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网膜移植是治疗视网膜疾病的一种新方法,通过细胞与局部微环境中的可溶性因子的相互作用,视网膜前体细胞可以发育成特定的细胞类型。本文主要对可溶性因子在视网膜前体细胞诱导分化为感光细胞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生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生物学特性,体外培养某些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所需的组织细胞以供某些疾病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干细胞在眼科的应用尚处于研究阶段,越来越多的实验显示干细胞具有作为细胞供体移植治疗视网膜疾病的应用潜能。(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47-149)  相似文献   

3.
许多视网膜疾病可造成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损伤,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目前尚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干细胞移植治疗此类视网膜疾病是目前研究热点,并且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玻璃体内视网膜移植的动物模型,检测玻璃体内视网膜移植片视蛋白的表达,来确定移植后视网膜的功能。材料和方法:取1-5d新生兔12只,取出神经视网膜组织,作为供体,取成年兔12只,经囊去除除晶状体,切除前段玻璃体后,将供体兔右眼视网膜移植到成年兔右眼的玻璃体腔,分别于手术后7,14,21d取出供体视网膜组织,进行视网膜总蛋白的抽取,分离兴视蛋白鉴定,结果:移植后的视网膜可以成活;在移植后7,14,21d的视网膜移植片中可检测到视蛋白存在。结论:移植到玻璃体腔内的视网膜组织可见到视蛋白的继续表达。  相似文献   

5.
姜彩辉  张卯年 《眼科》2011,20(4):226-229
进行性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死亡是许多视网膜变性疾病的共同特征。现有的治疗方法不能恢复已经丧失的视功能。视网膜干细胞移植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为视网膜变性患者带来希望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严峻挑战:如何获得理想的视网膜干细胞?如何诱导视网膜干细胞分化成视杆及视锥细胞?如何诱导移植的细胞与受体细胞形成功能性突触连接?感光细胞丧失的早期,内部的视网膜神经通路是完整的,新的感光细胞只需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连接就能恢复完整的视网膜神经通路。而感光细胞替换通常比其它神经元更直接更容易。因为感光细胞是感觉神经元,只在一个方向上与双极细胞一水平细胞形成连接。另外,视网膜特殊的层状结构决定了视网膜外层的感光细胞层是视网膜干细胞移植最理想的位置。视网膜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视网膜变性疾病的特征及视网膜的特殊结构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干细胞移植的成功将首先来自视网膜感光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是导致不可逆性视力损害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细胞疗法因具有替代受损或丧失功能细胞的作用,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再生医学中受到广泛关注。不同来源移植细胞的替代治疗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中显示了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仍存在伦理、免疫排斥、致瘤性等不足。病变区微环境也影响着移植细胞的存活,使细胞替代治疗的临床应用受到阻碍。随着移植细胞种类增加和移植技术更新,通过重编程、基因修饰、三维培养和生物支架等的应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细胞替代治疗效果得到不断优化。不同学科间交叉合作有效解决了不同来源移植细胞的一些潜在问题,在细胞悬液、细胞膜片和视网膜类器官替代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7.
8.
干细胞移植是指应用自体、异体或者异种干细胞,经体外加工处理后回输或植人体内.干细胞移植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尚处于实验动物阶段.本文从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方面介绍干细胞移植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情况,结合国内外有关干细胞移植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经巩膜外路至视网膜下腔移植视网膜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ang SB  Luo Y  Li JQ  Bai NY  Yang B  Wang Z  Zheng HL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0):610-615
探讨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移植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6只昆明鼠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8只鼠。于手术显微镜下,用特殊显微注射器穿过巩膜、脉络膜,在A组昆明鼠的视网膜下腔注入视网膜混合细胞,在B组昆明鼠的视网膜下腔注入纯光感受器细胞。于移植术后30、90及180 d摘除实验眼,于光镜下观察移植细胞在视网膜下腔生长的情况。结果大多数标本(13/15)HE染色显示视网膜细胞准确移植在受体眼的视网膜下腔,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和受体视网膜破坏;且移植到受体视网膜下腔的细胞在术后180 d仍存活。仅少数(2/15)标本可见受体视网膜结构破坏。移植的视网膜混合细胞均形成“玫瑰花”样结构,而移植的纯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则在视网膜下腔形成整齐的细胞层。结论经巩膜外路至视网膜下腔的显微注射法是较为理想的视网膜下腔注射给药和视网膜细胞移植方式。纯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移植后的生长状况和功能接近正常生理状态的视网膜组织结构,为临床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遗传性眼病,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视网膜移植是最有前景的治疗措施。本就视网膜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方法学、免疫学、解剖学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余超  李秋玉  邵毅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7):1175-1178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是影响人类视力的主要疾病,使人感光细胞受损,损害人的视力。而且哺乳动物的视网膜没有再生能力,一旦患病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尚未有明确的预防和减缓该类疾病的方法,但移植光感受器以补充视网膜中受损的感光细胞可以治疗视网膜疾病。本文将讨论光感受器移植方法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中恢复视力的现状和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神经生物学的迅速发展,神经的移植及再生问题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研究热点,近年来开展的视网膜移植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综合阐述了最近在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及感光细胞移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就成为眼底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临床视网膜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下腔存在有限度的免疫赦免,针对接种抗原可诱导抗原特异 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抑制。同种异体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 m, RPE)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在未实施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大部分接受视网膜下腔RPE移 植治疗老年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的患者发生了移 植排斥反应。这些移植细胞是否能改善渗出型AMD的视力预后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其手术并发症有:囊样黄斑水肿、黄斑皱褶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与此相反,在接受神经视网膜组织移植的晚期视网膜变性患者在术后长期观察期间未发现显著的排斥反应征象及其严重的并发 症。但是,移植的神经组织能否重建视网膜内神经网络及其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63-165)  相似文献   

14.
李青兰 《眼科新进展》2011,31(4):397-400
许多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都会引起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损伤,从而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目前对于此类疾病,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对细胞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移植被认为是治疗视网膜疾病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将给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就眼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变性类疾病是一组以光感受器细胞凋亡、视网膜神经元进行性退化为特征的严重致盲性眼病。研究发现炎症在此类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视网膜神经炎症可能是导致光感受器细胞凋亡、视网膜神经元变性的共同因素; 此外,炎症反应不仅局限在视网膜,前房、玻璃体甚至外周血也表现为微炎症状态。本文就视网膜变性类疾病相关微炎症反应的产生、表现以及与疾病转归的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戎欣  侯慧媛  郭庚  张晖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7):1223-1226

进行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在一些致盲性眼病中屡见不鲜。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损伤修复方法,然而最近研究显示干细胞移植为受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和替代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就干细胞移植为基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裸小鼠玻璃体腔的异种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裸小鼠玻璃体腔异种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移植瘤模型,用于RB的体内基因治疗试验。 方法 将来源于人的RB细胞系HXO-Rb44制成细胞悬液注射于10只裸小鼠20只眼的玻璃体腔。随机将裸小鼠分为2组,第1组5只鼠10只眼,每只眼注5μl;第2组5只鼠10只眼,每只眼注10μl。用肉眼和直接检眼镜对裸小鼠RB模型作活体观察和半定量分级;用光镜、电镜对移植瘤作组织病理形态观察;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法(avidin-biotin-complex method,ABC法)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其DNA指数(DNA index,DI)及S期细胞百分比(s-phase fraction,SPF)。 结果 在裸小鼠眼玻璃体腔内均成功地形成了移植性RB肿瘤。移植瘤对NSE呈阳性反应,对GFAP呈阴性反应。DI值大于1.1,SPF检测表明移植瘤细胞有增殖活性。结论 裸小鼠玻璃体腔内RB异种移植瘤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均与人类RB细胞相似,是进一步进行RB治疗研究的一个较好动物模型。(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144-148)  相似文献   

18.
        缝隙连接是相邻细胞之间直接交换离子和小分子物质的通道,由相邻细胞膜上的2个连接子相互锚定组成。连接子是由6个缝隙连接蛋白亚单位构成的六聚体。视网膜各层细胞均有缝隙连接蛋白表达。缝隙连接不仅参与视网膜发育过程的调控,协助和增强视觉信息的传递以及维持神经元细胞外微环境的稳态;也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以及视网膜损伤等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缝隙连接为靶点干预治疗视网膜疾病将逐渐成为国内外眼底疾病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是视网膜的最内层,主要由来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无髓鞘轴突组成,此外还有神经胶质细胞与视网膜血管,其厚度与年龄、眼球增长、眼底结构改变等因素相关。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以清晰展示角膜、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等高分辨率断层图像,可以在活体上显示生物学组织的细微结构,在临床与科研中已获得广泛应用。在青光眼视神经病变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以发现视野异常前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已成为青光眼早期诊断与视神经损伤程度检测的重要手段。除视神经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许多视网膜血管疾病、神经元变性疾病等视网膜疾病也有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损伤。探讨视网膜疾病与神经纤维层的关系,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对视网膜疾病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的认识。本文就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定量评估与多种视网膜疾病的关系展开综述,为其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赵春阳 《眼科新进展》2000,20(5):319-321
目的探讨人胚胎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于兔视网膜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人胚胎(2.5~3.5mo)片状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于新西兰白兔视网膜脉络膜缺损区(后段外路移植法),共6例,2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