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术语编码与术语服务平台基本功能规范》定义了中医术语的编码规则、中医术语集逻辑模型、中医术语集概念模型及中医术语服务平台总体功能架构。中医术语集的制定,既要满足中医学科本身的特征,如在确定中医术语主体框架的情况下,提炼术语之间的关系,体现中医学科的理法方药特征,实现学科知识的扩展,又要满足信息学科的相关特征,如编码、索引、校验等,以实现信息学科所需要的高效、准确的查询与检索功能。术语集制定的目的在于应用,通过构建术语服务平台,开发、发布及应用各类术语服务,实现术语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加快相关政策的推行,加速中医学科相关标准的推行与应用,并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回顾了李照国、Wiseman以及《WHO西太区中医术语国际标准》提出的中医学名词术语翻译原则,并试述各原则的优势与不足。术语翻译过程是术语的二次形成过程。从术语学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术语形成的基本原则,本文指出中医学名词术语的翻译不妨参考ISO704制定的术语形成原则,注意透明性、连贯性与简洁性。透明性、连贯性、简洁性三大原则可以更为有效地指导中医学名词术语的翻译,衡量并选择现行中医学英译名词术语。  相似文献   

3.
《世界科学技术》2005,7(1):32-32
一个学科,如果术语不规范,概念模糊,就会造成学科理论体系的混乱,对于学科自身发展会产生障碍。也很难登上国际学术舞台,甚至使其科学性遭到怀疑。中医术语的规范化是中医药学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系统工程。“证”是中医学一个很重要的术语,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世界性的医疗信息标准化发展潮流中,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中医临床术语分类标准框架是中医临床术语标准化的基础,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传统医学领域中均无先例和具体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调研一体化语言系统、SNOMED、ICD等国外分类代码标准,以及我国的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的相关工作,通过研究分析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特点和临床诊疗思路的异同点,借鉴SNOMED CT的构建模式,以中医药学自身独特理论及学科特点为核心,探索构建中医临床术语分类标准框架.  相似文献   

5.
对已有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与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构成原则进行总结,指出根据已有的认识提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应当基于中医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应建立中医英语语料库来研究中医术语英译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文章围绕中医基础理论所涉及的名词术语,以《中医药学名词》中医基础理论部分中的术语为例,探讨中医学核心术语的定义和范围,从术语的结构形式出发,揭示与核心术语相关的概念和内涵,并阐释其派生出的其他术语,从而为中医学核心术语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医内科学症状术语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借鉴中医术语研究和术语标准化研究经验,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医内科学范围的症状术语,开展规范化研究。通过搜集标准和规范性的权威性文献等,提取原始中医症状词语,按照准确性、单义性、系统性、简明性、稳定性、派生性、语言正确性原则,确定术语词条。对遴选的症状术语按照疾病部位进行分类,并参照术语定义原则对概念进行界定,最终确立中医内科学常见症状术语。  相似文献   

8.
知识本体与中医临床术语规范化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余年,各行业在领域知识获取与表达、数据存储、信息传递等工作中,对“知识本体”的研究渐成热点。在医学领域,“系统化临床医学术语集”(SNOMEDCT)是成功利用知识本体研究成果的范例。依据现代医学理论指导,SNOMEDCT将海量的临床医学术语进行了较合理的概念分类,构建了概念间的语义关连,有效地提高了临床电子病历书写、医学信息传递与标准化管理等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文章在回顾知识本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中医学本体论为指导、以现有医学知识本体构建经验为参照,开展中医临床术语规范化工作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虽然以单音节词为主,但双字结构也频频出现在各种古代著作中。现代汉语中的双字结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应用十分广泛。中医术语虽然大部分出自医古籍,但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双字结构术语在其中占有首要地位,研究其词法和翻译特征是研究中医英译的基础。汉语学的词法特征十分复杂,而中医术语的英译研究主要是为临床服务,不易过于复杂。因此提出"双字格"的概念,有利于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医脑病学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脑病学是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系统阐发脑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等内容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对脑病的论述,及对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有效方剂等的探讨,促进了中医脑病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多学科、多途径的研究,更使中医脑病学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向前发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发扬中医特色,加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传统研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不断加强中医脑病的探索、研究、创新,必将推动中医脑病学规范、有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