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获得性血友病A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5岁,因四肢皮肤出现瘀斑,左大腿内侧出现包块1月余而就诊.患者平素体健,1月前,四肢出现不明原因的片状瘀斑伴肿痛;无血友病家族史、无输血史、无青霉素过敏史,否认免疫相关性疾病.查体:轻度贫血貌,左大腿内侧明显肿胀,能触及约10 cm×10 cm的包块,质较硬,边界不清,不活动,皮肤表面为片状瘀斑,左右上臂及右膝盖下亦见片状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获得性血友病A(acquired hemophilia A,AHA罕见,容易延误诊断,且病死率高,有必要进一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本文报道1例SLE合并AHA患者的病例特点及治疗方法,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29岁青年女性,SLE病程10年,以腹腔大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明显延长(118.20 s),血浆Ⅷ因子活性(coagulation factor Ⅷ activity,FⅧ?C)极度降低(0.20%),可检测到高滴度抗因子Ⅷ(factor Ⅷ,FⅧ)抑制物(31.2 BU/mL)。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及输血、补充人凝血因子Ⅷ等治疗后,凝血功能、FⅧ:C改善,FⅧ抑制物(-),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访5年,病情稳定,无再出血。SLE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尤其是孤立性APTT延长,需注意排查AHA,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疗效不佳时,可尝试联合使用利妥昔...  相似文献   

3.
获得性血友病A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机体产生凝血因子Ⅷ抗体引起的凝血缺陷性疾病, 该病发病率极低, 且病死率较高, 因该病少见, 故常误诊, 以致延误治疗, 故早期诊断及及时治疗对减少该病的死亡率至关重要.对于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控制急性出血、根除抑制物、治疗原发病, 故合理及个性化选择治疗方案也很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并总结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疗效,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方法 选择西安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例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获得性血友病A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疗效。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为60.0(42.0~72.5)岁。出血症状存在异质性,以皮肤出血为主,也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及黄体出血等重要脏器出血。关于清除抑制物的治疗,糖皮质激素单药应用4例(44.5%),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CP)方案1例(11.1%),利妥昔单抗联合CP方案或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与泼尼松(COP)方案3例(33.3%),环磷酰胺单药应用1例(11.1%)。其中完全缓解3例(33.3%),部分缓解4例(44.5%),未缓解2例(22.2%),总有效率为77.8%。结论 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获得性血友病A,起病急,出血较重且存在异质性。采用免疫抑制疗法有效率较高,部分病例在免疫抑制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经免疫抑制及补充凝血因子治疗可控制病情,疗效较好,但44.5...  相似文献   

5.
利妥昔单抗治疗天疱疮继发获得性血友病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在天疱疮继发获得性血友病A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报道1例天疱疮继发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经激素单药治疗效果不佳,通过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凝血功能改善,FⅧ:C升高,FⅧ:I下降,同时天疱疮皮疹好转,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妥昔单抗可作为天疱疮继发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的初始联合治疗选择或在激素治疗无效情况下作为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7.
获得性血友病A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血友病患者产生抗因子Ⅷ抑制物,临床又名获得性血友病。此病罕见,国内仅有个例报道,国外文献报道已逾300例。本院曾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获得性血友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以提高对该病的护理认识。方法报道1例获得性血友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资料、治疗过程及预后,并学习相关文献,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结果获得性血友病以出血、凝血因子Ⅷ活性降低为常见表现,经过免疫抑制剂、冷沉淀等血制品及凝血因子等治疗,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预防出血、冷沉淀等血制品及凝血因子的输入、皮肤、心理等精细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9.
获得性血友病A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学军 《广西医学》2011,33(9):1224-1226
目的 探讨获得性血友病A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5例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经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除有基础疾病的表现外,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瘀斑、肌肉肿胀疼痛、血尿、牙龈渗血等出血表现;实验室检查FⅧ促凝活性降低、FⅧ抑制物滴度升高;应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制剂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但凝血因子Ⅷ活性升高不显著.结论 获得性血友病A可继发于不同的疾病,经补充凝血因子及应用免疫抑制剂后,患者出血症状明显减轻,但要完全控制病情则需较长时间治疗并结合其他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获得性血友病A(AHA)诊治的临床特点,探讨国内外治疗该病的差异。方法整理分析2007—2012年本院收治的9例AHA患者资料.对比近5年国内AHA相关文献及欧洲获得性血友病登记管理组织(EACH2)的研究结果,分析国内外AHA确诊前病程与完全缓解率(CR)的差异。结果本组9例及国内文献100例AHA患者确诊前病程均延迟于EACH2的研究报道,CR率也均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AHA患者治疗状况与欧洲国家存在差异,加大知识宣传,降低漏诊、误诊率可能有助于缩短差距。  相似文献   

11.
获得性血友病A的临床诊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海 《医学综述》2007,13(18):1395-1397
获得性血友病A是机体自发产生因子Ⅷ抗体而引起的一种凝血缺陷病,常出现严重致命性出血,病死率高。该病少见,好发于中老年及产后女性,常被延误诊断。其基础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产后、手术或创伤、感染性疾病、药物因素等,无基础疾病者占27.27%~80%。无遗传性或家族性出血史,且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降低,FⅧ抑制物测定阳性可确诊。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控制急性出血、清除或减少FⅧ抗体的产生以及治疗基础疾病等。现就近年来获得性血友病A的流行病学、作用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CTD)相关获得性血友病甲(AHA)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CTD(类风湿关节炎2例.多发性肌炎、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各1例1相关AH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反应及转归。结果发生AHA时,3例基础病病情活动且未接受过正规治疗.1例多发性肌炎患者经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后病情稳定。4例均表现皮肤大片瘀斑和(或)黏膜出血,其中伴关节腔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血尿1例。均存在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IN(APTT)延长2~4倍,第Ⅷ因子活性(FⅧ:C)降低(0.31%~5.1%).Ⅷ因子抑制物滴度升高(10~64BU/ml,Bethesda法1。经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甲氨蝶呤及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并使用新鲜冰冻血浆、VIII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或活化PCC纠正凝血异常,3例临床出血倾向和APTT明显改善;1例治疗无效。结论AHA可见于多种CTD,病情稳定状态亦可出现。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治疗CTD相关的AHA。  相似文献   

13.
获得性血友病A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获得性血友病(AH)的认识,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报道12例确诊的AH,对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年龄46岁(18~75岁),其中35岁以下6例(50%),50岁以上5例(41.7%).首发症状多为深部肌肉(包括臀部和髂窝)血肿形成(6/12),其次为皮肤大片瘀斑(4/12)等.基础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7例(SLE 3例,APS 3例,RA 1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和肺癌各1例;输卵管妊娠1例;无基础疾病者1例.7例患者经替代和免疫抑制治疗,分别在2~10周(平均4.7周)获得完全缓解(CR),4例分别在3~12周(平均7周)获得部分缓解(PR),仅1例治疗无效.aPTT、FⅧ:C及FⅧ:Ab滴度水平与获得PR和CR的时间无明确的相关性(P>0.05).结论 AH罕见,软组织和皮肤出血为其主要表现,在替代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能使本病获得长期CR或治愈.  相似文献   

14.
56例血友病A牙龈出血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 5 6例血友病A(hemophilia,HA)患者牙龈出血的治疗和护理。结果表明 :及时补充足量的凝血因子Ⅷ(FⅧ )制剂 ,局部使用纤维结合蛋白 (fibronectin ,FN)制剂 ,合理的专科护理 ,能够使HA患者的牙龈出血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第二代rFⅧ(Kogenate FS)在中国人血友病A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第二代rFⅧ(Kogenate FS)治疗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用药前进行FⅧ抗体、FⅧ:C活性、血清病毒学(HBV、HCV和HIV)、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于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进行FⅧ:C测定,治疗结束后进行FⅧ抗体和肝肾功能检测。结果 ①采用KogenateFS治疗的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中,KogenateFS用量12.99~25.00u/kg(平均18.74u/kg),总用量3000~11000u(平均6570u),自治疗至出血停止或出血症状改善所需的时间为1.5~5.5d(平均3.29d),除1例FⅧ抗体滴度较高者外,其余13例患者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FⅧ:C活性均明显升高,用药前后FⅧ:C活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显效13例(占92.86%),好转1例(占7.14%),总有效率为100%。②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中,用药前FⅧ抗体阳性2例,其中1例FⅧ抗体〉5Bu,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FⅧ:C活性无明显升高,治疗结束后FⅧ抗体仍然〉5Bu,但出血症状改善;另1例FⅧ抗体为4Bu,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FⅧ:C活性显著升高,治疗结束后FⅧ抗体转为阴性。③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在应用KogenateFS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无不良事件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第二代rFⅧ(KogenateFS)治疗中国人血友病A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Hemophilia A was documented as a familialbleeding disorder in the fifth century[1]and persistsas the commonest hemorrhagic disorder,affecting 1in approxi mately 5 000 males.The disease is causedby the deficiency of factorⅧ,a co-factor ofactivated factorⅨin the factorⅹactivatingcomplex of the intrinsic coagulation pathway[2].FactorⅧgene is located at the tip of the long armof X-chromosome[3],and it spans over 186 kb,comprised of 26 exons and 9 kb mRNA encodes apolypeptide chain of 2 351 a…  相似文献   

17.
血友病A是由于FⅧ基因缺陷、X连锁的遗传性疾病。我们应用与Ⅷ紧密连锁的DNA片段作为探针,用Taq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一血友病A家系进行了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8.
老年获得性血友病A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获得性血友病A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老年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该例获得性血友病A患者未发现明显基础疾病,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及既往史,临床表现为皮肤瘀斑和关节腔内积血,实验室检查aPTT延长、FⅧ:c降低及FⅧ-Ab阳性,泼尼松及环磷酰胺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结论对有明显出血倾向、伴aPTT延长且1:1正常血浆不能纠正、常规补充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效果欠佳的老年非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者,应高度警惕获得性血友病A,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可有效地抑制FⅧ-Ab产生。  相似文献   

19.
血友病A发病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友病A的发病机制是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的各种突变导致FⅧ活性降低,错义突变是轻/中型血友病A发病的主要机制,内含子22的倒位是重型血友病A发病的主要机制。无义突变、剪接位点突点、片段缺失、插入突变占已知突变的其余部分。突变产生的效应包括产生功能缺陷的FⅧ或减少循环中FⅧ的数量。大部分的基因突变已经确定,仍有少量患者检测不到FⅧ基因的突变。该文就血友病A的发病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