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及优势以及对胃泌素、胃动素的影响。方法对腹部术后确诊为胃瘫的3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合组1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鼻饲加味鸡鸣散并甲钴胺针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2组术后3 d临床疗效,包括腹胀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大便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胃泌素、胃动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饲加味鸡鸣散并甲钴胺针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胃部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即胃瘫,是胃部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常规治疗疗效欠佳.1993-2006年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0例胃瘫患者,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部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即胃瘫,是胃部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常规治疗疗效欠佳。1993--2006年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0例胃瘫患者,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的疗法。方法:运用穴位注射结合耳贴加速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结果:经此法治疗后,18例治愈,10例好转,2例无效。结论:穴位注射结合耳贴能调节胃肠道神经及激素分泌的作用,是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术后胃轻瘫2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继萍  马东芹 《中国针灸》1999,19(3):160-160
术后胃轻瘫是指手术后因胃动力障碍所致胃排空迟缓,主要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大多经保守治疗可以治愈。自1987年以来,笔者用针刺疗法治疗2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25~79岁。原发病:胃十二指肠溃疡8例,胃...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我院收治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11例,现将治疗经验及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术后胃瘫(PGS)是一种术后的非机械性梗阻,是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又称功能性排空障碍、胃术后无力症等.临床上表现为腹胀、呕吐等症状,恢复时间较长.笔者收集了8例高龄胃癌PGS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病缘由、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0年20例手术后胃瘫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发生胃瘫综合征20例,时间为手术后3~10d。病人经严格保守治疗,14例在术后3周内治愈,28d内全部治愈。结论:胃手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可能有多种诱发因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并注重心理治疗的作用,一般均可治愈,不需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9.
胃术后胃瘫(PGS)是一种术后的非机械性梗阻,是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又称功能性排空障碍、胃术后无力症等。临床上表现为腹胀、呕吐等症状,恢复时间较长。笔者收集了8例高龄胃癌PGS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术后胃瘫1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术后胃瘫,也称胃术后无张力症,是一种胃手术后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胃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对这一并发症的处理目前尚无好办法。笔者自1994年以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术后胃瘫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疗效。方法:随机将30例患者分为2组,温针灸组(A组)15例在针刺治疗的同时辅以艾灸治疗;单纯针刺组(B组)15例单纯使用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胃液引流量、痊愈率及治疗次数。结果:2种方法均可显著减少胃液引流量。A组痊愈率为100%,平均治疗(9.18±2.53)次。B组痊愈率为73.3%。平均治疗(13.23±5.21)次,2组临床痊愈率差异(P〈0.05)、治疗次数差异(P〈0.01)均有显著的意义。结论:温针灸是治疗PGS的最佳方法,起效快,治疗次数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2.
尤明辉 《河南中医》2014,(9):1818-18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上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和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9.6%,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在胃瘫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可缩短胃瘫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胃瘫综合征是腹部手术后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呕吐[1],影响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刺内关公孙为主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关穴与公孙穴相配对腹部术后胃瘫病人的疗效.方法:3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取穴内关与公孙相配,对照组取穴内关,两组均伍以足三里、上巨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00%,平均治疗次数4.38±1.43,对照组治愈率90%,平均治疗次数8.9±2.85,两组平均治疗次数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内关穴与公孙穴相配对术后胃瘫的治疗起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44例胃瘫综合征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4例除常规西医治疗外,加以中药方剂"小承气汤"。对照组20例单用西医常规治疗,通过监测胃肠动力恢复时间和正常饮食恢复时间,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和正常饮食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方剂"小承气汤"能明显改善术后胃肠道功能,促进术后胃瘫恢复。  相似文献   

16.
17.
胃瘫又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术后胃无张力症或胃麻痹,是胃食管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2001年10月—2009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食管术后胃瘫18例,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8.
胃轻瘫综合征,是指胃运动功能低下而引起的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症状,而有关的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胃轻瘫综合征在糖尿病、胃手术后、长期住院卧床患者中尤为多见,本病的病理机制迄今仍不清楚。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非机械性梗阻,是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多见于腹部手术后,尤好发于胃大部切除术后。2003年1月-2009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PGS,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