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万慧  胡英  汤珏瑶  邹丽  李秀花 《妇幼护理》2022,2(21):4931-4933
目的 探讨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在我院分 娩的初产妇共计 28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计算机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140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责任制护理, 实验组采用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分析对比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喂养情况以及自我效能感。结果 实验组健康知识知晓程 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母乳喂养率为 8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5.71%(P<0.05)。干预后,实验 组的 BSES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能提高母乳喂养率与自我效能,提升 健康知识知晓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责任亲情交互式管理模式在初产妇产褥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37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0例和观察组19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责任制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责任亲情交互式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产褥期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恢复情况、自我效能感[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BSES)]及行为,并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产褥期泌乳、子宫入盆及血性恶露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BSE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责任亲情交互管理模式能减轻初产妇产褥期负性情绪,促进产后恢复,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及行为,最终改善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应用于初产妇健康教育中对母乳喂养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分娩方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母乳喂养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技能、内心活动、母乳喂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应用于初产妇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和阴道分娩率,改善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联合无缝多元专项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10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联合无缝多元专项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应对方式[医学应对问卷量表(MCMQ)]、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SF评分)。结果:研究组阴道分娩率、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HAMA、HAMD评分、MCMQ各维度评分及BSES-SF各维度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大(P<0.05)。结论: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联合无缝多元专项护理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心理状态,提升自我效能,改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产妇实施伴侣参与式护理模式后,探讨对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于2020年5~10月收治的8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行伴侣参与式护理)和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各44例。比较2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水平。结果 护理后,2组的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同组护理前(P均<0.05),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均低于同组护理前(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BSES、SSR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更高(P均<0.05),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伴侣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提高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缓解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社会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应用于初产妇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产科收治的健康初产妇46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予以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常规护理,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情况、纯母乳喂养情况、自我效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产妇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为6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78%(P0.05);研究组的纯母乳喂养率为82.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17%(P0.05);研究组产妇内心活动、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得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初产妇阴道分娩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增强产妇的自我效能,增加产妇的健康知识储备并增强产妇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干预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的120例足月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并对其进行品管圈干预,另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足月初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产后常规性护理,2组产妇均于干预前及产后42 d对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进行评价。记录2组产妇产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及产后42 d母乳喂养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42 d技能纬度、内心活动纬度及自我效能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为(2.5±0.8)d,母乳喂养率为85.0%(102/120),对照组产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为(5.2±0.6)d,母乳喂养率为65.0%(78/1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干预能有效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增强初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在促进乳头凹陷初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乳头凹陷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以动机性访谈形式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在干预前、出院时、产后6周回院复查时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BSES)评估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对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水平和母乳喂养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出院前、产后6周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和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以明显提高乳头凹陷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对自然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依据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观察产后4周。比较两组纯母乳喂养率、泌乳开始时间、泌乳量评分及干预前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母乳喂养知识量表评分。结果 研究组产后1周、2周、4周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8.24%、70.59%、64.71%,对照组分别为58.82%、49.02%、3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干预后两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母乳喂养知识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泌乳开始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产后24 h、48 h泌乳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模式能提高自然分娩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增强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提高母乳喂养知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缝式多元专项护理结合责任亲情交互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态度、行为及知识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至9月于本院进行分娩的2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4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140例,常规护理干预+无缝式多元专项护理结合责任亲情交互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短表(BSES-S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母乳喂养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母乳喂养行为、意向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母乳喂养益处、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式多元专项护理结合责任亲情交互护理有助于提高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改善初产妇喂养态度和喂养行为,提高喂养知识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开展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工作模式,践行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模式开展前3个月中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模式开展后3个月中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出院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最满意护士提名率、出院后遵医行为等状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出院时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基本掌握和未掌握的例数分别为62,28,10例,对照组分别为30,56,14例;观察组健康教育技能掌握、基本掌握和未掌握的例数分别为75,19,6例,对照组分别为28,58,14例.观察组产妇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13,44.40;P均<0.05).出院后观察组产妇遵医行为水平中纯母乳喂养、新生儿抚触和婴儿游泳执行情况均好于对照组(49例比27例,58例比27例,47例比1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93,20.14,19.16;P均<0.05);两组婴儿臀部护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士的满意度和最满意护士提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9例比93例,82例比5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86,19.17;P均<0.05).结论 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模式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出院后产妇的遵医水平,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曾倩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90-291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孕期训练对初产妇分娩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家属共同参加孕期训练指导的200例初产妇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单独参加孕期训练指导的20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各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1);母乳喂养、哺乳、新生儿护理自行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家属参与孕期训练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及新生儿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3周后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比较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MCMQ得分中面对分量表得分为(27.93±5.84)分,高于对照组,回避、放弃分量表得分为(10.91±5.90),(4.94±1.0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5,2.24,9.73;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面对、回避和放弃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回避和放弃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SES总分为(20.50±5.50)分,低于观察组(30.35±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38,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 总分及各条目均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变慢性乙肝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对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相关知识水平和生存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3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采用自制炎症性肠病相关知识问卷、生存质量评定量表(IBDQ)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自制炎症性肠病相关知识问卷编制完成后邀请3位消化科专家和2位护理专家对其进行内容效度评价,CVI值为0.96。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eh’sα系数为0.82,间隔10d后的重测信度为0.78。结果与基线比较,干预后第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知识得分、生存质量得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77,-9.678;P均〈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后第3个月时知识得分[(11.13±3.33)比(7.43±3.24)]、生存质量得分[(144.83±31.50)比(118.13±28.4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59,3.446;P均〈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炎症性肠病复发率(30.0%比6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96,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相关知识水平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意向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便利选取分娩单胎足月儿的初产妇120例,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60)。对干预组分别在产后7,14,28d进行电话随访,对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解决办法并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产褥期结束时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意向及其相关的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及主观规范情况。结果100例初产妇在住院期间意向平均(4.58±0.46)分、感知行为控制平均(3.31±0.46)分、主观规范平均(3.84±0.42)分、态度平均(4.29±0.43)分。在住院期间,两组初产妇在母乳喂养意向以及其相关方面的平均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产后6周,母乳喂养意向平均(4.45±0.51)分、感知行为控制平均(3.24±0.59)分、主观规范平均(3.91±0.46)分、态度平均(4.18±0.54)分。干预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意向及其相关方面得分与对照组初产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6周时,干预组喂养意向仍保持较高状态,与住院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态度得分由(4.32±0.46)分下降到(4.13±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可以维持初产妇在产褥期母乳喂养积极的态度,使其保持较强的母乳喂养意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授权赋能式健康教育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授权赋能式健康教育。于教育前、教育后6个月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简明生活质量量表( 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教育前干预组、对照组患者GSES评分分别为(19.90±2.17),(20.40±2.28)分,实施健康教育6个月后,两组评分分别为(32.90±1.41),(24.28±1.52)分,均高于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84,8.77;P<0.05);干预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2,P<0.05);实施健康教育6个月后SF-36评分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维度上得分,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状态方面,干预组、对照组SDS评分分别为(50.15±2.11),(61.68±1.70)分,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92,P<0.05)。结论授权赋能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缓解抑郁状态,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胃癌患者术后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7例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以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44例在此基础上予自我管理干预措施。术后第2天及出院前1d发放心理困扰管理量表(DM)及癌症应对方式问卷(CCMQ),评定干预前后心理困扰程度及应对方式状态。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方面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心理困扰得分(3.27±1.853)低于对照组(4.03±1.825)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7,P〈0.05)。应对方式各维度中,干预组面对维度得分(19.86±3.965)高于对照组(17.48±3.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1,P〈0.01),干预组回避压抑得分(10.16±3.277)、屈服得分(8.15±2.542),幻想维度得分(6.71zl:2.494)均低于对照组(11.40±2.642),(8.75±2.564),(8.36±2.3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34,-1.069,-3.621;P〈0.05)。结论自我管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胃癌患者术后心理困扰程度、优化其应对方式,具备临床实践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持教育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13年1-10月完成术后第1化疗疗程,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AS)标准分50~59分的乳腺癌患者,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再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评,对照组患者给予肿瘤化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Orem自理模式支持教育系统干预,所有病例于第2和第3疗程结束的次日再次进行SDS、SAS、GSES测评,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后,第2疗程对照组与研究组SDS评分分别为(50.20±2.26),(47.70±3.96)分;SAS评分分别为(51.55±2.81),(48.60±4.56)分;GSES评分分别为(1.76±0.31),(2.06±0.4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797,10.223,14.585;P<0.01):第3疗程对照组和研究组SDS评分分别为(47.50±2.32),(43.65±4.44)分;SAS 评分分别为(47.55±3.39),(43.05±5.62):GSES评分分别为(1.85±0.34),(2.27±0.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466,11.473,28.283;P<0.01)。结论支持教育护理模式提高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临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将外科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 n=468)和观察组( n=4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后,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由9.40%降低为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49,P<0.01);患者满意度由(85.2±5.9)分提高至(98.3±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45,P<0.01)。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到外科护理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相结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某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分别为(26.91±5.60),(20.08±3.01),(19.41±2.98),(47.84±7.41),(113.91±13.42)分,明显优于干预前的(24.67±5.90),(18.46±2.92),(17.46±2.93),(43.28±5.77),(103.87±1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50,2.912,2.033,3.311,2.875;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仅自我责任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6个月后干预组ALT值分别为(67.2±26.3),(43.7±13.6)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8±31.1),(72.4±17.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020,-3.206;P<0.05)。结论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