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娴 《开卷有益》2005,(8):14-15
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系统,在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沟通联系作用、运输渗灌作用、感应传导作用、以及调节作用。经络的联系沟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脏腑与体表肢节的联系。十二经脉中,各自与体内的脏腑发生相应的络属关系,在外则与筋肉、关节和皮肤相沟通。《内经》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这种联系有两个特点,即体表的一定部位与不同脏腑的相应联系,以及周身体表肢节与内脏的整体联系。第二,是脏腑与官窍的联系。人体的五官九窍与内脏的联系,也是通过经络的沟通而实现的,《内经》说…  相似文献   

2.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其中,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体.《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篇》亦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经脉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那么经脉中运行的气血是从何而来的呢?它是怎样运行的?其运行是否有一定的次序呢?这就牵涉到十二经脉的流  相似文献   

3.
眼针疗法的理论根据是经络学说。十二经脉除肺、肾、心包、脾以外有八条经脉以眼为集散之地。然而,经络有表里关系,因此十二经脉直接、间接都与眼有密切关系。《内经》也有很多条文提到经络与眼的关系,例如:“五脏六腑三百六十五络皆上通于目……”之类不胜枚举。但通过看眼察病而诊断病情是后汉名医华佗首先提出来的,谓之“观眼识病”。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中医针灸医师 ,要求能正确地辨证、准确地施治 ,首先必须通晓经络系统的理论 ,用辩证的观点观察病侯 ,辨别阴阳、分清虚实、明确表里、判断寒热 ,方能准确地诊断疾病出自何经络、何脏腑 ?在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中 ,笔者体会 :十二经脉中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十二经脉 ,指手足六阴六阳经脉。《灵枢·海论》曰 :“夫十二经脉者 ,内属于腑藏 ,外络于肢节。”说明经脉在人体内部各属于五脏六腑 ,并有表里配偶关系 ;在人体外部 ,又联络皮、肉、筋、骨 ,从而使脏腑器官与四肢百骸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借以行气血、营阴阳 ,使…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经络”、“脏象”学说中,已明确阐述了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经络循行于人体内外,营运人体气血,其内属于五脏,外络于肢节。脏腑互为表里,即十二经脉阴阳相贯、表里相通关系的体现。脏腑之间无论是脏与腑或脏与脏、腑与腑的联系,都必须依靠经络的流注。由于经络内连脏腑,因此脏腑活动必在经络上有所反映。我们从这个观点出发,于1963年4月~1964年7月间,采用TA及宇宙两型经络测定仪(12V,0-200μA),以本校附属医院妇产科20名18~34岁健康产妇为观察对象,在分娩前后3~5天对冲任二脉部分穴位进行了皮肤导  相似文献   

6.
经络理论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理论基础《灵枢·海论》曰 :“夫十二经脉者 ,内属于腑脏 ,外络于支节” ,说明人体的经络是沟通脏腑和体表的通路。《素问·调经论》也说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髓 ,以行其气血 ,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成。”强调了经脉与五脏的联系及经脉的重要性。《灵枢·经脉》中则更加详细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脏腑络属关系及经脉是动病、所生病 ,这不仅强调了脏腑经络的相关性 ,也为脏腑表里相关理论打下了理论基础 ,为诊断疾病提供了依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又云 :“五脏有疾也 ,应出十二原”。以上这些都说明了经络及经络上的腧穴与五…  相似文献   

7.
脾之大络循行径路辨析马仁智(针灸系合肥230038)关键词:脾之大络;经络循行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在四肢分出.走向表里经,加强阴阳表里经的联系,足太阴脾经除络脉公孙外,又有脾之大络大包以补充脾经循行之不足。脾之大络是躯干部的络脉,内通于脏,外达于胸胁,...  相似文献   

8.
经络是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网络周身的一个复杂系统.它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行气血,通阴阳,应天地,是人体机能的联络、调节和反应系统[1].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大量的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明,经络在人体内是客观存在的.与血管、神经、淋巴管、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且独立于血管、神经、体液、内分泌之外的一个特殊系统[2].  相似文献   

9.
在急症抢救过程中,针灸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运用耳针可治疗部分急症,因为耳与全身经络有密切的联系。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耳脉”记述。在《黄帝内经》中也有很多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  相似文献   

10.
60.何谓经络?经络系统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经络是体内运行气血、联络周身的特殊通路,它包括经和络两部分。经,有路径之意,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如《医学入门》说:“脉之直行者为经”;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如《灵枢·脉度篇》说:“支而横出者为络”。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经脉分为十二正经(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络脉有孙络、浮络、十五别络。此外,还有十二经筋和十二经别,皆属于经络系统的内容。 61.何谓正经、奇经?各包括哪些经脉? 答:正经和奇经,是根据各条经脉的特点,相比较而归纳的,“正”与“奇”相对。正经有十二,  相似文献   

11.
针灸     
l、何渭经络?写出十二经脉的名称.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千: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耽经  相似文献   

12.
经络的分类     
经络包括经脉、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八脉. 1 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是十二正经各有分出一络,任督二脉各有一条别络,脾经有一大络共合称为十五络脉,而十五络脉的功能是有沟通五脏六腑阴阳表里运行五脏经气的作用,并且能加强促进十二经脉的循环及流注传递.并且和四肢百骸阴阳表里上下全面沟通了十二经上下的循环流注规律.另外从络脉分出的小支为孙络和浮络,它们和网状相同分布全身,主要有腧布经气和带动促进静脉内的血气循环,并且使气血循行于经筋和外表的皮部.  相似文献   

13.
概说人体正常生理是赖气血运转协调,达到内外相互活应的。而起到这种作用,是经格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经络学说便构成祖国医学的重要理论部份,(?)(?)经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五脏,外络于肢节”,难经也能:“经脉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素问经脉篇也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充分地说明经络不仅是运行气血奉养人体,周全生命重要物质的枢纽,更能反映病理情况。所以俞嘉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可见诊治疾病,必须从经络腑着手,才能取得显著疗效。特别鉴于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学视的深加探讨和广泛在临床应用以及经络测定仪的创造等,均  相似文献   

14.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中的重要部分,无论在诊断或治疗上均有重大价值。“灵枢’海论篇指出:“夫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故经络使得内脏与体表相沟通,使机体与环境不断地取得动的平衡。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内外剌激又可使得经络失去平衡而发生病证,因此由经络的变化可诊断出那一部分脏器发生病变。自从日本中谷义雄氏创造经络探测仪以后,医学界便利用此种仪器来进行有关经络方面的研究,尤其最近几年来,由  相似文献   

15.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聚散结络于筋肉的体系,是中医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经脉篇》详细描述了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及病侯,同时指出了经筋病的治疗原则为“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然而长期以来,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对经筋及病  相似文献   

16.
试论五输穴与原穴脉气循行流注的一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走向肘膝关节的向心性循行与十二经脉的半离心半向心的循行方向不同,同时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原气如何布散于原穴之中?而且六阴经的以输代原,表明了原穴与五输穴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试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方家不吝赐教。1五输穴向心性循行与十二经脉半向心半离心循行的不同性经络理论是针灸学乃至中医学的基础,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周身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其“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功能作用,使之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十二经脉的循行流注,后世皆遵从《灵…  相似文献   

17.
经络感传现象的肌电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灵枢、海论第三十三》早就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明确阐述了人体存在一个经络系统。在经络研究中,循经感传是经穴接受刺激时所出现的人的主观感觉。到目前为止,尚难从形态学方面找出人们在推理中所认为的,类似管道的经络结构。故为经络感传寻求客观指标就是十分重要的了。它可以借助这些指标进一步观察循经感传现象,并为揭示经络的实质开辟途径。近年来,不少单位在探讨经络感传的客观指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肌电作为经络感传现象客观指标的研究是其中之一。我们亦试图以肌电作为针刺出现感传现象的指  相似文献   

18.
引言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中的基本理论之一,它不但是作为诊断疾病的基础,而且也是治疗学上的重要依据:“灵枢”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1]”。俞嘉言[2]也说:“凡治病不朗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这都说明经络学说的重要性。这一学说阐述了人身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内经曾记载[3]“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知识,肌肉神经的任何活动都  相似文献   

19.
中医耳穴疗法治胆石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系统结石,发病率高,近年来国内外都很重视此项研究工作。西医多以手术取出胆石、其成份主要是胆固醇者多见(chetej——tecoe)。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高度概括了耳和全身经络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药物归经看药物归时和择时用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经脉以脏腑为中心,构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营运气血,循环不休。但这种循环不是无序的运动,而是根据“天人相应”规律,是有时间节律往复。从而表现出十二经脉的时间属性,并根据药物归经理论引划出中药的时间属性,为临床“择时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