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44例甲亢性肝损害(A组,肝功能异常组)的临床特点,并与50例新诊断甲亢患者(B组,肝功能正常组)相对照,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A组患者血清ALT、AST、TT3、TT4水平和平均年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甲亢性肝损害临床表现不典型,甲亢性肝损害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马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1948-1949
目的:探讨1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简称甲亢性肝病)患者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6例甲亢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并将26例新诊断甲亢患者分为A组(肝功能异常组)和B组(肝功能正常组),分析两组血清ALT、AST、TT3、TT4水平和年龄。结果:16例甲亢性肝病临床表现不典型,A组血清ALT、AST、TT3、TT4水平和年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甲亢性肝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甲亢性肝病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50例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50例甲亢无肝功能损害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分别为(6.16±1.54) nmol/L、(265.36±24.56) nmol/L、(20.13±3.65) pmol/L、(56.82±7.55) pmol/L,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2 6、18.632 3、10.647 2、14.331 1,P<0.001),两组患者促甲状腺素(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42 9,P>0.05).研究组患者常见的肝功能异常指标为ALP、TBIL、ALT、AST和γ-GT,所占比例分别为54.0%、10.0%、22.0%、20.0%和12.0%.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肝损伤相互影响,甲亢性肝损害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功能有无损害,将患者分为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组(A组)和甲亢无肝功能损害组(B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相关因素。结果①甲亢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为31.6%;②甲亢性肝损伤与甲亢病程、年龄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无关(P>0.05);③甲亢性肝损伤患者血清三碘甲腺原酸氨(TT3)、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酸氨(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高于甲亢无肝功能损害组,而促甲状腺素(TSH)两组则相差不大(P>0.05);④甲亢性肝损害最常见的异常肝功能指标是碱性磷酸酶(ALP)。结论甲亢较易引起肝损伤,ALP是肝功能最常见的异常指标,甲亢性肝损伤与甲亢患者的年龄、病程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而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5.
甲亢性肝损害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本院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分析57例甲亢性肝损害(A组,肝功能异常组)的临床特点,并与62例甲亢患者(B组,肝功能正常组)相对照,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甲亢性肝损害肝功能主要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升高;A组患者血清ALT、AST、ALP、TT3、TT4、FT3、FT4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平均年龄高于B组(P〈0.05)。结论甲亢性肝损害临床表现不典型,甲亢性肝损害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了解血清PCⅢ及HA变化 ,探讨苦参碱抗纤维化作用。方法 采用苦参碱治疗肝炎肝硬化 30例 ,并设 3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Ⅲ型前胶原 (PCⅢ )和血透明质酸 (HA)的变化。结果 苦参碱组治疗后血清PCⅢ及HA明显下降 ,P <0 0 5 ;而对照组只有轻度下降 ,P >0 0 5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苦参碱具有降低血清PCⅢ及HA水平 ,进而减轻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摄碘率(RAIU)与甲亢患者~(131)I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甲亢患者150例,按照甲状腺24h RAIU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经过~(131)I治疗6个月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TT3、TT4、TSH、FT3和FT4水平,计算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随着患者甲状腺24h RAIU的降低,血清TT3、TT4、FT3和FT4水平随之降低,TSH随之升高,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B、C三组之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24h甲状腺摄碘率与~(131)I治疗Graves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关:24h RAIU越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越明显,甲亢的治愈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效果对比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某院就诊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28例。观察组给予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0例甲亢患者作为甲亢组,另选取同期39例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健康组.两组受检人员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项血清甲状腺激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并分析对比两组受检人员各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以及各项甲状腺激素检测异常率.结果甲亢组TT3为(5.42±1.29)nmol/L、TT4水平为(20.26±2.17)μg/dl高于健康组的(2.38±0.27)nmol/L、(7.49±2.20)μg/dl,TSH水平为(0.20±0.15)mIU/L低于对照组的(1.43±0.46)mIU/L,甲亢组Tg水平为(80.68±3.62)IU/ml高于健康组(35.69±3.63)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TT3、TT4、TSH检查异常率分别为98%、100%、95%,显著高于健康组的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能有效判断患者病情状况,便于医师尽早干预治疗,缓解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更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GD)患者是否存在性激素水平失衡,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性激素的水平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T)、雌二醇(E2)水平,采用硫酸铵沉淀法测定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容量(SHBG)。结果甲减组与对照组TT为(1.70±0.60)ng/ml vs(2.40±0.20)ng/ml,E2为(0.08±0.01)pg/ml vs(0.13±0.03)pg/ml。甲减患者组血清TT、E2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甲减组与对照组FSH为(18.12±1.30)mU/L vs(10.8±1.40)mU/L,LH为(32.89±21.64)mU/L vs(10.20±1.10)mU/L,甲减组FSH、L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甲亢组与对照组FSH为(15.20±1.10)mU/L vs(10.80±1.40)mU/L,TT为(4.20±0.30)ng/ml vs(2.60±0.30)ng/ml,甲亢组FSH、T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亢组与对照组LH为(18.30±1.70)mU/Lvs(10.20±1.10)mU/L,E2为(0.29±0.02)pg/ml vs(0.13±0.03)pg/ml,甲亢组LH、E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HBG的改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性激素水平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浓度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的浓度。结果各种病因肝硬化患者及其Child各级患者PⅢN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肝硬化Child A、B、C患者PⅢNP水平差异也存在着显著性。结论血清PⅢN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综合肝功能状态,对评价肝硬化患者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抗感染药学》2016,(5):1046-1048
目的:评价~(131)碘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伴重症肝损害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伴重症肝损害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及体征改善情况,以及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和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6月后患者肝功能各指标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善情况优于治疗3月的疗效(P<0.05)。结论:采用~(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伴重症肝损害患者,疗效改善显著,用药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严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4,(26):269-270
目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并对结果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者150例患者,分为健康组、甲亢组、甲减组,每组50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3组患者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TT3)、总甲状腺素(TT4)、FT3、FT4、TSH的含量及诊断符合率。结果甲亢组TT3、TT4、FT3、FT4的含量均明显升高,甲减组的TT3、TT4、FT3、FT4的含量均明显降低,甲亢组血清TSH含量明显降低,甲减组血清TSH含量明显升高;甲亢组及甲减组的血清FT3、FT4、TSH的诊断符合率均优于TT3和TT4,其中,甲亢组FT3的诊断符合率优于FT4,甲减组FT4的诊断符合率优于FT3。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状腺激素安全有效,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FT3、FT4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146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并就上述指标与临床肝功能指标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Ⅳ-C、LN、PCⅢ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不同病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慢性乙肝患者血清Ⅳ-C、PCⅢ水平与血浆PT呈正相关,HA、Ⅳ-C、LN水平与Alb呈负相关,HA水平与TBil呈正相关,PCⅢ水平与ALT呈正相关,LN水平与CHE呈负相关.结论 检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Ⅳ-C、LN、PCⅢ水平,可反映肝纤维化进展情况和肝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抑亢丸联合甲巯咪唑、普奈洛尔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甲亢患者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奈洛尔及甲巯咪唑片等治疗;观察组在普奈洛尔及甲巯咪唑片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抑亢丸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39/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前两组各项检查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其余各项检查指标血清TT3、TT4、FT3、FT4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各项检查指标血清TT3、TT4、FT3、FT4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血清TT3、TSH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抑亢丸联合普奈洛尔、甲巯咪唑片治疗甲亢患者可以提高甲亢患者治疗效果,是一种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丙基硫氧嘧啶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 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他巴唑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则使用甲状腺片联合丙基硫氧嘧啶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血清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基硫氧嘧啶联合甲状腺片在甲亢治疗中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56例甲状腺亢进(甲亢)患者,以是否出现肝功能损害分为两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病程时间、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及甲亢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结果患者病程越长,其发生甲亢性肝损害率则越高;并发伴有其他甲亢合并症时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率越高;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组ALT及ALP均显著上升,且FT3水平显著高于甲亢肝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甲状腺亢进与肝功能损害可交互影响,应尽早测定甲亢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0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三碘甲状腺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T3、TT4、FT3、FT4水平以及血清IL-2、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TSH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TT3、TT4、FT3、FT4水平和血清IL-2、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效果优于甲巯咪唑单一治疗,且不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与还原型谷胱甘肽降低机体自身免疫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与肝功能损害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为甲亢合并肝细胞损害的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甲亢病例209例,根据肝功能检测结果分为肝功能损害组(A组75例)和肝功能正常组(B组134例),比较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和肝功能指标。调查结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甲亢合并肝损害发生率为35.89%(75/209)。患者甲亢发病年龄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甲亢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治疗后肝功能恢复程度与甲状腺激素恢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性肝损害多发于年龄较大、甲亢病情较重的患者。因此,临床上应重视甲亢性肝损害和甲亢患者肝功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李正非  王攀  戴克波 《贵州医药》2004,28(12):1121-1122
睾酮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第二性征(如副性器官、前列腺、输精管)的发育。本文对149例甲亢未治病人的血清总睾酮(TT)水平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甲亢时TT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