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多走行于心外膜下脂肪组织内或心外膜深面。然而,在冠状动脉发育过程中,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个节段可能被浅层心肌覆盖,在心肌内走行,被心肌覆盖的冠状动脉称壁冠状动脉,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称为心肌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心肌桥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术中病变特点及早期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19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心肌桥手术方式、术中肌桥位置及范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效果及出院后随访效果等数据。结果 4例肌桥松解术中,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单纯肌桥手术7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双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置换同时改良迷宫手术1例,冠状动脉瘘修补术1例,室壁瘤切除1例。心肌桥位置为前降支的患者18例,后降支1例;心肌桥长度范围(6.5±3.6) mm。患者手术时间(4.2±1.6) h,术中出血量(247±110) mL,术后ICU停留时间(1.3±0.6) d,术后住院时间(9.1±2.3) d。患者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30个月,随访患者症状均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或再次手术者。结论 心肌桥外科治疗应根据术中肌桥长度、深度选择术式,合并其他需手术治疗的心脏病时,应同期行手术治疗;外科治疗心肌桥安全性高,近期疗效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4.
5.
6.
7.
为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对3051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的121例128处心肌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心肌桥96%(123/128)发生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接受介入治疗的8例中,5例术后心前区疼痛消失。1例行心肌桥松解术病人术后4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未见肌桥影像。对74例孤立性心肌桥病人给予内科药物治疗,以β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药为主的内科治疗,用药后改善症状明显,总有效率82.4%(61/74)。本组孤立性心肌桥83例随访1月-5年,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无猝死发生。结论:心肌桥病人临床表现易同冠心病相混淆,冠状动脉造影可确诊,治疗以β受体阻滞药、钙离子拮抗药首选,必要时要考虑行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安置术或行外科松解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心肌桥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检出心肌桥15例,分析临床特点。结果:心肌桥检出率为3.26%;心肌桥最常见于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临床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药物、PCI及手术可治疗心肌桥患者。结论:心肌桥可以引起心肌缺血症状,心肌桥对近端冠状动脉有加速粥样硬化的作用,左心室肥厚、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肌病与心肌桥的临床发生有关,有症状的心肌桥首选药物治疗,无效时考虑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及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患者,男,55岁,因“反复活动时胸痛三年,加重半月”入院。患者三年来反复出现活动时胸痛,位于胸骨后,为压迫样闷痛,每次疼痛约持续5-15 min,调养后有好转,但一段时间后再发作,症状均一样。多次就诊临床均考虑冠心病心绞痛,予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药物应用,效果不明显,仍有发作,近半个月来,凡活动时会复发且疼痛时间较原来持续更长。前来本院就诊,其心电图检查的结果为S-T(Ⅱ、Ⅲ、aVF)段略压低伴T波倒置,然而cTnT显示则正常,建议服用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患者胸闷、胸痛等症状逐一消失,为使进一步的治愈,让患者住院治疗,在6h后再次的检测cTnT,其结果显示心肌酶均已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黄占红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3)
冠状动脉通常行走于心外膜下的结缔组织中,如果一段冠状动脉走行于心肌中,这束心肌纤维被称为心肌桥,行走于IL肌桥下的冠状动脉被称为壁冠状动脉.尸检及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率分别是15%~85%和0.51%~9.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心肌桥)的特征和心肌桥与缺血性心脏病(IHD)的关系。方法对747例接受冠脉造影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检出心肌桥22例。结果心肌桥检出率为2.94%;心肌桥最常出现在左前降支;心肌桥段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是最主要征象:心肌桥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54.4%;有心肌桥患者临床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结论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是心肌桥最主要征象;冠状动脉心肌桥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冠脉)及其分支通常行走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当一段冠脉被心肌所包绕,该段心肌称为心肌桥,该段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其发作时可表现为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容易出现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分析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EAT)与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02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经胸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冠脉造影评分(Gensini)分为试验组(Gensini评分≥40分)45例和对照组(Gensini评分<40分)57例,对比两组EAT厚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并以Pearson分析EAT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EAT厚度、LDL-C、hs-CRP、HOMA-IR较对照组高,HDL-C较对照组低(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EAT厚度与LDL-C(r=-0.533)、hs-CRP(r=-0.529)、HOMA-IR(r=-0.594)呈正相关,与HDL-C(r=-0.489)呈负相关(P<0.05)。结论 EAT厚度、LDL-C、...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例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人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使病人进一步掌握了疾病知识和用药知识、生活起居常识,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保持情绪稳定,促进了病人的依从性,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
<正>心肌桥亦称壁冠状动脉,是指冠状动脉某一段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机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挤压,该心肌纤维束称为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该段冠状动脉于心脏收缩期受心肌桥不同程度压迫,产生短暂的、间歇的狭窄,甚至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但大多数可用于舒张期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