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高卫红  邵伟杰  雷涛 《中国药业》2013,22(11):122-123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静脉滴注,150 mg/d;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150 mg/d。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89%,对照组为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4.44%,观察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能显著改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刘超 《中国药业》2013,22(7):80-80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低脂饮食,予以葡醛内酯、维生素B、维生素C,氨基酸等药物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3.89%,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41.67%和80.56%(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能提高常规综合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是较理想的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5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1.30%(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2/2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2/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82例的疗效。方法82例经血清生化指标确认的由于使用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给予5%葡萄糖针250 ml+异甘草酸镁针150 mg,1次/d,静脉滴注,疗程3周,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79例患者治愈,血清生化指标均正常,3例无效,总有效率96.34%,除1例患者出现眼睑浮肿,无高血压、低钾血症等发生。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治疗后预后较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田青  毕清  赵明利 《中国医药》2012,7(5):588-590
目的 研究异甘草酸镁治疗化疗药物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151例化疗药物性肝损害Ⅰ~Ⅳ度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使用甘草酸单铵100 ml/d(甘草酸单铵组,50例),异甘草酸镁100 mg/d(异甘草酸镁100 mg/d组,50例),异甘草酸镁200 mg/d(异甘草酸镁200 mg/d组,51例)静脉滴注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1个疗程(1周)后检测3组ALT、AST和总胆红素(TBil)值,评价3组的疗效.结果 ①治疗1个疗程后,甘草酸单铵组、异甘草酸镁100 mg/d组、200 mg/d组ALT恢复正常率分别为69.6% (32/46)、80.9% (38/47)和90.1%(46/51),AST恢复正常率分别为75.5% (37/49)、85.7% (42/49)和93.7% (45/48),TBil恢复正常率分别为77.7%( 14/18)、79.1% (19/24)和92.0%( 23/25).肝功能3个指标恢复正常率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治疗1个疗程后,甘草酸单铵组、异甘草酸镁100 mg/d组、异甘草酸镁200 mg/d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35/50)、90.0%(45/50)和98.0% (50/51),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100 mg/d与200 mg/d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均有效,高剂量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异甘草酸镁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倪鸿昌  契燕燕  冯为东 《安徽医药》2009,13(9):1099-1100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时并发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56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以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照组(28例)予以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肝损害的疗效,1次/d,连用2周。结果2周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效率治疗组(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42.86%)(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Medlin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s),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数据,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RCTs,包括1 202名抗结核药致肝损害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异甘草酸镁在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总有效率[RR=1.38,95% CI (1.24,1.54),P<0.000 01]、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MD=-25.98,95% CI (-34.68,-17.29),P<0.000 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MD=-20.21,95% CI (-24.49,-15.93),P<0.000 01]、总胆红素(TB)[MD=-9.92,95% CI (-16.41,-3.43),P=0.003]、碱性磷酸酶(ALP)[MD=-13.91,95% CI (-26.03,-1.79),P=0.02]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51,95% CI (0.27,0.96),P=0.04]。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ALT、AST、TB和ALP水平,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但本研究纳入文献多为较低质量的小样本研究,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在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对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应用异甘草酸镁、甘草酸二铵各150 mg,静脉点滴,自化疗第1天开始应用,1天1次,7 d后复查肝功能情况。结果异甘草酸镁治疗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例数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例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同时应用异甘草酸镁,可有效预防或改善肝功能损害,是临床比较理想的护肝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128例,对照组以甘草酸二胺治疗药物性肝损害92例,治疗结束后观察其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2周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75.78%)高于对照组显效率(6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异甘草酸镁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且显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卢水华  王琳  肖和平 《医药导报》2011,30(6):767-769
[摘要]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10%。肝损害频率高的药物有利福平、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氨硫脲、对氨基水杨酸等;导致肝损害频率低的药物有异烟肼;基本不发生肝损害的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乙胺丁醇、环丝氨酸。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关键的是停用并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早期清除和排泄体内药物,加强支持治疗,卧床休息,密切检测肝功能等指标。应尽快确立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识别、诊断标准、分型标准及治疗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艾滋病病毒/结核分枝杆菌(HIV/MTB)双重感染合并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TB-DIL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凉山州布拖县人民医院诊治的200例HIV/MTB双重感染合并ATB-DIL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99例。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 mg,每日1次,对照组则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2 g,每日1次,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生化指标、症状和体征、临床总有效率、CD4+T淋巴细胞数、血清炎性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血清ALT、AST、TBIL、ALP和γ-GT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CD4+T淋巴细胞数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且治疗2周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WBC、PCT、Hs-CRP和ES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HIV/MTB双重感染合并ATB-DILI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还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并对机体免疫重建有一定作用,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用Meta分析评价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与Cochrane Library,并辅以其他检索方法,纳入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截至日期为2019年4月。按照纳入和排除的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筛选文献、处理资料与评价所纳入文献的质量。Meta分析结果采用RevMan 5.2软件处理。结果 本研究全部纳入了10个RCTs,一共有823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①异甘草酸镁可以有效治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②异甘草酸镁治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甘草酸镁可以有效地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伤患者,并促进肝功能快速恢复,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9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89%、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区不适、腹胀、纳差、乏力、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ST、TBIL、ALT、AL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显著下降,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TNF-α、IFN-γ、IL-10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疆汉族、维吾尔族抗结核药物相关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与免疫特征,并比较两民族间的差异。方法:服用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损伤患者176例(汉族79例、维吾尔族97例),记录临床资料,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T细胞频率,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0。结果:在年龄、性别构成、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ALT、AST、γGGT、ALP、LDH、TBA、肝损伤出现时间、肝损伤轻重程度占比、肝损伤靶位临床分型等方面两民族间无差异;维吾尔族患者血清Glb、TNF-α、IL-10水平及CD8+T细胞频率均明显高于汉族患者(P=0.001;P<0.001;P<0.001;P<0.001)。结论:提示维吾尔族患者细胞免疫应答强于汉族患者;两个民族肝损伤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不存在民族间差异。  相似文献   

15.
梁江萍  洪帆 《中国医药》2012,7(10):1261-1262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中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160例临床确诊为中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均常规给予维生素及氨基酸类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8g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及不良反应.1个月后治疗无效者换用其他治疗.结果 观察组乏力好转率95.0%(76例),好转时间10(5~15)d;对照组分别为86.2%(69例)、18(14 ~22)d.观察组消化道症状好转率93.8%(75例),好转时间12(8~16)d;对照组分别为83.8%(67例)、21(16 ~26)d.观察组ALT好转率97.5%(78例),好转时间15(10~20)d;对照组分别为88.8%(71例)、25(20 ~30)d.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好转率96.2%(77例),好转时间14(9 ~ 19)d;对照组分别为87.5%(70例)、23(18 ~28)d.观察组乏力、消化道症状、ALT、总胆红素好转率和好转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显效58例(72.5%),有效18例(22.5%),总有效率95.0%(76例),对照组显效50例(62.5%),有效19例(23.8%),总有效率86.3%(6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中毒性肝炎的疗效优于还原型谷胱甘肽.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