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喉癌N0期前哨淋巴结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喉癌外科治疗的重点在于原发灶与区域性转移的控制.自1894年Halsted提出的广为人知的Halsted原则(局部肿瘤广泛切除加上区域性淋巴结清扫)后,淋巴结的治疗就成为肿瘤治疗的一部分.颈部淋巴结清扫由Crile于1906年首先报道,到上世纪50年代,Martin等[1,2]给予规范化,叙述了解剖基础,规定了适应证及手术操作,使喉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成为一个经典手术.此后,对于就诊时有区域淋巴结转移(N1~N3)的患者,应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已有一致意见.然而对临床大体检查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N0病例)应如何诊断和处理却有不同意见,并已争论了近百年.  相似文献   

2.
头颈部淋巴系统十分丰富,与头颈部肿瘤的转移有密切关系。肿瘤伴有淋巴结转移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浸润范围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有时即使很小的原发肿瘤也常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对于有明确临床淋巴结转移者,通过施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可使患者生存率有很大的提高。但对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患者,由于临床影像学手段无法准确诊断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所以是否行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范围及手术时机尚无统一意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恶性肿瘤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越来越多,淋巴结转移的分子诊断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颈淋巴结微转移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较为常见。初次手术提倡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因若局部复发将致再次手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将明显增加。但是否应对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微转移患者采取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是否能改善患者预后仍存在争议。本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叶绿素染色在喉癌下咽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喉癌、下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方式。方法 :对 5 0例喉癌、下咽癌患者于颈清扫术前 ,在喉及下咽粘膜下注射叶绿素使颈淋巴结系统染色 ,指导施行颈清扫术并收集淋巴结 ,进行连续切片观察。结果 :颈淋巴结被染成深绿色 ,与周围组织颜色对比明显 ,便于颈部手术和采集淋巴结 ;经病理检查证实 ,颈淋巴结总的转移率为 4 8% ,Ⅰ、Ⅴ区转移时均伴有其它区域的转移 ,Ⅱ、Ⅲ区转移率高于Ⅰ、Ⅳ、Ⅴ区 (P <0 .0 1) ;临床诊断颈淋巴结阴性 (cN0 )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 2 3.5 % ,转移区域均在Ⅱ、Ⅲ区。结论 :临床诊断颈淋巴结阳性 (cN+ )喉癌、下咽癌患者的颈清扫手术 ,首先要保证清扫II、III区淋巴结 ,术中所见决定选择性颈清扫术式 ,对cN0 的下咽癌或声门上癌可行单侧或双侧颈深上、中淋巴结清扫术。叶绿素染色清晰 ,安全无毒 ,便于手术 ,可以在颈清扫术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之一,占全部甲状腺癌的60%~70%,虽然其分化较好,但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cN<,0>PTC患者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现仍存争议.现对威海市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87例cN<,0> PTC伴高危因素且同期行颈清扫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N<,0>高危因素PT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14例患者中,行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79例,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73例,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侧颈部改良根治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62例。手术中清扫出淋巴结1~55个,其中阳性淋巴结0~14个。结果:314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共有168例(53.50%)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其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59例(50.64%),中央区+侧颈转移淋巴结55例(17.52%),单纯侧颈淋巴结转移9例(2.87%)。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甲状腺被膜受侵犯、临床分期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最常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应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央区肿大淋巴结的快速病理检查,对选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意义,以避免过多切除甲状腺组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1997年1月至2000年9月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中,根据对中央区淋巴结快速病理的检查结果,分别对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双侧全切除术、一侧全切+峡部切除以及单侧或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术后随访4~6年,1例于手术后1年半复发而再次手术,其他患者无复发,复发率为2.78%.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中,对中央区淋巴结的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可以指导对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减少手术后癌的复发率及转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处理概念上的变化——分区性颈清扫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彬  屠规益 《耳鼻咽喉》1999,6(4):252-256
分区性颈清扫术是根据头颈部特定部位肿瘤颈淋巴结转移规律而设定的非全颈性清扫,手术范围缩小而不影响根治性。有利于保留患者外观和术后功能。SND目前主要应用于是林巴结阴性和部分阳性的上呼吸消化道鳞癌患者,有多个淋巴结转移或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的患者应配合应用放疗。不同术式的分区性颈清扫适应于不同原发灶的转换。治疗结果显示SND治疗后的效果及手术区域颈部淋巴结复发率与改良根治性颈清扫相似。  相似文献   

9.
喉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 1990年 4月~ 2 0 0 0年 4月收治的喉癌患者 2 89例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分布情况 ,指导颈清扫手术。方法 :将 2 89例分为 3组 :第 1组 :颈清扫术后有转移淋巴结的分布 (181例 ) ;第 2组 :术后病理诊断阴性淋巴结的免疫组化研究 (71例 ) ;第 3组 :未清扫者随访中再转移淋巴结的分布研究 (37例 )。结果 :第 1组清扫 2 4 2侧 ,颈部Ⅰ、Ⅱ、Ⅲ、Ⅳ、Ⅴ、Ⅵ区转移率分别为 2 .8%、98.3%、32 .6 %、15 .0 %、13.0 %、2 1.4 % ;第 2组 71例 ,其中 4 6例 (5 0侧 )免疫组化研究发现 13个淋巴结内有微灶转移 ,分布于 11例患者中 ,所有转移淋巴结均分布在Ⅱ区 ;第 3组 37例 ,施行挽救性手术共 4 5侧 ,Ⅰ、Ⅱ、Ⅲ、Ⅳ、Ⅴ区转移率分别为 2 .2 %、10 0 %、4 8.9%、2 6 .7%、13.3%。结论 :喉癌首先转移和主要转移部位为Ⅱ区 ,其次为Ⅲ区 ;Ⅳ、Ⅴ区发生率则较低 ,颌下区几乎不发生转移。喉癌患者的颈清扫应在常规清扫颈侧Ⅱ~Ⅳ区淋巴结的同时 ,根据病变范围情况行Ⅳ区的清扫 ,对颌下三角和颈后三角 (Ⅴ区 )在无影像学和术中证实的条件下 ,应予以保留 ,以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央区颈淋巴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O)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6月我院46例cNO的PTC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常规手术探查颈部Ⅵ区淋巴结并清扫送检.结果 46例患者有11例(23.9%)患者发现淋巴结阳性,4例Ⅵ区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后颈部复发再次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对cNO的PTC应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探查,在技术纯熟的前提下尽量清除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隐匿性侧颈转移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60例临床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在术中注射纳米碳,切除黑染侧颈淋巴结送冰冻病理,根据病理情况决定淋巴结清扫范围。 结果 60例患者术中侧颈淋巴结黑染58例,冰冻病理证实淋巴结阳性12例,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12例。术后随访未见局部复发。 结论 临床N0甲状腺乳头状癌通过术中注射纳米碳示踪可增加侧颈隐匿性转移淋巴结检出率,减少阳性淋巴结漏诊率,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分区性颈清扫术(selectiveneckdissection,SND)是根据头颈部特定部位肿瘤颈淋巴结转移规律而设定的非全颈性清扫,手术范围缩小而不影响根治性。有利于保留患者外观和术后功能。SND目前主要应用于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和部分阳性(cN1)的上呼吸消化道鳞癌患者,有多个淋巴结转移或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的患者应配合应用放疗。不同术式的分区性颈清扫适应于不同原发灶的转移。治疗结果显示SND治疗后的效果及手术区域颈部淋巴结复发率与改良根治性颈清扫相似。  相似文献   

13.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其外科治疗包括局部肿瘤的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故淋巴结清扫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哨淋巴结是恶性肿瘤发生淋巴播散时首先累及的淋巴结,其病理学状态可以代表整个区域淋巴结的状态,根据其转移情况可以指导区域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本文将对喉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从本世纪开始以来,颈部转移癌的手术治疗,普遍采用颈淋巴结清扫术。60年代Bocca氏介绍一种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颈部间隙含有淋巴结,如果仅将包围这些间隙的筋膜(其中含有淋巴结)整个予以剥离并切除是同样有效的,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实际上是在这些间隙之外。预防性地分离主要神经干如舌下,脊副及膈神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功能障碍,但是至今未能彻底阐明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解剖学基础,不能从解剖学的观点来证明本操作的根治性,从而使此项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解剖】包绕肌肉的筋膜内没有淋巴结,颈动脉鞘也没有淋巴结,为了清除淋巴结,必须将含有淋巴结的各间隙的筋膜完全剥离并除去。为此必须熟悉颈部各间隙的解剖边界。Pernkopl  相似文献   

15.
头颈部肿瘤淋巴cN0期是否要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特别对于淋巴结隐性转移率高的口咽癌、下咽癌、声门上型喉癌,如何处理患者的淋巴结是头颈外科极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综述前哨淋巴结示踪技术及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现状,评价前哨淋巴结示踪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颈清扫术 (国内有多种命名 ,如颈清除术、颈廓清术等不一一列举 )是由 Crile氏于 190 6年根据 1894年Halsted氏在治疗乳腺癌确立的手术原则而开创应用 ,至今已有 95年的历史。国外虽然多年来用“Radical NeckDissection”命名 ,并不能表达手术的含义和内容。“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是由前一辈肿瘤专家提出的 ,这一名词应该是最确切的译名 ,它说明了手术的部位和目的。但由于这一名词较长 ,因而用的人不多。本文只用“颈清扫术”。至 50年代 ,经过不少头颈外科专家的完善 ,将手术标准化 ,强调了副神经等完整切除的必要性。到 6 0年代在肿…  相似文献   

17.
选择低位小切口行甲状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刀联合自动拉钩辅助低位领式小切口行甲状腺全切除+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甲状腺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实验组采用超声刀联合自动拉钩辅助低位领式小切口行甲状腺全切除+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采用低位领式切口行甲状腺全切除+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对两组手术住院时间、肿瘤大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者人数、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以及术前、术后甲状旁腺素、血清钙、血清磷、切除淋巴结数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操作者人数、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联合自动拉钩辅助低位领式小切口行甲状腺全切除+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方法可行,具有术时短、手术操作者人数少、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手术后乳糜漏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颈淋巴结清扫手术1285例术后发生乳糜漏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乳糜漏的发生率为1.6%,18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对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的乳糜漏应及早诊断,术中应加强预防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9.
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一词应该是英文radicalneckdissection(RND)的最确切的译名,它说明了手术的部位和目的,应该比当前常用的颈清扫术、颈清除术或颈廓清术要明确。但由于这一名词较长,因而用的人不多。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译名,我们多用“颈清扫术”。这一手术于1906年由Crile根据1894年Halsted治疗乳腺癌确立的手术原则而提出的,至今已有92的历史[1]。至50年代经过不少头颈外科专家的完善,将手术标准化,强调了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副神经等完整切除的必要性[2]。到60年…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以及一期手术时行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的意义。方法: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82例中,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者60例(第1组),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疾病者22例(第2组),未行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结果: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60例中,13例(21.67%)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0.7cm与≥0.7cm的肿瘤转移率分别为4.76%和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平均随访59.8个月,无复发和死亡,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具有一定比例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尤其对于肿瘤最大直径≥0.7cm者行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是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