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正祥  耿炯  周志明  陈翔 《江苏医药》2005,31(12):952-952
后交通动脉瘤(PCOAA)通常指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分叉处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瘤的常见类型,献报道其发生率占颅内动脉瘤的20%~53.6%。我院1995年~2004年收治颅内PCOAA22例,采用翼点入路或其他改良式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发生率、治疗原则和预后。方法:颅内多发动脉瘤16例,其中15例有2个动脉瘤,1例有3个动脉瘤。33个动脉瘤中,颈内一后交通动脉瘤占75.8%,眼动脉瘤占12.1%,前交通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分别占9.1%和3.0%。一期手术夹闭所有动脉瘤12例,分期手术夹闭2个动脉瘤1例,一侧瘤颈结扎或包裹十另一侧顿外颈动脉结扎2例,另1例仅处理一个动脉瘤。结果:优良15例,轻残1例。结论:尽可能一期手术处理所有动脉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何建军  余晓春 《江苏医药》2012,38(13):1596-1597
颅内动脉瘤破裂发病急,死亡率高.我科2006年-2011年急诊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10例,均经翼点入路,治疗效果满意.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6-67岁,中位年龄48岁.颈眼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行翼点人路显微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经翼点入路均成功夹闭,恢复良好83.3%,中度残疾10.4%,重度残疾6.2%,无死亡病例;随访GOS评分5分38例,4分3例,3分2例。结论经翼点人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中暴露清楚,夹闭瘤颈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韦柳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201-1201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此疾病常见于40-60岁中、老年人。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约占20%,以2个的多见,亦有3个以上的动脉瘤。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具有极大的危险性,还可能随时发生再出血。因此.防止动脉瘤破裂以及血压的合理控制是为患者赢得手术时机的关键,而良好的手术前后护理则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我科于2004年6月收治了1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蔡学见  胡开树 《江苏医药》1998,24(5):342-343
前交通动脉瘤是颅内常见的动脉瘤,我院1986年6月~1996年12月共收治12例,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35.3%(其中1例同时合并同侧大脑中动脉瘤),均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现就其诊断和治疗中的有关问题作简要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28~62岁。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入院时按Hunt和Hess分级,I级5例,刀级3例,皿级2例,IV级2例。二、检查:头颅CT平扫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者8例,其中前纵裂有出血者6例。额叶脑内血肿3例,l例破入侧脑室。CT扫描阴性1例。行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者Ic例,余2例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分为无破裂出血组(n=40,颅内动脉瘤无破裂出血)、破裂出血组(n=45,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动脉瘤分布情况(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后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并分析两组患者瘤颈宽度、瘤体长度、入射夹角、动脉瘤体颈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瘤颈宽度、瘤体长度、入射夹角、动脉瘤体颈比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预测价值,确定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值与敏感度、特异度。经Kappa检验分析CTA与DSA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破裂出血组大脑中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占比分别为26.67%、20.00%,高于无破裂出血组的7.50%、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出血组前交通动脉瘤占比为8.89%,低于无破裂出血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360例颅内动脉瘤组患者术中临床资料,总结各种类型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3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前交通动脉瘤135例,后交通动脉瘤105例,颈内动脉眼动脉瘤15例,大脑前动脉瘤12例,大脑中动脉瘤69例,基底动脉瘤6例,小脑后下动脉瘤6例,脉络膜动脉瘤12例。采用夹闭方式:瘤颈单纯直接夹闭、瘤颈瘤体电凝塑形后夹闭、多瘤夹技术夹闭、联合方式夹闭及其他类。结果采用瘤颈单纯直接夹闭占37.2%,采用瘤颈瘤体电凝塑形后夹闭占35.2%,采用多瘤夹技术夹闭占13.1%,联合方式夹闭占11.4%,其它类3.1%。360例患者出院时 GOS 预后评分恢复良好273例,轻残57例、重残18例、死亡10例、植物状态2例。结论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获得满意效果,术中如何夹闭动脉瘤主要依动脉瘤的形态、部位等多因素而定,术中应尽可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症与预后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症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中的反应变量,为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465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发病时血糖水平,病程中的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动脉瘤共有486枚。单发动脉瘤446例,多发动脉瘤19例。颈内后交通动脉瘤184枚,前交通动脉瘤135枚,颈内分叉部动脉瘤60枚,大脑中动脉瘤39枚,大脑前动脉瘤29枚,眼动脉瘤13枚,后循环动脉瘤26枚。患者预后与其发病时的血糖水平、病程中发生的并发症等影响因素有关,而和年龄、性别、术前Fisher分级、术前GCS评分、术后是否静脉使用预防痉挛药物、术前动脉瘤的破裂次数、手术时机、术中临时阻断动脉时间等因素无关。病死率8.11%,预后良好占74.99%。结论通过对血糖水平、病程中发生的并发症等动脉瘤预后危险因素的分析可评估动脉瘤预后,进一步指导治疗和选择手术时机,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徐亚  陈华群  朱卫国 《江苏医药》2012,38(2):233-234
前交通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随着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设备的普及,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现率越来越高.不断改进的显微神经外科操作技术使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成功率越来越高,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渐成为前交通动脉瘤的首选治疗,但同时前交通动脉瘤术后并发低钠血症的现象也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重视.低钠血症是神经外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1,2].我科2003年3月-2010年6月收治前交通动脉瘤患者46例,开颅术后并发低钠血症17例,诊断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辉  张宝花 《华夏医药》2009,(5):392-393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颅内手术观察与CTA检查对比分析。结果28例动脉瘤经CTA检出27例。其中26例经手术证实。结论16层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6.4%。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锁孔(微骨孔)技术治疗颅脑深部肿瘤和动脉瘤的经验,回顾性总结采用锁孔技术显微手术治疗439例颅内深部肿瘤和78例动脉瘤。颅内深部肿瘤(脑桥小脑角及小脑肿瘤,岩斜区肿瘤、颅前窝脑膜瘤、鞍区肿瘤、镰旁和镰幕区脑膜瘤)经锁孔(微骨孔)技术切除,以及在导航指引下锁孔-显微手术切除脑内深部胶质瘤。结果表明,517例手术中死亡2例(占0.4%),在439例颅脑肿瘤中全切肿瘤396例(占90.2%),次全切除22例,大部切除21例。结论:锁孔(微骨孔)技术是治疗颅内深部肿瘤和动脉瘤的良好方法,具有损伤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3月-2013年6月经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手术患者中,恢复良好17例,因并发血管痉挛,出现昏迷而放弃治疗1例。随访1-24(11.5±7.0)个月,其中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能力15例,出现轻微并发症2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微创、有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为0.2%~7.9%,发病率为0.5%~1%,其破裂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颅内动脉瘤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技术性强,并发症多,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我科于2002~2003年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重点探讨基层医院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28例颅内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从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术后血管痉挛的防治等方面总结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28例颅内前交通动脉瘤'进行的直视手术.结果 所有动脉瘤均手术夹闭成功,根据格拉斯哥结果 记分分为好21例,差4例,死亡3例.结论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早手术可有效治愈前交通动脉瘤.  相似文献   

16.
梁永  唐红宇  王家祺 《肿瘤药学》2012,(6):432-434,438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再出血和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栓塞治疗的126例患者,分析颅内动脉瘤直径以及颅内不同部位的动脉瘤再出血和复发的情况。结果≤5mm颅内动脉瘤直径的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5~10mm颅内动脉瘤直径和10~25mm颅内动脉瘤直径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瘤(PCOA+ICA)的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前交通动脉瘤(ACOA)、大脑中动脉瘤(MCA)以及大脑后动脉瘤(PCA)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直径越小,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越低;颈内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瘤(PCOA+ICA)的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正>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率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3,是颅内动脉瘤的高发部位。因前交通部位结构复杂,血管变异多,手术相对比较困难,病死率约为1/3。本文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冠状瓣经大脑前纵裂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患者13例,经6个月的随访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手术治疗,对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46例患者栓塞成功率89.13%,并发症发生率为8.70%,给予相应处理后,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1例遗留有神经功能障碍。6-18个月随访,患者良好恢复率为76.09%。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安全性高,便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前交通动脉瘤是大脑前循环最常见的动脉瘤之一,由于该部位解剖关系重要且复杂,对手术要求高,是较难处理的颅内动脉瘤之一。除血管内栓塞治疗外,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已被广泛应用[1]。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经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48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原因[1]。我科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对3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治疗,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性27例,女性12例,年龄45~70岁。均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治疗。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检查动脉瘤位置:大脑前交通动脉瘤21例、后交通动脉瘤8例、大脑中动脉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