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非器质性的、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以消化不良相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如餐后饱胀感,中上腹痛等。在当前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多元化影响下,FD成为了一种在临床越来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有数据统计全球发病率可达30%[1],在我国FD患者占比可达内科门诊数量的10%[2]。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3%,对照组有效率71.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一过性皮疹1例,短时腹部痉挛性疼痛2例,观察组中并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上消化道症状,以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尤其是餐后加重)、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烧心、嗳气等为主症的疾病.现代医学多认为本病可能与胃肠运动障碍、内脏感觉高敏感性、胃酸分泌改变、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肠激素分泌失常、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2010年8月-2010年12月笔者对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运用舒胃汤(自拟方)治疗,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理气和胃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药组 30例口服理气和胃口服液 ,每次 10ml,每日 3次。对照组 30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 ,每次 5mg ,每日 3次。两组均连续用药 4周。结果 :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3 3% ,与对照组的 5 6 7%相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中药组治疗后患者体表胃电图 (EGG)的表现 ,调节血浆胃动素 (MOT)水平显著改善 (P <0 0 5、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患者血清胃泌素 (GAS)水平升高 ,尚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理气和胃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十一味舒肝和胃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疗效。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服用二十一味舒肝和胃丸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多潘立酮片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脘痞满、两胁窜痛、嗳气、口干口苦、烧心、泛酸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十一味舒肝和胃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10 mg,3次/d,饭前0.5h口服;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者,加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1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肝胃不和症状,并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优于对照组的72.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优于对照组的67.44% (P <0.01);治疗后观察组腹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积分及肝胃不和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躯干功能(PF)、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身体疼痛(BF)及精神健康(M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法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就诊的7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6例给予柴枳平肝汤;对照组36例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86.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陈晨  杨谢安 《中医药信息》2019,36(3):122-126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复发率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疗效性,同时兼有显著地的优越性。中医辨证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与肝、脾、胃、心关系较为密切,病机为肝郁气滞、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发病机制与情志因素密不可分。从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及心理疗法3个方面介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研究进展,并归纳、总结相关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9.
翁异斌 《新中医》2018,50(12):95-97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门诊单双日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以自拟健脾疏肝汤治疗,疗程为4周,随访6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的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上腹灼热感、上腹痛、早饱、腹胀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4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法方药无论是在短期缓解症状还是远期疗效方面均较西药治疗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方和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1.11%,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率47.22%,有效率66.67%;治疗组改善胃脘胀满、两胁胀满、善太息、嗳气反酸等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加减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热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减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总疗效及对胃排空复常率、胃动力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5例FD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服用西药吗丁啉片剂与安慰剂(糖水),治疗组服用加减四逆散汤剂与安慰剂片剂;比较两组在总疗效、胃排空复常率、胃动力指标、中医证候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FD胃排空复常率及胃动力指标接近,治疗组总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泄热、理气和胃之加减四逆散对FD肝胃郁热证的综合疗效较之吗丁啉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4)与研究组(n=54),对照组患者口服多潘立酮片与乳酶生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口服柴枳理中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较研究组更低(75.93%VS 9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上升,而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上升幅度及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研究组更高(11.11%VS 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FD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病,发病率高,病理尚未完全阐明。中医对FD治疗效果肯定。多数学者认为病机系脾胃虚弱、脾虚气滞、肝郁脾虚等,湿热内蕴、痰浊阻滞、淤血阻滞、寒热错杂也有不少医家提及。辨证治疗以健脾理气、疏肝健脾、理气化瘀、化浊降逆、清热化湿为主。目前辨证分型、疗效评定标准尚未统一,中西医治疗多强调药物,鲜有心理干预,未能将基础研究与临床观察研究结合,今后应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阐明中医药作用机制,开展大宗病例前瞻性研究,提高疗效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359-2361
目的:观察自拟清肝和胃饮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辨治肝胃郁热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就诊于本院的肝胃郁热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4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自拟清肝和胃饮治之。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监测用药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生长抑素(SS)、5-羟色胺(5-HT)及P物质(SP)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1%高于对照组的78.4%(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情绪、躯体、角色、社会、认知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O、SS、5-H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而SP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自拟清肝和胃饮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利于缓解肝胃郁热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肯定,其机制与调控NO、SS、5-HT及SP水平以促进胃肠动力、加快胃肠蠕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金伟华 《新中医》2022,54(20):56-59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8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 例。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予以加味左金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2 组均治疗8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胃肠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1.63% (P<0.05)。治疗后,2 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日记(FDSD) 评分及胃肠道症状积分(GIS)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FDSD 评分及GIS 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胆囊收缩素(CCK)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GAS、MTL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CK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与对照组1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左金丸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疗效较好,可改善症状,调节胃肠激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罗马Ⅲ标准将功能性消化不良(FD)分为上腹痛综合征、餐后不适综合征以及混合型三种,学者们对此存在争议。从FD不同症状及其生理病理关系上寻找更科学的分型,方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F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基因易感性、脑肠轴功能失调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西医采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促进胃动力、抑酸等治疗,中医药从整体出发,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对胃肠运动、胃肠激素等进行调节,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医药对FD病因病机、流行病学、临床诊疗等方面研究都取得可喜成绩,从整体出发,单味药、成方复方、针灸可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地对胃肠运动、胃肠激素等进行调节。未来期待进一步强化随机、对照、双盲实验及基础研究,临床观察注重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临床可见上腹部疼痛灼热、餐后腹胀、早期饱腹感、恶心呕吐等症状。该病无器质性病变,其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胃排空缓慢、胃调节功能减退等胃肠动力的改变、十二指肠酸过敏、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抑郁焦虑等社会心理疾病相关。现代医学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胃肠促动力剂治疗和抗抑郁药治疗。传统医学基于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在脾虚气滞、肝胃不和、脾胃虚弱等证型方面疗效显著。本文将近几年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FD治疗的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中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FD患者170例,按4:1的比例随机分为中药组(136例)和西药组(34例)。中药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不同的方药,西药组根据罗马Ⅲ分型给予多潘立酮片或埃索关拉唑片。于治疗期第1、2、4周观察疗效:(1)临床症状评分;(2)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3)安全性;(4)依从性;(5)满意度;(6)复发率;(7)成本-效果(C/E)比值及停药后第1、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中药组136例,脱落16例;西药组34例,脱落4例,两组脱落率均为1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临床症状评分从治疗前的(5.62±2.30)分下降到治疗4周后的(1.41±1.22)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治疗4周时分别为38.24%、86.76%;停药6个月时分别为60.00%、65.00%;西药组分别为41.18%、79.41%;46.67%、5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体生理健康总评分(PCS)和精神心理健康总评分(MCS)于治疗4周后均有所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6个月PCS、MC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服药4周时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分别为95.59%和91.91%.94.12%和91.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1、3、6个月复发率中药组分别为10.29%、19.12%、29.41%,均较同期西药组(分别为17.65%、23.53%、35.29%)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C/E上,治疗4周时中药组:西药组为15.59:16.53,停药6个月时为22.27:28.28,进一步的增量成本一增量效果比值分析显示中药组在远期比值降低,由5.44降至2.3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FD4周方案近、远期疗效确切,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中药辨证治疗FD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依从性和满意度,存在复发率低及成本一效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