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诊断经验,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纵隔肿瘤治疗上的临床应用体会,提高原发性纵隔肿瘤外科诊治水平。方法对67例行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进行诊断和手术方法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单纯胸腔镜手术切除63例,胸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1例,胸腔镜手术中转开胸1例,胸腔镜手术探查活检2例,术后1例出现肌无力危象,其余恢复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适用于大部分纵隔肿瘤,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安全可靠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7,(5):358-360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胸腔镜治疗各种纵隔肿瘤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18~65岁;前纵隔肿瘤30例,中纵隔肿瘤5例,后纵隔肿瘤10例,均采用胸腔镜全麻下双腔气管插管纵隔肿瘤切除术,根据肿瘤在纵隔不同位置,采用不同体位,前纵隔一般采用患侧抬高30°,中纵隔采用健侧卧位,后纵隔肿瘤采用健侧卧位(稍前倾20~30°),采用2~3个长度约1~4 cm的手术操作切口完成手术。结果:45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操作,其中40例采用胸腔镜下完成,5例辅助长约5~8 cm的手术切口完成手术,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围术期死亡,随访1~8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我院13年来对41例纵隔肿瘤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体会。并对纵隔肿瘤的诊断,现代辅助诊断技术和胸部CT、MRI、B型超声波、ECT检查和胸腔镜检查对纵隔肿瘤的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法的临床意义,手术切口选择、术中探查及操作技巧等手术治疗体会,手术预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冯毅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253-25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007年2月至2012年5月我们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19例纵隔肿瘤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6例完成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3例需中转4~6cm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均无复发;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胸腺瘤7例,神经源性肿瘤5例,畸胎瘤3例,心包囊肿2例,支气管囊肿和胸腺囊肿各1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安全、有效,具有微创、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从1984年—1998年我们手术治疗并有病理诊断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共21例,现就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原发性纵隔肿瘤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龄27岁~54岁,平均41.6岁。其中畸胎瘤10例,胸腺瘤9例,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共35例纵隔肿瘤,均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手,合并重症肌无力者,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和整个胸腺,同时清除前纵膈脂肪组织。结果全组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无辅助小切口,随访5—24个月无复发病例。6例术前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胸腺瘤患者术后短期内继续服用溴吡啶斯的明后症状明显改善。Castleman病患者术后全身症状消失。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及安全性大的特点,较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电视胸腔镜手术系将带摄像机的胸腔镜插入胸腔 ,外与监视器相连 ,手术在监视器显示下进行。胸腔镜下手术较常规剖胸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 ,出血少 ,对病人心肺功能影响小 ,术后恢复快 ,符合美容要求等诸多优点 ,可减少患者疼痛 ,缩短住院时间。自 2 0 0 1年 10月以来我院共行胸腔纵隔肿瘤切除术 6例 ,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2 1~ 5 0岁 ,平均 32岁。其中前纵隔肿瘤 1例 ,后纵隔 5例。2 术前准备2 .1 术前访视胸腔镜是一项新技术 ,病人对手术了解不够 ,故术前应探视病人。向病人耐心解释胸腔镜治疗损伤小 ,…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使用电视胸腔镜对94例纵隔肿瘤病人的诊治总结得出应用胸腔镜诊治纵隔肿瘤的体会。方法 94例纵隔肿瘤进行胸腔镜下切除。其中男性60例,女性34例。年龄21~75岁平均46.8岁。胸腔镜置于腋中线的第6~7肋间,探查肿瘤生长情况及毗邻后决定另外两个操作孔位置。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决定手术方式。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胸引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术后行2月~24月随访,分析临床特点和疗效。结果 67例完全在胸腔镜下完成瘤体切除,其中4例仅行肿瘤活检,17例小切口辅助完成手术,中转开胸6例。术中出血10~600ml,平均106ml。无术中术后输血病例,无二次手术止血病例,术后胸液引流90~893ml,平均250ml。术后在2~6d拔出闭式引流管,平均3.8d。2例术后液气胸调整引流管位置加强引流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7.8d,围手术期死亡0例,术后随访死亡2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适合于大部分纵隔肿瘤的治疗,安全有效,对大多数纵隔肿瘤为一安全有效的方式,值得在大多数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合林  孟宪利 《河北医药》1994,16(6):338-339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的诊断和治疗(附3例报告)050011河北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张合林,孟宪利,白世祥,平育敏河北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张逊,陈龙奇,何明纵隔化学感受器瘤是一种很少见的纵隔肿瘤.我院胸外科1965年1月~1993年1月.共收治各类纵隔肿瘤4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复杂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为临床复杂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例复杂纵隔肿瘤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患者,恢复良好14例,死亡2例,死亡率12.5%。结论复杂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比普通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难度大、风险性高,应根据临床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准确选择手术切口和术式,完整的切除瘤体,是提高临床治愈率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1例以胸闷、气短为主要症状的右侧后纵隔巨大神经鞘瘤,并回顾相关文献,提高对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对2013年10月21日我科收治的1例右后纵隔巨大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展方面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术前在彩超引导下行病变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证实为神经鞘瘤,并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切除。结论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在肿瘤生长巨大后才被发现,易漏诊,并增加手术风险及难度。术前经皮穿刺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近年来胸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其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李永武  李雄 《云南医药》1995,16(4):248-249
收治纵隔肿瘤35例。手术治疗26例,切除率88.5%,无1例近期死亡。本文对纵隔肿瘤的早期诊断、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手术切口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纵隔肿瘤51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凯  周华富  郭建极 《淮海医药》2009,27(2):100-102
目的总结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51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科治疗方法。结果51例患者中,手术完整切除47例,其中2例连同肺叶切除,开胸探查活检4例。手术切除率92.2%(47/51)。49例痊愈出院,1例并发脊液胸腔漏经治疗好转出院,1例术后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1.96%。结论根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结合肿瘤好发部位是诊断纵隔肿瘤的主要方法。对于纵隔肿瘤一旦诊断,有手术指征者应尽早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尽量完整的切除瘤体,根据病理选择合适的术后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王菁  徐美林  张志尧 《天津医药》2007,35(2):130-131
纵隔是介于两侧胸膜腔之间的胸腔部分,由于其间包含有多种器官及组织结构,故其发生的病变也复杂多样。天津市胸科医院1984年1月-2004年11月经手术病理的检出肿瘤病例共6062例,其中原发纵隔肿瘤和囊肿413例(平均20.65例,年),占6.81%。原发纵隔肿瘤和囊肿总检出率为5.88%(4.79%~6.32%),环比发展速度为101.5%~103.1%,呈增长趋势。因此,笔者对原发纵隔肿瘤和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认识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X线及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神经源性肿瘤21例,其中神经鞘瘤7例,神经纤维瘤8例,节神经细胞瘤4例,恶性神经源性肿瘤2例,所有病例均经胸部拍片及CT扫描。结果: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发生于后纵隔(95.2%),典型X线表现为后纵隔脊柱旁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肿块,CT可明确显示病变内钙化,肿块形态,肿块与邻近结构的显示及肿块的强化特点等。结论:X线检查是发现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有效手段,CT扫描有利于肿块的准确定位及形态学诊断,有助于肿瘤的定性和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神经源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后纵隔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处,少数肿瘤可部分发生在椎间孔内,使肿瘤呈哑铃状生长。本收集了1997年-2002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对其X线及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实施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切口等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应用于纵隔肿瘤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析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近几年收治的34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其中神经源性肿瘤14例,畸胎瘤10例,胸腺瘤6例,淋巴瘤4例。完全肿瘤切除31例(91.2%),3例行纵隔肿瘤部分切除术(8.8%),死亡率为0。结论胸部X线及CT检查为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手术为其首选诊治方法 ,手术效果良好,同时应注意术后综合治疗及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聂菁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63-3164
目的 探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20例胸腔镜纵隔肿瘤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20例胸腔镜纵隔肿瘤手术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护理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一定的作用.结论 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及术后的康复训练,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纵隔肿瘤100例诊断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57-157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方法:选取10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统计其检查的正确率与治疗方法。结果:X线诊断为原发性纵隔肿瘤95例,误诊5例,CT诊断为原发性纵隔肿瘤98例,误诊2例;良性肿瘤(90例)手术切除率为100%,恶性肿瘤(10例)手术切除率为50%。结论:X线与CT是诊断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有效手段,良性原发性纵隔肿瘤均应尽早手术治疗;对恶性原发性纵隔肿瘤,应针对不同的病理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行微创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纵隔肿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行微创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和行开胸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指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等特点,优于开胸纵隔肿瘤切除术,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值得在胸外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