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多年来,在临床采用指压双侧“胆俞穴”,治疗胆道蛔虫症200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或坐位,医者用两手姆指按压双侧胆俞穴(以患者能忍受为度),1~2分钟。症状重者可重复按压或延长按压时间。  相似文献   

2.
胆道蛔虫症是由肠道蛔虫上窜钻入胆道所致,属中医蛔厥、胁痛、腹痛、黄疸范畴。临床将胆道蛔虫症分为蛔滞、蛔热、蛔火三型。蛔滞型是由于脏寒、蛔虫内扰,肝胆郁滞、气机逆乱所致,故治以安蛔止痛、温中理气,方用乌梅丸、驱蛔汤。中药宜空腹温服,如病人呕吐频繁,可用少量姜汁滴于舌上有利于止吐。腹痛时可局部按摩、拔火罐、热敷以疏通瘀滞、温中止痛。另外,针刺足三里、胆俞、中脘穴亦有一定疗效。根据“蛔得酸则静,得辛则化”,亦可用米醋30ml加花椒少许口服。饮食忌辛辣、肥甘厚味,可予病人辛凉多汁酸味的食物。痛剧时嘱病人卧床休息,痛止…  相似文献   

3.
该院外科自1959年2月至3月共收治胆道蛔虫症病人三例,均用针刺疗法配合氧气驱虫而治愈,所用穴位及手法如下:1.阳纲穴:直刺3寸,用急泻手法,使感觉通到志室穴发麻为度.2.胆俞穴(双):直刺3寸,用急泻手法,感觉通  相似文献   

4.
<正> 外科急腹症病人临床共同突出的症状就是腹痛,因此缓急止痛就成了急腹症治疗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首选深针刺治疗法,收到较好效果,其特点为:止痛时间快、效果好,简便易行,并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一、深针刺治疗法 1.适应症本疗法适应于胆道蛔虫症,胆囊炎、胆石症伴胆绞痛,急性胰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粘连性肠梗阻,内、妇科一些急腹症初期腹痛患者。2.治疗方法取穴:胆道蛔虫症主穴取中脘、鸠尾间痛点阿是穴,配穴取双侧阳陵泉;急性胰腺炎主穴取腹部胰腺区压痛点,配穴取双侧阳陵泉;胆囊炎、胆石症合并胆绞痛主穴取鸠尾透膻中,配穴取双侧阳陵泉;粘连性肠梗阻主穴取双侧大横,配穴取双侧足三里;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主穴取腹部阿是穴。  相似文献   

5.
朱爱华  胡兰英 《河北中医》2004,26(3):222-223
因蛔虫攻窜而致腹部疼痛,称之为蛔虫性腹痛。常见的蛔虫性腹痛如:肠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胆胰感染等。本病病位在脐周,重者可累及上腹两侧。疼痛性质为突发性剧烈的钻顶痛,痛有休止。痛时辗转不安,痛止如常人。我们结合临床护理体会,将蛔虫性腹痛辨证施护归纳为六证进行讨论。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刺至阳穴治疗胆道蛔虫症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至阳穴治疗胆道蛔虫症36例陈小平刘继冰刘银山(中国人民解放军32364部队卫生队福建省福清县350303)图书分类号R246.9关键词胆道蛔虫病/针刺疗法至阳笔者于1992年1月至今,采用针刺至阳穴治疗胆道蛔虫症3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7.
本文摘录夏治平老中医针灸治疗中毒性菌痢、窦性心动过速、肠源性青紫症、胆道蛔虫症4例急症验案,并分析其理、法、方、穴。  相似文献   

8.
胆蛔症临证心得卢立广浙江省临海市中医院(317000)关键词胆道蛔虫症/中医药疗法胆道蛔虫症属祖国医学“蛔厥腹痛”之范畴,是肠道蛔虫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借助现代医学技术,其诊断虽然容易明确,治疗措施亦不少,但对其辨治过程各个环节真正做到心中明了也并非...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胆绞痛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哲 《中国针灸》1998,18(8):505-508
胆绞痛常由胆道蛔虫症、胆结石、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等引起。该病发作突然,疼痛剧烈,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控制疼痛是治疗的首要措施,有关研究证实采取针灸疗法治疗本病具有止痛迅速、疗效确切、简便易行、无副作用的优点。现就近10年来的文献作一综述。1 临床治疗1.1 体针治疗对胆道蛔虫症引起的严重剑突下阵发性绞痛,有人[1]主张针刺鸠尾、上脘、足三里、太冲、内关诸穴进行治疗。认为针刺肝俞、胆俞、足三里使胆囊收缩,胆汁增加和胆管内压增高,针刺前述穴位有解痉止痛作用,针刺内关可止呕。并认为太冲穴位小剂量注射阿托品的解痉…  相似文献   

10.
胆囊穴位于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下1~2寸处,属经外奇穴。笔者指压此穴治疗胆道蛔虫症疗效满意,举例如下。王×,女,32岁。患者既往有胆道蛔虫病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胆道蛔虫症中学生徐某,年方15。入夜突发腹痛,不断加剧,吐蛔数条而痛稍缓;少停又作,痛如刀绞,面青肢厥,翻滚呼叫。同学负来我院急诊,作胆道蛔虫症论治。注射阿托品、非乃更,服乌梅丸等药。中西并进,症不少减,延至天明,其师邀余视之。见患者呈嗜睡状态,然呻吟不绝,不时躁动,上腹拒按,四肢厥逆,脉细微。脉症合参,证属蛔厥无疑,然药之不效,奈何?窃思良久,忆及耳针,姑且用之,或可以止。遂针左耳胆、交感、十二指肠、神门四穴,并于胆、交感二穴通电15分钟,疼痛渐停,半小时后已熟睡矣。留针两小时。第二日服驱虫药,下蛔虫30余条云。按:胆道蛔虫症中西药治法颇多,疗效尚好,但亦有难于取效者。笔者每于此时用耳针治之,此种疑难遂迎刃而解。历时既久,积验颇多,不尽书之。胆与交感二穴必用,十二指肠、神门、肝可灵活选择,留针应在一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12.
蛔虫性腹痛是农村常见急腹症之一,是因蛔虫引起的腹腔脏器的急性疾病的总称。常见的蛔虫性腹痛有肠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病等疾病。类似祖国医学的虫积、关格、肠结、蛔厥等病证。以突发性腹痛为主症,一般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发生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笔者用安蛔调气法,自拟安蛔调气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就其病因病理、证治规律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 ,我们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逐步摸索出穴位按摩法止痛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绞痛、胆道蛔虫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多由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倦过度、寒邪直中或湿热内阻、食滞虫积所致。取穴 :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天枢、中脘、关元、气海、神阙 ;肝胃不和加肝俞穴 ,胆道蛔虫及胆道疾病加胆俞穴 ,腹胀呃逆加涌泉穴。手法 :背部及四肢用推、按、捏法 ;腹部用揉法 ;虚证用补法即轻揉加向心性推法 ,实证用泻法…  相似文献   

14.
<正> 腹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原因很多,笔者以常用解痉止痛药注射于足三里穴,止痛效果较单纯使用解痉止痛药效果好.观察的病症有:胆道蛔虫、胆结石、尿道结石、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菌痢、蛔虫性肠梗阻及其他一些原因待查的腹痛.治疗方法用非那根50毫克、阿托品0.5毫克混合,常规消毒后注入足三里穴中,快速进针,提插捻转,幅度要大,使病人感到酸、麻、困、胀等针感,再行推药,两侧药量相同,体弱者及小儿酌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vicon似系统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数据变化,观察针刺肓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经CT、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典型临床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针刺肓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性疼痛,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icon MX系统各项参数的比较.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前后Vicon Mx系统各项指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针刺肓俞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性疼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胆道蛔虫症是指原来寄生在空回肠的蛔虫经十二指肠钻入胆道,引起胆道口Oddis括约肌痉挛而发生腹部阵发性绞痛,称为胆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以七岁以上儿童最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农村发病率最高。胆道蛔虫症属祖国医学“虫症”的范畴,中医药治疗胆道蛔虫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急腹痛是临床中的常见病,笔者用维生素K_3.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急腹痛,效果满意.1 一般资料治疗急腹痛80例,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15岁.其中胆道蛔虫症6例,胆石症13例,胆道术后综合症3例,肾绞痛15例,胃肠痉挛9例,胰腺炎6例,急性胃肠炎17例,肠粘连3例,肠蛔虫症8例.2 治疗方法嘱患者仰卧或坐位,在足三里穴局部作常规消毒,用5ml注射器,6~7号针头,吸取维生素K_3 2ml(8mg).垂直进针,得气后抽无回血,快速注射1ml,病人有较明显的麻胀感,出针后用酒精棉球轻压穴位片刻即可.然后用同法注射另一侧.  相似文献   

18.
犊鼻一穴,文献记载一般治膝关节局部病变。我在临床实践中,用此穴以毫针针刺为主,根据需要分别采用不同补泻手法或配合用灸,治疗多种疾患50例,包括:腹部手术后腹胀,痢疾,胆道蛔虫症,头额痛,乳房痛,背脊痛,肛痔痛,股膝痛,滞产腹痛,呃逆,心悸胸闷等,有45例获得了程度不同疗效,仅5例无效(症状无变化)。证明此穴对远隔部病变,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胆道蛔虫是常见的异位蛔虫症 ,多由饮食不慎 ,蛔虫孳生 ,或驱蛔不当 ,使蛔虫上窜 ,进入胆道。地处闽北山区的武夷山是胆道蛔虫病的高发区 ,患者多以疼痛难忍就诊。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 ,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检查方法可排除其它急腹症 ,确诊为胆道蛔虫症 ,主要借助 B超检查 ,以 B超提示胆道蛔虫症为依据。胆道蛔虫汤是前人总结出来用于临床多年的方剂 ,笔者运用其治疗胆道蛔虫 5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 2 7例 ,女性 2 9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5 6岁 ;发病时间最短 3 h,最长 4d;单纯性胆道蛔虫 43例 ,…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随绵阳地区中医学校梁英材针灸医师进修时,学习沿皮下透刺四穴,用于治疗因胆道蛔虫,肠蛔虫、胆囊炎、阑尾炎所致之急性腹痛症以及胃脘痛,有针进痛缓之效,经临床验证多年,确获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针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双腿略向上弯曲,术者左手固定绷紧上脘穴周围皮肤,右手持3寸毫针,经消毒后,从上脘进针,沿皮下平刺,直透中脘、建里、下脘三穴,反复捻转,得气后留针10—3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