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目的有三:1.复习当前淋巴瘤的组织学分类和临床分期;2.何杰金氏病一般的和特殊的X线表现;3.提出胸部淋巴瘤X线诊断和脉诊的方法。组织学分类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分类:改式的lukes和Bu-tler分类,以显著的细胞类型分类,大约90%是典型的,可为结节硬化型或混合细胞型。分类如下: ①淋巴细胞优势者:为一不常见类型,常局限化,预后良好;②结节硬化:最常见的类型,几乎总累及纵隔,通常预后良好。常局限存在;③混合细胞型:此型累及腹内而无纵隔病变,预后较差。④淋巴细胞减少:作为规律的是它伴有全身的疾病,是一种不常见的淋巴瘤,预后不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分类:其最后的分类将依  相似文献   

2.
最近的研究增强了我们对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细胞起源的了解。新生物细胞的功能分析指出系来源于免疫系统的特殊成份。Lukes 和Collins 强调来自B、T 淋巴细胞的分类仍未普及,Rappaport 分类仍在普遍采用。已经认识到Rappaport分类的  相似文献   

3.
作者分析了1951~1976年早期淋巴结外非何杰金氏淋巴瘤68例。活检标本以Rappaport 氏标准分类,弥漫性组织细胞淋巴瘤占53%,弥漫性分化差淋巴细胞淋巴瘤占29%,弥漫型混合性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瘤占6%,结节型分化差淋巴细胞淋巴瘤9%,还有3%未按Rappaport 氏标准分类。病例按Ann Arbor 会议何杰金氏病分期法分期,诊断包括病史,临床检查,胸,腹,头颈X 线检查,骨髓穿刺或活检,淋巴造影和剖腹探查。Ⅰ期47例,Ⅱ期21例。淋巴结外病变主要指累及内脏器官,皮肤和Peyer’s Patche 的胃肠道淋巴组织及Waldeyer 氏环淋巴组织。  相似文献   

4.
作者回顾性地分析了5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淋巴瘤,探讨其CT表现和组织学特征的关系。男36例,女19例。年龄17~81岁。依形态学特征WF分类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成十类,三科预后。低度:小淋巴细胞型,滤泡分化小细胞型和滤泡混合型。中度:滤泡大细胞型,弥散分化小细胞型,弥散混合型和弥散大细胞型。高度:成免疫细胞型,淋巴母细胞型和未分化小细胞型。作者见到,55例中只出现WF分类中六种组织学类型。低度者2例(均为小细胞型),中度者44例(5例弥散分化小细胞型,9例弥散混合型,30  相似文献   

5.
恶性淋巴瘤属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组成肿瘤的主要成份和组织结构分为何杰金氏病(简称HD)和非何杰金氏病(简称NHL)。小儿原发性肿瘤型肺结核在临床表现、体征、X线胸片上与恶性淋巴瘤有很多共同之处,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同病理类型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18例经病理证实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MRI表现,结合病理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病灶局限性11例(11/18),弥漫性7例(7/18),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病理类型:B细胞型13例(72%),NK和T细胞型5例(28%)。B细胞型以局限性多见(10/13),扁桃体好发(8/13),密度和信号均匀(12/13),边界清晰(10/13),常伴颈部淋巴结肿大(8/13)。NK/T细胞型以弥漫性多见(4/5),易累及鼻咽部(4/5),边界不清(4/5)、密度和信号不均匀多见(3/5),其内可见气泡影(2/5),易侵犯鼻腔并铸形(3/5)和骨质侵蚀破坏(2/5)。结论咽淋巴环不同病理类型的非霍金奇淋巴瘤影像学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作者将最近25年来积累的157例鼻咽部恶性肿瘤资料作一新旧对比研究。其中男100例,女57例,年龄5~81岁,以60~70岁的病例最多。156例得到组织学的确诊。其中121例对以前的组织切片进行了复核、特别对鳞状细胞癌、未分类的肿瘤和网状细胞肉瘤重新进行了诊断分类。在121例中有53例的诊断得到了更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增多至29例,再将其分为恶性度低的13例淋巴细胞型3例、组织细胞型1例、淋巴浆细胞或淋巴浆细胞型2例、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处于临床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我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7月处于临床缓解期的34例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惰性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56~+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较侵袭性B系淋巴瘤患者高(P<0.05)。结论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侵袭性较惰性淋巴瘤免疫功能紊乱更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深部淋巴结受累以及大血管侵犯的CT表现特征。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淋巴瘤患者101例,其中62例有深部淋巴结受累符合入组条件,按照病理类型归类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8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13例,滤泡性淋巴瘤、小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各3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2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其CT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分布部位:几乎所有的病理类型均以腹膜后及腹腔淋巴结受累为主。并可以同时有纵隔及盆腔淋巴结受累;②淋巴结孤立与融合:按照不同的病理类型及部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及小B细胞淋巴瘤受累淋巴结融合最常见,且以腹膜后淋巴结融合为主,而外周T细胞淋巴瘤及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以孤立淋巴结为主,均无1例有淋巴结融合征象;③血管包埋征:淋巴结融合包埋大血管时形成血管包埋征,所有被包埋的血管均未发现有血管管腔的不规则、狭窄以及管壁的毛糙。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深部淋巴结受累时,以腹膜后淋巴结受累最常见,腹腔淋巴结次之;血管包埋征在淋巴瘤CT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其对血管的包埋而非侵蚀是与其它恶性肿瘤相鉴别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继发性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附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为原发于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淋巴肉瘤与网状细胞肉瘤 ,主要发生于淋巴结,也可发生于或转移到淋巴结外的任何器官,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侵犯骨骼是指骨病灶为全身病变的一部分,由骨外病灶经血行播散或邻近肿大淋巴结直接侵犯所致,故又称为继发性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现将我院近年遇到的1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18 F-FDG PET显像对不同亚型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对霍奇金淋巴瘤(HL)和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标准分类的不同亚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6例淋巴瘤(62例HL和174例NHL)患者的FDG PET全身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WHO病理分型的结果比较。结果:PET显像对淋巴瘤的检出阳性率为94%(221/236例),对HL和NHL的阳性率分别为97%(60/62例)和93%(161/174例)。在不同NHL亚型中,8例套细胞淋巴瘤,99%(76,77例)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95%(55/58例)的滤泡性淋巴瘤(FL),73%(8/11例)的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MZL),2/3例黏膜相关性(MALL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5/8例的无其他特征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2/3例的伯基特淋巴瘤(BL),2例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和覃样肉芽肿、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和NK/T细胞型淋巴瘤各1例FDG摄取异常,而13例(3例MZL,3例PTCL,3例FL,MALT-MZL、DLBCL、BL和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各1例)未见异常FDG分布。结论:^18F-FDG PET显像对常见的NHL亚型检出阳性率较高,对相对少见的NHL亚型检出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75例小儿恶性淋巴瘤,其中非何杰金淋巴瘤175例,何杰金淋巴瘤100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并对31例作了免疫组织化学酶标检查。结果:男性比女性多见,以6~10岁年龄多见。大多数发生于淋巴结内,少,数发生于结外,何杰金淋巴瘤发生于结外很少。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非何杰金琳巴瘤绝大多数为弥漫型;淋巴母细胞型和伯基特氏淋巴瘤较多,高度恶性类型较多;T细胞性较多。何杰金淋巴瘤以淋巴细胞为主型和混合细胞型多见。  相似文献   

13.
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宪 《放射学实践》2000,15(3):218-219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也称恶性淋巴瘤,分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临床上以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根据病理表现不同,其恶性度和预后不一。一、病理1.霍奇金病HD通常多原发于淋巴结,病理组织学表现为淋巴细胞等多种成份的基质背景和特征性的肿瘤细胞ReadSternberg(RS)细胞。疾病分期和组织学亚型是影响临床表现和预后的重要因素。HD的病理组织学分类是根据Rye国际会议(1965年),将其分为4型,即: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衰减型。由于Rye分类法较好地反…  相似文献   

14.
何杰金氏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在胸内淋巴结、肺、胸膜、心包、胸部骨骼均有其一定的X线表现。本文搜集我院1975—1986年经病理确诊为何杰金氏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07例(何杰金氏病31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76例),其中具有胸部X线改变者51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非何杰金氏病性淋巴瘤组织治疗后钙化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作者报告2例。例1男,35岁,腹痛一年,超声示左季肋部一大肿块,部腹探查及活检示小结节状、未分化淋巴细胞型淋巴瘤。化疗3个疗程后改为放疗,上腹部照射3000rad,并增加至5000rad照射右季肋部和剑突下区。CT显示肠系膜肿块直径度小到5cm。治疗后26个月CT发现沿残余系膜肿块后内方有新月形钙化。肿块继续变小到4cm,钙化密度逐渐增高,仍为新月形。例2男,36岁,上腹部钝痛和腹胀。CT显示一大的无钙化肠系膜肿块。剖腹探查见肠系膜根部有一大的肿瘤自腹腔动脉至骨盆上口,从左肋至右肾门。活检示小结节状、弥漫性未分化淋巴细胞型淋巴瘤。行全身淋巴照射,腹部和盆腔接受4400rad,肠系  相似文献   

16.
结肠淋巴瘤     
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以及何杰金氏病侵及结肠极为罕见。其症状有厌食、乏力、体重减轻及发热。患者的主诉中一般可能有腹部不适及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淋巴瘤可以只局限于结肠或为全身普遍性淋巴腺病变的一部分。结肠淋巴瘤的直肠出血不象结肠腺癌患者那样常见。淋巴瘤可以累及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胃和小肠受累往往比食道或结肠更为多见。结肠淋巴瘤X线表现有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rna,PCNSL)是一种局限于巾枢神经系统内的结节型淋巴瘤。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中93%为原发性。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型,以原发性结节为主要表现者占5%。在原发性淋巴瘤中,98%为B细胞淋巴瘤,其余少见的为T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18.
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原发于咽淋巴环NHL的CT和MRI表现。结果149例中,B细胞来源98例(65.8%),外周T和NK/T细胞51例(34.2%)。单发于扁桃体者最多见(56例,37.6%),其次为鼻咽、扁桃体等多部位受累(43例,28.9%)。肿块型81例,浸润型36例,溃疡型7例,混合型25例,以肿块型多见(54.4%)。肿块型轮廓境界光整,密度和信号均匀,以B细胞NHL多见;浸润型病变范围较弥漫,境界欠清晰,部分密度信号不均匀,以NK/T细胞多见;溃疡型少见,均为NK/T细胞NHL。各型病变多局限于咽黏膜间隙内,咽旁等深部间隙及颅底骨质侵犯少,仅12例(8%)。78例伴有颈淋巴结受累,受累率约52.3%,其中在B细胞NHL中为65.3%(64/98),在外周T和NK/T细胞NHL中为27.5%(14/5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19.14,P<0.01)。结论多部位多中心起源、大肿块或咽壁弥漫浸润性增厚、颅底及深层结构侵犯少是咽淋巴环NHL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不同的免疫表型又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特征有助与该部位常见的鳞状上皮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口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CT表现特征,探讨各种不同病理类型NHL的CT表现特点.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证实的口咽部NHL患者的CT表现. 结果 33例中,B细胞来源18例(54.5%),T和NK细胞来源15例(45.5%).病变分布:扁桃体1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8例、NK/T细胞淋巴瘤5例、套细胞淋巴瘤1例);舌根1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例、滤泡性淋巴瘤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周围T细胞淋巴瘤1例);软腭2例(NK/T细胞淋巴瘤1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累及两个以上口咽部位7例,均为NK/T细胞淋巴瘤.33例中,肿块型18例,其中13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型10例,其中8例为NK/T细胞淋巴瘤;无明显异常CT表现者5例. 结论 口咽NHL多发生于腭扁桃体及舌根,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NK/T细胞淋巴瘤为主;CT对于NHL的鉴别诊断和病变范围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何杰金氏病的予后取决于它的组织学类型,因此,区分病理类型有重要的治疗意义。骨髓或骨皮质受累时,不拘细胞类型表示疾病已至第四期。作者于1977~1978年复习了175例经活检证实的何杰金氏病的X线片,其中36例(21%)有骨破坏:28例经活检或尸检证实,8例由X线和临床证据联合提出诊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从6岁至66岁。何杰金氏病的分类和予后:淋巴细胞为主型和结节硬化型予后好;混合细胞型予后尚可,淋巴细胞减削型予后不好。何杰金氏病骨骼受累的分布:中枢骨病变46(77%),四肢骨病变14(23%)。何杰金氏病骨受累和组织学分类的关系:予后好的(淋巴细胞为主型和结节硬化型)142例中仅15例(11%)有骨破坏的X线证据,相反,予后尚可或不好的(淋巴细胞减削型和混合细胞型)33例中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