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国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90+192-190,192
目的探讨新式改良剖宫产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124例新式改良剖宫产和86例传统剖宫产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情况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新式改良剖宫产的出血量少于传统剖宫产(P〈0.01);新式改良剖宫产手术时间、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传统剖宫产(P〈0.01);新式改良剖官产术后病率低于传统剖官产(P〈O.05);新式改良剖官产术后疼痛率低于传统剖宫产(P〈0.01)。结论新式改良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次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226例二次剖宫产患者按照初次术式分为两组。A组113例,改良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B组113例,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初次剖宫产造成盆腔粘连情况及二次剖宫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结果盆腹腔粘连程度:新式组明显重与改良式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总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影响小于新式剖宫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优点。方法 分析764例新式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腹膜外剖官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结果 新式剖宫产较膜外剖官产从开腹到胎儿娩出时间平均缩短10.1min(P〈0.01),出血量平均减少28ml(P〈0.05),且娩胎头容易;较子宫下段剖官产手术时间平均缩短12min(P〈0.01),术后进食平均早11.9h(P〈0.01),术后排气平均早15.5h(P〈0.01)。结论 新式剖宫产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静  白桦 《河北医药》2014,(13):2019-2020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后对母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50例为观察组,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子宫与腹膜、大网膜及膀胱粘连情况、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完成时间及术后情况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组子宫与腹膜、大网膜及膀胱粘连情况、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完成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及住院时间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新式剖宫产较改良新式剖宫产对母体远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90例剖宫产后再次行妇产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前次剖宫产术式分为A组(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40例)、B组(新式剖宫产术式,25例)、C组(子宫下段剖宫产,25例),对三组患者手术时间、腹腔粘连、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均明显短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腹腔粘连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例(7.5%)、2例(5%)明显短于B组4例(16%)、5例(20%)、C组7例(28%)、10例(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式,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有助于提高再次妇产科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腹腔粘连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郑贤芳 《安徽医药》2010,14(10):1185-1186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改进剖宫产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使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70例患者为观察组,归为A组;使用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归为B组。比较两种剖宫产术的患者在开腹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及腹壁与盆腔粘连程度的不同。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开腹时间短及开腹出血量少(P〈0.05),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其中Ⅰ级的粘连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Ⅲ级的粘连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比新式剖宫产术的效果更好。行剖宫产术时应缝合腹膜,为下次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于耻骨联合上2.5~3cm沿半月形腹壁横沟做横弧形切口,钝性分离脂肪层及筋膜,将腹直肌与筋膜游离开,钝性撕开腹直肌与腹膜,取子宫下段高位切口,可吸收线单层连续锁扣缝合子宫肌层,不逢合腹膜,可吸收线缝合直肌前鞘,4号丝线将皮下脂肪及皮肤缝合3针。与传统式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方面,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其改良式剖宫产术在以上各项中所用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P〈O.05或P〈O.01),其后依次是新式剖宫产术和传统式剖宫产术。术后排气时间,坐起喂奶时间,改良式剖宫产术和新式剖宫产术差异无显著性,但两者均优于传统式剖宫产术(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操作简单,优点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0例剖宫产的临床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情况,依据剖宫产术式的不同,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组)70例和对照组(传统剖宫产组)50例。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产妇的术后感染情况、新生儿及Apgar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组织损伤少、术后排气快、拆线时间短、医疗费用少、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式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剖宫产有何优点.方法两组各120例,观察组行改良式新式剖宫产,对照组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对两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进腹前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应用情况、术后病率、切口愈合情况、子宫复旧情况、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以上各项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式新式剖宫产花时短、损伤小、出血少、异物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子宫复旧佳,术后病率发生少,住院时间短,费用相对少,方法简单,易于学习和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科娜  王良飞  袁爱娟 《江苏医药》2013,39(10):1186-1187
目的 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再次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中,50例首次剖宫产是采用了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A组),另外50例首次剖宫产是采用了新式剖宫产术式(B组).比较两组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结果 A组患者切开腹壁暴露子宫下段时间、进腹到胎儿取出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盆腔和腹壁切口粘连情况严重程度均明显轻于B组(P<0.05);A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式改良剖宫产术的操作特点及临床实践价值。方法分析本院改良新式剖宫产术60例与60例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住院时间方面的比较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新式改良剖宫产术适用于所有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剖宫产指征、无手术禁忌证晚期妊娠妇女2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术。观察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h切口疼痛、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1);该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均为100%。结论改良式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快,组织损伤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2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排气时间、切口疼痛情况、术后24h切口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和总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h切口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横切口剖宫产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切口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产妇术后生活质量,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二次剖宫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行二次剖宫产的患者108例,其中70例产妇有新式剖宫产史,另48例则有下腹纵切口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以下简称常规剖宫产手术)史。产妇年龄在21~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8.9),孕周为38~42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观察组接受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对照组接受常规剖宫产手术。结果两组术中出血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量、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总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所受的损伤程度小、术后痛苦程度低、术后恢复迅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58例再次剖宫产术中腹壁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方法:选择改良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31例(A组)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29例(B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再次剖宫产98例(C组),B组和C组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腹壁、盆腹腔粘连情况。结果:A组31例中只有2例轻度粘连;B组29例中有22例粘连。其中8例为重度粘连;C组98例有50例粘连,均为重度粘连。A组轻度粘连、重度粘连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重度粘连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剖宫产术中将壁层腹膜缝合,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也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其他优点,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不失为一种好的新式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对手术后效果影响。方法:对2000年7月~2001年7月在我院行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68例,分成缝合腹膜组与不缝合腹膜组,在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术后切口愈合方面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不缝合腹膜组在手术后发热,腹壁切口延期愈合方面与缝合腹膜组差异无显著性,在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上比缝合腹膜组少。结论: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不缝合腹膜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排气早、疼痛轻等优点,不会增加腹腔脏器粘连。  相似文献   

17.
三种剖宫产术式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种剖宫产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收集有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三组:(1)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改良组)100例,新式剖宫产组(新式组)100例,腹壁纵切口剖宫产组(传统组)100例.比较三种剖宫产术式术中情况和手术结果.结果 改良组、新式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后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陈成萍 《淮海医药》2001,19(6):458-459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优点,方法:分析56例施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与42例施传统的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较,观察总手术时间,自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等。结果:改良式剖宫产具有总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自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缩短,术后排气早,术后病率低等优点,与传统术式相比差异有显性(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较传统式剖宫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的特点。方法:分析350例新式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排气时间等。结果:新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平均缩短约14min(P<0.01),术后进食平均早12h(P<0.01),术后排气时间平均早16h(P<0.01),出血量平均少122ml(P<0.01),对膀胱无干扰,术后无血尿及排尿困难。结论:新式剖宫产优点多,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式剖宫产术,分析其与传统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的优点。方法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8例。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通过对两组手术步骤、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刀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刀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因开腹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刀口甲级愈合率高、美容刀口,深受产妇喜爱而明显优于传统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