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特征,关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ELISA检测观察组脑脊液中TNF-α、IL-6和IL-18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TNF-α、IL-6和IL-18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TNF-α、IL-6和IL-18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TNF-α、IL-6和IL-18高表达及协同性对促进患者病程的进展可能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TNF-α、IL-6和IL-18的表达可能对判断病情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赤雹根总皂苷(TSTDR)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脾脏指数和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STDR低(40mg/kg/d)、中(80mg/kg/d)、高(160mg/kg/d)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组(12mg/kg/d)。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ml建立AA大鼠模型,成模后各用药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1d。计算大鼠的脾脏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脾脏TNF-α、IL-1β、IL-6的表达。结果:TSTDR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脾脏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TSTDR各剂量组大鼠脾脏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并且,TSTDR中剂量组、TSTDR高剂量组大鼠脾脏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TSTDR低剂量组(P<0.01,P<0.05)。结论:抑制脾脏TNF-α、IL-1β、IL-6的表达可能是TSTDR治疗AA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晓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78-79,83
目的探讨β-葡萄糖苷酶、IL-6和IL-12在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9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选取60例证实为正常的新生儿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观察不同病变分期患儿血清中β-葡萄糖苷酶、IL-6和IL-12的表达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中β-葡萄糖苷酶、IL-6和IL-1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β-葡萄糖苷酶、IL-6和IL-12的表达与病变分期相关。观察组中IL-6和IL-1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血清中β-葡萄糖苷酶、IL-6和IL-12呈高表达,三者对疾病的进展可能有促进作用。联合检测β-葡萄糖苷酶、IL-6和IL-12对早期判断病变分期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血清和房水白细胞介素-34(IL-34)水平及与炎症 因子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全军眼科中心治疗的 ARC 患者150 例(150 眼)作为观察组,同期眼外伤患者15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 清和房水IL-34、超敏C 反应蛋白(hs-PC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 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IL-34、hs-PCR、IL-1β、IL-6、TNF-α 水平高于对 照组(P <0.05)。观察组房水IL-34、hs-PCR、IL-1β、IL-6、TNF-α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 组血清IL-34 水平与hs-PCR、IL-1β、IL-6、TNF-α 水平呈正相关(r =0.512、0.564、0.531 和0.524,均 P =0.000)。观察组房水IL-34 水平与hs-PCR、IL-1β、IL-6、TNF-α 水平呈正相关(r =0.557、0.603、 0.581 和0.532,均P =0.000)。结论 ARC 患者血清和房水IL-34 水平升高,可能通过与其他促炎因子相互作 用参与疾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奥司他韦对成人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IL-1β、IL-6、TNF-α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成人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奥司他韦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肺部影像学积分和病毒核酸转阴情况、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指标、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治愈率56.25%明显低于观察组96.88%(P<0.05);对照组发热消退时间、乏力缓解时间、喘憋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肺部影像学积分高于观察组,病毒核酸转阴天数多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β、IL-6、TNF-α炎症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IL-1β、IL-6、TNF-α、hs-CRP炎症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IL-1β、IL-6、TNF-α、hs-CRP炎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炎症指标水平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免疫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皮疹和头晕等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奥司他韦治疗成人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其疗效显著,可抑制IL-1β、IL-6、TNF-α和hs-CRP水平提高,明显改善其免疫功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络止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通络止血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ELISE法测定大鼠外周血细胞因子IL-1β,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A大鼠外周血中IL-1β、TNF—α显著升高(P〈0.01);通络止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尤以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结论通络止痛胶囊可能通过降低IL—1β和TNF-α,抑制AA大鼠骨与软骨的破坏,减轻滑膜炎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减荆防败毒散对风寒型外感热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风寒型外感热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应用加减荆防败毒散治疗,观察2组患者退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改变及疗效;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组,测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及健康组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1β含量均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荆防败毒散可能影响外感热病(风寒证)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细胞免疫机制在卒中后抑郁(PSD)中的作用,探讨IL-1β、IL-2、IL-6及TNF-α与PS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确诊的PSD患者90例和卒中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浓度,观察IL-1β、IL-2、IL-6及TNF-α浓度的变化。结果 (1)PSD患者血清IL-1β、IL-6及TNF-α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IL-2浓度水平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2)不同抑郁程度的PSD患者IL-1β、IL-6及TNF-α的血清浓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的血清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β、IL-2、IL-6及TNF-α与卒中后抑郁有相关性,提示相关细胞因子可能是参与器质性抑郁状态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PSD患者的抑郁程度与血清IL-1β、IL-6及TNF-α的浓度水平呈正相关,与IL-2的血清浓度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灌肠方对UC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作用.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备UC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灌肠方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分别检测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IL-6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灌肠方低剂量组TNF-α、IL-1、IL-6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灌肠方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IL-1、IL-6含量低于模型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灌肠方能够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UC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风Ⅱ号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组、中风II号低剂量组、中风II号高剂量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果中风II号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血清TNF-α、IL-1β含量,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中风II号可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过高表达,抑制炎症级联反应,减轻急性脑缺血大鼠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慢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血清IL-2、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10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西医组(对照组)50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2.0%,高于对照组50.0%(X2=3.95,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IL-2、IL-6和TNF-α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2.115~2.754,P<0.05~0.01);治疗组治疗后IL-2、IL-6含量高于对照组(t=2.315,t=2.431,P<0.05).结论 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可能对预后判定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与脑梗死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入院第3天的脑脊液中[L-6、TNF-α的含量,并分析IL-6、TNF-α含量与认知功能缺陷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脑脊液中IL-6、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脑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认知功能缺陷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检测脑梗死中脑脊液中IL-6、TNF-α对判断脑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但不能直接反映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黄水煎液对实热证模型大鼠细胞解热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苯酚造实热证大鼠模型,黄连水煎液灌胃治疗。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大黄组与模型组比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大黄通过降低发热大鼠血浆中IL-1β、IL-6、TNF-α细胞因子的含量水平而发挥其细胞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17-19+29
目的 研究多巴丝肼片结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采用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单纯多巴丝肼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6以及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以及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言语语调及速度、坐起及走路姿势、写字及动手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经多巴丝肼片结合普拉克索治疗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25例MPP患儿(研究组)和10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中69例存在胸腔积液,其中21例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设为肺部有纤维化组,其余48例未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患者设为肺部无纤维化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并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肺部无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高于其血清浓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其血清浓度(P〈0.05);而肺部有纤维化组胸水TNF-α和IL-8水平较无纤维化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TNF-α、IL-6、IL-8和IL-10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在肺部纤维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及预后判断依据,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银莱汤对发热大鼠体温和血清IL-1β、TNF-α、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连续测温3次,选取合格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10 mL/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银莱汤高剂量组、银莱汤中剂量组、银莱汤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8只大鼠.分别于造模前0.5 h和造模后5 h两次灌胃给药,造模后每小时测温一次,于末次给药后3 h取血,通过ELISA和RIA方法检测血清中炎性介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水平.结果 银莱汤各剂量组体温均低于模型组(P<0.01),银莱汤各剂量组血清中IL-1β、TNF-α、IL-6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银莱汤对发热大鼠具有明显的退热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少血清中IL-1β、TNF-α、IL-6的产生或加速降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秦海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54-155
目的 观察急性期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 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在本院治疗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2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23例的血清,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各组对象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细菌性脑膜炎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 〈 0.05).结论 血清TNF-α与IL-1β的检测可以用于对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TNF-α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IL-6和TNF-α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析两者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6和TNF-α水平依据病情重、中、轻不同而递减,并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813,r=0.857,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TNF-α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地塞米松对早期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复制脓毒症模型。按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脂多糖组(L)、脂多糖+地塞米松组(LD)、LPS+异丙酚组(LP组)、LPS+异丙酚+地塞米松组(LPD组)。各组大鼠于造模后麻醉处死,取腹主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 L组TNF-α、IL-1β和IL-6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L-10则明显降低(P均〈0.05);LD组、LP组、LDP组同L组比较,其结果显示TNF-α、IL-1β和IL-6均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P〈0.05;P〈0.05;P〈0.05);LDP组同LP组、LD组比较,LDP组TNF-α、IL-1β和IL-6表达量明显下降,IL-10明显升高(P〈0.05)。结论 LPS可迅速引起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抑制IL-10的表达;地塞米松、丙泊酚干预后,TNF-α、IL-1β和IL-6的量明显减少,IL-10明显升高,且两药联用干预效果更明显,对早期脓毒症大鼠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继发性HSPN患儿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肾脏未发生损伤的HSP患儿(P<0.05)。结论血清中的IL-6、IL-8及TNF-α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发病的整个过程,对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清细胞因子进行监测,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为治疗提供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