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RFⅡ-系统复位固定加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证的疗效。方法本组采用RF-Ⅱ系统将滑脱提拉复位,椎板减压,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26例,其中退变型19例,峡部裂型7例,L4滑脱16例,L5滑脱10例,其中Ⅰ度20例,Ⅱ度6例。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根据Nakai分级:优21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89.6%。结论RF-Ⅱ系统复位固定加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达到彻底减压,滑脱椎体复位,固定及椎间融合。  相似文献   

2.
宋波  李垠  史东平  秦入结 《江西医药》2006,41(4):194-195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症的适宜手术入路及方式。方法 应用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1例。通过观察及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早期疗效及手术前后X线片资料。结果 21例病例早期临床优良率100%.术后随访6个月,植骨融合率100%。结论 经单侧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满意的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及愈后。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入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56例。结果本组56例中,随访52例,4例失访按优计。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3个月,优30例(53.6%),良23例(41.0%),可2例(3.6%),差1例(1.8%)。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入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2005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腰椎滑脱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对照组给予后外侧椎间植骨融合术,观察2组治疗前后滑脱角、Taillard指数、腰椎生理前凸角、Boxall指数、椎间面积及椎间隙高度变化,同时观察2组手术优良率和融合情况。结果2组术后滑脱角、Taillard指数、腰椎生理前凸角、Boxall指数、椎间面积及椎间隙高度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融合率为95%(36/38),对照组融合率为70%(26/3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能显著提高手术融合率,手术创伤小、生理恢复好,在腰椎滑脱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腰椎后路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等治疗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3年6月—2008年6月,对32例腰椎滑脱进行腰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融合术等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2~48个月,术后30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遗留轻度下腰痛及足外缘麻木;22例1度滑脱完全复位,8例2度滑脱中7例完全复位,2例3度滑脱未完全复位;椎间高度由术前平均5.1mm恢复至术后11.9mm,且无高度丢失。结论腰椎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复位满意,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6.
王明新 《临床医药实践》2009,(6Z):1773-1774
目的:通过对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病人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探讨有关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依据病人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术式: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椎板间植骨融合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结果: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滑脱复位率90%。结论:不同的手术方式针对不同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的不同因病人的病情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自体棘突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在椎弓根钉复位后,应用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自体棘突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32例。结果于术后1年及2年复查。本组获得随访26例。随访期间未发现融合器下沉、移位、脱出或假关节形成等。未发生椎弓根钉断裂、脱出等。均获得骨性融合。按邱海航等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优19例,良7例。结论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自体棘突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杨浩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82-3383
目的:探讨提高腰椎滑脱症手术复位和后路一次椎体间植骨融合率。方法:对行TSRH椎弓根螺钉系统、RF系统、SF内固定装置复位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25例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变。结果:25例均获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结论:应用具有撑开以及提拉作用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滑脱腰椎加滑脱椎椎间植骨融合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5月~2010年3月15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对其疗效及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2~48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滑脱完全复位率为93.33%(14/15),14例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无复位丢失及断钉,融合率为93.33%(14/15);术后症状完全消失13例,明显减轻2例,2例Ⅲ度滑脱复位后仍然有Ⅰ度滑脱,经植入椎间钛合金支架(BAK)未出现松动,椎间高度无丢失,其余患者完全复位。结论:椎间融合术经一侧即能得到双侧前柱的融合,植骨融合快,融合率高,椎体间融合良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并能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不失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3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椎体间放入PEEK融合器植骨融合。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并观察椎间融合情况。结果41例椎间指骨融合,融合率95.3%。结论采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能发挥撑开复位和融合的双重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82例患有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滑脱远期丢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附件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对5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经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附件骨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男32例,女20例;L4~5滑脱22例,L5~S1滑脱30例;I度滑脱21例,Ⅱ度滑脱27例,Ⅲ度滑脱4例.术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经6~24个月随访,疗效优29例,良18例,可5例,优良率为90.4%,植骨均获良好融合.结论 经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附件骨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复位良好,减压彻底,固定可靠,植骨融合良好等优点,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 2007年9月至2012年4月,对本院44例腰椎滑脱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应用后路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比较不同手术的时间、出血量术后及随访时疗效。摘除椎间隙44个,融合节段44个。滑脱主要部位为L4、5和(或)L5S1,滑脱度为Ⅰ~Ⅱ度。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复查X线片,无断钉、断棒及松动现象,优良4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9%。结论腰椎滑脱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宜选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不稳节段,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和(或)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刘建桥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22-123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组,n=14)、B组(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组,n=13)和C组(后外侧融合术组,n=13)3组,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Nakai评分:A组、B组和C组分别为85.71%、84.62%、76.92%,三组间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半年后随访,A组、B组和C组骨性融合率分别为92.86%、84.62%、69.23%,A组与B组骨性融合率均显著高于C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都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手术方式,但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操作更为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Quadrant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行Quadrant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的23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患者均给予Quadrant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记录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术后椎体复位情况、视觉模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23例均手术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18~182 min,术中出血量155~304 ml,住院时间为8~17 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X线片示滑脱椎体均复位满意。术后随访时间11~30个月,均已达到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9)分比(8.3±1.1)分,P<0.01]。末次随访时按Nakai评定标准:优20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0%。 CT重建显示椎间融合器内有连续骨小梁通过。结论采用Quadrant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微创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腰椎手术中,很多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骨折等都需要行植骨融合术.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从20世纪早期的Hibbs脊柱融合术,到后路横突间植骨、后路椎体间植骨、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以及360°环形植骨融合,融合术种类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发展为包括单纯后路植骨融合术、椎弓峡部植骨融合术、后路减压复位及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后路椎体间融合植骨内固定术、经关节突入路行后路椎间融合术、前路椎间融合术及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腰椎融合术的主要优点是[1]:①在生物力学上可获得运动节段最稳定的内固定效果;②重建前柱分载负荷的性能,保护后方器械内固定效果,使得畸形的矫正在愈合期间得以维持,并使后方器械的疲劳性断裂减至最低.近年来主要应用的几种后路腰椎融合技术,包括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360°环形融合和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传统开放手术(PLIF)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症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不同影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90例L4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传统开放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有45例(开放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的有45例(微创组),对两组在手术之前和末次随访的众参数变化进行比较,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LL)、滑脱度(SP)、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骶角(LSA)、L1铅垂线与S1距离(LASD)以及滑脱角(SA),并分析上述参数之间相关性。结果微创组的末次随访SA(3.24±3.78)°, LL(42.83±12.89)°低于手术之前(5.98±3.84)°、(49.84±13.26)°;微创组的ΔSP是(35.37±50.68)%,明显低于开放组的(68.31±32.34)%;微创组的ΔLASD是(3.25±8.91)mm,比开放组的(-3.97±12.74)mm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之前的SP和LASD以及ΔSA和ΔLL呈正相关,ΔPT和ΔLL呈负相关。结论轻度的退变性腰椎滑脱, TLIF与PLIF都能明显复位, PLIF复位率更高。TLIF使 LL和SA减小,融合的节段出现相对后凸现象, PLIF使LASD减小,可改善矢状位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1例,Ⅰ组27例给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Ⅱ组28例给予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Ⅲ组27例给予经后外侧融合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术后Nakai评分:Ⅰ组、Ⅱ组、Ⅲ组分别为85.91%、82.14%、77.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Ⅰ组、Ⅱ组、Ⅲ组患者骨性融合率分别为92.59%、85.71%、66.67%,Ⅰ组、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组、Ⅱ组均明显高于Ⅲ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在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在治疗腰椎滑脱症上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腰椎滑脱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应用经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对患有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8例患有腰椎滑脱症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腰椎滑脱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和腰椎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经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对患有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李跃 《中国医药指南》2012,(32):583-585
目的比较经后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和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LIF组及TLIF组,通过比较手术相关指标及Nakai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来分别判断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Nakai评分方面,PLIF组优良率为74.2%,TLIF组为8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相当,但TLIF组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均少于PLIF组,应具体根据患者腰椎滑脱病情及相关情况,综合分析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