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本院2008 年1月-2010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VAP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对VAP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监测期间共发生VAP 22例次,呼吸机使用天数1 202 d,VAP日感染率为18.30‰.2008年、2009年和2010年VAP日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P<0.05).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患儿VA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VAP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共培养出病原菌9株,共检测到6例耐药菌.结论 根据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VAP感染发生的特点,开展目标性监测可以有效地降低VAP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PDCA循环管理理论,对鹤壁市人民医院综合ICU使用呼吸机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实施干预措施和持续改进,通过比较年度VAP发生率,观察PDCA循环管理效果.结果 2011年7月~2012年6月使用呼吸机30人,使用呼吸机日数109 d,发生VAP 5人,发生率45.87‰; 2012年7月~2013年6月使用呼吸机34人,使用呼吸机日数258 d,发生VAP 4人,发生率15.50 ‰,与上年度年相比P<0.05.结论 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目标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其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ICU病房应用呼吸机患者VAP的发病率,并研究患者口咽部、胃液中、呼吸机的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的微生物定植情况及其它5项危险因素与VAP之间的关系。结果VAP的发病率为61.02%,每千日机械通气感染率为100‰,病死率33.33%;机械通气时间≥7d、患者口咽部微生物定植、APACHEⅡ评分≥15分、呼吸机通气管路微生物定植是VAP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VAP的发病率高,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为综合医院制定切实可行的VAP感染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7—2018年在某综合医院ICU(包括ICU、EICU和NICU)开展VAP目标性监测,对使用呼吸机和发生VAP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VAP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和病原菌特点。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AP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17—2018年ICU患者的呼吸机使用率为33.58%,共发生VAP感染58例次,感染率为5.89‰。2018年ICU患者呼吸机使用率较2017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龄(P<0.001)、脑出血(P=0.028)、气管切开(P=0.009)、患者住院天数(P<0.001)和呼吸机使用天数(P<0.001)是VAP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气管切开和患者使用呼吸机天数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OR>1,P<0.05)。(3)VAP相关病原菌培养居于前列的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7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间我院ICU病房收治的并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VAP分为VAP组40例与非VAP组1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总结VAP危险因素,并制定合理的预防策略。结果 180例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22.22%;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使用胃粘膜保护剂、再次气管插管、意识状态、用广谱抗菌药物等。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积极预防,可有效减少VAP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建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以及高危因素,为临床治疗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入住罗定市人民医院新建综合性ICU的727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对确诊VAP患者的病原体进行鉴定和监测,并单因素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VAP共89例,发生率为12.24%,检出病原菌9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6株(69.47%),革兰阳性球菌20株(21.05%),真菌9株(9.47%);主要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6.84%、13.68%、10.53%、10.53%、6.32%;机械通气时间≥7d、昏迷、输血、留置胃管、气管导管气囊无定时测压、联用抗菌药、应用制酸药物均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综合ICU的VAP发生的高危因素甚多,通过目标性监测能够及时对病原菌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VAP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周林 《重庆医学》2013,42(1):69-71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制定ICU目标性监测方案、记录ICU患者日志,对2011年1~12月ICU入住的384例患者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84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53例,病例(例次)感染率为13.80%,患者日感染率(例次)为3.41‰。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为61.98‰;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7.96‰,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为2.23‰。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血液相关性感染。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目标性监测有利于及时、准确掌握ICU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制定有效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监测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易感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9年7-12月ICU住院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共监测254例患者,病例感染率13.77%,病人日感染率39.59 0/00,呼吸机相关肺炎83.87 0/00,泌尿道插管相关感染率8.91 0/00,动静脉插管相关感染率8.840/00,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4.37,调整病人日感染率9.05 0/00.结论 缩短ICU的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从而提高危重患者救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2年5月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机械通气患者142例,其中发生VAP的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23.9%;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占比分别为82.0%、8.oN及10.ooA;年龄较大、机械通气时间长、使用制酸药物、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用及留置胃管等均是VAP的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积极预防,可有效减少VAP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医院感染监测体系作用效果,探索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高危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应用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对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经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进行干预及监测。结果应用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后ICU病房的VAP感染率逐年下降,病死率下降,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平均ICU住院天数降低;提示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应用有效。结论应用医院感染监测体系有助于控制VAP发生率,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意义,适于在各级医疗单位开展,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病原菌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9~2011年1317例机械通气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对确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进行监测和药敏学分析,并单因素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VAP 113例,发生率为8.5%,检出病原菌11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9株,占57.98%;革兰阳性球菌37株,占26.05%;真菌19株,占15.97%;主要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2.88%、9.85%、9.09%、6.06%、5.30%;呼吸机使用时间≥7天、昏迷、留置胃管、应用制酸药物、联用抗菌药、气管导管气囊无定时测压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VAP发生的高危因素甚多,通过目标性监测能够对病原菌与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分析评价,争取有效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AECOPD患者发作期相关呼吸机肺炎病原菌感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伟群 《海南医学》2011,22(13):39-41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发作期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呼吸内科ICU病房68例AECOPD患者发作期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分析V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68例AECOPD患者发作期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开展ICU目标性研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和原因,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监测2011年1-6月入住ICU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目标性监测24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率为14.11%,日医院感染率为24.54‰,调整日感染率为9.40‰;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千日发病率为39.66‰,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千日发病率为1.46‰,留置尿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千日发病率为9.07‰。结论: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危险因素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有效干预,可降低ICU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导管相关感染(CRI)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有效地防治和治疗CR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1年1~12月该院综合性ICU所有住院患者相关导管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综合性ICU住院患者中,呼吸机相关肺炎例次感染率、导尿管相关感染例次感染率、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例次千日感染率分别3.92‰、3.08‰、8.08‰.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导管使用率高,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并对有侵入性诊疗操作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ICU目标性监测工作开展多年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现状。方法调查2015年至2017年全院ICU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呼吸机使用情况及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测实施3年,呼吸机使用患者日为2683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年发病率分别为24.18‰、15.21‰、7.04‰,呈逐渐下降趋势。ICU患者呼吸机使用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本院在开展目标性监测工作上已取得一定成就,严格规范呼吸机使用患者的各项操作,有效降低了VAP的发病率,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及其特点。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ICU患者VAP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法(ASIS)计算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VAP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46.89‰,经ASIS法计算后,VAP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11.06‰;VAP患者死亡率为32.56%,带管时间与年龄在死亡和存活的VAP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原菌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为首。结论:ICU医院感染率高,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必须加强呼吸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与管理,重视对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的监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ICU患者导管相关医院感染的情况开展目标性监测,分析危险因素,采取集束干预措施,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ICU的2334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填写统一调查表;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11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干预前),未实施集束干预措施;将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119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干预后),采取导管相关感染集束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留置导管总天数为2871天,发生医院感染71例,感染率为24.73‰,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为36.56‰,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为32.70‰,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为6.09‰;观察组留置导管总天数为3075天,发生医院感染44例,感染率为14.31‰,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26.06‰,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为13.96‰,血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病率为3.97‰,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相关导管的使用是增加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一系列集束干预措施,可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陈素梅 《重庆医学》2015,(2):274-275
8%~28%机械通气可能会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且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较一般患者感染的危险性高3~10倍[1]。VA P 的发生将导致患者在IC U内住院时间延长5~7 d ,总住院时间延长2~3倍,增加住院费用[2‐3]。江苏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每季度对全省开展目标性监测的二、三级医院ICU VAP 患者提出干预措施,本院综合ICU自2012年下半年根据江苏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提出的干预措施,对本院ICU VAP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降低了VAP 发生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病原菌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09~2011年1317例机械通气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对确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进行监测和药敏学分析,并单因素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VAP 113例,发生率为8.5%,检出病原菌11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9株,占57.98%;革兰阳性球菌37株,占26.05%;真菌19株,占15.97%;主要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2.88%、9.85%、9.09%、6.06%、5.30%;呼吸机使用时间≥7天、昏迷、留置胃管、应用制酸药物、联用抗菌药、气管导管气囊无定时测压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VAP发生的高危因素甚多,通过目标性监测能够对病原菌与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分析评价,争取有效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特征及医源性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特点和独立医源性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ICU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间行机械通气的127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按诊断标准分发生VAP组和未发生VA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医源性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和预后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VAP发生率为33.1%;停留鼻胃管或鼻空肠管,洗胃机洗胃,禁食3d以上,应用制酸剂或H2受体拮抗剂,持续3d以上使用激素,应用第3代头孢是发病关系密切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分离出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部分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结论预防VAP首先应针对发生VAP的医源性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