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112例腹部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术前评估+术后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各56例,比较两组血压、心率、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术前评估+术后针对性护理模式有助于手术患者保持血压、心率相对平稳,减少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行全麻下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诱因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和躁动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基础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苏醒值均明显高于基础值,但组间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5.804、3.083、7.033,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2研究组发生苏醒期躁动者有6例(15.0%),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30.0%),X2=5.827,P0.05,差异显著。结论:麻醉苏醒期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利于保证麻醉的顺利进行和围手术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柏晓庆 《大家健康》2014,(7):214-215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对降低手术患者苏醒过程中躁动的作用效果,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4-2014.3来我院进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传统护理方法和针对麻醉苏醒期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苏醒期心率、血压指标及躁动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6.67%)也明显低于为对照组(27.7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进行预防性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者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术后意外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强  王丽  黄慧杰 《黑龙江医学》2023,47(8):976-978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外科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9年2月—2021年7月收治的116例外科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围术期指标、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两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9、2.971、11.845,P<0.05)。研究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持续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1、2.921、2.316、14.070,P<0.05)。研究组苏醒期躁动总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0、5.902,P<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外科全麻手术患者,能够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熊云飞  赵红  涂萍  谢辉莉 《当代医学》2016,(34):110-111
目的:探究接受全麻手术患者苏醒室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效果评价。方法选取100例行全麻手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血压变化、心率和复苏躁动概率。结果苏醒时,2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苏醒期躁动率分别为4%、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室内护理中,实行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且可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苏醒期躁动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所收治腹部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90例,在常护基础上,全面剖析全麻苏醒期躁动诱因,并给与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加用针对性护理,躁动评分0分者82例,躁动发生率仅8.89%;对照组采用常护,0分者仅63例,躁动发生率高达30%;组间比较,X~2=11.492,P0.01。结论: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有利于并发症控制及康复质量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麻醉恢复室中行全麻手术患者进行苏醒期护理的效果及其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情况,总结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2400例实施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其进入PACU后为其进行全程的病情观察;在为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苏醒期躁动的主要诱因为其施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中发生苏醒期躁动的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麻醉恢复室中,护理组患者发生疼痛、受到外源性刺激、出现不正常行为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了解全麻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关键因素,及时为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其发生苏醒期躁动的几率,此法值得广大医护人员进行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伍志超  王涵  袁卫国 《中外医疗》2012,31(29):135-136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手术患者6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与舒芬太尼组(S组)。B组(n=30)患者在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g/kg,S组(n=30)在手术缝皮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观察两2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患者苏醒期恶心呕吐、嗜睡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S组(P〈0.01);恶心呕吐、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也显著少于S组(P〈0.01)。结论布托啡诺(最大剂量不超过2mg)可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且无呼吸抑制,于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苏醒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苏醒期产生躁动的原因采取预防性措施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麻醉后苏醒的血压、心率以及躁动程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三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治疗后的苏醒期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程度和躁动的发生率,可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并可以减少术后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骶管超前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男性开胸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20):全麻复合骶管超前镇痛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A组于全麻诱导前骶管注射0.125%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小剂量吗啡2mg混合液20mL。B组单纯实施全麻。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对A、B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疼痛程度作出评分。结果A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和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小剂量吗啡骶管超前镇痛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开胸手术患者E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范勇 《大家健康》2016,(10):192-192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患者中开展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于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接受全麻腹部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全麻苏醒期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护理中开展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躁动发生率及其程度,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心理状况与躁动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文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全麻苏醒期患者的焦虑评分、躁动发生率、苏醒时间、血压、心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后的焦虑评分(61.34±5.02)明显低于对照组(81.58±4.66),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全麻苏醒期患者的苏醒时间(11.12±2.88)明显短于对照组(16.23±3.15),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全麻苏醒期患者的躁动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31.43%),结果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全麻苏醒期患者的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心理状况,并降低了躁动发生率,促进全麻恢复期间的血压、心率相对稳定,值得在在临床麻醉前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麻醉护理用于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最近几年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全麻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麻醉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苏醒前和苏醒时血压、心率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苏醒时的血压、心率较苏醒前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护理用于全麻手术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苏醒时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并且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后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90例,年龄28—55岁,体重56~74kg,ASAI-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右关托咪啶组(n=45)。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置入尿管。右美托咪啶组关腹前经静脉输注右关托咪定0.5μg·kg^-1(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10min注射完毕),对照组输注20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关托咪啶组麻醉苏醒期MAP降低、HR减慢,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旋关托咪啶可减少全麻后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后留置导尿管对成年男性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男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45)在清醒状态下行导尿术,实验组(n=45)在全麻诱导后行导尿术,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血压(BP)及心率(HR)的变化,以及苏醒期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气管导管拔除即刻、拔除后5min、10min及15min时的SBP、DBP及HR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成年男性患者全麻诱导后密置导尿管可导致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急剧升高、以及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的明显增加,导尿管留置宜在全麻诱导前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万琼知 《基层医学论坛》2014,(21):2744-2746
目的评价全麻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264例全麻手术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147例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117例给予围术期舒适护理。观察患者术前、术后24 h的焦虑评分,苏醒期躁动情况,术后应用镇痛剂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焦虑测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1)。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围术期全麻手术患者可明显缓解术前、术后的焦虑症状,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以及术后镇痛药应用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特耐(帕瑞昔布钠)预防鼻镜手术全麻躁动的作用.方法 全麻下行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30),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注特耐40 mg组(P组)及等容生理盐水组(C组),观察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结果 拔管时及拔管后5、10 min时C组MAP高于、HR快于P组(P<0.05).拔管时及拔管后5、10 min C组RS评分明显高于、RSS评分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特耐可安全用于鼻内镜术,并可有效预防鼻内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全麻方法对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9岁,随机分为Ⅰ组(异氟醚组)、P组(异丙酚组)、PM组(异丙酚+心理准备组).排除引起躁动的一般原因后观察三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离室时间。结果与Ⅰ组相比,P组和PM组患者躁动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P组和P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观察而言.PM组患者躁动的发生率较P组少,躁动的程度亦有所减轻。结论鼻内窥镜手术用异丙酚静脉输注全麻替代异氟醚吸入麻醉可减少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若同时辅以术前心理准备,则可能使此类患者全麻苏醒期恢复更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9.
全麻诱导后置导尿管增加中老年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术前置导尿管对中老年患者在全麻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探寻适宜的术前置导尿管时机,提高医疗质量。方法100例胸外科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手术的中老年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50)在清醒状态下行导尿术,实验组(n=50)在全麻诱导后行导尿术,比较2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躁动程度和导管脱出率均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中老年患者在全麻诱导后置导尿管可导致麻醉苏醒期躁动程度的明显增加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提高,术前置导尿管术宜在全麻诱导前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腹部手术病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8月30例医院收治的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入选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在苏醒期时血压及心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期的血压、心率以及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全麻复苏期的躁动发生率,有助于减少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