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腹部B超对手术难易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23例胆囊疾病的腹部B超诊断与LC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腹部B超检查评估相对无困难的3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C,平均手术时间为34min。而术前腹部B超检查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轮廓显示不清、胆囊萎缩等多种困难因素的78例患者中,有3例(占3.85%)进行中转开腹手术.其余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51min。结论:术前腹部B超诊断对判断LC的难易程度可以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炜炜  周建新 《江苏医药》1998,24(6):428-42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在胆道外科中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我科的实践,探讨B超对LC病人术前筛选的重要性。资料与方法本组50例,其中男IO例,女40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5.O士11.8岁。所有患者皆因胆囊疾患入院,用Kretz公司COMBISON310A“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SMHZ,着重观察并详细记录胆总管、胆囊三角、胆囊,以及胆囊壁、颈管声像。结果全组术前B超均排除胆总管结石,其中胆囊息肉5例,B超扫查见胆囊壁光整,胆囊管走向正常,Calot三角清晰;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9例,均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或胆囊萎缩,Calot三角…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伴胆囊疾患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优点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3年4月肝硬化患者行胆囊切除术38例。其中LC组1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以上各项指标对比均有显著差异,OC组均明显高于LC组。结论 在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疾患病人中,LC较OC有明显优点,风险也小,可安全用于Child—pugh A和B级的肝硬化伴胆囊疾患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近年发展的一种器械辅助手术。与常规手术相比,它具有手术创口小,出血少,术后创口愈合快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我院在开展此项手术时,与B超术前检查结合,总结出一些规律,用于指导临床手术方案,提高B超检查在临床应用的价值。王方法和资料超声诊断仪为日本AL0kaSSD-630型实时超声扫描仪,探头频率3.SMHZ。患者空腹作胆囊常规B超探查。测量胆囊壁厚,观察并记录。在测量胆囊的过程中,测定胆囊壁的位置十分重要。前来就诊的患者,胆囊部多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或脂肪堆积,为了能给手术提供尽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外科临床已较广泛地开展,而术前了解胆囊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于病例选择、手术难易程度的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院于1999年4月~2003年6月共开展LC手术237例。本就术前B超检查情况总结汇报,探讨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渐见普及,LC胆囊损伤的发生率(0.5%~1.09%)明显高于开放性胆囊切除术(0~0.2%)。因腹腔镜手术时胆管损伤的严重程度及处理难度均大于开放性胆囊切除术,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防范。我们曾治疗14例,LC术后致胆管损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胆囊切除术与剖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280例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2例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8例剖腹胆囊切除术(OC)全部成功。结论充分利用B超及彩超、心电图、胃镜等术前检查,重视术中胆道造影,仔细解剖胆囊三角,弄清"三管一壶腹",正确选择LC及OC的指征。降低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囊颈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的技巧。方法对2005年1月-2013年6月本院诊治的136例胆囊颈管结石行LC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B超、CT检查术前明确胆囊颈管结石96例,术中探查发现胆囊颈管结石40例。其中125例顺利完成LC.1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发生胆漏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胆囊颈管结石易嵌顿致急、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LC治疗胆囊颈管结石足安全可行的。对Caloti角粘连致密、解剖变异或不清者适时中转开腹手术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被作为有症状的良性胆囊疾患的首选术式,其优点超过了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但是,LC不可能完全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手术医师根据术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决定术中的手术方式。而LC中转开腹并不意味着LC治疗失败,而是手术医师采取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献报道LC术中转开腹手术率为3%-12.5%。作为手术室护士应随时作好准备,进行应急配合。  相似文献   

10.
7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允召  李令堂 《江苏医药》1999,25(2):133-13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手术相比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现将我们LC手术762例的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科自1992年6月至1997年12月共行LC手术762例。其中女423例(55.5%),男339例(44.5%)。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3岁。>50岁421例(55.2%)。体重>80kg的173例(22.7%)。有腹部手术史者195例(25.6%),上腹手术史者102例(13.3%),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者189例(24.8%)。慢性阻塞性肺病7例,平均住院日5天。二、诊断特点经B超及ERCP、CT等诊断胆囊息肉297例(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难度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1-07~2003-07行难度Ⅲ-Ⅳ级的LCl60例,特别提出胆囊前后三角结合法分离胆囊管、“唯一管征”确认胆囊管、腔内打结技术结扎胆囊管、重视胆囊周围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及时中转开腹等方法。结果:中转开腹4例.LC成功率97.5%(156/160)。手术时间30~180min,平均55min。术后住院2~7d,平均3.5d,无1例并发症,随访6~12月无异常。结论:掌握LC基本原则。灵活运用上述方法行高难度LC是可行的,可扩大LC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王龙  曾新中 《贵州医药》1998,22(1):72-7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开展于临床。然而与剖腹胆囊切除术(OC)相比,LC术者由于不能像OC手术时那样在直视下操作,使得该手术在开展初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我院自1992年5月一1997年3月共施行W术114o例,其中损伤腿总管5例,现予以总结报告。1病例资料例1:女性,48岁,病程3年,术前B超示胆囊内多发性结石及颈部结石。胆囊5.Icmx2.scm大小,壁厚0.4。m,毛糙,囊内及颈部有多粒强光团。I上术中见哈氏袋有一大结石嵌顿,不能推动,与周围组织粘连致密。分离外周粘连后,灼开颈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腹腔镜经脐单孔胆囊切除与传统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USPLC)的55例患者为A组,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53例患者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及无明显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疼痛评分与美容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运用TUSPLC不仅满足了患者对微创与美容的要求,同时兼具了LC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及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胆囊B超声像改变及肝脏病变轻重与胆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56例CHB及LC患者和同期体检的246例非肝炎体检者进行胆囊B超检查,比较其胆囊病变情况.结果 CHB及LC组胆囊改变明显高于无肝炎病变的体检组(P<0.01).结论 CHB及LC患者易并发胆囊病变.  相似文献   

15.
腔镜与小切口开放手术行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62例(A组)及小切口开放性胆囊切除26例(B组)的临床资料,就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总天数、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总天数、恢复正常工作时问、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B组住院总费用略优于A组。结论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腔干扰少等优点,效果优于小切口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临床与病理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及 其对诊断处理的意义。方法 对84例PLG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LG占同期胆囊切除的14%,其中瘤样病变占96.4%,肿瘤占3.6%。多数病变<10mm,仅少数病变>10mm,其中包括腺癌者。结论 ①B超对PLG诊断率较高;②≤5mm的病变,若症状不明显且病人较年轻,可定期B超观察,不急于手术;单发病变>10mm,年龄偏大者,或在随访中病变有增大趋势者,应给予手术治疗;6-10mm的病变,宜适当放宽手术指征,以免漏掉胆囊瘤等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7.
内窥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道结石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淑军 《江西医药》2005,40(7):425-427
目的总结联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m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mtomy,EST)治疗胭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23例病人用十二指肠镜先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证实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后先行经内窥镜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碎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LC手术成功率95.6%。2例出现急性胰腺炎,术后复查B超无结石残留,平均住院6.5d。结论联合应用LC、ERC和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经过细心的护理和精心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Calot三角解剖变异的处理经验,以减少LC手术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368例LC术中Calot三角解剖变异及处理方法。结果 胆囊管变异占3.2%,胆囊缺如占1.1%,胆囊动脉变异占87%,362例成功实施LC,成功率为98.4%,中转开腹6例,占1.6%。结论 Calot三角解剖变异极常见,正确处理好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解剖变异关系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李钢  王彦铭  王雨龙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335-233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其刨伤小、恢复快,已成为目前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该术式因术后切口感染相对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有其特殊性.所以对LC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治疗的分析仍有必要。现对我院发生的13例LC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人进行回顾分析.以降低LC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目前在我国基层医院应用广泛.随着技术的发展,LC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大,原来被认为禁忌证的急性胆囊炎现已被纳入手术适应证范围,但有较高的中转开腹率.我院除了有明确的绝对禁忌证外,对所有伴急性胆囊炎的胆囊结石患者均尽快行LC手术,这的确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但同时也增加了手术难度,还可能会增大如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