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后RGS4的表达变化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以探讨RGS4在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油酸性急性肺损伤模型,以肺含水率为肺水肿的指标,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急性肺损伤后RGS4的表达变化。结果:油酸性急性肺损伤后6h肺含水率即显著升高,24h达到高峰,48h较24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生理盐水组;RGS4蛋白含量在伤后6、24、48h均显著升高,与肺含水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地塞米松处理后可显著降低各时点的肺含水率和RGS4蛋白含量。结论:RGS4参与了油酸性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急性肺损伤后的RGS4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脓毒症时骨骼肌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关系,进一步阐明脓毒症时骨骼肌蛋白高分解代谢的机制。方法 5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治疗组。脓毒症组通过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10mg/kg)诱导脓毒症(n=24);治疗组(n=24)在伤前2h分别使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38486(10mg/kg)灌胃,余处理同脓毒症组。同时设立对照组(n=6),于伤后24、6、1、2h取材。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肌组织重链肌球蛋白(MHC),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R和HIF-1α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在内毒素注射6h后,脓毒症小鼠骨骼肌MHC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伤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38486灌胃,于6h后骨骼肌MHC含量增多,后期均高于脓毒症组。脓毒症小鼠GR与HIF-1αmRNA表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显著增加;使用RU38486灌胃后,于伤后6h GR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并维持在较低水平,在整个治疗过程中HIF-1α明显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脓毒症中GR与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体内GR表达增高是脓毒症大鼠骨骼肌蛋白降解显著增加的原因之一,其作用可能是在基因水平与HIF-1α协同作用,进而导致骨骼肌蛋白分解增强。  相似文献   

3.
Toll样受体5在鞭毛蛋白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检测鞭毛蛋白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5(TLR5)mRNA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TLR5在鞭毛蛋白致大鼠Au中的作用。方法从大肠杆菌ATCC25922中分离纯化鞭毛蛋白并鉴定。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36)、致伤1组(n=36)和致伤2组(n=36)。经尾静脉注射鞭毛蛋白以建立大鼠ALI模型。每组分别在6个时相点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LR5 mRNA的表达,并观察动脉血气分析和肺病理改变。结果从大肠杆菌ATCC25922中成功分离纯化出鞭毛蛋白,其分子量约65kD。静脉注射鞭毛蛋白成功建立了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从致伤后1h开始,鞭毛蛋白致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TLR5 mRNA表达增加,并随时间推移和鞭毛蛋白剂量增加而表达增多。各致伤组大鼠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组织出现肺间质、肺泡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结论静脉注射鞭毛蛋白可导致大鼠ALI;TLR5作为细胞膜上鞭毛蛋白的受体参与了鞭毛蛋白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简称血必净)对烫伤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30% TBSA三度烫伤延迟复苏模型.7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烫伤组(n=18)、烫伤组(n=30,伤后2h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kg)和血必净组(n=30,伤后2h静脉注射血必净4ml/kg),于伤后8、24、72h活杀动物,留取肺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MGB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酶学分光光度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与假烫伤组比较,烫伤组肺组织HMGB1基因和蛋白表达在伤后8~72h显著增强(P<0.05或0.01),MPO活性在伤后8h及24h明显增高(P<0.01).与烫伤组比较,血必净组大鼠肺组织HMGB1表达在伤后24h及72h显著下调(P<0.05或0.01),MPO活性在24h时间点显著降低(P<0.01).结论 HMGB1作为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烫伤后肺组织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血必净治疗可明显下调肺组织HMGB1表达,并减轻烫伤延迟复苏所致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油酸加内毒素脂多糖(LPS)序贯性两次致伤大鼠肺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的mRNA表达时相性,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和急性肺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分别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4、12和24h实施小剂量LPS第2次致伤,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两次序贯性致伤大鼠肺组织TNF-α、IL-1β、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结果 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高峰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h LPS第2次致伤组,而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峰值则在油酸致伤后4h第2次致伤组;油酸-内毒素两次序贯性致伤后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与单油酸致伤比较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中,TNF-α和IL-1β是早期表达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6在炎症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作用;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高表达亦可能促进炎症的放大而不是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油酸加内毒素脂多糖(LPS)序贯性两次致伤大鼠肺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的mRNA表达时相性,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和急性肺损伤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分别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4、12和24h实施小剂量LPS第2次致伤,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两次序贯性致伤大鼠肺组织TNF-α、IL-1β、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结果 TNF-α和IL-1β的mRNA表达高峰在油酸第1次致伤后1h LPS第2次致伤组,而IL-6和IL-4、IL-10、IL-13的mRNA表达峰值则在油酸致伤后4h第2次致伤组;油酸-内毒素两次序贯性致伤后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与单油酸致伤比较均显著增强(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中,TNF-α和IL-1β是早期表达的促炎细胞因子,而IL-6在炎症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作用;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IL-13高表达亦可能促进炎症的放大而不是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PDTC对创伤复合内毒素所致大鼠ALI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PDTC)对创伤复合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用多功能小型生物撞击机对大鼠右上有胸壁撞击并经尾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进行致伤,致伤前经尾静脉注射PDTC120mg/kg,观察伤后48h死亡率、肺组织MPO、NF-κB活性变化,同时检测TNFα、IL-8 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结果发现,PDTC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复合损伤48h大鼠的死亡率,其MPO、NF-κB活性与TNFα、IL-8 mRNA表达被显著抑制。说明PDTC能够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致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与合成释放,减轻炎细胞浸润,从而对复合损伤大鼠起到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体内炎症因子的影响,明确阻断TLR-4表达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LI组和干预组,每组15只.ALI组和干预组采用静脉注射脂多糖(LPS)方法构建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再按照观察时间点平均分为造模后6、12和24 h各3个亚组.测定各组肺组织TLR-4 mRNA表达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浓度,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LPS可以导致肺泡腔内TNF-α、IL-1β和IL-6浓度增加,阻断TLR-4受体会抑制炎症因子释放;ALI组的肺损伤评分高于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3.3±1.1 vs.1.9±1.0 vs.1.2±0.9).结论 阻断TLR-4表达能抑制脂多糖诱导ALI大鼠体内炎症因子分泌,减轻肺组织病理损害,能达到治疗ALI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严重烫伤后早期肝组织核蛋白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对GR核转位的影响,为严重创伤时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可靠实验依据。方法 结合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大鼠严重烫伤后早期48h内肝组织核蛋白中GR的表达变化情况;于烫伤后不同时间腹腔注射地塞米松(5mg/kg),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地塞米松使用前后肝脏GR由胞浆向胞核的转位改变。结果 大鼠严重烫伤后15min,肝组织核蛋白中GR的表达就已开始降低,1h达最低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之后逐渐回升,12h恢复正常,24h后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严重烫伤后4-12h,腹腔注射大剂量地塞米松可使肝脏组织核蛋白中GR的表达显著增多,而烫伤后1h内和24h后应用地塞米松对核内GR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 严重烫伤可引起大鼠肝组织细胞核内GR的表达显著下降,在烫伤后4-12h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可通过促进核转位来提高GR在胞核内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和地塞米松(Dex)作用于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s)后BAG-1表达变化及其核移位机制.方法 将LPS和Dex作用后的原代培养大鼠AMs 随机分为:6h组、12h组和24h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总蛋白及核蛋白中BAG-1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法检测核蛋白中BAG-1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相互结合;通过转染RNA干扰重组质粒psilencer 3.1-GR抑制GR表达后,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蛋白中BAG-1的表达变化.结果 细胞总蛋白中BAG-1L表达增加,BAG-1S表达无变化;核蛋白中只能检测到BAG-1L,表达量在LPS作用24h内逐渐增加;在LPS和Dex作用后胞核内BAG-1L与GR相互结合;抑制GR表达后,核蛋白中BAG-1L表达量与未转染组同时相点相比明显下调(P<0.01).结论 LPS和Dex作用于大鼠AMs后,BAG-1蛋白表达增加并且协同GR转核,该机制可能与炎症条件下糖皮质激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急性肺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Mod组)、依达拉奉治疗组(ED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Dex组),每组再根据染毒时间分为6h、24h、48h和72h等4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20%百草枯溶液(25mg/kg)制备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模型,Con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染毒后1h开始,ED组和Dex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mg/kg)和地塞米松(3mg/kg),2次/日,Con组和Mod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在染毒后6h、24h、48h和72h,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变化,然后处死大鼠,经心脏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并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Mod组、ED组及Dex组各时间点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血清MD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肺组织病理示急性肺损伤改变,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萎缩塌陷,甚至结构消失,且随时间进展加重;与Mod组相比,ED组和Dex组血清SOD活性明显上升(P〈0.05或P〈0.01),血清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而ED组和Dex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地塞米松对百草枯中毒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均有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和减轻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Nephrin在维持肾小球裂孔隔膜结构的完整性上起关键作用。本文观察地塞米松对脓毒症小鼠及体外培养足细胞nephrin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改善足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脂多糖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检测24h尿蛋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nephrinmRNA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体外培养小鼠永生化足细胞,分别给予脂多糖或地塞米松干预,TUNEL法检测足细胞凋亡,MTT法测定足细胞活力,并检测足细胞nephrinmRNA及磷酸化水平。结果在脓毒症小鼠实验中.脓毒症组24h尿蛋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水平升高,nephrinmRNA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降低,地塞米松可改善脓毒症鼠尿蛋白及炎症指标,维持nephrinmRNA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在体外培养的足细胞中,脂多糖诱导足细胞的凋亡,降低足细胞的活力,降低nephrinmRNA表达及磷酸化水平;而地塞米松明显减少足细胞的凋亡,刺激足细胞的活力.上调nephrinmRNA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论地塞米松拮抗脂多糖引起的炎症反应,改善nephrin的磷酸化水平,保护足细胞。  相似文献   

13.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肺挫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观察大鼠肺挫伤模型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变化,并检测与其变化相关的皮质醇(GC)含量和磷脂酶A2(PLA2)的活性,结果发现,致伤后肺组织GR含量进行性降低,后期亲和力下降,同时PLA2活性明显升高,两者呈显著负相关(P〈0.01)当静脉注射大剂量地塞米松(Dex)时,PLA2活性明显作用被阻断,从而说明,肺挫伤后有继发性GR异常,由此所致的受体水平的GC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脑创伤后早期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AN的表达及细胞定位,探讨其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104只,随机分为假致伤组(8只)、致伤组(48只)、致伤加N-乙酰半胱氨酸(NAC)处理组(48只)。用牙科钻在大鼠冠状缝后缘、中线左侧开骨窗、保持颅脑膜完整,再用落体撞击装置撞击硬度,按各时相点麻醉成功后,取相同部位肺组织制作标本,采用原位杂交、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及病理学观察等方法,研究脑创伤后肺组织ICAM-1mRNA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以及病理学改变。结果 假致伤动物ICAM-1mRNA在肺组织中仅有少量表达。脑创伤后,大鼠肺组织ICAM-1mRNA表达强度明显增加;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支气管内皮细胞、肺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壁组织细胞。腹腔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NAC)显著抑制脑伤后肺组织ICAM-1mRNA表达。结论 脑创伤后肺内ICAM-1mRNA表达分泌增加,可能是脑外伤后急性肺损伤发病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以脂多糖(LPS)处理与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复合培养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测定两种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活性,采用RT-PCR方法检测单独培养和复合培养的肺微血管内此细胞正常组以及LPS2h、6h、12h组IL-6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LPS刺激单独培养和复合培养2h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上清中IL-6的活性均明显增强,8h组两种细胞上清中IL-6的活性均最强,16h组的活性均减弱,24h组的活性低于2h组;两种细胞单独培养组的活性明显强于复合培养组;LPS刺激单独培养和复合培养2h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IL-6mRNA表达水平升高,8h达最高,16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单独培养组的IL-6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复合培养组。说明LPS可促进单独培养和复合培养的两种细胞培养上清中IL-6活性升高,增强单独培养和复合培养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IL-6基因的表达,复合培养可使IL-6活性和基因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沙漠干热环境中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继发性肺损伤病理改变与肺组织丙二醛(MDA)浓度、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及环氧化物酶-2(COX-2)mRNA表达量的关系。方法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和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又分别设对照组、休克后0h、0.5h、1h、1.5h、2h、3h 7个亚组,每组10只,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留取肺灌洗液和组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肺灌洗液总蛋白量和肺组织匀浆MDA浓度、T-SOD活力及COX-2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病理观察可见干热组各时间点肺病理损伤较常温组病理损伤严重,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较高;干热组肺脏灌洗液总蛋白量高于常温组,峰值出现较早。干热组休克后各时间点MDA浓度较常温组高,而T-SOD活力均较常温组低; COX-2 mRNA表达量干热组休克后各时间点均高于常温组,干热组1.5h时峰值出现,常温组则在2h达到峰值,COX-2 mRNA表达与肺损伤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沙漠干热环境中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肺损伤时,肺脏损伤较常温环境下严重且损伤提前; MDA浓度和T-SOD活力的变化是反映继发性肺损伤的重要指标; COX-2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肺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药物干预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果糖对烫伤大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致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随机分成烫伤对照组(C组)及乳果糖预防组(L组).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肠、肺、肝、肾等组织中IL-18 mRNA水平.结果烫伤后两组体循环内毒素含量显著升高,用乳果糖予处理后可显著降低循环内毒素含量(P<0.05或P<0.01).烫伤后,肠、肺、肝、肾等组织中IL-18 mRNA表达较伤前显著升高(P<0.01),伤后8 h达峰值,24h内居高不下.给予乳果糖予处理后可明显抑制IL-18 mRNA的过度表达(P<0.05或P<0.01).结论乳果糖可明显降低体循环内毒素的含量,并明显抑制肠、肺、肝、肾组织中IL-18 mRNA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