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肾阴、肾阳、肾气的概念进行了整理研究。认为元阴、元精、肾阴、肾精、肾水、真阴、真水、命门之水、坎水九个名词均指肾阴;元阳、元火、肾阳、真阳、真火、相火、命门之火、先天之火均指肾阳;肾气、肾间动气、原气、元气、生气五个名词均指肾气,肾气涵元阴元阳。  相似文献   

2.
关于元气、原气、肾气三个概念,一般认为,三者名异而实同.如<中医基础理论>(六版教材)认为:"元气根于肾,乃肾精所化生的肾气,统称肾中精气,又名原气."其实,这种说法是不严密的,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3.
黄学勇 《针刺研究》1998,23(3):180-180
气海与膻中,同属于任脉经穴,皆具有调气作用,然其位置有上下之别,联系的脏腑经络有异,故其主治重点不尽相同,本文就其应用作如下比较:作用比较气海,又名脖、下盲。位在腹中线上,脐下一寸五分。《难经·六十六难》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脐下肾间动气即原气,气海穴所在为元气所生发,故《铜人》言之为“生气之海”,而“有病皆生于气”,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与气密切相关,气海与关元相近,具有增强元气,总调下焦气机的作用,故对治疗因脏腑虚惫、真气不足和下焦气机失畅所致之小腹冷痛,遗尿,阳萎…  相似文献   

4.
试从古代哲学"元气论"的角度入手,探讨中医学元气、原气、真气、正气的内涵与相互关系.认为不论探讨宇宙生成、天人关系,或是人体生命活动,元气均具有本原与本体双重属性特征,原气特指元气中气形质未分、具有化生之性的混沌一气,为狭义的元气.《黄帝内经》中的真气,其概念及特性与元气极为类似,或可等同.正气则为包含了先天元气、后天...  相似文献   

5.
论原气循行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  赵百孝 《中国针灸》2005,25(10):751-751
1 原气的发生与布散 <内经>提出了脏腑的原穴,但却无原气、元气之名."原气"一词首见于<难经·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名曰原."原气即是肾间动气,生命之所系,是十二经之根本,十二经脉皆系于原气.而原气则系于命门,为生气之原.<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难经·六十六难>曰:"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三焦为一身之大腑,通行上、中、下三焦之气,遍历五脏六腑,主通行原气,原气为三焦之别号,而三焦为原气之别使.肾间动气自命门生发之后,通过三焦的布达而将原气散布到脏腑及十二经脉之中.  相似文献   

6.
元气与原气     
元气在《中医基础理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定义是:"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原气、真气三者的内涵是同一的,都是指先天之气。"其他许多中医著述中也有此说,似乎元气即原气,已成定论。"原"与"元"  相似文献   

7.
<正> 一、太阳病提纲、分类和愈期人身的阳气,来源于肾间动气。肾间动气即“肾气”“肾阳”,也叫“生气”“生阳”。它来自先天,具有生发活动的能力,没有它,脏腑、经络、气血便不能正常发育活动,就象植物损伤了根本,茎叶就要枯萎一样。因此《难经》比作树之有根,称之为“生气之原”。先天肾气充沛,则脏腑功能正常:脾胃能腐熟水谷,化生荣卫,荣卫由心肺敷布,运行于内外,灌输于周身。肾又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外应毫毛腠理。三焦为决渎之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在中医古代文献中,中医原气具有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和先后天合气的内涵,其中先天原气包括命门之气和肾气,后天原气指脾胃之气,先后天原气指元气。在原气的众多内涵中,以原气为命门先天之气的内涵最为古代医家所常用,而目前中医原气则被元气所取代,主要具有先后天合气的内涵,而原气最初为命门先天之气的内涵逐渐被淡化。  相似文献   

9.
原络配穴与气血流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穴首载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是指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原气,又称元气、真气、真元之气。《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所有的脏腑经络必得原气始能发挥各自的功能,脏腑经络之气的产生也要根于原气的滋养温煦。五脏有疾时,往往在相应  相似文献   

10.
李奕祺 《国医论坛》2002,17(2):46-47
在全世界研究基因的热潮中 ,中医药学无疑应当结合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来发展中医药 ,但必须紧密结合自身擅于从整体宏观上进行功能调节的特点和优势 ,才有可能在基因的研究应用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无疑 ,与基因密切相关的是肾 ,中医藏象理论认为 ,肾藏精 ,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藏有先天之精 ,称为“先天之本”。为了能更好地结合基因组学来研究中医的肾 ,应对基因与元气、原气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元气在《中医基础理论》(六版教材 )的定义是 :“元气 ,又名原气 ,所谓元气 ,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根源于肾的气 ,包括元阴、元阳之气。”绝…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557-1560
文章首先系统阐释了肾精、气、阴、阳这一组概念的源流,理清了其与相应的哲学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其次,对肾精、肾气、肾阴和肾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辨析。不足之处,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2.
肾结石是由于肾气亏虚,推动无力,日久而化为结石。肾虚为本,湿热蕴结下焦为表,治当益肾通淋,佐以行气活血之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补肾类中药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益气活血补肾方 (黄芪、葛根、赤芍、五味子、知母、生山药、丹参、水蛭等 )与西药胰激肽原酶治疗本病 2 9例 ,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0 %,对照组总有效率 70 .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活血补肾 ,缓解症状 ,改善蛋白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病位主要在肾,但与脾胃密切相关。肾脏病病因病机中脾胃虚弱占有重要地位,健脾益气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认为,骨关节炎总属于"痹证(病)"的范畴,脏腑亏虚、筋骨失养或外邪趁虚而入,经脉痹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对本病病机的深入研究发现,肾虚、气虚、血瘀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在推动本病的发生发展及导致其病程缠绵难愈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年龄、性别、激素、骨内高压等是本病的致病危险因素,多与中医肾虚血瘀、气虚血瘀理论相符合。因此,提出了应将补肾法、益气法和活血法三者有效地结合贯穿于本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从肺脾肾气虚论治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继新  王建华 《陕西中医》2003,24(4):339-341
从临床实践观察 ,认为糖尿病非单一疾病 ,是与肺脾肾三焦多脏器虚损有关的综合病症 ,发病机理及转归与肺脾肾三焦对体内阴精水液的代谢失司有关。以肺脾肾气虚为发病之本 ,津涸液燥为发病之标。从肺脾肾气虚论治 ,益气为本 ,养阴治标 ,本标兼治。自拟益气养阴平消汤为基本方 ,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降糖效果明显 ,稳定持久 ,不易反弹优点。  相似文献   

17.
调脾益肾化湿泄浊法治疗痛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调脾益肾化湿泄浊法治疗痛风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系1998年2月~1 999年11月我院风湿科门诊和住院病人,共38例,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小35岁,最大69岁;病程1年以下11例,2~3年1 3例,4~5年8例,6年以上6例:1年发1次1 4例,发2次5例,2次以上4例,无定期1 5例.理化检查血尿酸416.5μmol/L以上35例,其中535.5μmol/L以上15例;空腹血糖6.1nmol/L以上5例,甘油三酯1.7mmol/L以上11例,总胆固醇5.7mmol/L以上4例,尿常规有蛋白3例,关节皮下结石3例,合并肾石2例,X摄片示发展关节有不整齐齿形缺陷6例.发病诱因多为劳累、紧张、饮酒、过食醇甘厚味及外伤.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简述肾主纳气理论源流的基础上,辨析这一理论的实质。认为目前诸多教材将肾主纳气之“气”理解为“清气”,是混用气的不同概念导致的。肾所纳之气并非呼吸之清气,而是元气和肺气。  相似文献   

19.
邹氏肾科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了“慢性肾炎脾肾阳虚证逐渐减少,气阴两虚证逐渐增多”的新观点,并找出了变化的原因,创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慢性肾脏病气阴两虚证动态变化规律,制定了慢性肾脏病辨证分型新标准。1986年,邹氏肾科于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研讨会(南京会议)上提出将气阴两虚证作为一个独立证候应用于中医肾病的辨治,并总结了气阴两虚证的辨证要点,认为慢性肾脏病气阴两虚证以气阴两虚为本,兼有水湿、湿热、血瘀、湿浊等标证。邹氏肾科创始人邹云翔教授据此创制了益气养阴方,其功效为补益肾元、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渗湿利水,后逐渐形成邹氏肾科治疗慢性肾脏疾病补益肾元、和络渗湿法。经临床验证并新药研发,邹氏肾科团队将此方开发为黄蛭益肾胶囊,2002年此药获国家三类新药证书(国药准字Z20020086)。  相似文献   

20.
益气固肾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卫林 《陕西中医》2004,25(2):108-109
目的 :探讨益气固肾类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根据辨证分为阳气虚型和阴虚型两类 ,阳气虚型用 号方 (红参、白术、茯苓、附子、葶苈子等 ) ,阴虚型用 号方 (西洋参、麦冬、五味子、黄精、玉竹等 ) ,并随症加减治疗本病 2 3例。结果 :总有效率 95 .6%。提示 :益气固肾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