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气管插管和喉罩对气道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喉面罩通气道(LaryngealMaskAirway ,喉罩 )是集面罩与气管插管优点于一体的维持气道通畅的新型麻醉器具 ,喉罩可在患者的咽喉部周围形成一个封闭的圈 ,有效克服上呼吸道梗阻 ,维持自主呼吸或正压通气。近年来喉罩在临床麻醉中得到广泛应用 ,已扩展到适合气管插管的麻醉病例。笔者就我院使用喉罩和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时的气道阻力进行了比较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1年9月—2002年6月收治的4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I~III级 ,于仰卧位进行颅脑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 (TT)和喉罩组 (LMA)。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2.
<正>喉罩是介于面罩和气管导管维持气道通气的一种新型通气方式。而食管引流型喉罩可以经食管引流管口置入胃管,在外形的设计上更适于咽部解剖,使通气效果良好,避免了反流、误吸的发生,而在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喉罩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8~45岁,择期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喉罩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B组(气管插管联合丙泊酚静脉输注).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3 min、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 min、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即刻、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HR)变化.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的呛咳、咽痛、声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在置入喉罩即刻、置入喉罩后5 min及拔除喉罩即刻、拔除喉罩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明显变化,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在置入气管导管即刻、置入气管导管后5 min及拔除气管导管即刻、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显著升高,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气管导管)的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的呛咳反应、术后24h咽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喉罩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插管刺激小、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清醒快、拔管早、术后并发症少,是妇科腹腔镜手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4.
喉罩在腹腔镜单纯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柳英  吕晨  邹建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996-1998
喉罩是介于面罩和气管导管之间的新型通气工具,因其安全有效,易于置入的特性而广泛用于常规气道和困难气道。本研究以喉罩与气管导管全身麻醉进行比较,观察患者围麻醉期各时点血液动力学改变和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含量的变化,机械通气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和气道通气安全性的影响,以期探寻较佳的气道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喉罩置管通气(largngeal mask airway,LMA)是一种介于气管插管与面罩之间的通气工具[1]。喉罩相对于面罩用于气道管理更安全,相对于气管插管其侵入性伤害更少,近年来已广泛被应用于临床麻醉。我科于2013年11月开始使用了喉罩麻醉,这也同时给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的护士提  相似文献   

6.
贾慧  裴凌 《辽宁药物与临床》2012,(4):238-241,247
喉罩是介于气管内插管通气和面罩通气之间的声门上通气装置,和气管插管相比,喉罩具备很多独特的优点,能够安全、有效、微创、舒适地维持通气,是现代气道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喉罩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并发症亦已引起相应重视。本文拟对喉罩及其麻醉药物的临床应用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栗付民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4):104-105
目的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在全麻下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在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min(T3)、10min(T4)、拔管后即刻(T5)记录SBP、DBP、HR、SpO2。结果气管插管组T2时SBP、DB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全麻喉罩通气用于妇科腹腔镜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后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8.
Supreme喉罩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Supreme喉罩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老年全髋置换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Ⅲ级,随机双盲分为Supreme喉罩组(L组,n=50)和气管导管组(T组,n=50).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入喉罩 /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 /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 /气管导管后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插管喉罩(ILMA)引导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呼吸衰竭且需机械通气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A组气管插管组和B组插管喉罩组。A组采用面罩加压给氧,待麻醉师到场后给予气管插管,而B组采用迅速插入插管喉罩(ILMA)接呼吸机通气,待病情稳定后,经插管喉罩(ILMA)插入气管导管继续机械通气。结果插管所需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B组亦明显高于A组。SaO2升高时间B组也短于A组。结论在抢救呼吸衰竭的患者时,插管喉罩(ILMA)引导气管插管的使用可以快速安全有效的建立人工气道,减短患者的缺氧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方闻  齐娟 《福建医药杂志》2012,34(2):105-107
目的 比较应用SLIPA喉罩与气管导管两种气道管理方式对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评价SLIPA喉罩在该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优越性.方法 选取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喉罩观察组和气管插管对照组,记录诱导后喉罩/气管插管前(T0),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1),置入喉罩/气管导管后5 min(T3),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前(T4),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5 min(T5)HR、MAP的变化值.结果 对照组在T1、T3、T4时点HR、MAP明显增高,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1、T3、T4时点与观察组同时点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夹层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使用SLIPA喉罩优于气管内插管,麻醉诱导与苏醒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应激反应轻,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麻醉气道管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或放置欧普乐喉罩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欧普乐喉罩(Oro-Pharyngeal Airway CapOPLAC)在乳腺手术全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乳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欧普乐喉罩组(H组)和气管导管组(Q组),每组30例,记录每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导管/喉罩置入即刻(T2),气管导管/喉罩置入后5min(T3),气管导管/喉罩拔出即刻时(T4)的心率(HR)、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结果气管导管组在T2、T4时的心率、血压均明显高于欧普乐喉罩组。结论欧普乐喉罩置入简便,放置、拔出时应激反应轻,,血流动力稳定,在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全身麻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探条引导法和纤支镜引导法两种从喉罩更换气管导管的方法,探讨两种方法的安全性和操作的简便性。方法选择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Ⅰ组用探条法,Ⅱ组用纤支镜法。患者静脉麻醉后放置4号喉罩。Ⅰ组把探条和纤支镜同时放入喉罩通气管,将弹性探条穿过喉罩口经声门插入气管,将纤支镜和喉罩退出口腔,在弹性探条的引导下,插入气管导管。Ⅱ组用气管导管套于纤支镜上,纤支镜通过喉罩进入气管,把气管导管送入气管。记录开始更换导管到插气管导管成功的时间。术毕拔除气管导管。术后2h随访,记录咽痛等并发症。统计学分析用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Ⅰ组(探条法)和Ⅱ组(纤支镜法)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都能成功更换气管导管。Ⅱ组更换气管导管的时间比Ⅰ组长(P<0.05)。两组的咽痛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弹性探条引导法能够相对简便、快速地通过喉罩更换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气管导管和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总结30例全身麻醉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0~73岁,ASA分级Ⅱ~Ⅲ级,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气管插管组和喉罩组,每组15例。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完成后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前(T1),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即刻(T2),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即刻(T3),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后15 min(T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及相关不良反应和术后24 h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T0,T1时相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在T2,T3,T4时相MAP,HR均高于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气管插管组高于喉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喉罩通气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少,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较气管插管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 I或II级,选取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喉罩组(A组)和气管导管组(B组)。记录诱导前(T0)、喉罩置入或插管即刻(T1)、气腹5min时(T2)、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3)的MAP、HR等的动态变化以及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喉罩组麻醉诱导时及苏醒拔管时血流动力学较气管导管组稳定(P<0.05),喉罩组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气管导管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返流或误吸现象。结论:喉罩置管及拔管较气管导管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喉罩通气道在老年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项雪琴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423-1424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道用于老年全身麻醉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所有老年患者均面罩吸氧,5min后以芬太尼3μg/kg,异丙酚1.5mg/kg静注给药诱导放置喉罩或气管导管,术中观察BP、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Peak、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喉罩通气组循环稳定,BP、HR的变化明显较气管插管组少。ErCO2、Peak、SpO2两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喉罩通气道用于老年全麻是一种安全可靠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4例,年龄19~65岁,ASA分级I或Ⅱ级,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和气管导管组各32例,观察记录置入气管导管或喉罩后返流、误吸、胃胀气、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呛咳、气管导管或喉罩粘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SLIPA喉罩组置入成功率为93.75%,气管导管组置入成功率为96.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返流和误吸;与气管导管组比较,SLIPA组胃胀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呛咳和咽喉疼痛的发生率降低,喉罩粘血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喉罩(PLMA)操作简单,对咽喉部刺激较小,对血流动力学方面影响也不大。适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通气效果满意,术后患者病发症较少,安全性和有效性比气管内插管更好,可为日间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罩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进行复苏,均先给予面罩通气,共100例面罩通气不成功,将其中50例归为喉罩组,行喉罩通气。其余50例行气管插管通气(气管插管组)。比较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分值、一次性放置成功率、正压通气时间等。结果在通气第5分钟时,喉罩组92.00%的Apgar分值在8分及以上,气管插管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一次性放置成功率较气管插管组高,置入时间和正气压通气时间均较气管插管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喉罩通气有通气时间短、一次性放置成功率高、置入时间短等优点,发生窒息的新生儿使用喉罩通气可在通气5min后进行正常呼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普通型喉罩(LMA)和气管插管(IT)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应激反应,观察置人喉罩或气管导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LMA组和IT组,LMA组为3或4号普通型喉罩IT组应用7.5或8.0号气管导管,记录插管前,插入后1min,拔除后1min的HR、SBP、DBP、结果插入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时,IT组血流动力变化较LMA组明显(P〈0.05)。结论LMA全麻通气完全适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应激反应小及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喉罩置入和直接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身体状况分级为Ⅱ~Ⅲ级、困难气道Mallanpatti分级Ⅲ级或以上,拟行全身吸入麻醉下行择期普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A组采用喉罩置入,而B组使用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喉罩与气管导管置入过程中心率、血压的变化,首次置入成功率以及术后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后患者有无发生恶心、呕吐和咽部刺激症状。结果喉罩组在心率及血压变化、首次置入成功率、术后恶心、呕吐和咽部刺激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导管组(P<0.05)。结论在困难气道中采用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置入具有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咽痛发生率小等优点,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和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过去,面罩和气管内插管是麻醉期间标准的气道控制方法。英国的Archie Brain医师在1981年发明了喉罩,并于1988年喉罩供市场销售。喉罩已经成为另一种气道控制方法。喉罩适合于新生儿到老年人的各年龄组。由于置罩和拔出喉罩时所产生的心血管反应小,所以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