访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增加对囊性。肾癌真实发病率和生物学行为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所有。肾癌中存在囊性成分病例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病理特点以及随访的情况。结果:以囊性成分所占体积不少于肿瘤总体的75%为入选标准,筛选出21例囊性肾癌(22个病灶,其中病例17为双侧病变),占所有肾癌总数(312例)的6.7%,患者平均年龄为47.3岁(30岁到77岁).4处病灶行。肾部分切除术(18.2%).18处病灶行肾癌根治术(81.8%);按病理分期T1期16例(76.2%),T2期5例(23.8%),T3期1例(4.8%);按Bosniak分类,Ⅱ类4例(18.2%),Ⅲ类12例(54.5%),IV类6例(27.3%)。术后随访平均39.0个月(2~110个月,中位数33个月),除1例因术后心脏合并症死亡外,余20例(95.2%)均生存,没有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囊性肾癌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病理亚型,Bosniak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手术切除特别是保留肾单位手术能有效地治疗囊性肾癌,临床预后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osniak Ⅱ-Ⅳ级肾囊性占位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CT诊断为囊性肾脏占位(BosniakⅡ、ⅡF、Ⅲ、Ⅳ)的17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Ⅱ级囊肿73例,ⅡF级囊肿34例、Ⅲ级囊肿38例、Ⅳ级囊肿25例。男105例,女65例;年龄20-85岁,平均(56±14.2)岁;病灶位于左侧87例,右侧66例,双侧17例。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Ⅱ级囊肿18例,ⅡF级囊肿8例,Ⅲ级囊肿30例,Ⅳ级囊肿24例;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5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15例,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7例,开放肾癌根治术6例,开放肾部分切除术27例。其余90例进行了影像学的随访。分析不同分型囊性肾脏占位的良恶性比例、病理学特点、随访结果。结果 手术病例中Ⅱ级囊肿恶性病例为1例(5.6%),ⅡF级1例(12.5%),Ⅲ级16例(53.3%),Ⅳ级21例(87.5%),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病理结果:恶性肿瘤共39例(透明细胞癌31例,乳头状癌8例),Fuhrman分级均为Ⅰ级。良性病例共41例(单纯囊肿26例,囊肿伴出血3例,囊肿伴感染5例,囊性肾瘤4例,错构瘤3例)。术后患者随访时间为6-65月,平均随访25月,恶性病例均无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影像学随访病例中BosniakⅡ级为55例,ⅡF级26例, Ⅲ级为8例,Ⅳ级为1例,随访时间为6-64月,其中1例Ⅱ级(1.8%)进展至ⅡF级,其余病例均未进展。结论 Ⅱ、ⅡF级囊肿恶性率较低、进展缓慢建议定期随访,而Ⅲ、Ⅳ级恶性率较高应积极手术处理。但由于囊性肾癌组织学分级往往较低,其术后复发、进展及远处转移率较低,保肾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小肾癌57例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小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7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小肾癌的诊治方法。蛄杲本组小肾癌病例多无明显症状,通过体检发现。19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RN),38例行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NSS),所有病例术后均辅以免疫治疗。随访14~63个月,除1例死亡外,均无瘤存活。结论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小肾癌。采取RN或者NSS治疗小肾癌均能获得良好预后。有条件者应建议行术后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8.
囊性肾癌的诊治(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 方法 总结 12例囊性肾癌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资料。术前诊断为复杂性囊肿 10例 ,9例术中行病理检查 ,8例报告为恶性。 12例中行根治性肾切除 7例 ,肾切除 3例 ,部分肾切除和囊肿去顶各 1例。 结果  12例术后病理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 ,平均随访 39.5个月 ,无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对可疑囊性肾癌者 ,术中须行病理检查 ;确诊者宜行根治性肾切除或部分肾切除。囊性肾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囊性肾癌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10例囊性肾癌患者术前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男7例,女3例.年龄38~74岁,平均56岁.患侧腰酸3例,体检偶然发现7例,有肾囊肿病史者2例.囊腔直径3.5~8.2 cm.术前B超检查诊断为肾癌6例,CT诊断为肾癌7例.8例术中行冰冻病理:肾细胞癌6例,未发现恶性倾向2例.10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 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9例,颗粒细胞癌1例.病理学分型:肾癌囊性坏死6例,多房囊性肾癌2例,肾囊肿恶变型2例.8例随访6个月~5年,6例无瘤存活,2例分别于术后13、20个月死于肿瘤转移. 结论 重视囊性肾癌独特的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是提高囊性肾癌诊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囊性肾癌作为肾癌的少见类型,容易误诊误治。我院1995年1月~2003年12月共确诊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8年间诊治的13例囊性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病理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前B超诊断为囊性。肾癌6例,CT诊断为囊性肾癌9例,其余4例依术中冷冻切片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5例为多囊性肾癌,8例为单囊性。肾癌。11例获得随访,随访3~60个月,7例存活,因癌死亡3例,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囊性。肾癌诊断较为困难,应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冷冻切片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肾周出血的诊治(附3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发性肾周出血(SPH)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31例SPH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3例,女18例,平均年龄42岁。左侧17例,右侧14例。腰背部疼痛31例,腰腹部包块10例,休克8例,血尿、腹腔出血各3例。CT诊断18例(18/19)、B超诊断22例(22/29)、KUB加IVU诊断7例(7/14)。结果 31例患者中,行肾切除术18例、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保留肾脏手术4例、肾动脉栓塞术2例、血肿穿刺引流1例、保守治疗5例。病理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ll例、肾囊肿6例、肾癌4例、肾感染3例、肾动脉瘤和肾积水各2例。28例痊愈出院,3例术后血液透析治疗。结论 SPH临床症状取决于出血程度和持续时间,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多见。CT和B超是诊断SPH的首选方法,治疗方案应根据不同病因和出血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0岁.因左腰部胀痛不适3天入院.无发热及肉眼血尿,无尿路刺激征.体检:左肾区轻叩痛.血常规白细胞10.9×109/L,中性粒细胞0.765.B超显示左肾中上部探及一大小约3.4 cm×2.8 cm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内部有稍强回声,诊断为左肾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  相似文献   

14.
小肾癌25例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径小于4cm的小肾癌的诊治效果。方法 对25例直径小于4cm的小肾癌的诊治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5例均行B超、CT检查,B超明确诊断16例,准确率64%(16/25);CT明确22例,准确率88%(22/25)。16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9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随访10-102个月,平均56.6个月。9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中,发生术后出血1例,局部复发1例。结论 小肾癌的诊断主要依据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其中CT是最有价值的检查万法。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疗效可靠、安全,仍是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肾囊肿内肾癌(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囊肿内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68例肾囊肿患者资料,对4例合并肾细胞癌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中术前明确诊断者2例,术中发现者2例。行肾癌根治切除术2例,行囊壁和肿物切除术2例,4例随访6~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B超发现肾囊肿增长快或囊内有病变时应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怀疑肾囊肿内肾癌时应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肾蒂血管的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36例。肿瘤位于左肾15例,右肾21例;肿瘤直径3.1~8.8cm,平均(5.8±3.2)cm;其中TlN0M020例,TlN0M016例。术中仔细辨认重要的解剖结构、腹膜返折、侧锥筋膜、腰大肌及重要血管。以膈肌脚和弓状韧带为标志找到肾蒂血管,以Hem-o-lok或endo-cut离断肾蒂血管。结果 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90~210分钟,中位数118分钟。估计失血量50~650m1,中位数95 ml。术中腹膜破裂8例,肾静脉损伤出血1例,无重要脏器损伤,无中转手术病例。术后平均随访18(2~48)个月,无局部复发或发生穿刺通道种植转移。结论应用后腹壁的肌肉和韧带在后腹腔镜下的形态特点及其与肾脏的毗邻关系来定位肾脏、解剖分离肾门和分离肾血管更安全、更便捷,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T1期、单发肿瘤且直径2.0~4.5cm的局限性肾癌15例,经后腹腔,用血管束带部分阻断肾脏血流,在距离肿瘤边缘0.5~1.0cm处进行局部切除,肿瘤床多处随意活检送快速病理,切缘阴性。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120~200min,平均140min;术中出血量50~600ml,平均300ml。术后皮下气肿4例,尿漏1例,肾周血肿2例。引流管2~3d拔除。2例放置双J管,术后1个月拔出。术后给予一个疗程的免疫治疗(α干扰素300万U+白细胞介素Ⅱ100万U隔日交替皮下注射,共3个月),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未见转移,切口未见种植。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可行,短期随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8.
囊性肾癌的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对7例囊性肾癌的临床、超声及CT的特点,以及病理学特征、手术方式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超声诊断囊性肾癌4例,CT诊断囊性肾癌7例;术后病理诊断肾癌囊性坏死5例,多房性囊性肾癌1例,单纯性囊肿恶变1例。5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肾部分楔形切除术,1例行肿瘤切除术。6例获随访,5例生存至今。结论:熟悉囊性肾癌的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的特点是提高囊性肾癌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附3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肾囊肿去顶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右肾16例,左肾22例,肾上极12例,肾中部16例,肾下极10例。结果除1例因肾周严重粘连而改行开放手术,余37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45~120(平均65)min,手术出血量10~80(平均40)ml,术后住院时间3~12(平均6)天。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是目前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囊性肾癌的临床特征(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囊性肾癌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就其临床特征进行讨论。结果:1例术前超声及CT诊断为囊性肾癌,经腹腔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术前超声及CT诊断为肾囊肿,术后病理检查为囊性肾癌,再次经腹腔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论:熟悉囊性肾癌的病理学及影像学特点,是提高囊性肾癌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