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最常见的一种,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性反应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早期主要引起骶髂关节的病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 2 0例经临床确诊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 CT表现 ,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进行探讨。1 资料和方法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2 3~ 5 1岁 ,其中 35岁以下 18例。临床症状以关节疼痛、腰骶部疼痛、僵硬为主。病程 3个月~5年。采用 SOMATOMDRH全身 CT机扫描 ,层厚 4~ 8mm ,层间距 4mm,常规扫描双侧骶髂关节 ,8例同时扫描双侧髋关节 ,病变区用 2 mm薄层扫描 ,骨窗摄片观察。2 结果骶髂关节病变左侧 8例 ,右侧 2例 ,同时累及双侧 10例。主要累及髂骨面下 1/ 3处 ,表现为关节面下骨质硬化 ,骨性关节面模糊、粗糙 ;8例有虫蚀样、穿凿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线及双光子法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腰椎骨密度的准确性.方法:分别对31例AS患者行脊柱摄片及双能X线法骨密度检测,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31例患者测定的骨密度正常或增高,而应用X线测定,30/31出现骨质疏松性改变,部分患者有压缩性骨折存在.结论:双能X线法测定骨密度,不完全适用于存在AS疾病的患者.建议此类患者选用其他方式进行相关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 AS)与骨质疏松间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骨代谢指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40例AS男性患者( AS组)和门诊健康体检男性40例(对照组),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股骨颈密度(BMD),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及尿脱氧吡啶胶原交联( D-Pyr),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S早期腰椎及股骨颈BMD均低于对照组( P <0创.05),而晚期腰椎BMD增加,但股骨颈BMD仍低于对照组( P <0.05)。 AS的股骨颈BMD与病程、ESR、CRP、放射学分期呈负相关( P <0.05),但与HLA-B27不存在相关性( P >0.05)。 AS骨质疏松组,骨形成的指标BGP、BAP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骨吸收的指标D-Pyr明显增高。结论 AS骨质疏松主要与骨吸收有关,其发生与病程、疾病活动指标、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早期发现强直性脊柱炎 (A S)患者肺部异常 ,采用肺高分辨率 CT(HRCT)进行检查。方法36例初次确诊 AS患者均查了细胞沉降率 (ESR)、C反应蛋白 (CRP)、HL A- B2 7、全胸片、肺 HRCT、骶髂关节 CT,伴肺部异常者查了肺功能。结果 肺 HRCT示 19例 (5 3% )患肺间质病变 (IL D) ,而全胸片仅 2例 (6 % )示 IL D。 19例患 IL D者作肺功能测定 ,15例正常 ,4例异常。结论 肺 HRCT对 AS患者 IL D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中,显效25例,好转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结论 AS患者在症状出现早期,X线难以发现骨质侵蚀,CT扫描结果可清晰显示。所以在临床上X线片结果正常或可疑而又高度怀疑AS的情况下,进行CT检查非常有必要。慢作用药物加中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见效快,疗效稳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诊断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为制定进一步治疗计划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骨科门诊2007年诊断AS早期患者9例诊治过程,比较其早期症状表现及相关影像检查结果。行X射线检查、腰骶部CT平扫及HLA-B27检查。结果:9例患者X射线检查均未发现腰骶部早期改变,后均作腰骶部CT平扫,9例均显示轻微关节面骨侵蚀及软骨下囊性变;HLA-B27结果均为阳性,均确诊。结论:AS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炎;骶髂部CT扫描结合HLA-B27结果可以尽早确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1例,分别采用CT及X线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总检出率及不同分期检出率等。结果患者X线与CT检查骶髂关节病变检出个数分别为62个,77个,病变总检出率分别为75.6%,93.9%;患者CT检查骶髂关节病变总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患者CT检查骶髂关节病变0期、3期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检查(P<0.05),但是1期、2期及4期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CT具有较高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价值,能够有效发现微小病变,对于提高临床病变检出率及早期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强直性脊柱炎100例骶髂关节CT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也叫马 施二氏病 ,或别列赫捷列夫氏[1 ] (Bechteren)病 ,又称竹节状脊柱炎[2 ] (bamboospine) ,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以骶髂关节、椎小关节和椎旁软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病变为特征。骶髂关节的CT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价值 ,文献多有报道 ,并已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随着CT机及影像知识在我国越来越广泛的普及 ,利用骶髂关节的CT表现可较早的为临床诊断、分期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旨在总结 10 0例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骶髂关节的各级CT表现与临床及病理变化间的相关性 ,以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多发生于30岁以下男性,一般起病和发展均很缓慢,早期可仅局限于双侧骶髂关节,晚期出现脊柱和关节僵直,可累及双侧髋关节,对称性骨性强直,关节腔完全闭锁,准确诊断对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16例,临床治疗均有好转,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6例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3~28岁。平均19岁,病程1-8个月,平均5个月,均发生于骶髂关节,髋、脊柱中枢性关节。最初症状为间歇性下腰痛,无放射痛,时有低热,症状反复,髋部压病,托马斯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沉快,介于30~50mm/h,血清类风湿因子… 相似文献
13.
卢思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32(1):79-79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虽然1966年已制定了明确的诊断标准 ,但是目前误诊率仍比较高 ,特别是在地市级以下医院尤为严重。现将我们近几年来搜集的 2 6例 AS误诊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中男 14例 ,女 12例 ,年龄 2 2~ 3 0岁 15例 ,3 1~40岁 8例 ,41~ 47岁 3例 ,平均年龄 3 1岁。病程 3个月~3 5 a。误诊时间 :最短者 3个月 ,最长者 3 5 a,平均 6a。误诊疾病 :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13例 ,类风湿关节炎 (RA ) 8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 4例 ,骶髂关节炎 2例 ,腰肌劳损 1例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1例 ,骨关节炎 (OA) 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AS)的CT表现及影像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临床诊断的AS病人影像资料.结果:CT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毛糙、侵蚀、破坏、骨质硬化、关节间隙变窄.MRI表现为关节面下骨质信号异常,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CT和MRI对AS骶髂关节病变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醋甲唑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新骨形成和骨吸收是强直性脊柱炎(AS)的2个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研究已经表明,碳酸酐酶阻断剂可以抑制骨吸收,本实验室也发现碳酸酐酶1(CA1)在AS滑膜中高表达,并可以促进碳酸钙沉淀导致新骨形成。醋甲唑胺是一种抗碳酸酐酶的药物,本文探索醋甲唑胺治疗A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名处于AS活动期患者(分别称为S和L)每天口服甲醋唑胺片2次,25mg/次,共3个月。每个月进行常规血检、尿检、血生化检测和CT检查。同时根据AS疾病的活动指标(BASDAI)和AS功能性指标(BASFI)进行临床观察。2名患者均经历过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和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但无明显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之后,2名AS患者在疲劳度、晨僵和全身关节疼痛度方面均明显好转。患者S的BASDAI从5.4降到4.4,患者L的BASDA1从2.4降到2。患者L的BASFI从1.2降到0.2。患者S的红细胞沉积率(ESR)明显降低,而患者L的ESR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处于正常范围。患者S的IgM从2.32g/L明显下降到1.86g/L,尤其是治疗1个月时IgM的水平显著性下降。患者L的IgM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仍然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虽然患者S在治疗第1个月时IgG和IgA有所降低,但是这2名患者的IgG和IgA总体水平上升。患者S的钙浓度从3.05mmol/L降到2.39mmol/L。CT结果表明,治疗后被侵蚀的骶髂关节的关节面变得清晰,炎症区域、钙化沉积面积开始缩小。患者用药后没有表现明显不良反应,虽然患者S和L的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有所升高,但是仍处于正常的范围。结论醋甲唑胺对AS有一定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醋甲唑胺可能通过抑制CA1活性来抑制AS新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的CT和临床表现,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资料与方法:对我院3年来诊治的34例强直性脊柱炎进行回顾,并进行定期的回访,其中年龄最大的47岁,最小的13岁,男性23例,女性11例。结果:28例患者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病变,6例主要显示一侧骶髂关节病变,但此6例经过再次复查CT仍然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病变,且主要为骶髂关节面的髂骨侧,29例患者均有腰背痛史,3例主诉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瘟状,2例以髋关节痛,运动障碍就诊。结论:CT是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病变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临床可以更早期.更准确地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18.
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传统认为本病好发于男性 ,但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深入 ,女性病例的发现率日趋增加 ,为提高对女性AS的重视和认识 ,本文收集了我院近 2年来收治的女性患者 3 2例 ,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3 2例均为 1 999年 2月~2 0 0 1年2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 ,年龄 2 0~ 45岁 ,平均2 8 5岁 ,病程 2~ 1 0年 ,平均 4 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1 966年制定的AS纽约诊断标准。二、临床表现 :3 2例患者中以腰骶部疼痛为首发症状者 1 9例 ,周围关节受累 2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方法对12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组和1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均有显著增高(P<0.01),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和刚性指数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红细胞变形和电泳指数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微循环障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它可以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监测病情变化,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迟发强直性脊柱炎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迟发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方法 对确诊的 8例迟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关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8例患者发病年龄 47~ 6 2岁 ,平均为 5 0 .3岁 ,均有中轴脊柱、骶髂关节及下肢外周关节受累的表现 ,髋关节无明显骨质破坏。结论 迟发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