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风湿性心脏炎动物模型 ,观察其心脏病理改变 .方法  73只家兔随机分为 组 (n=11)和 组 (n=6 2 ) , 组应用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静脉感染并结合感染后青霉素肌肉注射 ,根据心肌病理结果将 组存活家兔分为 A风湿性心脏炎组和 B单纯感染组 ;观察各组外周血WBC,ESR,ASO,CIC,CRP的变化 ;应用促凝血活性试验测定感染后家兔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促凝血活性 (PCA) ;应用HE染色和透射电境观察各组心脏病理变化 .结果  A组家兔占 组存活家兔的 4 1.6 7% ,HE染色显示存在粘液样和纤维素样变性、风湿细胞浸润、类阿孝夫小体样肉芽肿和风湿性赘生物形成等病理改变 ,透射电境下所见与临床风湿性心脏炎心肌超微结构相似 ; A组 WBC,ESR,ASO,CIC,CRP增高较 B组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其中 WBC,ESR,ASO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改变 ,其 PCA值显著高于 组和 B组 ,(2 9.0 6± 12 .87) % vs(8.95± 3.2 2 ) %和 (12 .0 9±5 .96 ) % (P<0 .0 1)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家兔风湿性心脏炎动物模型较为可靠 ,风湿性心脏炎的发病率较同类研究明显增高 ,心脏病理特点和实验室结果均证明家兔风湿性心脏炎的存在 ,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  相似文献   

2.
风湿性心脏炎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中的常见病。随着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其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 ,因而延误了治疗 ,转变为慢性风湿性瓣膜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超声显像对风湿性心脏炎能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现将我院近年来 35例风湿性心脏炎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35例患儿 ,年龄 4~ 15岁 ,平均 9岁 ,其中女19例 ,男 16例。通过病史、临床体检、化验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 ,根据修订的Jones标准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炎。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中狮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5M…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该院1965~1974年间81例风湿性心脏炎住院患儿进行7~16年追访,并将结果完整的54例进行分析。全部病例按1965年修订的 Jon(?)s 标准诊断;其中除1例仅用阿司匹林外,全都采用强的松治疗,个别两者合用。强的松按1~2毫克/公斤/天给予,疗程一般8~12周,轻症6~8周。54例中16例死于风湿性心脏炎(占29.6%),另1例死于  相似文献   

4.
李家殊  钱永如 《重庆医学》1994,23(3):154-154
我院1971~1975年(下称甲组)收治风湿性心脏炎(下称风心炎)79例,1986~1990年(下称乙组)收治风心炎60例。本文对这二个年代风心炎的临床演变、心功能状态及预后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风湿热的临床变化很多,但无特異的診断方法,因而在临床上很容易引起漏診或誤診。风湿性心脏炎的診断,亦存在着同样問題。为此,特将我院自1956年7月至1963年12月間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炎58例作一分析,旨在探討风湿性心脏炎的診断問題,并参照文献上所提分型意见,根据本文病例的临床表现及病程經过再加以分型,可能对本病的診断会有所帮助。临床分析一、診断依据及病例选择:我们选择病例的标准,初发性心脏炎(以下簡称初发)基本上按照修正的Jones診断标准,共12例;再发  相似文献   

6.
超声心动图评价儿童风湿性心脏炎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儿童风湿性心脏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CDE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风湿性心脏炎惠儿临床治疗前后的CDE资料,分析抗风湿治疗对患儿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抗风湿治疗后患儿左房缩小,二尖瓣和三尖瓣返流减少,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心包积液消失或减少。二尖辩和主动脉瓣回声恢复正常分别为3例和1例,2例二尖瓣狭窄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抗风湿治疗后风湿性心脏炎患儿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部分病例的瓣膜病理性损坏可恢复。CDE是一种随访风湿性心脏炎治疗效果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儿童风湿性心脏炎的临床诊断规律并评价Jones诊断标准的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68例确诊的儿童风湿性心脏炎资料,统计分析各项诊断指标意义。结果 在68例患儿中,69.1%有心悸、气促等心脏方面表现。体检心前区听到Ⅲ/Ⅵ以上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杂音分别为58.8%和33.8%,血沉、AS0、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分别是92.6%、89.7%和83.7%。50例心肌酶检测结果中,66.O%升高。心电图P-R间期延长10.3%,心脏扩大的心电图、X线胸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出率分别是35.3%、86.8%和91.2%。CDE检查瓣膜增厚和瓣膜返流均达95.6%,心包积液和肺动脉增宽的检出率分别为42.6%和35.3%。除1例患儿外,其他病例左室收缩功能测值正常或偏高。结论 风湿性心脏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沉、AS0和C反应蛋白对急性风湿热诊断价值较大,心脏扩大和心肌酶升高有助于诊断心脏炎。CDE对风湿性心脏炎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建议将其结果作为风湿性心脏炎的主要诊断条件。  相似文献   

8.
儿童时期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并发心房颤动(下称房颤)较为少见,本文报告自1980年至1995年收治284例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并发房颤14例,并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急性风湿性心脏炎在儿童及青少年中极为常见,其临床症状及听诊酷似慢性风湿性二尖瓣病变,面目前又尚未有特异性的鉴别方法,因此,两者常易混淆。听诊和心音图有其一定的特点,有助于早期鉴别。现将我心音图室3例经复查确诊为急性风湿性心脏炎的听诊和心音图改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1972年12月~1988年12月16年中,采用中西两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炎37例,追踪观察5年以上的24例,其中4例留有永久性心瓣膜损害(即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狄窄及关闭不全),占后者17%,此文献报道25~70%明显降低,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鉴于儿童风湿性心脏炎的严重后果是遗留心瓣膜病,我院儿科对1971—1983年间儿童风湿热伴心脏炎的住院患者在出院后进行了远期随访。对44例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44例中,男21例,女23例。初发年龄最小为4岁,7—14岁共41例,占93.1%。  相似文献   

12.
鉴于儿童风湿性心脏炎的严重后果是遗留心瓣膜病,我院儿科对1971—1983年间儿童风湿热伴心脏炎的住院患者在出院后进行了远期随访。对44例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于1965年修订的Jons氏诊断标准(表1)中,对风湿病的各种症状做了较详细的记载,而对风湿性心脏炎的诊断标准做了如下的说明: (1) 不管有否风湿病或风湿性心脏病史;只要在心尖部出现有意义的收缩期杂音或舒张中期杂音或在心底部出现舒张期杂音或既往有风湿病或风湿性心脏病者,心脏杂音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明显的变化。 (2) X线检查显示心脏明显扩大; (3) 出现心包摩擦音、心包积液,或在心电图上出现明确的心包炎所见;  相似文献   

14.
用A组溶血性链球菌特异性菌膜抗原作为刺激物,测定94例风湿任心脏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促凝血活性(prcoagulantactivity,PCA),阳性率为82.98%,高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抗心肌抗体(AHRA)和抗链“O”(ASO)的阳性。本研究还测定了90例健康人、60例静止期风湿热、20例急性风湿性关节炎、94例其它疾病的PCA值作比较。证明该试验在诊断风湿性心脏炎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特异度为88.30%)。研究提示:①PCA是目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炎最有价值的检测方法;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参与风湿性心脏炎发病机制,而细胞免疫可能占更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膜抗原在淋巴细胞贴壁抑制试验中诊断风湿性心脏炎的特异性。方法 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膜抗原和 1%植物血凝素 (PHA)作为刺激物 ,分别测定 38例健康对照组 ,30例风湿性心脏病活动组 ,2 4例风湿性心脏病静止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贴壁抑制百分率 (LAIP)。结果 在特异性菌膜抗原刺激下 ,风心活动组LAIP为 ( 34.47± 4.5 6 ) % ,显著高于风心静止组 ( 12 .5 0± 3 .73) %和对照组 ( 13 .5 6± 3 .31) % ,而后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受PHA刺激后 ,风心活动组LAIP为 ( 8.95± 2 .5 2 ) % ,风心静止组 ( 6 .2 3± 1.6 1) % ,对照组 ( 7.5 1±3 16 ) % ,三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以链球菌菌膜为促凝刺激物的LAIP试验在判断风湿性心脏炎方面具有特异性 ,其特异性取决于所用的刺激原为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综合治疗经验。方法胸心外科共收治28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并进行了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AVR+MVR10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例,3例同时行改良三尖瓣DEVEGA法环缩。结果死亡1例(3.8%),死亡原因为心包填塞。随诊患者2月~2年,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注重术前准备,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避免手术不当引起并发症及加强术后并发症处理可进一步提高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疗效。  相似文献   

17.
陈洪 《当代医学》2014,(21):20-21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赣州市立医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使用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经过治疗7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经过随访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到了I~I 级,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占29例,早期死亡患者占4例,没有出现手术死亡例数。结论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取得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风湿性心脏炎与瓣膜脱垂的相关性。【方法】用超声心动图检查 110例根据修订Jones标准(1982 )确诊为风湿热并有急性风湿性心脏炎的患者发生瓣膜脱垂的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二尖瓣脱垂 77例 (70 % ) ,其中前叶脱垂 5 8例 (5 3% ) ,后叶脱垂 13例 (12 % ) ,前后叶均脱垂 6例 (5 % ) ;主动脉瓣脱垂 2 3例 (2 1% ) ,其中 4例不伴二尖瓣脱垂。总的瓣膜脱垂发生率为 74% (81/110 ) ,与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 6 % (10 /15 4)比较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1)。【结论】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是我国瓣膜脱垂 ,尤其是二尖瓣前叶脱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比较3种急慢性期风湿性心脏炎模型,找出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抗原Ⅰ、Ⅱ分别为灭活溶血性链球菌(GAS)与完全弗氏佐剂(CFA)、不完全弗氏佐剂(IFA)混合的乳化剂。 Lewis雌鼠随机分成四组:实验A、B、C组首次后足垫注射0.2mL抗原Ⅰ,随后分别注射抗原Ⅰ、Ⅱ、未灭活GAS免疫刺激建立模型,对照组D组分别对应ABC组各6只,GAS替换为生理盐水免疫刺激。于第7、12、24周末处死每组各6只,行血液生化及心脏HE染色检查。结果C组死亡率25%;A组心脏炎发生率最高,12周A、C组急性期损伤心肌、瓣膜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心肌间质风湿细胞聚集,较B组明显;24周慢性期损伤A组瓣膜纤维化程度及比率较B、C组高;D组心肌、瓣膜均无病理改变。结论 A组CFA与GAS1:1混合乳化剂免疫大鼠5次,之后GAS连续刺激,能为急慢性期风湿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提供较好的可复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3种急慢性期风湿性心脏炎模型,找出理想的动物模型。 方法 抗原Ⅰ、Ⅱ分别为灭活溶血性链球菌(GAS)与完全弗氏佐剂(CFA)、不完全弗氏佐剂(IFA)混合的乳化剂。 Lewis雌鼠随机分成四组:实验A、B、C组首次后足垫注射0.2 mL抗原Ⅰ,随后分别注射抗原Ⅰ、Ⅱ、未灭活GAS免疫刺激建立模型,对照组D组分别对应ABC组各6只,GAS替换为生理盐水免疫刺激。于第7、12、24周末处死每组各6只,行血液生化及心脏HE染色检查。 结果 C组死亡率25%;A组心脏炎发生率最高,12周A、C组急性期损伤心肌、瓣膜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心肌间质风湿细胞聚集,较B组明显;24周慢性期损伤A组瓣膜纤维化程度及比率较B、C组高;D组心肌、瓣膜均无病理改变。 结论 A组CFA与GAS1:1混合乳化剂免疫大鼠5次,之后GAS连续刺激,能为急慢性期风湿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提供较好的可复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