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09-111
目的:优选白花蛇舌草的水提醇沉多糖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白花蛇舌草多糖含量为指标,蒽酮比色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重复提取次数和乙醇浓度对白花蛇舌草多糖含量的影响,优化其提取工艺。并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白花蛇舌草多糖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提取时间30~40 min,重复提取次数3次,提取乙醇浓度60%。自由基清除实验显示,白花蛇舌草多糖具有浓度相关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结论:优选的水提醇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所提取白花蛇舌草多糖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效果,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良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猪苓多糖的提取工艺,进一步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选择溶媒倍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在正交试验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猪苓多糖的提取工艺;根据Fenton反应和DPPH法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药材41量的水,于99℃提取3次,每次2.5 h,猪苓多糖提取率为17.73 mg/g;猪苓多糖对DPPH及·OH自由基有较高的清除率,且清除率与浓度呈量效关系。结论:遗传算法优化所得提取工艺具有提取率高、稳定的优点,可用于猪苓多糖的提取;猪苓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骆驼蓬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参数,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骆驼蓬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骆驼蓬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95℃,料液比1∶25,提取次数2次.抗氧化活性测定表明,骆驼蓬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结论:本实验可为骆驼蓬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应用制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茱萸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苗明三  杨云 《河南中医》2002,22(1):66-67
山茱萸多糖 (Cornusofficinalispolysaccharide)为主产于河南南阳的山茱萸提取物 ,对山茱萸的现代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但对其多糖类成分的活性较少涉及 ,本文报道该多糖的抗氧化作用。1 材料与方法药品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CormusofficinalisSieb .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购自河南南阳药材公司。山茱萸经水煎、醇沉、透析等工艺提取制得山茱萸多糖溶液 ;D-半乳糖 ,上海试剂二厂生产 ,批号 970 2 13;SOD试剂盒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产 ,批号 970 32 2 ;过氧…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白及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比较不同产地白及多糖含量差异,考察白及多糖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化白及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以苯酚-硫酸法测定白及多糖含量,考察陕西汉中、云南普洱、湖南洪江及四川绵阳白及多糖含量产地差异;以化学方法考察白及多糖稳定性,并比较白及多糖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g/mL)、超声温度80 ℃、超声时间10 min;四川绵阳白及多糖含量最高,达到60.81%,湖南洪江次之,云南普洱最低;白及多糖在柠檬酸及中性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好,在苯甲酸钠、过酸性或过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差;白及多糖能有效地清除DPPH和羟基自由基,具有潜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论:白及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可为白及多糖提取及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碱提山茱萸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李平  王艳辉  马润宇 《中草药》2003,34(11):973-975
目的 研究碱提山茱萸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方法 经热水抽提后的山茱萸残渣用碱提取、盐酸中和、浓缩、透析、乙醇沉淀、DEAE-纤维素柱色谱分离 ,再通过 Sephadex G- 2 0 0柱色谱进一步纯化 ,得到白色粉末状多糖 PFCC 。结果 该多糖经过完全酸水解、薄层色谱、红外光谱分析 ,证明 PFCC 由木糖和葡萄糖以 18.8∶ 81.2摩尔比组成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7.5 7× 10 4。以羟基自由基 (· OH)清除剂苯甲酸和甘露醇为对照 ,用Fenton反应检测 PFCC 对· OH的清除作用 ,三者对· OH的清除率达 5 0 %所需浓度为 18,330 ,80μg/ m L。PFCC 可以有效抑制猪油和芝麻油的氧化 ,对 O÷2 的清除率达 5 0 %所需浓度为 35 .0 μg/ m L。结论 该多糖为首次提取制得 ,具有良好的抗油脂氧化及清除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确定山茱萸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对山茱萸多糖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最佳水提工艺条件:温度80℃,料液比1:60,时间5 h,在此条件下山茱萸多糖得率是13.8%,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和SephadexG-200柱层析法得到组分S21>,经元素分析仪测定C7.80%,H%5.64%,S%0.37%,N未检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化藏药蔓菁中抗氧化活性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 方法: 以粗多糖得率、总多糖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浸提次数、料液比及浸提时间对蔓菁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以色素去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脱色温度、吸附时间、活性炭用量对脱色工艺的影响。 结果: 蔓菁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于90 ℃水浴浸提3次,每次2 h;最佳脱色工艺为加3%活性炭于60 ℃吸附40 min。蔓菁多糖纯度达4.66%,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6.71 g·L-1结论: 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靠,所得多糖的含量高、杂质少,适合于蔓菁多糖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山茱萸中提取多糖,并建立山茱萸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均匀设计优化山茱萸多糖的提取条件,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DE-52柱层析的方法提取纯化山茱萸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山茱萸中多糖的含量为16.04%,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1.13%(n=3)。结论首次运用均匀设计优化山茱萸多糖的提取条件,提取得率高,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山茱萸多糖含量稳定性、回收率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打瓜干皮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应用响应面法对打瓜干皮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应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应用Fenton反应法测定打瓜干皮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打瓜干皮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5℃,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3h,重复测定3次,多糖提取率为2.59%。打瓜干皮粗多糖对·OH具有很好的清除作用。结论在提取温度75℃、液料比1:25(g:mL)、提取时间3h的条件下,打瓜干皮粗多糖有较高提取率,提取所得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山茱萸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材 ,本研究拟为今后改善山茱萸的管理方法 ,提高产量和质量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方法 应用生态学和生物统计学等手段 ,初步研究了小环境对山茱萸出肉率的影响 ,以及果实成熟期果实、果核的变化动态趋势及相关性。结果 各采集地点山茱萸出肉率有显著差异 ;山茱萸果实大小在成熟期有一个明显的峰值 ,大约出现在 9月 2 2日 ;其果实与果核呈一定的线性相关性。结论 生态因子和人工管理的状况都会对出肉率、果实与果核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HPLC法直接测定山茱萸中马钱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HPLC法直接测定山茱萸中马钱素的含量顾世海,谢忱,张丹,杨世林,徐丽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DeterminationofLoganinintheFruitofCornusofficinalisSieb.e...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去核的作用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山茱萸去核的作用,优选山茱萸产地加工方法和工艺。方法:比较山茱萸核和肉中的马钱素、莫诺苷含量;以马钱素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分别对水烫法和烘法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山茱萸核中不含马钱素和莫诺苷;烘法的加热温度以及水烫法的加水量和烫的时间对马钱素含量均有明显影响;在60℃烘10 m in后去核为最佳工艺。结论:山茱萸去核的作用是为了去除非药用部位,烘法软化优于水烫法。  相似文献   

14.
S Chen  C Wang  Q Zhang  X Cheng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8):463-7, 510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damage-loss model of Actias selene ningpoana to Cornus officinalis was test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yield loss rates obeyed the equation Y = 100 - EXP(4.6042 - 0.0315X). The economic threshold of the 2hd and 3rd instar larvae of A. selene nigpoana was then determined as 22 and 8 insects per tree respecitively. Suggestions for integrated control have been mad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activities of A. selene ningpoana in the forest.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转筋草进行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方法采用组织学、形态学鉴别方法,研究原植物形态、生药特征、各部分组织及粉末显微特征,并且进行粉末的生物碱化学鉴别。结果转筋草根茎、茎及叶的薄壁细胞均含草酸钙方晶;粉末中可见不定式气孔及非腺毛。粉末与3种生物碱沉淀试剂分别生成沉淀。结论以上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理化结果可以作为转筋草生药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芫花根中芫花酯甲的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芫花根中芜花酯甲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芫花酯甲的含量。色谱条件: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流速1.0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为238nm;记录时间40min。结果芫花根中芫花酯甲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强;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47-0.282bt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2%,RSD=2.0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能够对芜花根中的芜花酯甲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提高了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7.
第三代绿尾大蚕蛾为害山茱萸损失测定和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得到,绿尾大蚕蛾对山茱萸鲜果产量的损失模型Y=100-EXP(4.6042-0.0315X),二龄幼虫的防治指标为22头/株,三龄幼虫的防治指标为8头/株。根据绿尾大蚕蛾的发生为害特点,文章提出了综合防治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温度对山茱萸开花与结果习性的影响。方法对所选定的不同海拔高度的12株20~50年树龄的山茱萸为研究对象,进行定株、定时观察与记载。结果当日均温持续稳定在8℃以上约3~5d,花蕾将开始绽放;当日均温稳定在12℃以上3~5d,小花将开始开放;当日均温稳定在23℃以下时,果实纵、横径生长均较快。结论对制订山茱萸标准操作规程(简称SOP)及指导合理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芭蕉根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对芭蕉根有效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对芭蕉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实验.结果 水提物中检测出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皂苷等物质,醇提取物中检测到了蒽醌、黄酮、香豆素、酚类强心苷、蛋白质、氨基酸等化学物质,石油醚提取物主要作为挥发油、甾体、油脂、内酯及香豆素等素脂性成分的检测.结论 芭蕉根的有效成分可能为皂苷、多糖、鞣质类.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oleanolic acid and ursolic acid on MUC5AC mucin produc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induced b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and 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PMA) from human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Confluent NCI‐H292 cells were pretreated with each agent for 30 min and then stimulated with EGF and PMA for 24 h, respectively. MUC5AC mucin gene expression and mucin protein production were measured by RT‐PCR and ELISA. Oleanolic acid and ursolic acid were found to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MUC5AC mucin protein induced by EGF and PMA, and both compounds also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MUC5AC mucin gene induced by EGF and PM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oleanolic acid and ursolic acid can regulate mucin gene expression, and production of mucin protein, by directly acting on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