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24h平均脉压(APP)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对9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及心脏超声检查,根据有无LVH分为两组:LVH组、非LVH组,再以PP≥60mm Hg、PP<60mm Hg分为2个亚组.结果 LVH组与非LVH组24h APP分别为(76.3±16.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平均脉压(ABPP)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把246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的结果分为ABPP≥60mmHg和ABPP〈60mmHg两组,将两组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肌酐、颅脑CT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ABPP〈60mmHg组比较,ABPP≥60mmHg组心肌肥厚、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减退、心电图异常、肾功能损害、脑血管意外病例明显增多。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中,随着脉压增大,增加了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进而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因此在高血压治疗中积极控制脉压将有效减轻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3.
张霞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232-23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脉压(ABPP)增高对心脏的影响分析。方法:将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的结果按平均脉压≥60mmHg和平均脉压〈60mmHg分为两组,将两组的超声心动图检测中升主动脉内径、主动脉根部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射血分数、左室重量及两组的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脉压越大,出现心电图异常病例越多,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病例增多,两组数据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增大,对靶器官的影响增加,尤其是对心脏的损害增高,从而造成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因此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积极控制脉压将能有效减轻心脏损害,同时可减少对脑、肾、视网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家聪  许邦龙  徐岩 《安徽医药》2004,8(3):195-196
目的探讨脉压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89例,男68例,女21例,年龄26~81(61.22±10.74岁.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根据WHO标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脉压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P<0.05);脉压≥ 50 mmHg的冠心病患者2支和3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脉压<50 mmHg的冠心病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脉压差越大,冠脉病变越严重,越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脏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探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0例,按照动态脉压范围分为轻度偏高(41~60mmHg)组、中度偏高(61~80mmHg)组、重度偏高(81mmHg及以上),对3组患者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及左室质量指数两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患者两两比较,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及UCG左室质量指数两项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水平与心脏损害关系密切,可直接反映心脏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平均脉压对左心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冯海明 《江西医药》2008,43(4):312-313
目的观察24h平均脉压(24hPP)对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24hPP水平分为A组(PP<40mmHg)、B组(40≤PP<50mmHg)、C组(50≤PP<60mmHg)、D组(60mmHg≤PP)4个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在高血压组患者中,随着PP水平的增宽,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左心室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的比(E/A)值减少、E峰减速时间(DT)值增加(P<0.05~0.001)。结论24hPP对左心室功能损害有重要预测价值,高血压病患者随着PP增宽更易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主动脉的脉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进行主动脉血压测量并计算脉压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状动脉狭窄计分表示.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组其年龄、SBP、DBP、PP比较冠状动脉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年龄、SBP和PP随着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脉压≥60mm Hg组三支病变患病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脉PP和年龄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主动脉脉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并对冠状动脉病变具有独立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卒中患者脉压与心肌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脉压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14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脉压>60 mm Hg组62例,脉压≤60 mm Hg,分析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ST段、T波、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及超声心动图测量(测量升主动脉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未期内径、射血分数等.结果 脉压>60 mm Hg组动态心电图改变明显增多占53.87%,以心肌缺血为主,占5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改变明显比例增加,以心脏舒张功能减退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脉压增大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比例增多,从而致心脏增大,心脏结构改变,对靶器官损害,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脉压、脉压指数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6例高血压病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病1、2、3级组,并将62例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脉压、脉压指数。通过高血压病患者间及与正常人群的对比,获得不同分组高血压病患者脉压、脉压指数与血压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组脉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脉压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高血压病2级组和3级组脉压明显高于1级组(P<0.01),高血压病2级组脉压指数明显高于1级组和3级组(P<0.01)。结论脉压、脉压指数与血压关系密切,其中,脉压表现出随血压水平升高而持续升高的趋势;脉压、脉压指数作为临床评价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按动态脉压分为脉压(PP)40~60mm Hg组(PP1组)60例、脉压(PP)>60mm Hg组(PP2组)60例,并测定2组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血尿素氮(BUN)、肌酐(Cr)。比较2组24h动态血压参数及血、尿β2-MG、尿mAlb、血BUN、Cr。结果PP2组上述肾功能指标较PP1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随着脉压的增大而加重。  相似文献   

11.
12.
《天津医药》2003,31(3):160-160
许多纵向研究报道体瘦的高血压者心血管死亡率过高 ,从而提示肥胖可能减弱高血压的心血管危险性。还有证据提示 ,在中年和老年高血压者中 ,脉压可能是心血管并发症的一个较好的预告。然而只有有限的资料涉及体重指数 (BMI)和脉压的关系。DavidMartins等应用美国第三次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 (ThirdNationalHealthandNatritionExaminationSurvey)的资料 ,评价1192例未用血压药物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的脉压作为心血管并发症预告的有效性和研究BMI与脉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人类常见疾病之一。有关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危险程度的判断,都是以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升高水平作为依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脉压升高是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动态脉压变化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之间的相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动脉压分量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8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CHD组(97例)与非CHD组(8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动脉压各分量的差异性,根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非CHD组的相比,CHD组年龄大、心率慢,肱动脉收缩压(BSP)、外周脉压(PP)、中心收缩压(CSP)、中心脉压(CPP)、前向波高度(Pf)、第一前向波高度(P1)、反射波高度(Pb)、反射波指数(RM)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63(1.027,1.100),P <0.05]。进一步矫正年龄因素,将患者分为老年亚组与非老年亚组。仅非老年亚组中,CHD组患者BSP、PP、CSP、CPP、P1、Pb及RM均高于非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HD患者动脉压分量有临床研究价值,尤其在非老年患者中。  相似文献   

15.
曹荣  余振球  王容华 《中国医药》2012,7(7):816-818
目的 比较老年和青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的差异,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我院高血压科就诊的83例2周内未服药的高血压病患者,60岁≤年龄<80岁患者40例作为老年组,18岁≤年龄≤30岁患者43例作为青年组.2组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比较结果.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的动态脉压、动态脉压指数和24h收缩压变异系数明显高于青年高血压组[(61±12) mm Hg(1 mm Hg=0.133 kPa)比(52 ±9)mm Hg,(0.44±0.07)比(0.37±0.06),(11±2)%比(8±2)%,均P<0.01];24 h平均舒张压和24h平均心率明显低于青年高血压组[(79±10) mm Hg比(88±12)mm Hg,(69±8)次/mint比(74±9)次/min,均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主要以动态脉压增大和24h收缩压变异性升高为特点;而青年患者以24h平均舒张压升高为主.因此,临床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时,选择的药物不仅要有效降低平均收缩压水平,还要改善脉压和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脉压(PP)及脉压指数(PPI)的关系。方法将12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颈动脉超声分为正常组和颈动脉斑块组,采用无创动态血压分别测定24h、白天及夜间平均PP、PPI。结果颈动脉斑块组PP及PPI均较颈动脉正常组增高(P<0.05)。两组内昼夜P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及PPI增大是致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监测PP及PPI为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动脉硬化提供简便、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与动态血压、脉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 4h动态血压监测 (2 4hABPM )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及脉压 (PP)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 (TOD)的关系。方法 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 15 8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2 4hABPM ,按平均压 (MBP)≤ 115mmHg和 >115mmHg分为两组 ;再以PP≤ 6 0mmHg、6 1~ 80mmHg和≥81mmHg分为 3个亚组。结果 随PP增加 ,TOD逐步增加 (P <0 0 1) ;PP相同而MBP不同的两组TOD无差异 (P >0 0 5 ) ,但MPB >115mmHg组的SBP、DBP和MBP均高于MBP≤ 115mmHg者 (P <0 0 1)。 结论 高血压病病人的PP比SBP、DBP与TOD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脉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患者检测其血压、心率、空腹血糖(FB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尿酸(UA)。根据脉压将所有患者分为脉压<60mmHg和脉压≥60mmHg两组,比较两组BMI、FBS、TC、TG、HDL-C、LDL-C、UA。结果 BMI、FBS、TC、TG、LDL-C、UA指标脉压≥60mmHg一组普遍比脉压<60mmHg一组升高。结论脉压高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金枝 《医药导报》2008,27(2):121-123
研究表明,老年人脉压增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大动脉缓冲功能减退是高血压发生发展及各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血压升高和年龄增加是影响大动脉缓冲功能的两个主要原因。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脉压升高的治疗药物包括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肽受体拮抗药、硝酸酯类药物、钙拮抗药、利尿药、他汀类药物、醛甾酮拮抗药。此外,戒烟、减少压力、有氧锻炼和适当的饮食控制也有利于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脉压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脉压(PP)与冠心病的关系,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2例冠心病患者和65例非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脉压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血压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脉压增加,发生冠心病的概率也增加,临床需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控制血压以做好冠心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