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院自1982年以来分娩超巨大胎儿83例,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我院从1982年1月至1998年12月分娩总数27540例,其中超巨大胎儿83例,占分娩总数的0.3%;新生儿体重≥5000克者6例,占分娩总数的0.02%,占超巨大胎儿总数的7.2%。83例超巨大胎儿孕母的年龄为21~42岁,平均25.3岁。初产妇71例,占85.5%;经产妇12例,占14.5%。足月妊娠67例,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分娩方式及其妊娠结局。方法:通过对某医院非糖尿病孕妇分娩巨大儿236例与随机选取同期分娩正常儿的孕妇225例作对照回顾性分析。以产前B超或临床估计胎儿体重≥4.0kg为标准,将研究组再分为临床预测组(A组)108例和非预测组(B组)128例,对其分娩方式及母儿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平均孕龄、孕末期体重、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孕妇身高、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A组总剖宫产率及选择性剖宫产率高于B组(P0.01);产道损伤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低于B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龄、孕末期体重及胎儿性别是巨大儿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巨大儿发生,加强产前预测,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是降低围生期并发症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巨大胎儿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认为 ,巨大儿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营养过度、遗传等因素有关。本文通过对孕母相关内分泌激素进行研究 ,旨在探讨巨大儿与孕母相应内分泌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2年 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共 12 2例 ,其中分娩巨大儿 6 2例 ,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体重小于 4 0 0 0 g的产妇 6 0例为对照组。 2组均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及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巨大儿组孕妇平均年龄为 ( 2 6 .1± 3.0 )岁 ,对照组为( 2 5 .7…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相关因素。方法对78例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孕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周、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孕末体重指数、分娩方式、胎儿性别、新生儿出生时血糖进行回顾性多因素分析。结果孕妇孕前体重指数(22.51±3.33)kg/m^2,孕末体重指数(30.28±3.76)kg/m^2,孕期体重平均增长(20.41±7.67)kg;职业中无业者占56.41%(44/78);高中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孕妇占70.51%(55/78)。孕前体重指数、职业、文化程度、孕周对非糖尿病性巨大儿有显著影响(P〈0.01或〈0.05)。结论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前体重指数、职业、文化程度、孕周相关;重视孕产妇的围生期保健、指导合理的孕期营养及体力活动、防止孕期体重的过度增长、适时终止妊娠可以降低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发生,从而降低围生期母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105例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及分娩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秀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71-1372
胎儿出生体重≥4 000 g称巨大儿,属高危妊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计划生育的开展,巨大儿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分娩并发症及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增加。现对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105例巨大胎儿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正确处理产程,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确保母婴安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出生新生儿1 623例。其中巨大儿114例,占出生总数的7·02%,除产前诊断为巨大儿而选择剖宫产的9例外,其余105例均为单胎头位,并给予了充分试产;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105例新生儿出生体重<4 000 g的正常足月单胎头位孕妇作…  相似文献   

6.
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05年6月~2006年5月在医院分娩的巨大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诊断并治疗的胎儿出生体重>2.5kg,<4.0kg的25例糖耐量受损和妊娠期糖尿病作为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筛查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无明显相关性,巨大儿孕晚期至产前双顶径、股骨长径及出生体重与糖尿病治疗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在正常育龄妇女中第一胎发生率为80.4%.结论 孕妇孕期营养过高可能是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发生的主要因素,于孕晚期通过B超监测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径,测量宫高进行筛查,对高危者及时指导孕期营养,控制体重增长,可降低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分娩巨大儿孕妇及200例分娩正常体重胎儿孕妇的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妊娠合并症。结果 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巨大儿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平均年龄(28.32±3.1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8.53±2.87)岁。两组平均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年龄>35岁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孕次平均为(2.21±1.13)次,对照组平均孕次为(1.52±0.93)次,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40周后巨大儿的发生比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妇身高、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中糖尿病或GDM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不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周、孕次产、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糖尿病均有关系,掌握好巨大儿的高危因素和巨大儿的预测方法,对产前准确判断巨大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相关因素.方法 对78例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孕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孕周、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孕末体重指数、分娩方式、胎儿性别、新生儿出生时血糖进行回顾性多因素分析.结果 孕妇孕前体重指数(22.51±3.33)kg/m2,孕末体重指数(30.28±3.76)kg/m2,孕期体重平均增长(20.41±7.67)kg;职业中无业者占56.41%(44178);高中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孕妇占70.51%(55/78).孕前体重指数、职业、文化程度、孕周对非糖尿病性巨大儿有显著影响(P<0.01或<0.05).结论 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前体重指数、职业、文化程度、孕周相关;重视孕产妇的围生期保健、指导合理的孕期营养及体力活动、防止孕期体重的过度增长、适时终止妊娠可以降低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发生,从而降低围生期母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方法:连续观察分析1999年6月-2002年6月我院分娩的7 353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对影响新生儿体重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周、孕母年龄、孕母职业及不同产次有关,早产低体重儿为58.01%,足月低体重儿为2.37%,孕母<20岁低出生体重率增加,孕母>30岁巨大儿发生率最低。结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少生优生,提倡晚婚晚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0.
马锦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642-4642
近年来,由于孕妇注意休息,运动减少,营养摄入增多,巨大儿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巨大儿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均会引起相应的并发症。本文对108例巨大儿的诊断及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巨大儿诊断和处理的合理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4月~2006年4月我院产科共分娩新生儿981例,体重≥4000g的巨大儿108例(占11.01%),其中体重≥5000g2例,4500~5000g4例,4000~4500g102例。产妇年龄21~37岁,初产妇88例,经产妇20例。1.2产前诊断标准B超检查双顶径(BPD)≥10cm或腹围≥37cm;宫高加腹围≥140cm。1.3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2结果2.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分娩巨大儿孕妇及200例分娩正常体重胎儿孕妇的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项径及妊娠合并症。结果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巨大儿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组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平均年龄(28.32±3.1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8.53±2.87)岁。两组平均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年龄〉35岁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孕次平均为(2.21±1.13)次,对照组平均孕次为(1.52±0.93)次,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40周后巨大儿的发生比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妇身高、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中糖尿病或GDM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不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周、孕次产、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糖尿病均有关系,掌握好巨大儿的高危因素和巨大儿的预测方法,对产前准确判断巨大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正常足月生产单胎的乳母,记录孕前身高和体重、产前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等数据,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的关系。结果孕前低体重组巨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其他组;孕期增重过多组巨大儿出生率、出生体重和身长显著大于增重不足和正常组;随着孕期增重过多,巨大儿发生率、出生体重和身长明显增大。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孕期妇女应根据自身情况将孕期增重控制在适宜范围,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王桂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3408-3410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儿及其母亲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对近3年出生的355例非糖尿病性巨大儿或其母亲及随机选择同期出生的355例正常体重儿或其母亲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平均胎龄、体重、身高、双顶径及男性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母亲的平均孕龄、身高、孕末期体重指数及围产期发病率、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非糖尿病性巨大儿是生长发育全面成熟且有生机活力的,以男性为多;其发生与母亲的孕龄、身高、产次等非糖尿病性因素有关,并可导致其母亲围产期发病率、剖宫产率显著增高;积极预防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发生是降低围产期发病率和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超声检测胎儿腹围及半肩径对新生儿体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承德市妇幼保健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时的实际体重分为非巨大儿179例及巨大儿21例,对两组胎儿在妊娠30周时的超声检测腹围及半肩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巨大儿组较非巨大儿组相比腹围、半肩径均较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4、3.25,均P<0.05).腹围大于267.90mm和(或)半肩径大于75.00mm,腹围最佳临界值预测巨大儿的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61.90%,约登指数为0.334,ROC曲线下面积为0.693(95% CI:0.613 ~0.773).半肩径最佳临界值预测巨大儿的灵敏度为76.19%、特异度为66.67%,约登指数为0.429,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95% CI:0.649~0.799).胎儿腹围和半肩径与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3、0.661,均P<0.05),即胎儿腹围、半肩径增大,其出生体重增加.结论 于妊娠30周时采用超声检测胎儿的腹围及半肩径可作为判断新生儿体重异常与否的重要指标,当腹围大于267.90mm和(或)半肩径大于75.00mm对预测巨大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孕妇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变化对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孕足月、单活胎初产妇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根据孕妇的孕前身高、体重计算其体重指数,记录其孕期体重增加数;分娩后,记录有无妊娠并发症以及分娩并发症。按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数分别将孕妇分组,并比较各组间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在孕期增重≥12 kg时较孕期增重<12 kg时高;(2)随着孕前体重的增加,妊娠期糖尿病、产程阻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均增加;其中当孕期体重增加巨大儿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均增加;(3)对孕前及整个孕期体重的控制可以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以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儿预后,对临床孕期保健有重要指导意义。(4)不同孕前体重有不同孕期增重的适宜范围,能减少产科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最终产前体重控制在适当范围,可为妊娠期肥胖标准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20名在我院检查及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调查,记录孕妇孕前及分娩前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计算出孕期体重指数增加值,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孕期体重指数增加<3的孕妇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及低体重儿的发生率高于孕期体重指数增加3~6的孕妇,有统计学意义,孕期体重指数增加>6的孕妇出现先兆子痫、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孕期体重指数增加3~6的孕妇。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治疗后控制体重指数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可使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巨大胎儿的原因,探讨降低巨大儿出生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00例巨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降低巨大儿出生率的预防措施。结果:在100例巨大胎儿中,母亲有糖代谢异常者9例,占9%;过期妊娠56例,占56%;有遗传因素者5例,占5%;孕前肥胖48例,占48%;孕期体重增加过多73例,占73%;正常分娩22例,占22%。巨大胎儿可以通过尽早诊治孕妇的轻型或隐性糖尿病、提倡科学饮食、适当增加运动量、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加强孕妇监测等措施进行预防。结论:孕期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巨大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 ,全球巨大儿发生率呈不断升高趋势。巨大儿不仅手术分娩率、胎儿和孕母病率高 ,且与肩难产发生率密切相关 ,是难产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产前准确估计胎儿体重 ,预测巨大儿 ,根据孕妇情况作出相应的分娩计划 ,可以获得良好的围产结局。为此 ,我们分析本院出生的 10 8例巨大儿及 10 8例非巨大儿 ,以寻求一种既准确又简便的预测巨大儿方法。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0 0 0年 1~ 12月 ,本院共分娩新生儿 5 146例 ,新生儿体重≥ 40 0 0克者 36 8例 ,巨大儿发生率为 7 15 %。其中 10 8例巨大儿 ,孕母无内、外科合并症、新生儿无畸形 ,且分娩前…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的超声预测与分娩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艳  李万斌  于杰  毛慧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20-2821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巨大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12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足月单胎产妇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的数据,以胎儿腹围的超声测量值评价预测巨大儿的价值。结果:胎儿腹围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最好(r=0.84),以腹围≥35.0 cm为标准可以预测84.6%的巨大儿。结论:超声测量胎儿腹围能较准确地预测巨大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巨大儿的发病因素、胎心监护、分娩方式的比较及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一种预测胎儿体重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0月共住院分娩产妇为8167例,除病理产科1230例外,足月正常体重儿6681例,其中包括巨大儿256例,巨大儿发生率为3.67%。较白桦1987年报道的2.8%为高。256例中,初产妇为183例,占71.8%,经产妇73例,占2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