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硅凝胶假体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预防和降低假体隆乳术后包膜挛缩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51例(其中10例假体置换)采取预防包膜挛缩综合措施的隆乳就医者包膜挛缩发生的情况。对151例隆乳术者,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①适当扩大剥离的腔穴,一般较之假体直径大约2~4cm;②术中确炎舒松A囊腔局部浸润处理;③术后应用负压引流;④术后口服维生素E滴丸;⑤术后按摩及进行自身有节奏的运动。结果:术后随访0.5~2年,第一次隆乳的141例就医者中,136例患者乳房外观自然,挺拔逼真,手感柔软;5例就医者出现包膜挛缩(Baker分级:3例Ⅲ级,2例Ⅱ级)。10例假体置换就医者7例乳房外观自然,挺拔逼真,手感柔软;3例就医者再次出现包膜挛缩(Baker分级:1例l l I级,2例Ⅱ级)。结论:采取选择高质量假体、术中确炎舒松A囊腔局部浸润处理、术后引流和口服维生素E滴丸、术后坚持按摩及适当的运动等综合措施可以预防和降低包膜挛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硅凝胶乳房假体隆乳术后乳癌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凝胶假体作为隆乳材料应用以来,因其手感好,材料理化性质稳定,被广泛用于临床,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我科曾收治2例隆乳术后伴发乳癌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患者女.34岁,已婚,两年前于某美容院行隆乳术,患者诉置人体是“植物油囊”.术后形态尚满意,亦无不适感。于4d前突感右侧乳房不适.伴轻微疼痛,同时发现乳房较前增大.次日上述症状、体征更趋明显.遂到附近医院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700,其中:分叶71%.淋巴29%。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第4天.患者发现乳房肿胀程度更加明  相似文献   

5.
囊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乳房假体包膜挛缩3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隆乳术是常见的整形手术,硅胶假体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是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夏东胜曾报道国外一份资料称乳腺下置入者发生率为30%~70%,胸大肌下置入者15%,国内一般为4%~10%。自2003-2006年我们以囊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硅胶假体隆胸术后的包膜挛缩病例3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隆乳术后并发假体疝出和包膜挛缩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4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1例隆乳术后先后出现假体疝出和双侧乳房纤维包膜挛缩的患者,现将处理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某女,37岁,已婚,双侧乳房哺乳后萎缩10年,于2000年4月入院,查体双侧乳房萎缩,平坦,未及包块,入院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腋窝横纹切口隆乳术”,所用材料为200ml国产硅胶乳房假体。术后双侧乳房柔软,乳头、乳晕位置对称,外形满意。2个月后,患者因右侧乳房假体疝出,再次入院。当时查体:双侧乳房外形不对称,右侧乳房外形不圆,右侧(外下象限)较左侧乳房低2cm,右侧乳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感染既保留假体又使创面愈合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隆乳术后感染的患者采用保留假体创面浸泡冲洗、引流,预防假性愈合,控制感染并配合中药增强抵抗力,排脓生肌促进创面愈合等措施,多管齐下综合施治.结果创面愈合良好,无排异反应、乳房硬化及疤痕增生,双侧乳房对称外观及手感良好,患者非常满意.结论隆乳术后感染在严密观察,严格无菌技术下采取非手术疗法,既保留了假体节省了开支,又使患者免去了再次手术之痛苦及形体欠缺带来的心理障碍,不失为一种值得探讨的两全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预防和治疗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方法 对531例隆乳术患者,作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①适当扩大剥离的腔穴,一般较之假体直径大约3~4cm。②术后按摩及接受手术者自身有节奏的运动。③对已发生挛缩的纤维包膜进行手术松解。④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结果 早年142例中35例发生纤维包膜挛缩,按Baker法分类为Ⅲ°,其中18例再次手术,松解包膜,6例取除假体。531例手术包膜纤维化发生率为6.5%,较以往明显降低。结论 术后坚持按摩及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隆乳术后包膜挛缩。  相似文献   

9.
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预防和治疗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方法 对 5 31例隆乳术患者 ,作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①适当扩大剥离的腔穴 ,一般较之假体直径大约 3~ 4cm。②术后按摩及接受手术者自身有节奏的运动。③对已发生挛缩的纤维包膜进行手术松解。④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结果 早年 142例中 35例发生纤维包膜挛缩 ,按Baker法分类为Ⅲ° ,其中 18例再次手术 ,松解包膜 ,6例取除假体。 5 31例手术包膜纤维化发生率为 6 .5 % ,较以往明显降低。结论 术后坚持按摩及适当的运动 ,可以预防隆乳术后包膜挛缩  相似文献   

10.
隆乳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1.
硅凝胶假体隆乳753例术后早期随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假体隆乳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总结假体隆乳的经验。方法:分析753例假体隆乳者的效果及并发症率,总结手术方法、并发症的处理及术后治疗。结果:对6l8例进行了2~49个月的随访,其中并发症有纤维包膜挛缩、血肿、位置不正等,正确治疗后恢复良好,纤维包膜挛缩2例(0.32%)。结论:本丈所述假体隆乳方法效果良好,恰当地防治并发症能有效地提高假体隆乳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乳房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12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减少隆乳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隆乳术的远期效果。方法 对12例乳房假体隆乳术后1~13年间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包膜病理变化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2例15侧乳房中,单侧9例并发1种并发症者4例,并发2种者4例,并发3种者1例;双侧3例,并发同一种并发症者2例,并发3种并发症者1例。各种并发症有其特有的包膜病理及临床特点。结论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练掌握该术技能、造反优质假体、首选胸大肌下置  相似文献   

13.
应用国产硅凝胶乳房假体行隆乳术1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乳晕切开式小切口微小硅凝胶假体组合隆乳30例,回顾分析·临床手术体会。方法:乳晕下缘弧形切口,2.0~2.5cm,切至乳腺被膜并于其浅面向下潜行分离至乳腺下缘,沿乳腺下缘横行切开并分离乳腺后假体腔隙,严密止血,植入微小硅凝胶假体。结果:术后均无感染和血肿发生,乳房外形满意,无两侧不对称现象发生,切口瘢痕隐蔽不显见,无包膜挛缩复发,手感良好。结论:乳晕切开式微小凝胶假体组合隆乳是一种效果良好的隆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乳癌根治术后同期假体置埋隆乳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乳癌根治术后,应用硅凝胶乳房假体同期置埋隆乳.方法对手术的方法选择及实施,切除物体积与假体型号的关系,术后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随访感到手术后乳房多项外在指标均较满意.结论该方法比应用各种自体组织隆乳大为简化,并免除手术分期进行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报告乳癌根治术后 ,应用硅凝胶乳房假体同期置埋隆乳。方法 对手术的方法选择及实施 ,切除物体积与假体型号的关系 ,术后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随访感到手术后乳房多项外在指标均较满意。结论 该方法比应用各种自体组织隆乳大为简化 ,并免除手术分期进行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性,35岁。1996年于外院行置入假体隆乳术,术后自觉外形欠佳,2006年再次行置入假体隆乳术,术后1个月自觉乳房较硬。且日后并无明显改善,来我院要求取出的同时再次隆乳。查体:双侧乳房中等硬度,无触痛,为乳房假体包膜挛缩Bakerm型。在全身麻醉下,取双侧腋横纹切口,分离至胸大肌外缘及胸大肌后间隙,触及假体包膜,以电刀切开包膜。充分游离后取出“毛面”乳房假体,  相似文献   

18.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31岁。因双侧乳腺发育欠佳,于2003年8月在我院行国产硅凝胶假体隆乳术。采用乳晕切口,于胸大肌下放置180ml光面硅凝胶假体,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按摩3个月,患者对乳房外形及手感均感满意。  相似文献   

19.
隆乳术后假体取出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隆乳术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美容外科手术。目前使用的假体材料主要为硅凝胶乳房假体和盐水充注式乳房假体。我科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隆乳术后假体取出病例75例,现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取出原因,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隆乳术后假体爆裂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患者女 ,30岁 ,6年前在我院行隆乳术 ,行乳晕旁切口 ,胸大肌下放置 180ml雾状硅凝胶假体 (华南理工大学钰霖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 ) ,术后术区愈合良好 ,乳房外形及手感均满意。术后 5年 ,因打架右侧乳房被拳击中 ,伤后胸部疼痛剧烈 ,曾在当地医院拍胸部X线片 ,未见异常 ,伤后右侧乳房无肿大或缩小。术后 6年 ,因嫌术后乳房小 ,要求更换较大的假体隆乳。术前检查两侧乳房基本对称 ,外形及手感良好 ,无结节及肿块 ,无乳房硬化。手术在局麻下沿原切口切开 ,见左侧乳房假体包膜囊壁不厚 ,包膜囊壁完整、光滑 ,顺利取出假体。切开右侧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