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手术期抗药物的合理使用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我院某病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 2 0 0 1年 6~ 7月Ⅰ类切口的肌肉骨骼系统手术患者 6 4例。其中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2 9例 ,外固定 15例 ;脊柱手术 12例 ;其中 8例。手术历时最长 5 .5h ,最短 1h ,平均 2 .33h ,有4 4例手术历时超过 2h ,占 6 8.75 %。术后有 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率为 1.5 6 % (1/ 6 4)。2 结果2 .1 抗菌药物使用时机无术前单用和术中单用 ;术前、术后兼用者 4 8例 ,占 75 % (4 8/ 6 4)…  相似文献   

2.
秦树森  覃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50-51,54
目的分析我院2009年甲状腺、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三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12月归档病历120例,进行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结果 120例Ⅰ类切口手术无继发医院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1.6%,合格率为86.7%。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在选药、用药时机方面都比较合理。结论医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可降低抗菌药物费用,显著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相似文献   

3.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0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有359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8%,其中绝大部分(350例,97.5%)于术前0.5~2h给药;总的邓防用药时间≤24h有57例,占预防用药的15.9%,25~48h的有72例,占预防用药的20.1%,大于48h的有230例,占预防用药的64.0%.预防用药其6类,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69.2%,主要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其次是青霉素炎(12.5%);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单一用药为主.结论:该院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外科医生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赖萍  李静  卫亦荣 《广西医学》2012,34(6):782-783
目的 了解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10月1 172例Ⅰ类手术切口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用药频率、联用情况、用药时间以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 172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3%,术前0.5~2 h用药占32.8%,平均用药时间3.7 d.抗菌药物前3位是阿莫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钠和头孢唑林.结论 我院Ⅰ类手术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医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等知识培训,避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切口感染发生的关系,从而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610例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13例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在应用抗菌药物的197例患者中,3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52%。结论 I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我院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2010年1~9月本院外科、骨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发现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定院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加强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承婷  袁方 《中国医院》2010,14(6):28-30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医院管理部门制订相应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样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出院的562例Ⅰ类切口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562例患者全部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前三名依次为:头孢菌素三代257例次,占31.38%;头孢菌素二代160例次,占19.54%;青霉素类149例次,占18.19%。术后用药时间≤48小时23例,占4.09%;用药3-5天132例,占23.49%;用药5-7天177例,占31.50%;用药大于7天230例,占40.92%。首剂抗菌药物给药时机:术前0.5-2h给药494例,占87.90%;术后返回病房给药68例,占12.10%。手术时间〉3h患者172例,其中术中追加第二剂抗菌药物74例,占43.02%;未追加第二剂抗菌药物98例,占56.98%。联合用药情况:单联用药435例,占77.40%;2联用药120例,占21.35%;3联用药7例,占1.25%。结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性: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把握不严,使用率高;抗菌药物种类选择不合理;术后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部分患者首剂用药时机不当;有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及过度用药问题。提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统计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其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进一步提高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水平,规范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方法 从医院电子信息系统随机抽取2018年普通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历782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点评,分析其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7~12月我院普外科30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历,统计分析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100.00%;单一或二联用药率分别为91.67%和8.33%;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涉及5类12个品种;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居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孟多(51例次)、头孢呋辛(49例次)和头孢西丁(48例次);91.33%的患者于术前0.5~2 h给药,术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大于48 h者占32.66%。结论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用药时机不当及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严重的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我院5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5种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合计1 090例,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对其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用法用量、用药时机、术中追加以及用药疗程等内容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1 090例病历中,预防用抗菌药物病历54例(5.0%),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例数16例(29.6%),不合理使用例数38例(70.4%).其中,无预防用药指征20例(37.0%)、药物选择不适当共26例(48.1%)、术前用药时机不合理10例(18.5%)、术后用药疗程过长7例(13.0%).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仍需加大管理力度,以确保围术期抗菌药物安全、有效、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抽取2011年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共164份,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率为26.83%,联合用药占9.30%,无指征用药占58.14%,超规定范围选药占48.83%,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占46.52%.结论 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还不够规范,建议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某院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各外科病房2009年3、4及5月份手术病例各10例,对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的种类、用药疗程及联用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病例均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Ⅰ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为6.14d.Ⅱ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为5.8d.手术后单一和二联用抗茵药物率分别为74.55%、25.45%.结论 该院Ⅰ类、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应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并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普外科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和使用合理性.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54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不同类型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给药时机、用药疗程、抗菌药物种类及联合应用情况.结果 54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205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刘东新  张国栋  王文永 《医学综述》2013,(16):3021-3023
目的调查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于2012年1~10月出院的264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纳入调查的264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高达97%,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表现为抗菌药物涉及五大类,19个品种,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最高,占72.7%(192/264),使用频次最高的品种为头孢替安,初次给药时间为术前0.5~2 h者有70例,占26.5%,术前未使用而术后使用136例,占51.5%(136/264);术后单一用药232例,占87.9%,二联用药18例,占6.8%,无三联以上用药。结论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较多问题,亟待加强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培训。  相似文献   

16.
李玲  徐占平  宋爱萍 《包头医学》2013,37(4):218-219
目的:了解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及存在问题,提高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化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结果:1054例I类切口手术病历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61例,使用率为58.1%,主要选用第一、二代头孢霉素和克林霉素;术前2h抗菌药物使用占36.1%,2h~30min占11.5%,术后占52.4%;用药持续时间≤24h的占23.0%,24~48h占8.2%,〉48h占68.8%。结论:抗菌药物的选用、用药时机、疗程存在不合理现象。I类切口手术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较为普遍应采取相关措施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选出住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79份(例),并对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疗程、用法用量和联合用药等方面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共67份(例),占抽查病历的37.4%,其中,选药不合理占13.4%,用药时间不准确占12.3%,病程记录不完整占7.8%,用法用量不合理占2.8%,联合用药不合理占1.1%。结论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需继续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选取临床药师干预前的2011年6-9月I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124份,干预后的2011年12月-2012年3月I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130份,对干预前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术前用药时间及术后24 h停药时间等指标,分别由干预前的87.10%、5.56%、5.56%、25.92%,提高到干预后的28.46%、94.59%、97.30%、81.08%(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干预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可提高围术期合理用药比例,促进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邓藻镛  程全芬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8):2328+2350
目的:分析评价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1年第一季度Ⅰ类切口手术40例。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时机上有了较大进步,在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用药持续时间与卫生部相关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较严重不规范现象,亟待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本院各临床手术科室2010年1月~2010年11月住院病历随机抽查进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分析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结果 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较多的不合理现象.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