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eion,SCI)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抗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SCI患者(SCI组)47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7例,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原活性(PA)、凝血酶活性(TA)、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血浆蛋白C活性(PC:A).结果 SCI组v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6.7±25.3)% vs(143.6±21.1)%,P<0.01],SCI组APTT和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5.7±8.3)s vs (37.8±9.5)s,(9.2±1.8)s vs (15.3±2.8)s,P<0.01],SCI组P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组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6±2.3)g/L vs(2.6±1.3)g/L,P<0.01],PA和T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T-Ⅲ:A和PC:A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失调导致的高凝状态是SCI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CHD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阿托伐他汀),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血脂、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血流变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水平,以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8.21%比80.36%),P=0.00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FPG、2hPG、HbA1c、TG、TC、LDL-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水平显著降低,HDL-C、APTT、PT和t-PA水平显著升高(常规治疗组HDL-C、纤维蛋白水平除外),P0.05或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上述血糖指标、TC、TG、LDL-C、全血黏度[(12.19±2.67)mPa/s比(10.15±2.18)mPa/s]、血浆黏度[(2.31±0.29)mPa/s比(1.78±0.23)mPa/s]和纤维蛋白[(3.29±1.29)g/L比(2.29±0.94)g/L]水平均降低更显著,HDL-C、APTT[(29.98±2.92)s比(32.07±3.24)s]、PT[(13.89±1.63)s比(15.14±1.75)s]、t-PA [(394.62±12.76) U/L比(437.56±13.54)U/L]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血液变指标与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3.
检测50名健康人群及32名新发生的糖尿病患者和27名糖尿病伴有微血管病变的患者的血糖、凝血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结果(1)微血管病变组的PT、APTT、TT、Fbg、HBA1c与对照组及初发糖尿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对照组的PT、APTT、TT、Fbg、HBA1c与初发糖尿病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凝血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对糖尿病有无进展为微血管病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检测50名健康人群及32名新发生的糖尿病患者和27名糖尿病伴有微血管病变的患者的血糖、凝血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结果(1)微血管病变组的PT、APTT、TT、Fbg、HBA1c与对照组及初发糖尿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对照组的PT、APTT、TT、Fbg、HBA1c与初发糖尿病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凝血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对糖尿病有无进展为微血管病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分析,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 检测正常女性(n=100)、正常妊娠孕妇(n=100)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n=90)的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妊娠孕妇血清PT、APTT、TT值低于正常女性人群,而Fib明显高于正常女性人群(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PT、APTT、TT水平进一步降低,Fib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正常妊娠相比,体内高凝状态进一步发展,通过动态检测血清PT、APTT、Fib、TT水平,有助于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情的评估,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分析,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检测正常女性(n=100)、正常妊娠孕妇(n=100)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n=90)的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妊娠孕妇血清PT、APTT、TT值低于正常女性人群,而Fib明显高于正常女性人群(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PT、APTT、TT水平进一步降低,Fib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正常妊娠相比,体内高凝状态进一步发展,通过动态检测血清PT、APTT、Fib、TT水平,有助于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情的评估,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丹参注射液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平均分为丹参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wk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临床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丹参组PT,APTT,TT和FIB测定值分别为:17.2±5.9s,50.3±5.1s,21.5±2.5s,1.7±1.2g/L和17.5±5.7s,50.1±5.8s,21.3±2.7s,1.7±1.0g/L,治疗后对照组和丹参组PT,APTT,TT和FIB测定值分别为:15.8±5.0s,47.2±5.3s,19.2±2.1s,1.8±1.3g/L和14.5±4.0s,44.2±5.6s,17.2±2.4s,2.0±1.5g/L.两组治疗前后PT,APTT,TT和FIB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丹参组比对照组对PT,APTT,TT和FIB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丹参组治疗期间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vs50%,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够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临床出血率,提示丹参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凝血功能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T2DM患者78例,根据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将其分为伴有血管病变患者45例为观察组,血糖控制较好、无血管病变患者33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血糖(Glu)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分析各凝血指标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发生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Glu、Hb A1c、F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TT、P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与Glu和Hb A1c水平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Hb A1c(OR=1.23,P0.05)、Fg(OR=1.45,P0.05)是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高水平APTT(OR=0.87,P0.05)是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结论 T2DM发生血管病变患者出现凝血功能紊乱,其引起患者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高水平Hb A1c、Fg及低水平APTT是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对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抗凝疗效。方法:120例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华法林组和达比加群酯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对应药物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较(INR),不良反应以及随访1年时的出血/血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PT、APTT、TT、Fg水平和INR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华法林组比较,达比加群酯组治疗后PT[(31.8±4.0)s比(35.2±3.2)s]、APTT[(41.7±4.2)s比(43.4±4.6)s]和INR[(2.3±0.3)比(2.7±0.5)]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达比加群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00%比8.33%)以及随访1年内的出血/血栓并发症总发生率(35.00%比15.00%)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达比加群酯能显著改善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且用药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来我院健康体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83例(其中33例有微血管病变)作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受检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血浆PT、APTT、TT均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有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PT、APTT、TT均低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FIB高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高凝倾向,检测凝血指标能够反映疾病病情及血管病变情况,为该疾病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