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经12周治疗后,观察比索洛尔对患者心功能及心率(HR)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心率较对照组显著减慢(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慢心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如何,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控制和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特别是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有利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自2003年3月~2007年9月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38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进行问卷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经临床确诊的8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温阳益气利水方内服,1疗程治疗7天,3个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和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3.02%优于对照组70.45%,P<0.01;治疗后,改善血脂指标TC、TG、HDL-C、LDL-C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疗效确切,能够稳定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效应,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抗抑郁治疗对合并抑郁症状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号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抗抑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分别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SDS抑郁自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显著改善,但观察组两项指标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对照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衰治疗有效率和半年内再住院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抑郁症状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抗抑郁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其近期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和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服倍他乐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观察左心室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塑和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李允均 《医学综述》2011,17(14):2238-223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心功能分级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DV、ESV、心功能分级、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现察左卡尼丁(Lcarnitine,LC)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表竭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按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左卡尼丁(静滴4.0g/d,连续2周)。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及其他临床表现,以及6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治疗组NYHA分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HR、BP、HS-CRP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丁对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心功能作用明显,可选择其与常规心衰治疗相配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汤剂,两组疗程均为15天。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心功能指标,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运动康复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8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序的运动康复治疗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运动耐量提高(P<0.05),再住院率下降(P<0.05),病死率下降(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可以减少医疗支出.  相似文献   

10.
李沛  曾丽 《中外健康文摘》2012,(35):200-201
目的观察国产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将142例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I~IV级)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 d,连续治疗9个月.治疗前后根据NYHA 心功能分级变化判定疗效,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射血分数( LVEF),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NYHA 心功能分级下降,超声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血清hs-CRP 水平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 P<0.05)结论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7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6.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对于血脂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能够改善心功能和血脂,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万爽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43例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在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万爽力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万爽力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万爽力(曲美他嗪)治疗,各组病人观察治疗8周,每组病人分别进行血浆脑钠素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的测定。结果万爽力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血浆脑钠素水平(P<0.01或P<0.05),但万爽力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更有效降低血浆脑钠素的浓度及改善心功能(P<0.05)。结论万爽力能有效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素水平,改善心功能。同时脑钠素可作为一种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程度及预后的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及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LVEF、LVEDD、CO及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何炎尧 《海南医学》2004,15(12):40-41
目的探讨和验证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卡维地洛治疗组)和B组(常规治疗对照组),A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B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安慰剂,治疗观察时间三个月;然后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等与B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良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仅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16周观察NYHA分级、心电图变化.结果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较一般常规治疗在改善心功能及心电图方面效果显著.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硝普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的84例心衰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吸氧、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以硝普钠治疗,对照组给以酚妥拉明治疗;治疗观察4天,并对两组的心功能改善、症状改善及心脏彩超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普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应用硝普钠。  相似文献   

17.
赖诚民 《吉林医学》2011,(10):1937-1938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酯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3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和坎地沙坦酯。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联合卡维地洛能够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观察、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心功能及心室重塑指标和两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LVESV、LVEDV和LVEF得到显著的改善(P<0.05),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间LVESV和LVEF间的变化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能有效防止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长期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9.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为生脉注射液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一致的心衰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生脉注射液治疗15 d.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l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功能检查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陈旭明 《吉林医学》2010,31(20):3215-321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素的影响。方法:4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脑钠素(BNP)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SV、CO、CI等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血浆BNP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卡维地洛组心功能各指标改善更为明显,血浆BNP浓度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存在明显异常,卡维地洛可改善心功能并纠正异常的BNP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