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502-1503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针灸在治疗此病时疗效确切,安全方便,遂分析了近年来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针刺及温针灸的选穴规律,结果提示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手足阳经穴位占重要地位,阳陵泉在穴位统计中使用频次最多,选穴时多局部和整体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选穴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文献中的取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专辑(1979-2009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9年)及PubMed数据库(1950-2009年).将纳入临床研究文献中所选腧穴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计算常用腧穴及经络的使用频率.结果 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共99篇,涉及96个穴位、705频次,平均每个穴位使用7.34次;选用穴位累积频率50%以上且相对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三阴交、肾俞、关元、足三里、百会、太冲、神门、肝俞、脾俞;选用经络应用频次最多的为膀胱经(23.97%),其次为任脉(14.33%)、脾经(12.62%)、督脉(10.50%).结论 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所选穴位以三阴交、肾俞、关元、足三里最为常见,经络主要集中在膀胱经、任脉、脾经.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以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畸形等症状为主,致畸、致残率较高,属l临床常见难治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1].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阻滞经脉,痰瘀互结,而出现肌肉、关节、筋骨的肿痛、僵硬、畸形,病属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收集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近20年运用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文献,运用Excel软件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针灸处方的主穴数据库,在Windows8操作平台采用SPSS 17.0和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位腧穴为: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频率最高的经脉为足太阴脾经;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的是三阴交-血海-曲池;聚类分析显示4个有效聚类群为:陷谷-内庭-行间、血海-合谷-曲池、太白-隐白-大都-丰隆、筑宾-支沟-公孙-八风。结论:本文从大量数据中分析出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选穴和配穴规律,可为其针灸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研究文献中的选穴与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将纳入研究的临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对常用主穴、主穴归经、主穴分部、特定穴应用及组方规律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共52篇,常用主穴55个,累计使用频次375次.针灸治疗PCOS最常用的5个主穴为三阴交、关元、子宫、中极、气海;主穴归属经脉主要为任脉、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主穴的分部以下腹部、下肢与背部为主;特定穴以募穴、五输穴与背俞穴的使用频次较高;治疗处方多由5~7个腧穴组成,用穴数量平均为(6.9±3.6)个.结论:现代针灸医家治疗PCOS,以三阴交、关元、子宫、中极、气海穴最为常用,选穴以经络及脏腑理论为重要依据,以辨病取穴、循经取穴为主,采用近部(病位)加远道(病机)选穴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甲氨蝶呤(MTX)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50例RA患者随机分为MTX+针灸组(20例)和MTX组(30例),疗程3~5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MTX+针灸有效率85%,起效时间较MTX组明显快,2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具有非药物性消炎作用,MTX联合针灸治疗RA有协同作用,不良反应不增加,是治疗RA的合理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并康复护理治疗类内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加以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能加快患者病情康复时间及提高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找到针灸临床RCT治疗肩周炎研究中的用穴规律。方法:查阅网上文献,并依据其中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的腧穴数据建立数据库,从选经、用穴、特定穴3个角度对用穴规律进行了分析。结论:十四经均与本病相关。腧穴应用上以阳经为多,阴经较少,经外奇穴也有较多的应用。腧穴选取上,局部取穴是主流的思路。另外,尚可根据受累经脉、辨证、解剖学特点及临床经验选用不同的穴位。特定穴应用较多,其中交会穴、合穴、原穴应用最多;八脉交会穴、八会穴、输穴应用其次;背俞穴、井穴、募穴、经穴、郄穴、荥穴的应用则很少,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中采用针灸治疗尿道综合征的取穴规律和特点。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从建库—2023年8月针灸治疗尿道综合征相关的文献,对录入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关联规则以及聚类分析。结果:最后纳入101篇文献,包含77个腧穴,共739次。针灸治疗尿道综合征的核心穴位组合为三阴交-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气海;经脉主要选取膀胱经、任脉和脾经;穴位主要集中在下肢、腹部和骶部。结论:本研究探析了针灸治疗尿道综合征的取穴规律和特色,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整理和分析近十年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从针灸选穴处方及治疗方法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以阐述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方法与种类。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32篇文献。其中针灸治疗卵巢早衰以传统针刺和针刺配合灸法治疗为主;证型以肾虚肝郁型和脾肾阳虚型研究较多;使用频率最高的五个腧穴是关元穴、肾俞穴、三阴交穴、子宫穴、太溪穴;最常用的三条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腧穴所在部位主要是胸腹部、下肢部、腰背部。结论: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方法诸多,腧穴使用各有所长,不利于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针灸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为临床针灸治疗卵巢早衰提供思路和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中宣肺"针法治疗尘肺患者对肺功能,咳嗽、气短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尘肺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9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乙酰半胱氨酸胶囊,200mg/次,每日3次,连服12周;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治疗,选穴主要为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五脏俞穴等,每周2次,连续针刺12周。比较治疗12周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包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FEV 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比较治疗前、治疗6周及12周两组患者咳嗽、气短视觉模拟评分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问卷(CAT)量表变化;治疗结束4周后电话随访咳嗽、气短视觉模拟评分。结果:1两组治疗12周后肺功能中FEV 1、FEV 1/FV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6、12周及治疗结束4周后,咳嗽、气短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12周及治疗结束4周后,针刺组咳嗽、气短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12周后CAT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配合"补中宣肺"针法在改善尘肺患者咳嗽、气短症状方面优于单纯服用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含量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60例(实际完成50例),对照组30例(实际完成23例)。针刺组予针刺中脘、天枢、大横、带脉、水道、外关、足临泣,治疗8周,每周治疗3次,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对照组予健康教育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腹部脂肪厚度、血清内脂素和体质量、腰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皮下脂肪厚度、血清内脂素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P0.001);针刺组内脏脂肪厚度、肝前脂肪厚度和肾周脂肪囊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少,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P0.05);治疗后对照组内脏脂肪指数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围和臀围、针刺组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减小(P0.001,P0.05),针刺组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治疗腹型肥胖,在减少内脏脂肪含量方面疗效优于单纯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汇总分析近20年针灸治疗克罗恩病(CD)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归纳针灸治疗CD的临床研究进展与选穴规律,为优化针灸治疗CD的临床方案、提高针灸治疗CD的临床疗效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3和Clementine 12.0软件,汇总分析针灸治疗CD的诊断标准、研究类型与分组、治疗方案、选穴规律、疗效评价与结局指标等。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针灸治疗CD临床研究的诊断标准不断更新,主要与西药、针灸、健康志愿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隔药灸、毫针刺、电针是针灸治疗CD的主要方法;气海、天枢、中脘、足三里、上巨虚间存在较强关联关系,是临床常用穴;针灸治疗CD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修复肠黏膜损伤,改善肠道免疫功能和大脑功能是当前针灸治疗CD临床研究主要关注的效应机制。结论:针灸治疗CD安全、有效,推荐隔药灸、毫针刺、电针为主要干预方法,气海、...  相似文献   

14.
针刺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疲劳程度影响的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随机)、对照(非经穴点针刺)、单盲(第三者评价盲)的研究方法,将70例合格受试者按1∶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针刺选取百会、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肝俞、脾俞、肾俞;对照组选择非经穴点进行针刺。每周针刺3次,共14次。参照英国Chalder等开发的疲劳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疲劳程度进行测评。结果:脱落6例,最终完成64例,两组各32例。治疗组:疲劳量表总积分治疗前后分别为(9.9±2.5)分和(6.8±3.8)分;体力疲劳积分治疗前后分别为(6.8±1.5)分和(5.0±2.4)分;脑力疲劳积分治疗前后分别为(3.1±1.5)分和(1.8±1.8)分。治疗组治疗前后此3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疲劳量表总积分治疗前后分别为(9.6±2.8)分和(7.5±3.4)分;体力疲劳积分治疗前后分别为(6.4±1.5)分和(5.0±2.5)分;脑力疲劳积分治疗前后分别为(3.2±1.6)分和(2.5±1.6)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总积分及体力疲劳积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力疲劳积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针刺后,CFS患者的疲劳程度,尤其是脑力疲劳程度得到明显缓解。经穴点的特异程度高于非经穴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BM数据库、CNKI数据库等收集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以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进行质量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4.2.8.结果 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50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对照常规药物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固定效应模型)=3.39,95%CI(1.73,6.65),Z=3.56,P=0.000 4];YGTSS减分率有效率评价的OR=3.18,95% CI(1.00,10.07),P=0.05.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表明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在减低YGTSS减分率上没有优势;临床症状发作频度进步率有效率评分的RR=2.18,95% CI(0.54,8.75),P=0.27.结果 显示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表明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在临床症状发作频度进步率评分上没有优势.结论 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症状改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在YGTSS减分率、临床症状发作频度进步率评分尚未见明显治疗优势,但纳入样本量均较小、部分文献质量较低,结论 尚不确定;尚需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针灸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检索PubM ed、OVID、Cochrane图书馆、CBM-d isc数据库、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共收集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文献83篇,其中11篇符合纳入研究标准;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质量评价;并对11篇文献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11篇文献共1108例患者。10篇文献的治愈率汇总合并OR为2.61,95%CI为[2.01,3.39],针刺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总有效率汇总合并OR为3.54,95%CI为[2.22,5.65],针刺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3篇文献整体疼痛程度汇总合并OR值为1.53,95%CI为[0.79,2.27],针刺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目前就纳入研究显示针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但由于纳入文献的数量有限且质量不是很高,结论尚不确定,还需高质量证据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目前针对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中普遍使用汉密尔顿量表(HAMD)评价抑郁程度。本研究旨在调查该评分细节报告的完整性,尤其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解释中临床意义的重视程度。方法:检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发表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临床试验注册系统(ChiCTR)、PUBMED、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PROQUEST共9个数据库的以“针刺治疗抑郁症”为主题并报告HAMD结果的RCT。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了各研究对HAMD评分的报告细节以及对结果临床意义的报告和解释。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RCT91项,超过95%的文献报道了均值、标准差及P值,但仅有3.3%的文献报道95%置信区间。93.4%的文献直接或间接地报道了HAMD值所代表的意义,73.6%报道了HAMD量表类型,19.8%文献报道HAMD的总分,34.1%的文献报道了HAMD具体的评价方法。统计学意义的报道在75%以上,纳入文献均报道了临床意义,但临床意义的解读仅基于统计学意义,并未结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1年3月-2011年3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电子检索以及手工检索,纳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其他疗法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根据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项目的质量。采用RevMan4.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3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计1 55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其他方法(药物、牵引、推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RR(固定效应模型)=3.86,95%可信区间(2.80,5.31),经Z检验,Z=8.28,P〈0.0001]。结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疗法,但仍需更多的大样本RCT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比针刺法及针加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CFS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针刺组(n=47)、针加灸组(n=44)及非穴组(n=42)。针刺组予针刺百会、膻中、气海、关元、足三里、合谷、太冲、三阴交治疗;针加灸组予膻中、合谷、太冲、三阴交针刺治疗,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温针灸治疗;非穴组在上两组所选腧穴周围1~2cm非腧穴点给予针刺。均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应用Chalder疲劳量表和患者满意度自评量表对治疗后疲劳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给予评估。结果:(1)疲劳积分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及针加灸组治疗后体力疲劳积分、脑力疲劳积分及疲劳总积分显著降低(P0.05,P0.01);与非穴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及针加灸组上述3项指标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后针加灸组的体力疲劳积分及疲劳总积分显著低于针刺组(P0.05)。(2)各组临床满意度比较:针加灸组满意率明显高于针刺组和非穴组(P0.05),而针刺组与非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单纯针刺法或温针灸法治疗CFS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二者相比,又以温针灸法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 Med数据库,选择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4篇文献,共计200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灸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73,95%CI(2.18,3.41),Z=8.78,P0.000 01]。亚组分析显示: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类风湿因子(RF)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2,95%CI(-5.60,-0.25),P0.05];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99,95%CI(-4.78,-1.21),P0.05];针灸与药物疗法在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4,95%CI(-2.44,-0.44),P0.05]。结论针灸治疗RA在总有效率及降低RF、ESR、CR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药物疗法,但仍需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