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V综合征是水平性斜视的一种亚型,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水平斜视的15%~25%[1]。临床上以V型斜视较多见。V型斜视是指水平性斜视患者向下注视时集合加大,且常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现将我院51例V型斜视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1例V型斜视患者,外斜V征28例,内斜V征23例;男25例,女26例;年龄11~33岁,平均20.1岁。原在位水平斜视角20△~90△,上、下方水平斜角差为15△~30△。伴有双眼下斜肌功能亢进者15例,单眼下斜肌功能亢进者10例,余26例无明显斜肌功能异常。23例有不同程度的代偿…  相似文献   

2.
A -V综合征是水平性斜视的一种亚型 ,临床上较为常见 ,约占水平斜视的 1 5%~2 5% [1 ] 。临床上以V型斜视较多见。V型斜视是指水平性斜视患者向下注视时集合加大 ,且常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现将我院 48例儿童V型斜视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评价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 996年 2月~ 2 0 0 1年 8月收治 48例儿童V型斜视患者。其中外斜V征2 6例 ,内斜V征 2 2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5~ 1 2岁 ,平均 7 9岁。原在位水平斜视角 2 0 △ ~ 90 △ ,上、下方水平斜角差为1 5△ ~ 30 △ 。伴有双…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138例儿童非共同性斜视,并对其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儿童非共同性斜视进行分类、诊断.132例实施手术治疗,平均随访22个月.结果原在位眼位水平斜视≤10△,垂直斜视≤6△者83例(62.9%).原在位眼位,水平10△~20△,垂直7△~10△者49例(37.1%).代偿头位完全消失39例,减轻9例,无改善3例,术后偏向对侧1例;54例A-V征中,体征消失35例,12例好转,7例仍有A-V征;双眼球运动基本达平衡113例,19例无改善;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84例.6例后天性非共同斜视均接受了保守治疗,除1例外伤性斜视通过治疗,眼位恢复正常,复视消除;5例无效.结论儿童非共同性斜视,先天性多于后天性,上斜肌不全麻痹最为多见.手术时机选择,依双眼视觉功能的程度,功能丧失者应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单纯水平肌手术后共同性水平斜视伴轻度垂直斜视患者的垂直眼位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至12月的住院患者共19例.术前水平斜视伴轻度垂直斜视(≤10△)的患者,眼底照相未见明显旋转斜视,手术只行水平肌后徙和缩短手术,未做水平肌的垂直移位,未行垂直肌手术.随访3~12月,观察垂直眼位的变化.结果 (1)内斜视伴垂直斜视者7例,术前垂直斜视角4~10△.平均(7.10±02.15)△.术后垂直斜视角0~4△,平均(3.67±1.25)△,与术前比,降低2△~5△,平均降低(4.01±1.00)△.术后垂直斜视角比术前有降低者6例,占85.71%.手术前后的垂直斜视角比较,t =6.928,P=0.020.(2)外斜视伴垂直斜视12例,术前垂直斜视角3~10△,平均(6.91±3.09)△.术后垂直斜视角0-5△,平均(2.36±3.64)△,垂直斜视角减少1△~7△,平均(4.18±2.86)△.术后垂直斜视角比术前有降低者10例,占83.33%.手术前后的垂直斜视角比较,t=2.371,P=0.039.(3)垂直斜视角的减少量与术前垂直斜视角的大小成正相关,x2=0.023,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0.675.结论 水平斜视伴有小度数垂直斜视的患者,单纯水平肌手术后对垂直眼位有一定改善,且术前垂直斜视角越大,术后垂直斜视角的减少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下斜肌转位术在上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下斜肌转位术对复杂上斜视的手术效果.方法68例患者,其中垂直分离斜视46例,下直肌麻痹4例,下直肌缺如2例,双下转肌麻痹3例,单眼上斜肌麻痹5例,限制性上斜视2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眼球后退综合征2例,均直接采用下斜肌转位手术或作为补充治疗.结果单纯下斜肌转位术,可矫正正前方上斜视15△~20△,下斜肌转位术 上直肌退后术,可矫正40△~50△,下斜肌转位术 上直肌退后术及下直肌缩短术,可矫正40△~60△,但对上方视野效果最明显.结论下斜肌转位术对治疗上斜视是有效可行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离性垂直性偏斜 (DVD)是一种与一般斜视的神经支配法则相矛盾的垂直斜视[1] 。以往在手术方法的选择上较单一而局限 ,疗效欠佳。我科收治 18例DVD病人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8例中男 8例 ,女 10例。年龄 5~ 2 6岁。单眼患者 5例 ,双眼患者 13例 ,共 31眼。1 眼位 :10例合并内斜 ,斜视角为 2 5 △ ~ 80 △ ;6例合并外斜 ,斜视角为 -15 △ ~ -80 △ ;2例合并反向性斜视 ;1例右眼 2 0 △ ,左眼 -30 △ ,无远视 ,另 1例视近 30 △,视远 -15 △ ,矫正远视…  相似文献   

7.
焦永红  卢炜  吴晓  王京辉  赵堪兴 《眼科》2005,14(5):305-308
目的 探讨动眼神经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方式.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性斜视患者13例.方法 动眼神经不完全麻痹者8例,行外直肌的超常量后退,同侧内直肌折叠,对侧外直肌后退术.动眼神经完全麻痹、上斜肌健康者3例,行外直肌的超常量后退,同侧内直肌折叠,上斜肌转位术,即将上斜肌移位至内直肌上方;动眼神经完全麻痹且伴上斜肌麻痹者2例,行外直肌的超常量后退,内直肌鼻侧眶缘固定术.主要指标手术前后的水平、垂直斜视度.结果 术前外斜视在80^△~120^△以上,5例伴有下斜视15^△~35^△,2例伴有上斜视15^△~20^△;术后随访6~27个月,残余外斜6^△~20^△,残余下斜视4^△~10^△.结论 根据动眼神经麻痹造成的眼外肌麻痹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获得眼位的美容正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缝线松弛治疗大度数间歇性外斜视的安全性及长期疗效。方法:回顾68例大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按遮盖24h后最大手术量设计,双眼外直肌后徙10~14mm包括放松缝线2~4mm。所有患者行详细相关检查。术后随访24mo到3a,分析近期和远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wk:41例正位,斜视角为 8△~-8△;有14例轻度过矫。13例明显过矫,其中1例需要再手术。术后3mo,56例正位,斜视角为 8△~-8△;有6例轻度过矫,6例轻度欠矫;术后2~3a,56例正位,斜视度为 8△~-8△,有8例轻度欠矫。4例明显欠矫。眼球运动正常。结论: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缝线松弛治疗间歇性外斜视长期手术效果稳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非对称性手术矫正共同性斜视的疗效。方法:选择138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其中包括共同性外斜视88例,共同性内斜视50例,合并垂直斜视度<7△的20例,合并轻度眼球隐性震颤的4例。其中外斜视平均斜视度30△~65△,内斜视平均斜视度30△~70△。所有患者均经过屈光矫正,弱视治疗视力提高至0.8以上,或双眼视力平衡0.6以上,同视机检查视功能,内斜患者戴镜矫正6mo以上。三棱镜检查33cm和5m斜视度差值≤15△的基本型斜视患者,斜视度在30△~70△的行单眼水平肌肉后徙加缩短的非对称性手术。术后1wk年龄在6~14岁的做10d同视机功能训练。结果:术后1mo复查:矫正正位126例,欠矫8例,过矫2例,垂直斜视度变化不大,复视2例。术后3mo复查:矫正正位128例,欠矫8例,过矫1例,复视1例。同视机检查三级功能:术后做过功能训练的Ⅰ,Ⅱ,Ⅲ级视功能建立,Ⅰ级视功能建立35例,Ⅱ级视功能建立58例,Ⅲ级视功能建立45例。结论:非对称性手术矫正共同性斜视效果满意,儿童术后行功能训练有助于早日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50例水平斜视矫正术后分析结果显示:共同性内斜视以1~4岁发病多见,共同性外斜视以4~7岁多见。内斜视以轻、中度远视多见,外斜视以轻、中度近视多见。手术疗效与发病时间、治疗时间、斜视性质及病因有关。本文重点讨论早期手术对恢复双眼单视的重要性,并讨论手术后眼位回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水平直肌移位术在斜视治疗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斜视手术中施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和转位术的作用.方法 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遮盖法测定62例斜视患者各诊断眼位的斜视角及眼球运动等,并通过同视机检查和眼底照相评估主客观旋转斜视.手术年龄5~33岁,平均14岁.术后随访1~34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 (1)不伴有斜肌功能异常V型斜视26例,施行双侧水平直肌同方向垂直移位术或施行单眼水平直肌反方向垂直移位术,分别矫正垂直非共同性10~30△和8-25△,并未发现旋转斜视. (2)伴有斜肌功能异常A型斜视25例,单纯施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可矫正垂直非共同性8~30△,原在位与向下注视之间残留斜视角5~25△,而联合双侧上斜肌减弱术组,残留斜视角2~8△. (3)治疗共同性水平斜视伴有小角度垂直斜视8例,双侧水平直肌的向下或向上移位术矫正上斜视2~8△,残余上斜视2~5△. (4)治疗单眼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3例,施行水平直肌垂直转位至上直肌肌止端两侧,矫正垂直斜视角25~30△,残余垂直斜视角5△,眼球双上转运动均明显改善.结论 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能有效地矫正下斜肌功能无异常V型斜视垂直非共同性,联合双侧上斜肌减弱术能更有效解决A型斜视向下注视的斜视角,而治疗共同性垂直斜视的作用则有一定的局限性;转位术治疗单眼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一些学者提出增加直肌后徙量以减少多肌肉的手术。我院对 6例大角度水平斜视病例施行双侧同名肌超常量后徙术 ,收到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6例 ,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18~ 49岁 ,平均 2 9 8岁 ,其中共同性外斜 5例 ,斜视度 5 0~ 91△ ,平均 65 2 △ ,共同性内斜视 1例 ,斜视度 5 1 5 △ ,均为初次手术。术前采用角膜映光法、弧形视野计、马氏杆加三棱镜遮盖法测量 6m及 33cm斜视度 ,反复测量斜视度 ,牵引法确定有无复视 ,按统一标准测量术中后徙量及术后矫正效果。手术方法 :手术矫正量按内斜后徙或缩短 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改良的外斜视矫正手术治疗儿童小度数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 31例视近斜视度在20△ ~ 30△的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行改良的外斜视矫正手术,分别观察手术前后视远和视近的斜视度、视远和视近的斜视度的差值、术后的正位率、A-V型斜视、眼球运动以及立体视的变化.随访时间6~ 12个月.结果 术后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知觉性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分析2012-01/2013-06我科收治的178例知觉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知觉性斜视的类型,斜视眼视力障碍的病因,斜视度数分布,观察术后眼位及复视现象。结果:知觉性斜视178例中知觉性外斜视123例(69.1%),知觉性内斜视55例(30.9%),知觉性斜视中109例为屈光参差性弱视,123例知觉性外斜视的平均斜视度为69.32△,其中78例合并垂直斜视,55例知觉性内斜视的平均斜视度为56.45△,其中26例合并垂直斜视。术毕6例患者出现复视,均于2wk内消失。手术设计按内斜欠矫10△左右,外斜过矫10△左右,术后眼位±10△内为正位,所有患者均行斜视眼手术,超过60△者按超常量一截一退手术设计,术后1a随访,178例斜视患者中138例术后眼位达到正位。结论:知觉性外斜视较知觉性内斜视更为常见,知觉性斜视最常见的病因为屈光参差性弱视,通常斜视度数较大,且常合并垂直斜视,知觉性斜视手术可以较好的改善斜视外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垂直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垂直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垂直斜视病例43例,其中麻痹性斜视33例,垂直性分离性偏斜(DVD)8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2例。检查双眼和单眼运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遮盖试验及同视机检查垂直和水平斜视角,垂直斜视角3△~60△,水平斜视角10△~70△,作牵拉试验和Bielschowsky头位倾斜试验。手术一期完成31例,二期手术12例。手术选择在高位眼,麻痹眼及非注视眼。上斜肌麻痹26例行单侧或双侧下斜肌减弱术,5例行下斜肌和垂直直肌手术。1例上直肌麻痹行对侧眼下斜肌后退术,另1例行同侧眼下直肌后退术。8例DVD均采用一眼或双眼上直肌等量或不等量后退,后退量为6~9mm,合并下斜肌亢进的同时作下斜肌减弱术,其中1例行下斜肌转位术。2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行下直肌后退术。结果40例病人第一眼位正位,复视消失。2例DVD患者术后明显改善,1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患者术后垂直斜视8△。结论垂直斜视的手术起点是垂直斜度大于10△,在斜度最大视野内起作用的肌肉上手术,垂直斜视矫正应保证正前方及前下方注视野,手术宜选择在高位眼,麻痹眼及非注视眼上进行。  相似文献   

16.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斜视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53例斜视病人进行眼外肌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注射后近期最大斜视矫正度平均为40.58△(0~110△),中度疗效与显效占84.91%。对其中43例进行6~36个月(平均14.4个月)远期疗效的观察,平均矫正斜视度19.65△。21例病人行重复注射。有11例病人最终获得了正常的双眼单视维持18~22个月。讨论了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斜视的适应证、远期疗效和重复注射的指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内斜视术后继发外斜视的手术方式及术后眼位的变化。方法手术治疗43例内斜视术后继发外斜视的病人,探讨其手术方式并观察术后1周、6周、6个月和1年的眼位变化情况。结果单眼内直肌前徙7例,单眼内直肌缩短4例,单眼内直肌前徙+单眼外直肌后徙20例,双眼外直肌后徙5例,单眼外直肌后徙3例;4例外斜视度数≥50△行3条肌肉的手术。术后1年35例眼位正位(81.3%),其中单眼内直肌前徙或缩短11例术后8例(72.7%)正位,外直肌后徙8例(5例为双眼,3例为单眼)术后6例(75%)正位,单眼内直肌前徙+单眼外直肌后徙20例术后18例(90%)正位;1周~6周斜视度数变化-5.2△±0.4△,6周~6个月变化-1.2△±0.4△,1周~1年变化-6.4△±2.1△。1周~6周有25例患者(58.1%)有外斜视漂移,变化-8.0△±1.4△,其中术中过矫组的10例继发外斜视患者,术后6周内均出现了外斜视漂移,平均为-8.3±2.0△。结论外直肌后徙联合后徙的内直肌前徙是治疗继发性外斜视的有效方式。术中5△~10△小度数过矫可提高远期的术后正位率。  相似文献   

18.
上斜肌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上斜肌折叠或肌腱切断手术的特殊性,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18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施行上斜肌折叠术;对7例外斜视A征和7例动眼神经麻痹施行上斜肌肌腱切断术。观察手术中上斜肌解剖的特点及手术前后眼位、斜视角和临床特征的改变。结果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单侧12例、双侧6例行上斜肌折叠手术,均联合下斜肌减弱术。术中见上斜肌异常者9/18(50.00%),表现为肌腱松弛、肌止端附着点位于上直肌的鼻侧止端。手术矫正了原在位上斜视15^△~25^△,矫正鼻侧方向最大上斜视15^△~40^△。术后眼位恢复正位15眼,欠矫3眼,无过矫。外斜视A征伴双上斜肌亢进7例行双眼上斜肌肌腱切断术联合水平直肌手术,矫正了上下外斜角之差别20^△~30^△,消除了A征,未发现过矫,术后4例恢复双眼视觉。单侧动眼神经麻痹7例行上斜肌肌腱切断术矫正了原在位下斜视平均15^△,术后垂直斜视矫正6例,欠矫1例。结论 上斜肌肌止端解剖异常是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发病原因之一;上斜肌折叠或肌腱切断术主要改善旋转功能和矫正鼻下方垂直斜角,宜联合下斜肌或水平直肌手术。  相似文献   

19.
40例继发性外斜视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40例继发性外斜视的远期疗效观察张丽军,贺瑞,申长礼,张树梅,孙玉英近年来国内对继发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1985~1991年在我院手术的继发性外斜视患者进行随访,将有完整记录的40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有一眼视力≤0.1,...  相似文献   

20.
手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84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4年至2008年我科收治间歇性外斜视患儿84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8例;年龄3~15岁。本组斜视角为-10°(-25△)~-45°(-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