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预防医学》2004,22(3):42-42
席汉氏综合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又称产后垂体功能减退症)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脑垂体前叶缺血性坏死,尤其是分娩后大出血,血栓、栓塞引起垂体前叶功能坏死、损伤而导致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的继发性功能减退。当垂体前叶组织破坏达50%以上时,可出现临床症状,破坏达90%以上时症状严重。现将1例有分娩大出血史的席汉氏综合症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是指垂体前叶分泌的促激素不能满足人体基础或生理、应激等情况的需要而出现的综合症群。【诊断】产后乳汁减少或无乳;性腺功能减退,月经减少或闭经、性欲减退、毛发脱落、生殖器官及乳房萎缩;男子睾丸萎缩、阳萎、外生殖器及前列腺萎缩;甲状腺功能减退,淡漠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SIS)的认识。方法回顾并分析2013年1月—2017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PSIS患者6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11~18岁。患者主要表现为第二性征不发育或生长发育迟缓,无垂体后叶功能不全表现,所有患者均存在生长激素缺乏、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5例合并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不足,5例合并有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其中4例患者临床并无相应表现。垂体MR增强扫描可见垂体前叶发育不良,垂体柄缺如,垂体后叶异位,激素替代治疗是有效手段。结论 PSIS临床少见,以第二性征不发育或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表现,合并部分性或完全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而垂体后叶功能正常,MR有特征性表现,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MR T1WI信号强度特征在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功能轴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3人和30例正常人,按照血糖控制情况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控制理想组(12人),控制尚可组(18人)和控制较差组(23人);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垂体矢状位MRT1WI检查,测量各组垂体后叶信号强度与脑桥信号强度比值,对控制较差组中5名患者经系统治疗后(2~3月)随访,观察治疗前、后垂体后叶信号强度变化;对控制较差组中23名患者测定血清抗利尿激素(ADH)浓度,将其与信号强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组与血糖控制理想组及控制尚可组的垂体后叶信号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P=0.061),血糖控制较差组的垂体后叶信号强度比值低于正常人(P=0.000),血糖控制理想组与控制尚可组的信号强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控制理想组与控制尚可组信号强度均高于控制较差组(P<0.05);5名控制较差组的患者治疗前、后垂体后叶信号强度比值平均为1.12±0.14,1.23±0.11,治疗后信号强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者及控制尚可者垂体后叶ADH含量无明显减少,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垂体后叶ADH含量减少;垂体后叶T1WI的信号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在我国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产后出血未得到及时、积极治疗,预后严重,有可能发生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一席汉氏综合症(sheehan's syndrome)[1].由于目前围产保健工作健全,产后出血发生率下降,席汉氏综合症发生率减少,国外统计率为0.9‰,国内发生率为0.12%~0.66%[2],较国外高,此发生率含产后严重感染所致席汉氏综合症.本文报道2例席汉氏综合症均为围产后出血所致,1例系解放前发生,另1例为10 a前发生.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目前国内报告较少,国外文献根据尸解材料,认为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纤维化比非糖尿病人多十一倍,但临床报告并不多。1956年Brennan等报告5例[lancet Ⅱ:12-16 1956]、除一例生前诊断外,余均在死后尸解发现有垂体前叶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这是因为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低下,临床症状及体征很轻,即使做激素测定,对部分性病损的临床表现亦不易识别,但它有严重的潜在危险,不能适应应激状态。故临床医生要对此合并症有足够的认识,对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要细致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院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患者的病因。方法对34例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因、临床表现、内分泌功能、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男4例,女30例患者;席汉综合征23例,4例Houssay综合征。垂体瘤1例,特发性垂体功能减退3例,空泡蝶鞍2例,生殖细胞瘤1例;所有患者都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80%以上患者有性腺功能低下表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占65%。结论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在临床是少见病、疑难病,在临床中要提高认识,对高危患者应予筛查及早发现。  相似文献   

8.
常见内分泌危象昏迷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分泌系统在维持神经中枢的细胞功能完整性方面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某个内分泌腺功能严重受损 (亢进危象或减退危象 )时 ,使网状结构细胞的功能紊乱 ,即可引起意识障碍、昏迷。因此 ,熟悉常见内分泌危象的临床特点 ,有助于昏迷的病因诊断。1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者可因一些重要的调节机体代谢功能的激素分泌不足 ,使机体对各种应激的反应能力下降 ,因而容易在感染、腹泻、手术、饥饿、脱水等情况下发生危象 ,引起昏迷。国内资料表明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出现昏迷者占2 4 %~ 36 .5 %。产后大出血或严重感染是引起垂…  相似文献   

9.
陆新虹  温玉洁 《广西医学》2007,29(6):893-894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症候群,常因产后大出血引起.因临床表现为多种靶腺激素的缺乏,症状复杂,易被漏诊误诊,重者可发生垂体危象,危及生命.我院1998年5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2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孟颖 《吉林医学》2011,32(26):5595-5596
<正>垂体功能减退是垂体前叶破坏引起的临床征象,伴有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的继发性萎缩[1]。成人垂体功能减退的最常见原因为垂体肿瘤,主要表现为各靶腺(性腺、甲状腺、肾上腺)功能减退。治疗上多采用靶腺激素替代治疗,需要长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临床比较少见,易误诊漏诊.现将一成功诊治病例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68岁. 主因口干、多饮、多尿4年,意识障碍1小时入院.4年前开始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当地医院查空腹血糖10mmol/L,餐后血糖16.1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费扬  李红 《浙江医学》2009,31(2):152-154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关系.方法 对294例富阳人民医院内科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血甲状腺功能筛查(促甲状腺激素和血清甲状腺激素),分析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结果 断面分析结果提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近9%,且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紧密相关.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肾脏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应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常规甲状腺功能筛查.  相似文献   

13.
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受下丘脑分泌的释放或抑制激素(因子)所控制,其分泌的激素经血循环到达周围靶腺后分别刺激性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减少见于垂体分泌细胞损害、下丘脑功能障碍或下丘脑与垂体联系中断。垂体本身受损造成垂体激素分泌缺乏称原发性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垂体柄或门静脉系统障碍,使下丘脑激素分泌缺乏或下丘脑激素不能进入垂体而使垂体一种或多种激素分泌不足,称继发性垂体功能减退症,随之发生相应的各靶腺萎缩、功能减退。常见的原因有垂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糖水平及治疗特点。方法测定318例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空腹血糖、餐后2h末梢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e)水平。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开始用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8周。结果31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22.6%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女性患病比例高于男性(13.5%vs9.1%,P〈0.05)。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HbAle明显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P〈0.05),替代治疗后所有患者HbAlc进一步降低,但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替代治疗后低血糖发生频率明显下降(P〈0.05),但替代治疗后胰岛素使用剂量增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较高,其血糖整体控制情况优于非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但低血糖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垂体或下丘脑的多种病变严重地破坏垂体前叶分泌功能时,就可产生一系列的内分泌腺功能减退症候。主要表现为性腺、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临床上称为垂体前叶功能低下或减退。由于某些诱因而激发,病势急剧加重,甚至昏迷,则称为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危象,简称垂体危象。这是临床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内分泌自身免疫综合征,又称多发性内分泌腺功能减退综合征(PGA),系指病理性自身免疫反应引起2个以上分泌腺疾病的症候群。我们曾于2001年收治了1例以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为首发,合并2型糖尿病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系:PGA的一种新型组合,现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结合垂体前叶激素缺少的数量,着重对垂体功能减退的有关问题,制别是部分垂体前叶功能减退问题的深入探讨。方法:对41例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病例从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了回顾总结。结果:分娩大出血引起本病者31例,其他原因引起本病者5例,原因未明者5例。结论:临床表现取决于垂体前叶激素受损的数量。对不典型病例要坚持长期随访观察,一旦确诊此病应采取相应的激素替代疗法和其他对因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8.
36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翠梅 《吉林医学》2011,32(22):4570-4571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6例以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见,多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少数患者为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缺乏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症状、体征。经降糖、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调脂等治疗后,全部患者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当重视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筛查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病房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64例作为病例组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同期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胰岛素治疗及二甲双胍治疗是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保护因素(■=0.195、0.541,95%CI:0.084,0.232;0.216,0.838);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吸烟史、HbAlc高以及TPO-Ab阳性是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8.440、4.276、6.678、6.266、1.813、6.131,95%CI:3.140,13.467;1.106,5.978;2.340,9.015;2.135,8.249;1.017,2.826;2.338,9.05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胰岛素治疗是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保护因素(■=0.198,95%CI:0.081,0.246);糖尿病肾病、吸烟史、TPO-Ab阳性均是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8.398、6.240、6.080,95%CI:3.132,13.514;2.101,8.568;2.324,8.942)。结论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吸烟史、TPO-Ab阳性均与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有相关性,对于患有糖尿病肾病、有吸烟史和TPO-Ab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择2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病例组,40例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并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者43例,占21.5%,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7例,占13.5%,对照组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3例,占7.50%,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者2例,占5.00%,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当重视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筛查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