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志刚  勾成果  刘伦  曹丙伦 《河北医学》2016,(12):1969-1971
目的::探析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进行跟骨陈旧性骨折导致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择2008年9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跟骨陈旧性骨折引发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开放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融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情况;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融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跛行、麻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陈旧性骨折引发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疗法,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病人远期预后较佳,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创伤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52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5例,女17例,年龄21~48岁,平均(34.5±1.2)岁,给予患者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在跟腱后外侧做切口,在距下关节内打入导针,扩开通道,将距下关节两侧关节面破坏,填充关节间隙采用自体骨骼,打入2~3枚螺钉固定。结果:5~13个月的随访发现大部分患者骨性融合充分,均达到标准,评分患者足部功能,优良率为94.23%,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应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骨骼愈合率高,创伤小、术后无复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3.
跟骨关节内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如果漏诊误治或治疗不当,患者远期往往发生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残留局部疼痛,行走困难,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距下关节融合术仍是治疗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首选方法.既往距下关节融合术多采用后外侧切口、弧形或L型切口,这些切口对软组织损伤大,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不愈合等并发症.笔者采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该类患者,短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性跟距关节炎使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患者实施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的发生率(P0.05)。结论应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跟距关节炎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进行治疗后的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本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24例,依据奇偶数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12)和对照组(n=12)两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手术后综合指标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此次参加实验的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其中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0.00%,结果数据证明采用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同时实验组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治疗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消失时间的综合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对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后,治疗效果确切,同时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后足踝关节改善效果.方法:将93例跟骨骨折所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开放组(46例)患者给予开放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微创组(47例)患者给予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足踝关节功能评分、骨代谢指标、影像学参数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距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科以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距下关节炎共14例14踝,其中男性1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5.5岁。包括创伤性关节炎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术中采用后侧入路,全镜下切除后距下关节软骨面及部分软骨下骨面。在骨面上微骨折后,透视引导下置入2枚直径7.0 mm的空心螺钉进行固定。术前及术后随访AOFAS评分及VAS评分。结果 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1个月。术后8周X线片显示后距下关节均已获得骨性融合。AOFAS评分从术前53.8分改善至术后89.2分,VAS评分从术前7.8分降低至术后1.5分。结论全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距下关节炎融合率高,并发症少,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金驰  杨磊  单忠林 《现代医学》2014,(8):869-87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距下关节炎患者15例,采用关节镜辅助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AOFAS评分、优良率、VAS评分及融合时间。结果:随访时间(22.3±3.8)个月。术前AOFAS评分、VAS疼痛评分分别为(55.6±4.5)分、(6.9±0.8)分,术后末次随访评分分别为(88.7±4.2)分、(1.5±0.4)分,术前及末次随访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26,P=0.00;t=23.383,P=0.00)。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感染、麻木、皮肤坏死、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关节融合时间为(9.4±0.5)周。结论:关节镜辅助距下关节融合术创伤小,对跟骨和距骨的血供破坏少,且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临床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07年1月~2013年5月37例距下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距下关节融合术。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视觉模拟评分(VAS)、优良率及融合时间。行X线检查,观察距下关节融合情况及有无关节退变。结果37例患者均成功随访,平均(22.0±3.6)个月,随访期间无感染、坏死、退行性关节炎、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37例患者X线均提示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12.1±0.4)周;6例(16.22%)患者可见踝关节轻度退变。AOFAS评分由术前的(52.38±4.9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0.25±4.3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评分,良11例,优21例,优良率为86.49%。VAS评分由术前的(5.3±1.5)分变为末次随访的(1.1±0.4)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关节融合术是微创治疗距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具有痛苦小、恢复快、对跟骨距骨血管损伤小、骨性融合率高、效果确切、可适当早期负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赵刚领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33-1034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解放军第三七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68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微创组,各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开放跟距关节融合术,微创组实施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足踝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均P<0.05);微创组优良率[91.18%(31/34)]高于常规组[58.82%(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76%(4/34)]低于常规组[35.29%(1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有效改善足踝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5月,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5例5足,均为男性,年龄29~50岁,平均39.25岁,跟骨骨折后9~36个月,平均23.4个月。按Zwipp跟骨畸形愈合分型均为Ⅲ型。结果 5例5足皮肤切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7.4个月,完全负重时间为3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手术前、后的功能:术前为42分,术后为81分,平均改善39分。结论手术选择合适病例,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后距下关节炎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侧入路踝关节镜辅助微创距下关节融合术(ASA)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1例距下关节炎的患者行单肢外侧入路踝关节镜辅助微创距下关节融合(ASA)术。观察汇总患者术前及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视觉模拟评分(VAS)、融合率、优良率、并发症及融合时间。行X线及CT检查观察距下关节融合情况。 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随访。随访12~41个月,平均(22.7±4.2)个月。随访期间无感染、坏死、退行性关节炎、血管神经损伤、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出现踝外侧撞击疼痛1例、螺钉尾帽刺激1例、胫后神经部分损伤1例。21例患者X线均提示骨性融合,平均融合(8.3±0.5)周。AOFAS评分由术前的(41.73±3.87)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83.24±3.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评分较差1例、中1例、良1例、优18例,优良率为90.48%。VAS评分由术前的(6.5±1.2)分变为末次随访的(1.5±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外侧入路踝关节镜辅助微创距下关节融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融合率高、效果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距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双螺钉交叉固定技术在距下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观察。方法对需行距下关节融合术的患者行经皮双螺钉交叉固定距下关节融合术。结果末次随访足踝部功能按AOFAS功能评分,结果优。结论经皮双螺钉交叉固定技术应用于距下关节融合具有创伤较小,稳定性好,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多由高处坠落引起。由于距跟关节是全身最大的负重关节,如跟骨骨折术后关节面得不到有效复位,术后往往发生距下关节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笔者应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内固定失败后跟骨骨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Wang JH  Wu Y  Wang Y  Wang MY  Jiang X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7):3343-3345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1名男性患者共21例跟骨骨折畸形愈合进行腓骨肌腱松解,跟骨外侧壁骨赘切除及单一距下关节融合或三关节融合手术治疗。结果随访8~47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对治疗结果进行评定。跟骨畸形有明显改善,患足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患足步态明显改善,患者术后均较满意。根据美国足踝创伤协会评分,自术前平均36.7分(18~56分)升至术后平均71.3分(44~85分)。疼痛评分术前8.2分(7~10分)至术后2.0分(0~4分)。结论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多数表现为跟骨增宽和由此引起的跟腓撞击与腓骨肌腱卡压导致的疼痛,以及不同程度的距下关节炎及后足内外翻畸形。CT扫描可以清楚地了解跟骨畸形及各相关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情况,以利分型和指导治疗。采用单一的距下关节融合术即可以达到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距下关节横切口隧道置入螺栓加压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1年4月应用距下关节外侧横切口入路,解剖型螺栓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关节内骨折26例30足,其中SandersⅡ型10足,Ⅲ型15足,Ⅳ型5足.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8个月.结果 术后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腓骨长短肌腱炎等并发症,2例SandersⅣ型患者出现距下关节疼痛,经X线片证实有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跟骨长度、高度、宽度、Bohler's角、Gissan's角恢复满意.应用Maryland跟骨骨折功能评分进行评价,其中优1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2%.结论 经距下关节横切口隧道置入螺栓加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黎品泉 《中外医疗》2016,(14):133-134
目的:方便分析比较直视下微创(quadrant系统辅助下)与切开进行单节段腰椎融合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4年6月1日—2015年12月1日期间,这100例患者均使用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成各有5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直视下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开进行单节段腰椎融合手术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共3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00%,共14例(P﹤0.05);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切开进行单节段腰椎融合术相较,quadrant系统辅助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胡赞 《基层医学论坛》2016,(16):2205-2206
目的:探析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经微创踝关节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按入院时间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骨性融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踝-后足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的骨性融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踝-后足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骨性融合率高、创伤小、痛苦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改良外侧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在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25例,均予以改良外侧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术后早期适当给予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距骨跟骨角、距骨第1跖骨角及足部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患者距骨跟骨角、距骨第1跖骨角、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随访(19.6±5.7)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切口感染、皮缘坏死、跟骨骨质外露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者足部功能优13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高达88.0%。结论:改良外侧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具有入路安全、显露清晰、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50例医院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外侧扩大L型切口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3.5±10.6)min;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皮瓣坏死、内固定脱落等并发症出现;骨折愈合时间为(36.5±6.3)天;患者手术前后的平均Bohler角为(13.5±3.2)°和(26.5±5.3)°手术前后Bohler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未发现有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但有1例患者出现距下关节僵硬,内外翻活动范围减小,其他患者未出现行动不便的情况。结论外侧扩大L型切口手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