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显著,它通过阻止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而预防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疚病的发生.本文阐述了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实验结果,探讨了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机理.  相似文献   

2.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而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汗出增多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猝发。因此,夏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那么,下面就谈谈已经患存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朋友应该如何夏季养生,从而顺利度过炎热夏天。  相似文献   

3.
魏乐乐  顾永哲  罗云  谭婷  刘月  廖正根  杨明 《中草药》2023,54(18):6185-6194
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但近年来随着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患病呈低龄化趋势。许多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衡、肠道屏障功能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均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着独特优势,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晰。为此,基于肠道菌群在结构、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从肠道菌群的角度阐明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和心脑血管疾病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医临床研究》2010,(17):F0002-F0002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人类的第一杀手,死亡率最高、发病率最高,每年全球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逐年上升,特别是在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5.
黄涛  杨小虎 《天津中医药》2014,31(9):573-576
<正>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已刻不容缓。虽然传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西药在治疗地位中占很大的比重,但是其毒副作用的产生以及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迫使研究者寻找其治疗效果好,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观察组选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选100例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中医体质评估系统V1.0版为平台,对两组年龄、体质量、家族史、饮食等项目进行观察,并对观察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体质量、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体质、高血糖等确定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有多重危险致病因子,需要给予持续的综合干预,以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8):682-682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人类的第一杀手,死亡率最高、发病率最高,每年全球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逐年上升,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其中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要高于心血管,并且呈现出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的优势,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又是我国的特色。例如,注射用血栓通就是目前国内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首选中成药,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中风偏瘫,胸痹心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及内眼病,眼前房出血等疾病有显著疗效,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9):863-863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人类的第一杀手,死亡率最高、发病率最高,每年全球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逐年上升,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其中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要高于心血管,并且呈现出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的优势,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又是我国的特色。例如,注射用血栓通就是目前国内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首选中成药,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中风偏瘫,胸痹心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及内眼病,眼前房出血等疾病有显著疗效,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介绍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概念以及分类,并用χ2检验对年龄因素、家族遗传史、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并给出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师晓华 《光明中医》2014,(10):2156-2157
1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现代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据WHO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近年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在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病因中位居第一和第二,全球冠心病的死亡数预计到2020年每年可达到1100万,脑猝死的死亡人数可达770万,并每年可达100万人致残,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数字。由此可见,在近20年内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是人类致死、致残的头号杀手。目前我国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病死率正在处于上升阶段,据统计1991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人群死因的25%,而到2000年则已上升到33%。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都将进一步上升。因此,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是疾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正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目前,我国超过2.7亿人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达上百万,已经成为我国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而且研究显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正在持续增加[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直接因素,而血栓性疾病已占据人类疾病的最重要位置,在预防血栓疾病中抗血小板治疗是其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张庆平 《中草药》2006,37(7):1114-1116
心脑血管疾病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一大类严重疾病,是由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脑缺血或出血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目前,我国约有1.1亿人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6 000万人患有冠心病,7 000万人患有脑梗死或者脑溢血,40岁以上的人中,约有57%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其发病率高,兼有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成为当今防治研究的重点之一。松龄血脉康胶囊是一种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纯天然中药制剂。该药是根据祖国传…  相似文献   

14.
<正>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大约为1700万,占世界死亡总人数的40%,中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约500多万,平均每7秒钟死亡一个。所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刻不容缓!过去,在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人们过分地强调指标、症状、对抗治疗,而常年的经验证明,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是行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综述丹参对心脑血管疾病作用机制的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有关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文献。[结果]丹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是多部位、多层面和多靶点促进组织的缺血再灌注以及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广阔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国,发病率最高又最容易导致死亡的疾病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说,心血管疾病是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然而,有许多人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以致延误了疾病的及早治疗。误区一: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老年人疾病有不少人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利,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可逆的衰退变化。其实并非如此,心脑血管疾病同样也会"光顾"年轻人。在我国,25岁  相似文献   

17.
总结宋鲁成教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经验。宋教授根据心脑血管疾病的生理、病理差异,分别提出了心血管疾病的"血脉心"以及脑血管疾病的"血脉髓"两大理论。临证多以祛痰活血、清热解毒、调补气机之法总体论治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针对二者差异,分别以温补心气、温通心阳论治心血管疾病,以补肾填精、祛风消痰论治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中医干预心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用药时机,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术后再狭窄、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中医防治的用药特点及其规律,指出中药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干预方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通过药物及穴位的双重作用,在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方面疗效显著.本文从中风后遗症、胸痹、心悸、眩晕四个常见病入手,就内关穴穴位注射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体现针药结合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危险因素仍呈直线上升趋势,构成我国的死亡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机制和防治方法研究亟待取得突破。研究认为,内皮功能不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敏感指标,而痰湿体质者是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并存在内皮功能不全的分子机制。由此提出,早期关注痰湿体质人群内皮功能状态,并运用调体理论早干预早治疗,可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关口前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