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晶体取出是处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并后症的最后方法,本对人工晶体取出的适应证、取出人工晶体的类型、手术方法、联合手术、人工晶体取出后的结果等进行了综述。随着白内障出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技巧的提高及后房型人工晶体应用的普及,人工晶体植入后需要取出人工晶体的并发症将会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
人工晶体的取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报告32例人工晶体取出的经验。取出的原因是人工晶体脱位、持续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大泡性角膜病变,人工晶体表面膜形成,葡萄膜炎--青光眼--前房出血综合征,细菌性眼内炎、人工晶体度数不当和青光眼。  相似文献   

3.
4.
人工晶体取出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1980~1985年的2482例人工晶体植入患者进行回顾。有21例(0.8%)行人工晶体取出术(前房型20例、后房型1例)。取出原因为:疑为细菌性眼内炎6例(3例经培养证实);持续非感染性葡萄膜炎2例;人工晶体大小不适合,并能在眼内移动者5例;人工晶体明显脱位者4例;角膜失代偿2例;持续前房出血及伤口渗漏伴有玻璃体嵌顿者各1例。植入与取出的平均间隔时间:疑为眼内炎者11天;葡萄膜炎者13个月;人工晶体大小不适宜  相似文献   

5.
人工晶体取出六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因严重并发症而取出入工晶体者,国外已多有报道。国内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起步较晚,有关报告尚未见正式发表。但由于取出人工晶体本身的严重性和对眼球的破坏性,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将所遇6例人工晶体取出病例报告如下,并对取出原因及后果作一讨论。临床资料所有6例均为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水后,男5例,女1例,年龄34~68岁,平均58.5岁。术前4例为老年性白内障,2例为外伤性白内障,其中1例为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6例全部伴有术中后囊膜破裂,其中2例手术超过3小时。人工晶体取出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6.
取出眼内人工晶体的适应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增加,需要取出眼内人工晶体的机会也增加了。作者综合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随访时间平均在55个月以上的病例中,人工晶体的取出率约1—2%。做晶体植入手术的外科医师应该知道取出人工晶体的适应症,同时也应懂得在怎样的特殊情况下,需要用一个更理想的晶体来替换已经植入的晶体。眼内晶体取出的时机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有内皮性角膜变性存在时,耽搁时间可能会  相似文献   

7.
人工晶体取出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性分析25例人工晶体取出的原因。其中前房型4例,后房型21例。前房型和后房型人工晶体从植入至取出的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23.5和7.1个月。前房型取出的原因为UGH综合征3例和人工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1例;后房型取出的原因有人工晶体脱位或半脱位12例,人工晶体大泡性角膜病变4例,人工晶体视网膜脱离3例和眼内炎2例。手术方法:直接取出或合并三切口闭台式玻璃体切除,穿透性角膜移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段玻璃体切除和瞳孔膜切除。术后绝大多数眼的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人工晶体取出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15例人工晶体取出术病例,其中前房型5例,后房型10例。人工晶体取出的原因有眼内炎4例,人工晶体脱位4例,难治性青光眼4例,大泡性角膜病和严重的角膜水肿各1例,视网膜脱离1例。方法采用直接取出或联合多种手术方式。多数病人术后视力提高或不变,因此人工晶体取出是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人工晶体取出37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取出病例原因分析,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我科1999年1月~2004年5月37例(37眼)人工晶体取出病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7例人工晶体取出病例中,视网膜脱离15眼,人工晶体脱位10眼,大泡性角膜病变4眼,继发性青光眼3眼,人工晶体度数错误2眼,眼内炎3眼。其中人工晶体脱位行缝线固定术后视力恢复0.1~0.2有5眼,0.3~0.5有5眼;人工晶体度数错误置换人工晶体后视力恢复0.4和0.7;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人工晶体取出术后无晶体眼视力为光感、手动或数指,矫正视力最好0.1,复查时视网膜复位,眼压正常;大泡性角膜病变人工晶体取出术后矫正视力0.1~0.3。眼内炎人工晶体取出术后矫正视力为0.1~0.3。结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人工晶体取出的直接原因。减少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并发症可有效避免术后的人工晶体取出,使患者无晶体眼得到较好的屈光矫正。  相似文献   

11.
我院眼科自1990年9月起,对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伴有晶体后囊破裂,悬韧带溶解或断裂患者,采取以巩膜-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袢的人工晶体植入术,10例均获得满  相似文献   

12.
例1 吴××男74岁住院号193931 1989年6月20日在外院行右眼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1个月,右眼红、痛,视物模糊。当地医院检查发现人工晶体脱入前房,转入我院。右眼视力眼前手动,角膜水肿,上皮有大泡,内皮混浊。人工晶体脱入前房,瞳孔不圆。眼压正常。1989年8月25日取出人工晶体。出院时视力无增进,角膜仍有大泡,内皮混浊。例2 鄂×男26岁住院号262997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晶体取出术后真菌性眼内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性眼内炎是内眼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棘手 ,预后差。我院成功治愈因人工晶体取出术后真菌感染一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 女  84岁  1998年 7月 3日因右眼老年性白内障入院。入院时 ,右眼视力光感 ( +) ,光定位确 ,中心注视 ,B超及视觉诱发电位均未见异常 ,行现代晶体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为 0 2 5 ;并于术后一周治愈出院。病人自诉术后一个月开始右眼红、痛 ,伴视力下降 ,逐渐加重 ,曾复查时诊断“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虹膜炎” ,经 1%阿托品散瞳 ,全身及局部激素治疗 ,病情未控制 ,眼内纤维样渗出逐渐增多 ,虹膜后…  相似文献   

14.
眼外伤造成眼球穿通伤、眼内异物及外伤性白内障一般首先缝合伤口,摘出异物,或同时做部分皮质吸出。人工晶体植入均为Ⅱ期手术。但常由于残留皮质与周围组织粘连致使手术失败。我们从1991年7月起,对眼球穿通伤缝合、  相似文献   

15.
晶体内金属或非金属异物的存留,往往同时伴有晶体混浊发生外伤性白内障[1]。以往,此类患者在治疗上颇感棘手。自眼科显微手术广泛开展后,常常在取出晶体内异物的同时施行外伤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联合手术。近年来,我们施行上述联合手术6例,其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例,女2例;年龄23~39岁;右眼3例,左眼3例。手术时间:伤后第2、3天各1例,1、2个月各1例,40天1例,8年1例。异物性质:磁性异物4例,非磁性异物2例。异物大小:均<2.5(mm)。手术方法与结果首先术前对患者全面仔细…  相似文献   

16.
晶体异物取出同时行白内障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晶体异物取出同时行白内障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张百新王海林赵平眼内异物中,晶体异物比较常见。以往的处理原则是待晶体混浊后,将白内障与异物一起摘除;也有先取出异物,以后再行白内障手术[1]。我院采用一次性手术即摘出异物同时行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获得...  相似文献   

17.
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异物取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例22只眼球内异物伴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病人一次手术行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异物取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异物全部取出,随访2—18个月,矫正视力达0.5—1.0者15只眼占68.1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联合手术一次治疗外伤同时累及前后节的病眼,使过去需分次手术治疗的患者能及早恢复视力。本文对采用联合手术的特点、适应征的选择、人工晶体植入方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人工晶体取出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晶体取出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陆放,王丽天,陈才根,李增琦,陆道炎人工晶体(IOL)取出术,是某些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处理的有效方法。现报告我院施行IOL取出术10例(10只眼)的情况,对取出原因、适应证和手术方法予以初步探讨。一、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晶体置入后,由于发生持久性葡萄膜炎、晶体错位或长期内皮细胞丧失而必须取出。取出前房型闭合袢人工晶体可能是个特殊问题,因袢常侵入或埋入虹膜根部及睫状体。本文介绍一种取出闭合袢前房型人工晶体的简易方法。 (一) 经上方角巩缘切口取出人工晶体:局麻,如常规白内障手术,在上方作一6mm角巩缘切口,前房内立即注满透明质酸钠,随后用Grieshaher直角剪子在近虹膜根部处剪断下方袢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