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龋齿是儿童时期易患的常见慢性病,近年来,儿童龋患率不断上升,龋齿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总结龋患的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的实施,分析现阶段龋齿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提高父母口腔健康素养、儿童口腔健康习惯养成及牙科门诊口腔护理着手深入研究,为促进儿童龋齿防治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儿童龋齿病情和牙菌斑指数的影响,为儿童龋齿防治措施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40例3~6周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儿童口腔HP感染的情况,分析龋齿的发生与儿童口腔HP感染的关系;分析儿童龋齿的严重程度与口腔HP感染的关系,比较口腔HP感染阳性和HP感染阴性儿童的牙菌斑指数。结果所纳入的140例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62.86%,其中5~6岁年龄段儿童口腔HP感染率最高为67.57%,4~5年龄段儿童口腔HP感染率最低为60.61%,各年龄段儿童口腔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口腔HP感染率为69.86%,女童口腔HP感染率为55.2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患病率为76.43%,龋齿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72.90%显著高于无龋齿儿童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龋齿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60.00%,中度龋齿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80.00%,重度龋齿儿童口腔HP感染率为90.91%,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HP感染阳性儿童的牙菌斑指数为(4.21±0.28)显著高于口腔HP感染阴性儿童的(3.3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HP感染与儿童龋齿病情的加重、牙菌斑指数的上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龋齿与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例3~6岁儿童进行研究。观察龋齿发生情况,测量牙菌斑指数和口腔HP感染情况。结果 200例儿童中,97例儿童患龋齿,龋齿患病率为48.5%;117例儿童口腔HP阳性,口腔HP阳性率为58.5%。男女龋齿患病率、口腔H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205,P=0.983、0.651)。不同年龄儿童口腔H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1,P=0.367)。龋齿儿童口腔HP阳性率高于无龋齿儿童(χ~2=21.787,P0.05)。轻、中、重度龋齿儿童口腔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58,P0.05)。口腔HP阳性儿童牙菌斑指数高于阴性儿童牙菌斑指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2,P0.05)。结论儿童龋齿和口腔HP关系密切,口腔HP感染和龋齿严重程度及牙菌斑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黄埔区幼儿园学龄儿童乳牙龋病情况。掌握儿童口腔保健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降低黄埔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黄埔区7所幼儿园3 19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并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黄埔区7所幼儿园患龋率平均为15.30%,龋均为0.41,龋齿发病率为低水平;3~6岁儿童龋齿患病率随年龄逐渐上升,5~6岁组为乳牙龋齿高发年龄段。结论学龄前儿童是龋病的高发时期,要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加强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采用有效的口腔保健方法,提高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水平,逐步降低儿童龋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永康地区506例学龄期儿童龋齿患病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8月-2020年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永康地区506例学龄期儿童行口腔龋齿检查,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不同特征学龄期儿童龋齿发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学龄期儿童龋齿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06例学龄期儿童龋齿发病率为49.60%,龋均(1.69±0.23)个。不同性别学龄期儿童龋齿发病率及龋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出生地、刷牙情况、甜食/饮料摄入、课间加餐、睡前饮食及定期口腔检查是永康地区学龄期儿童龋齿患病情况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出生、喜欢摄入甜食/饮料是学龄期儿童龋齿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刷牙及定期口腔检查是防止学龄期儿童龋齿患病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永康地区506例学龄期儿童龋齿发病率为49.60%,农村出生、喜欢摄入甜食/饮料是龋齿患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养成良好的刷牙及定期口腔检查的习惯有助于降低学龄期儿童龋齿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淀区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状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2012年1月至12月开展儿童口腔保健情况进行调查,对2012年海淀区幼儿园口腔检查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海淀区幼儿园100%开展了口腔龋齿防治工作;海淀区在园儿童龋齿患病率为53.19%,龋齿治疗率为61.37%,龋齿充填率49.32%,各年龄组儿童的患龋率、龋齿治疗率、龋齿充填率随年龄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χ2值分别为1211.28、1933.92、5649.82,均P<0.05),4~5岁组是新生龋齿高发人群。结论海淀区幼儿园儿童龋齿防治工作良好,应加强3~4岁儿童口腔龋齿的预防工作,龋齿的预防应提前到社区小年龄组儿童,保健医师应提高健康教育知识技能,做好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儿童龋齿病情及牙菌斑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0月某幼儿园的115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验法检验口腔Hp感染情况,牙菌斑用牙菌斑显示剂显示,记录其指数,牙菌斑指数越高,则口腔环境和牙周病防治效果越差。结果本研究115名儿童中,口腔Hp感染呈阳性的儿童为66.95%,其中3岁检出率为67.85%,4岁为59.26%,5岁为76.67%,6岁为63.33%,口腔Hp感染呈阳性的儿童的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均不明显。在88例患有龋齿的儿童中口腔Hp感染呈阳性的为73.86%。27例无龋齿病情的儿童中口腔Hp感染呈阳性的为29.62%。在这88例龋齿病情儿童中,轻度龋齿病情的儿童口腔Hp阳性率为60.97%,中度龋齿病情的儿童口腔Hp阳性率为79.31%,重度龋齿病情的儿童口腔Hp阳性率为94.44%。且77例口腔Hp感染呈阳性者牙菌斑指数为4.210,38例口腔Hp呈阴性者牙菌斑指数为3.328。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Hp感染会加重儿童的龋齿病情,提高牙菌斑指数。  相似文献   

8.
怀柔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明志  孟海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4057-4058
目的:了解怀柔区学龄前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探讨预防龋齿的措施,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方法:2006年9~10月对本区内16所幼儿园3~5岁的2615名儿童由受培训的口腔医师进行检查。结果:2615名儿童中1170名儿童有不同程度的龋齿,患病率为44.74%。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受检者龋均1.75,患者龋均3.88;儿童患龋率与3年前怀柔区3~5岁各年龄组儿童的患龋率(68.9%,77.8%,87.2%,)相比,下降了40%左右,充填率81.00%。结论:近几年来采取的防龋措施是有效的。提倡儿童时期合理的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包括牙齿和全身的抗龋能力,减少糖的摄入量,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控制儿童患龋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氟化钠离子透入法防龋效果观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龋齿是学龄前儿童的常见病 ,口腔保健是整个儿童时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自 1998年开始 ,我园学龄前儿童采用了氟化钠离子透入进行防龋 ,同时还加强了口腔保健宣传。现将防龋效果观察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幼儿园 3~ 6岁学龄前儿童。 1998年调查并进行氟离子透入 2 0 9名儿童 ,男 113名 ,女 96名。到 2 0 0 1年跟踪调查 2 34名学龄前儿童 ,并进行了分析对比。1.2 方法 采用了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中规定的龋齿诊断标准 ,由经青岛市口腔医院统一培训的医生进行检查。选用南京医学院生产的NF Ⅱ型氟离子透入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深圳市松岗街道学龄前流动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口腔保健行为对龋齿的影响,为开展流动儿童口腔保健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3 000名学龄前儿童抚养人,对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及其抚养人的口腔保健行为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流动儿童患龋率为58.18%,高于户籍儿童的3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的饮食(经常吃甜食、喝碳酸饮料)、刷牙(3岁前刷牙、正确的刷牙方法等)、就医(定期检查牙齿、窝沟封闭)行为对儿童龋齿患病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抚养人是祖辈及其文化程度、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经常指导儿童刷牙行为等对儿童龋齿患病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吃甜食、喝碳酸饮料、祖辈为主要抚养人”是儿童龋齿的危险因素,“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经常提醒孩子刷牙”是儿童龋齿的保护因素。结论 流动儿童与抚养人口腔保健的相关因素与儿童的龋齿发生有关,要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更要加大对流动儿童抚养人(特别是祖辈)的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健康教育的力度,让家长与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护乳牙,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3~5岁儿童母亲的口腔保健状况,便于针对性地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保健水平。方法:选取3所幼儿园,对765名3~6岁儿童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35.82%的母亲认为窝沟封闭能够预防龋齿;83.01%的母亲认为口腔卫生不好是导致龋齿的原因;64.05%的母亲认为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结论:深圳市儿童母亲的口腔保健知识贫乏,需要大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以提高儿童的口腔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状况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新疆乌鲁木齐10所幼儿园1 680名3~5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同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统计儿童患龋率,对学龄前儿童发生龋齿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 1 680名学龄前儿童患龋齿率为55. 95%,填充率为19. 76%。不同年龄儿童龋齿率、填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不同性别、民族儿童龋齿率、填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患龋组、未患龋组儿童年龄、断奶年龄、经常吃甜食零食、饭后漱口、开始刷牙时间、刷牙次数、家长受教育程度、关注口腔健康知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经常吃甜食零食、刷牙次数及家长关注口腔健康知识为学龄前儿童发生龋齿的危险因素(均P0. 05)。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率较高,填充率较低,应注意调整适龄儿童饮食,培养其口腔卫生习惯,进一步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晓峰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155-4156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的效果.方法:选择学龄前3岁儿童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儿童在人选时均无龋齿等口腔疾病.对照组儿童没有实施特别的口腔保健相关知识和方法,根据患儿喜好和家长指导进行口腔保健;观察组实施相关口腔保健,嘱咐在家长的监督下让儿童饭后漱口、按时刷牙,并教会患儿正确刷牙方法.随访时间为3年,观察两组儿童龋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中发生龋齿27例,发生率为10.8%;对照组儿童中发生龋齿64例,发生率为2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童龋齿发病率为10.7%,女童发病率为10.8%;对照组男童龋齿发病率为25.9%,女童发病率为25.2%,两组中男、女童龋齿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实施正确有效口腔保健有助于降低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比较1998年至2002年期间幼儿园内2 711名3~6岁儿童龋齿患病率情况,以及实施口腔综合保健干预措施前后儿童口腔保健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儿童患龋率从1998年的38.58%降至2002年的18.68%,有显著的下降趋势(P<0.005),儿童口腔保健行为也有明显改善,各种正确口腔保健行为的执行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对预防儿童龋齿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腔综合保健对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到赤壁市某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90例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儿童采用一般口腔保健法,观察组儿童则采用口腔综合保健法,对比2组儿童的龋齿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口腔知识测试优秀42例,合格3例,优秀率为93.33%,对照组儿童优秀34例,合格11例,优秀率为75.56%,观察组儿童口腔知识测试的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发生龋齿5例,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儿童发生龋齿13例,发生率为28.89%,观察组儿童龋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总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儿童家长的总满意度为84.4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口腔综合保健法对儿童龋齿进行预防,在取得显著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武汉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及家长对儿童口腔清洁干预模式,并分析其对儿童龋齿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武汉市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样本调查机构,在各个调查机构中随机选取60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口腔检查统计儿童患龋齿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纳入样本的一般情况、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对儿童口腔清洁的干预,比较患龋齿儿童与未患龋齿儿童口腔卫生习惯与家长干预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对儿童患龋齿率的影响。结果 该研究共发出642份问卷调查表,实际回收617份,其中有效问卷586份,无效问卷31份,有效回收率为94.98%。其中243名儿童检出龋齿,患龋齿率为41.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日饮料、甜食、零食频率及睡前进食、开始刷牙时间、刷牙持续时间、家长协助、使用含氟牙膏、牙线及口腔健康教育与学龄前儿童患龋齿有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日饮料、甜食、零食频率及睡前进食是患龋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开始刷牙时间、家长协助、含氟牙膏、牙线及口腔健康教育是患龋齿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对策。方法:对2003~2007年在托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随年龄增加而递增,6岁组患龋率最高。结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预防龋齿应采取综合措施,建立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档案,定期检查,实施氟保护,及时治疗龋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乌海市海勃湾区4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了解其龋齿的患病情况,实施预防保健措施,以达到对儿童牙齿的保健目的。方法对乌海市海勃湾区4所幼儿园127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结果辖区4所幼儿园儿童患龋率为34.35%,填充率为17.77%,女孩的患龋率高于男孩。不同年龄的学龄前儿童患龋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呈增长趋势。结论应加强本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宣传,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治疗龋齿。预防乳牙龋齿发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加大防治力度,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比较1998年至2002年期间幼儿园内2 711名3~6岁儿童龋齿患病率情况,以及实施口腔综合保健干预措施前后儿童口腔保健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儿童患龋率从1998年的38.58%降至2002年的18.68%,有显著的下降趋势(P<0.005),儿童口腔保健行为也有明显改善,各种正确口腔保健行为的执行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对预防儿童龋齿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监护人(简称“家长”)对局部用氟预防口腔龋齿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口腔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160名学龄前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家长对局部用氟预防口腔龋齿认知度的干预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对局部用氟预防口腔龋齿认知度较差,口腔健康知识不系统。问卷评估后,160名家长中有108名≥9分,将其纳入对照组,有52名<9分,将其纳入观察组。两组性别、月收入水平、对口腔健康态度、龋齿经历、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月收入水平、对口腔健康态度、龋齿经历、婚姻状况是影响家长对局部用氟预防口腔龋齿认知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调查地区家长局部用氟预防口腔龋齿认知度较差,主要与性别、月收入水平、对口腔健康态度、龋齿经历、婚姻状况有关,应根据上述影响因素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家长认知水平,对降低患龋风险及促进儿童养成健康口腔习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