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谢启超  朱波  陈正堂 《重庆医学》2011,40(20):1977-1978,1981
目的调节性T细胞(Treg)在肿瘤局部免疫耐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通过将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基因转染小鼠树突状细胞(DC),体外研究对Treg细胞的诱导增殖作用,为肺癌免疫耐受产生机制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将含人全长IDO基因转染到小鼠DC细胞,G418筛选获得IDO-DC细胞,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DC细胞)及空质粒转染组(EGFP-DC细胞),将3种细胞分别与小鼠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3种细胞对Treg细胞的诱导增殖作用。结果 IDO基因成功转染到小鼠DC细胞,与小鼠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Treg细胞增殖明显,和EGFP-DC细胞(7.5%vs 3.6%,P<0.05)及DC细胞(7.5%vs 3.1%,P<0.05)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IDO基因转染小鼠DC细胞在体外能明显增强Treg细胞的增殖,为肺癌局部免疫耐受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时瑛  穆朝东  黄艳春 《广东医学》2012,(21):3249-3250
目的探讨外周血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与调节性T细胞(Treg)的相关性及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关系。方法 RT-PCR法检测43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DO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Treg比例。结果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IDO、Treg的表达分别为(1.802±0.518)×103、(7.294±1.797)%,高于健康体检者[(0.147±0.020)×103、(5.732±1.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外周血IDO与Treg呈正相关(r=0.587,P<0.05)。结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reg比例升高及IDO高表达,IDO可能通过调节Treg促进食管癌的发生,针对IDO的靶向治疗有望为临床食管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观察抑郁症患者奥氮平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同型半胱氨酸(Hcy)、皮质醇(Cor)、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奥氮平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周与6周的血清微量元素及BD—NF、Hcy、Cor、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周与6周的血清Cu、Fe低于对照组,Zn、Mn高于对照组,Hcy、Cor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均低于对照组,BDN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可有效调整抑郁症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及BDNF、Hcy、Cor、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并且呈现持续改善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背景:DC可通过产生吲哚胺-2 ,3-双加氧酶(IDO),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免疫耐受。因此,上调DC细胞的IDO表达可能成为诱导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新策略。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浓度γ干扰素(IFN-γ)作用下大鼠脾脏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及IDO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因子体外诱导培养大鼠脾脏来源DC,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DC特异性分子OX62和表面分子CD80、CD86的表达。分别用不同浓度(0、100、300、500U/ml)的IFN-γ诱导作用DC后,Real-time PCR测定DC中IDO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C中IDO蛋白在DC中的表达水平。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不同浓度IFN-γ诱导后的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体外诱导培养的DC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具有典型的树枝状突起。OX62表达率达到80%以上,CD80、CD86的阳性表达也在80%左右;DC的IDO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随着IFN-γ作用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不同浓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FN-γ作用后DC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IFN-γ作用浓度的增大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的培养黏附法体外成功地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鼠脾脏来源的DC;IFN-γ可以诱导大鼠脾脏来源DC表面活性IDO的表达增加,减弱脾脏DC对同种T细胞增殖的刺激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166-168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抑郁症有多种生物学假说,其中神经营养假说认为,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生长、存活和可塑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哺乳动物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一种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BDNF 水平的降低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度洛西汀是临床上常用的SNRI 类抗抑郁剂,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度洛西汀发挥抗抑郁作用可能与BDNF 通路有着紧密的联系。BDNF 的表达可能与抗抑郁疗效、认知功能的改善相关。本文对基于BDNF 假说的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苏宝霞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6):449-452,F0003
[目的]通过研究在乳腺癌和引流淋巴结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和调节性T细胞(Treg cells)的表达,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DO mRNA和蛋白及Foxp3蛋白在乳腺癌、淋巴结和乳腺良性病变中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引流淋巴结中IDO的mRNA水平高于乳腺癌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IDO的mRNA水平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示乳腺癌引流淋巴结内IDO表达水平高于原发癌(P<0.05),乳腺癌组织中IDO表达水平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乳腺癌中IDO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乳腺癌中Treg细胞Foxp3+比例高于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引流淋巴结中Treg细胞Foxp3+比例高于乳腺原发癌(P<0.05).乳腺癌组织中IDO与Treg细胞间呈正性相关(r2=0.409,P<0.05),与引流淋巴结中Treg细胞正性相关(r2=0.528,P< 0.05).[结论]IDO和Treg细胞有可能在乳腺癌免疫逃逸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大肠癌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科诊断为大肠癌的成套石蜡组织标本6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DO的表达情况,分析IDO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IDO在大肠癌原发灶、癌旁正常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灶及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中的IDO高表达率分别为75.0%、18.3%、35.3%、50.0%。原发灶中IDO的表达强度与N分期、Dukes分期、p53表达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癌原发灶中IDO和p53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s=0.352,P=0.006)。结论 IDO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一个指标。IDO和p53的表达关系密切,两者可能共同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胡对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将其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组及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予以孤养及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的方法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从第2天起灌胃给药至实验第21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3区BDNF的表达。结果比较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海马区BD-NF的阳性的细胞数、表达的总面积及平均光密度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胡、氟西汀组能够显著上调大鼠海马BDNF表达(P<0.01),但柴胡组上调比氟西汀组明显;柴胡组能够明显提升BDNF表达的平均光密度(P<0.01)。结论柴胡能够明显上调大鼠海马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se,IDO)与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之间的相关性及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哮喘组,每组8只.哮喘组以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激发小鼠建立哮喘模型,无创肺功能仪检测气道反应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分析,ELISA检测BALF中INF-y、IL-4、IL-10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IDO和Foxp3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DO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占CD4+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哮喘组小鼠气道反应性、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及IL-4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NF-γ与IL-10浓度、IDO和Foxp3的mRNA表达、IDO蛋白表达、Treg占CD4+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哮喘组IDO与Foxp3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19,r=0.807,P<0.05),对照组与哮喘组IDO蛋白表达与Treg占CD4+细胞的百分率呈正相关(r =0.783,r=0.765,P<0.05).结论 哮喘小鼠IDO和Foxp3表达降低,Treg数量减少,且IDO蛋白表达与Treg占CD4+细胞的百分率呈正相关,表明IDO与Treg相互调节,打破免疫耐受,诱导哮喘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IDD基因表达量与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CINIII患者20例;宫颈癌患者20例;健康妇女20例。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宫颈组织中IDO mRNA及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Foxp3+Tregs数量。【结果】宫颈浸润癌、宫颈原位癌组织中IDO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01)。宫颈浸润癌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及CD4+/CD8+显著降低,CD4+CD25+Foxp3+Tregs数量显著增高(P〈0.05)。宫颈癌组IDO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与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呈负相关;与CD4+CD25+Foxp3+Tregs呈正相关【结论】宫颈癌组织中IDO表达增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IDO表达与肿瘤免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重组表达人吲哚胺2,3-过氧化酶(IDO)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方法:设计相应引物,从含有人IDO基因的cDNA文库中,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钓取人IDO基因的全长编码区片段。将目的基因与经酶切线性化的慢病毒载体pGC-FU进行定向的连接,将产物转化细菌感受态细胞。对长出的克隆进行菌落PCR鉴定,并对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及比对分析。重组慢病毒及辅助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 blot 检测IDO-GFP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慢病毒浓缩液的滴度。结果:成功获取人IDO基因编码区序列,人IDO基因慢病毒转染质粒连接正确;293T细胞中产生慢病毒颗粒;IDO基因在细胞内稳定表达;人IDO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滴度为2×108 TU/ml。结论:成功构建并包装出高滴度的人IDO基因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为下一步转染目的细胞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病证结合选取30例抑郁症患者,其中肝郁气滞证16例,肝郁脾虚证14例。并选取30例健康人作对照。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组及对照组的抑郁状态;采用EHSA检测各组血清BDNF水平。结果肝郁气滞证组、肝郁脾虚证组患者血清BDNF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肝郁脾虚证组患者血清BDNF值低于肝郁气滞证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值在不同证型之间的差异,提示BDNF对抑郁症的中医辩证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间充质干细胞(MSC)和经Stro-1抗体分选的Stro-1+ MSC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探讨吲哚胺2,3二氧化酶1(IDO1)和IDO2在上述两种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中的作用.方法: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近端股骨粉碎物中得到细胞悬液,培养MSC,并筛选Stro- 1+MSC.体外设立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体系,分别加入1×103~5× 104个经照射的Stro-1 +MSC或MSC,检测对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再分别加入IDO1和IDO2的特异性抑制剂L-1MT和D-1MT,检测T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变化;以实时定量PCR法比较IDO1、IDO2在StRO-1+MSC和MSC中的表达,以GAPDH作为内参照基因.结果:(1)不同剂量组,Stro- 1+MSC对MLR的抑制效应均显著强于相同剂量的未经分选的MSC (P<0.05); (2)加入L-IMT后,Stro-1+MSC和MSC对MLR的抑制作用均显著减弱(P<0.05),而加入D-1MT后Stro-1+MSC和MSC对MLR的抑制作用与未加入抑制剂的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3)加入L-1MT后,Stro-1+MSC和MSC对MLR抑制的显著差异不复存在(P>0.05),加入D-1MT后Stro-1+MSC对MLR的抑制作用仍显著强于未经分选的MSC(P<0.05);(4)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IDO1在Stro-1+MSC中的表达显著高于MSC (P<0.05),而IDO2的表达在两者间无差异(P>0.05).结论:IDO1在MSC的免疫调节和Stro-1+MSC的强势抑制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该作用可被IDO1的特异性抑制剂L-1MT所抑制,而IDO2的特异性抑制剂D-1MT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纤溶酶原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加深对抑郁症发病分子机制的认识,为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检测大鼠快感缺乏,行为活动减少,体质量减轻等抑郁样症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大鼠海马组织血浆纤溶酶原和BDN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血浆纤溶酶原和BDNF在对照组和观察组大鼠海马区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纤溶酶原与BDNF的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65,P<0.01),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依存关系(r2=0.423),回归方程为:YBDNF =0.750X血浆纤溶酶原+0.201。结论应激可影响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导致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发生。同时检测到血浆纤溶酶原和BD N F的表达下降,BDNF与血浆纤溶酶原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血浆纤溶酶原和BDNF共同参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抑郁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血管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组(联用组)47例和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组(单用组)43例,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和90例正常对照人群BDNF浓度作组间比较。结果①两组治疗8周以后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8周以后联用组有效率高于单用组,两组有效率及HAMD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联用组与单用组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治疗8周以后联用组和单用组血清BDNF浓度均高于治疗前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治疗8周后联用组与单用组、正常对照组3组血清BDNF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抑郁比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更为有效,二者均能显著提高血清BDNF水平,血清BDNF水平的提高可能是抗抑郁药物起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曾妍  杨健  况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1):2274-2277
目的 研究抗抑郁治疗前后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合并抑郁患者的血清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其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附二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部CHC患者共46例,其...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衰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方法对25例慢性肾功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非透析治疗患者,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PBMC)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的水平进行了观察。结果:CRF患者PBMC在有无细菌脂多糖(Lipid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均较正常对照组产生TNF明显升高;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期的CRF患者PBMC分泌TNF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揭示CRF患者PBMC处于激活状态并分泌TNF。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大脑功能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抑郁模型组、阳性西药组、电针治疗组(以电针刺激百会、印堂穴);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内5-HT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内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给予慢性应激刺激后,模型组大鼠海马5-HT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1),电针组大鼠海马5-HT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Western-blot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DNF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BDNF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提高海马内5-HT含量及BDNF表达,增强神经可塑性是电针抗抑郁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改变及其在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紊乱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3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和35例正常儿童的CD4+CD25hi调节性T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CD4+辅助T细胞、CD3+CD8+抑制T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3-CD16+56+NK细胞进行测定.结果 HSP患儿外周血CD4+CD25hi调节性T细胞、CD3+CD4+辅助T细胞、CD3-CD16+56+NK细胞的百分率下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19+B淋细胞的百分率则显著增高;而两组间CD3+T淋巴细胞、CD3+CD8+抑制T细胞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P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CD4+CD25hi调节性T细胞具有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和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其数量下降可能是导致过敏性紫癜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