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元御是清代医学大家,少好医学,博览医籍,上溯岐黄,伏读《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诸书,而作《四圣心源》.本文通过研读《四圣心源》,以图文的形式总结阐述黄氏"圆运动"观,并对"圆运动"理论指导临床应用进行举例.此对于理解黄元御学术思想更加直观易懂,有助于引导初学者树立中医思维,理解中医"气""阴阳""五行""整体观"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从发展渊源探讨"瘀""淤"与"瘀血""淤血"同音词词义,指出"瘀血"与"淤血"是内涵和外延完全不同的两个同音词,中医学中"瘀血"与西医学中"淤血"含义不同,因此在中医学文献中应该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3.
鲁艳辉 《中医药导报》2019,25(10):23-26
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是叙事医学在中国医学中的实践应用。以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等叙述文本为研究对象,就"天人关系""阴阳思维""中和思维""象数思维"等中医叙事理论的重要性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叙事医学并不完全是现代西方的新的医学模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具有典型的东方叙事医学的文化特色。《黄帝内经》叙事医学作品的文化特征研究,对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段逸山先生《"解"》一文申说,由文字、音韵再证""义为惰。从音读相类之"易""夜"同有相近之语义,印证惰乃""义之确。藉此阐述解构字形以诠释词义,循字音以证得词义的底蕴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绍琴为燕京名医、三代御医之后,《赵绍琴温病讲座》(以下简称"讲稿")是首次系统讲解温病救治经验的讲稿。讲稿中涉及了大量的危重症救治病例,对于中医重症医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从"重症辨治应重证据忌空想""重症治疗不可盲目用重剂""西医知识宜参考不宜盲从""面对新发疾病要勇于实践"四个方面,对《赵绍琴温病讲座》的中医重症医学启示意义,进行了提炼总结。  相似文献   

6.
《庄子》以阴阳喻万物,以恬淡无为蓄养人生,故蕴含了天人合一、静以疗疾的思想,其中不乏一些医学语词的记载,如表示病之总名的"疾""病"等,表示病名、病证的"龟手""漂疽""溲膏"等,表示病因病机的"阴阳不和""内热"等,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医学发展的历史风貌。整理考释这些医学语词,对于深入开展先秦医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新版《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以下简称《词表》)的修订工作提供中医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类(TG类)拟新增、删除、修改的主题词。方法基于词表编制原则,根据词频统计和数据库检索结果,参考《医学主题词表》(Me SH)等相关资料,完成TG类主题词的修订。结果新版《词表》TG类主题词拟新增"医学,韩国传统""中医体质类型"等35个主题词,拟删除"医学,东方传统""经络带"等35个主题词,拟修改"四象医学""民族医药学"等19个主题词。并统一"民族医药学"行文格式,协调"中医药学"与其他类主题词交叉的问题。结论 TG类主题词选词应基于词频统计,主题词的词形应规范描述,符合教材与文件,并注意与其他类主题词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8.
孙悦 《江西中医药》2021,52(10):1-3
李梴的《医学入门》是明代以来颇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医学入门》卷末所附的"习医规格",集中反映了李梴的医德思想.其医德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李梴传承弘扬了历代医家传统医德之精华,在"习医规格"中提出了对习医者基本素养的要求及医疗行为的规范,为后世医学道德体系和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增添了新内容.李梴医德观("仁爱济世""行医以礼""诚实不欺"等)凸显了医学人文当代价值,对当下强化医学生医德教育、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对现代中医教育具有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医药导报》杂志系中国药理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联合主办的医药专业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六版)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国际药学文摘》(IPA)、《乌利希期刊指南》和《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收录。还被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国内多家大型数据库收录。设有"特约稿""药物研究""药物与临床""药学进展""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用药指南""新药介绍""临床药师交流园地""药物不良反应""药事管理""世界新药信息""作者·编者·读者"等栏目,每期组编某类药物或某类疾病的药物治疗专栏。读者对象是  相似文献   

10.
不寐类病证在《伤寒论》中称"不得眠""不得卧",而"烦躁""燥烦"一词在《伤寒论》中出现频率仅次于"发热",品读《李克绍医学文集》,体会伤寒大家李克绍论治不寐证兼烦躁。结合《黄帝内经》对"寤寐"的认识和《伤寒论》有关条文,从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八纲辨证,阐发个人体悟。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内经》《难经》有关治未病的理论,丰富和完善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蕴含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盛防逆""已愈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在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文献资料探讨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三级预防中的应用,以期为糖尿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检索从《刘涓子鬼遗方》至《医学衷中参西录》之间的中医古籍中,涉及外治法中"溻法""渍法""溻渍法"的所有内容,从定义、适应证、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主要方剂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其中涉及"溻法""渍法""溻渍法"的记录共133处。溻渍法是中医外治法中的重要门类,适合已溃、未溃各个阶段的急、慢性创面,尤其在慢性创面的诊疗中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中"神明"一词共出现了19次,其中《素问》17次,《灵枢》2次。为了弄清各篇章中"神明"的内涵,本文对其进行了逐一分析,将"神明"的涵义归纳为:(1)代指精气;(2)代指阴阳;(3)指日月星辰;(4)指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表现;(5)指神灵、神袛;(6)指明智如神;(7)"神""明"连用,并无确切词义。  相似文献   

14.
清代医家何梦瑶富于著述,《医碥》为其代表作。当前研究多认为《医碥》是以王肯堂《证治准绳》为蓝本整理而成。通过研读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医碥》除参考《证治准绳》外,还重点引用了清代医家景日昣的《嵩厓尊生》。在医论部分,《医碥》通过标注进行引用的有5处:卷一的"血""寒热"与"痿",卷二的"肺痿肺痈"和"疝";未标注而直接引用的有"瘟疫病论""七方""十剂"和"服药法则"等,引用篇幅均较大。在方剂部分,《医碥·诸方》直接从《嵩厓尊生》引用的方剂至少有45首,仅次于《证治准绳》。通过对《医碥》和《嵩厓尊生》的比较,有助于进一步理清何梦瑶在医学上的继承和创见,对当前岭南医学等相关研究也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闻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自古以来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在《内经》中就有根据病人发出的声音来测知内在病变的记载。"闻诊"一词,首次出现在明代李盛寿的《医学研悦》中。但在后世历代中,却很少直接用"闻诊"一词,多以"听声""闻声""闻法""声诊"或"嗅法"出现。笔者查阅历代文献,对闻诊概念发展源流作一梳理,系统考证,望理其脉络,溯其源流。  相似文献   

16.
"和"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核心与关键,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了与之相近的"禾""咊""龢""盉"4字,且这4个字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与"和"通用的情况。通过对《说文解字诂林》中"禾""咊""龢""盉"4字以及《康熙字典》《辞海》中"和"字的分析,得出"和"之意来源于"禾""咊""龢""盉",正是这4字的不同含义造就了"和"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工作战略的"前移",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已是势在必行。《金匮要略》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既秉承了《内经》"治未病"的精髓,又将中医预防思想提升为治疗学层次上的原则与方法。《金匮要略》从"未病先防"到"欲病防发",再到"既病早治"与"已病防传",预防原则一线相贯,全篇渗透的"剂型预防""饮食预防""体质预防"等各类预防方法更是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8.
《灵枢》具有较完整的医学理论,但其距今年代久远,文字古奥,往往出现一字多义,且多与现代汉语词义混淆,给学习和研究带来巨大障碍。本文将就"血脉"一词,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和法"是古代哲学"和"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属于广义"和法"范畴。"和法"是《内经》治则治法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内经》"和法"包括"和天人之法""和阴阳之法""和脏腑之法""和气血之法""和营卫之法""和情志之法"等。"针刺"是《内经》"和法"主要的治疗手段,此外还包括"药物""饮食""情志"等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以重整体、重平衡、重协调为特征的"和法"对于涉及多因素、多系统的复杂性疾病以及病理未明确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痛风"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上品》。中医历来对于痛风的诊治都有确切疗效。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直线上升,痛风属于中医的"痹病""历节病""白虎历节""痛风""脚气"等范畴,本文概述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诊疗进展,从中医学内治法、中医学外治法、中医学综合疗法3个方面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诊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