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将老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氟伐他汀预处理组,各组再灌注2h后血清检测一氧化氮(NO) 含量和内皮型NO合酶(eNOS)活性、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 水平和心肌肌浆网钙泵(SERCA)活性.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氟伐他汀预处理组血清NO含量升高(20.14±3.99)μmol/L(P<0.05),eNOS活性明显增加(15.00±3.02)ng/L(P<0.05);血清CK-MB水平降低(1350.11±43.02)IU/L(P<0.05),血清cTnI水平降低(1.73±0.33)μg/L(P<0.05);SERCA 活性升高(3.32±0.31)μmol/(mg.prot.h)(P<0.05).结论 氟伐他汀能增加NO水平、eNOS和SERCA活性,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内皮细胞、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芦丁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左冠状动脉结扎建立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芦丁组、L-NAME(eNOS 抑制剂)组,ELISA 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实时荧光定量 PCR分析各组心肌组织iNOS 和eNOS mRNA 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芦丁组血清 NO 水平增高(P<0.01),CK-MB 浓度下降(P<0.01),eNOS mRNA 表达升高(P<0.01),iNOS mRNA 表达下降(P<0.01)。结论芦丁缺血预处理对心肌起到了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组织eNOS mRNA 、下调iNOS mRNA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介导缓激肽诱导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成年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卡托普利预处理组、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B1650加卡托普利组,麻醉大鼠冠脉结扎30min后,再灌60min,观察各组缺血再灌注实验动物前后心功能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心肌原生型NOS(cNOS)活性(P〈0.01)及总NOS活性(P〈0.01)显著下降,NO产生明显减少(P〈0.05~0.01),卡托普利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期间NO水平高于IR组(P〈0.01),再灌注30min心肌cNOS活性(P〈0.01)及总NOS活性(P〈0.05)显著高于DIR组,心肌损害较IR组为轻。先静滴B1650后再给予卡托普利,则卡托普利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NO产生不足是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因素,卡托普利通过调节缓激肽活性,维持正常NO水平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可产生药理预适应保护作用,该作用可为或至少部分为缓激肽所介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内毒素诱导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成功复制内毒素心肌损伤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EPO干预组,每组随机分配10只大鼠。假手术组开腹后找到盲肠后缝合腹壁切口,不穿刺盲肠;脓毒症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EPO干预组于模型复制后给予EPO腹腔注射1000 U/k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K、CKMB)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脓毒症组大鼠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K、CK-MB)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961、4.798、3.038,P〈0.05);经EPO干预后,EPO干预组大鼠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CK、CK-MB)水平显著降低,与脓毒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6.631、5.785、3.931,P〈0.05)。脓毒症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6.744、7.883,P〈0.05);经EPO干预后,EPO干预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与脓毒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276、7.180,P〈0.05)。结论 EPO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6的分泌和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效应来达到减轻大鼠内毒素诱导的心肌损伤,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依达拉奉治疗组,每组16只。建立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使用生理盐水5mg/kg,经股静脉滴注;缺血再灌注组使用生理盐水5mg/kg,经股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5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经股静脉滴注,代替生理盐水。术中观察心电图变化,测定各组缺血前5min、缺血后45min、再灌注后60、120min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再灌注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各取8只兔心脏进行Evans蓝-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后,采用称重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各组另8只兔心肌组织经HE染色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透射电境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组CK-MB的活性及cTnI、MD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SOD活性增加(P〈0.05)。依达拉奉治疗组心肌梗死范围为(35.31&#177;4.27)%,缺血再灌注组为(55.53&#177;5.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治疗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及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血清CK-MB、cTnI和MDA水平,提高SOD活性,并能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恒定磁场干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无复流面积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50mT恒定磁场+缺血/再灌注组及100mT恒定磁场+缺血/再灌注组,每组6只.大鼠麻醉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4h.采用硫黄素染色评估缺血心肌再灌注后的无复流面积,Evan’s蓝和氯化三苯基氮四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的水平,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50mT及100mT恒定磁场干预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和无复流面积显著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CK和cTnI的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而不同强度的恒定磁场干预+缺血/再灌注组血清CK和cTnI的水平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恒定磁场干预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心肌的损伤和无复流面积.  相似文献   

7.
饶淑梅  高丽  马永超 《重庆医学》2015,(10):1325-1327
目的:了解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c-Src 在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七氟醚预处理组(Ⅲ组)、七氟醚预处理加二甲基亚砜(DMSO)组(Ⅳ组)和七氟醚预处理加 c-Src 特异性抑制剂 SU6656组(Ⅴ组)。Ⅲ、Ⅳ、Ⅴ组于再灌注前1 min 进行七氟醚后处理;Ⅴ组于再灌注前5 min 静脉注射 SU6656;Ⅳ组给予等容量 DMSO。再灌注120 min 后,采集动脉血样,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取小鼠心脏并分离左心室,计算心肌梗死面积;检测 Src、磷酸化 Src(p-Src)、心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水平。结果与Ⅰ组比较,其余4组血清 CK-MB、LDH 的活性、心肌梗死面积、心肌 p-Src/Src、CAT、SOD 升高(P <0.05);与Ⅲ、Ⅳ组比较,Ⅱ、Ⅴ组血清 CK-MB、LDH 的活性、心肌梗死体积、CAT 升高,SOD 活性降低,同时心肌 p-Src/Src 显著下降(P <0.05)。结论c-Src-活性氧(ROS)信号通路可能介导了七氟醚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9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法制备心肌IRI模型。记录缺血再灌注前后不同时间点心功能指标,TTC染色测定心肌梗塞面积,检测血清CK-MB及LDH活性。结果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IRI组的CK-MB和LDH显著高于Sham组(P〈0.05);IPC和DPC组较IRI组显著下降(P〈0.05)。与IRI组比较,IPC组及DPC组梗死面积明显降低(P〈0.05)。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120min时,IRI组、IPC组和DPC组与Sham组比较,±dp/&max、LVSP、LVEDP有显著的差异(P〈0.05);IPC组和DPC组与IRI组比较,±dp/dtmax、LVSP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二氮嗪预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血清心肌酶含量、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维护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和白藜芦醇配伍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75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模型组)、人参皂苷加白藜芦醇组(配伍组)、人参皂苷组和白藜芦醇组,每组15只,药物治疗组给予人参皂苷Rg1和白藜芦醇等预处理,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大鼠血清中IL-17与CK的水平,心肌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水平,ATP、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7与CK的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组织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ATP、NO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iNOS活性升高,eNOS活性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加白藜芦醇组大鼠血清IL-17与CK的水平降低;心肌组织Bcl-2表达水平升高、Bax表达水平降低,ATP、NO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iNOS活性降低,eNOS活性升高。结论:人参皂苷Rg1与白藜芦醇配伍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增加自由基清除能力,减低内皮功能及炎症损伤程度等机制对缺血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P)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RIRI)模型。选用健康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单纯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茶多酚预处理组。于肾缺血再灌注(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RIR)开始时刻、RIR后2h、RIR后24h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肾组织SOD、肾组织MDA及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茶多酚预处理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RIRI组SCr水平升高(P〈0.05),肾组织及血清中的SOD降低及MDA水平增加(P〈0.05)。而茶多酚预处理组SCr、血清MDA和肾组织MDA均比单纯RIRI组低(P〈0.05),血清SOD水平及肾组织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茶多酚能起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藻蓝蛋白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方法 家兔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编号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藻蓝蛋白1、2、3组,除假手术组外均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成模后2 h,藻蓝蛋白1、2、3组用藻蓝蛋白混悬液50、200、400 mg/(kg?d)灌胃2周,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灌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周时家兔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阳性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缺血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结果 藻蓝蛋白2、3组NO和SOD、eNOS明显提高,iNOS阳性细胞数增多,缺血区组织VEGF、VEGFmRNA高表达,ET-1、CK-MB和心肌MDA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藻蓝蛋白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左旋精氨酸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左旋精氨酸对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复制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30只日本雄性大耳兔 ,随机分为三组 :假手术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和左旋精氨酸 +缺血再灌注组(Larg组 )。对比观察各组血浆SOD活力 ,NO、MDA含量 ,肺组织湿干重比 (W /D) ,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 (IQA)及光镜和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Larg组血浆NO含量和SOD活力较S组、IR组明显升高 (P <0 .0 1) ,MDA、W/D、IQA较IR组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5 ,P <0 .0 1) ;IR组镜下见有肺组织水肿 ,肺泡损伤严重 ,内皮细胞线粒体水肿或空泡化 ,毛细血管内炎性细胞浸润 ;而Larg组肺组织上述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在体兔肺缺血前预先用L Arg处理 ,可减轻随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机制之一可能与L Arg抗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黄雨胜  张英杰 《广东医学》2012,33(7):890-89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组,左前降支冠脉(LAD)穿线不结扎180 min;(2)缺血再灌注组,结扎LAD60 min后再灌注120 min;(3)阿托伐他汀组,结扎LAD前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kg.d)灌胃3 d;(4)阿托伐他汀+L-硝基精氨酸(L-NNA)组,L-NNA 15 mg/kg结扎LAD前15 min尾静脉注入,阿托伐他汀处理同上,后两组缺血再灌注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实验结束后测血清CK-MB及心肌一氧化氮(NO)水平;心肌染色法区分缺血区、无复流区及梗死区;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及血管中eNOS、iNOS含量;电镜下观察微血管及心肌线粒体等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心肌及血管iNOS表达增加,eNOS表达无变化,心肌NO水平下降,微血管及心肌线粒体损伤明显;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阿托伐他汀能抑制iNOS表达,诱导eNOS表达,增加NO水平,减轻微血管及心肌线粒体损伤,减少心肌梗死及无复流。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NA可阻断阿托伐他汀上述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eNOS/iNOS—NO途径,激活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和减轻微血管损伤,减少心肌梗死及无复流。  相似文献   

14.
僧志远  巩守平  吕健  王文涛  宋千  权瑜 《西部医学》2012,24(6):1039-1044
目的观察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阻断剂Bosentan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后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建立SCIRI模型,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I)、生理盐水(NS)干预对照组、Bosentan干预组(Bos),NS和Bos组又以再灌注(IR)时间分为3、6、12、24、48、72h组,测定血清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NOS、iNOS和eNOS表达变化。结果①SCIRI后血清NO表达呈双峰样改变,峰值分别出现于IR3h及24h,Bosentan可显著降低第二个峰值(P<0.05)。②SCIRI后nNOS、iNOS、eNOS在脊髓中的表达均逐渐增加,并分别于IR后24、48、24h达峰值,Bosentan可显著下调nNOS、iNOS表达(P<0.05),上调eNOS表达(P<0.05)。③SCIRI后脊髓FADD蛋白、TrkA蛋白表达均逐渐增加,分别于IR后24、12h达峰值,Bosentan干预可下调FADD表达(P<0.05),上调TrkA含量(P<0.05)。结论 Bosentan可影响大鼠SCIRI病理过程中NO及nNOS、eNOS、iNOS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调节FADD及Trk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陈晖  刘修恒  王磊  翁小东  邱涛  刘林 《医学综述》2013,19(18):3372-3376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缺血后处理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9月购自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的38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8只)、缺血/再灌注组(10只)、缺血后处理组(10只)、缺血预处理组(10只).建立原位大鼠单侧肾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摘除右肾后对左肾行缺血后处理,10 s再灌注,10 s缺血,6次循环后再灌注24 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肌酐,比色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NOS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胞质eNOS水平.结果 肾缺血/再灌注24 h后,缺血/再灌注组中血尿素氮、肌酐、一氧化氮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5),组织中eNOS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预处理组中的血尿素氮、肌酐较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血清一氧化氮和组织中eNOS较缺血/再灌注组中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其保护机制可能与缺血后处理诱导eNOS的合成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6.
淫羊藿素脂质体抗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淫羊藿素脂质体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70%肝脏I/R损伤模型.将12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淫羊藿素脂质体+I/R损伤(ICT+ I/R)组、空白脂质体+I/R损伤(LIP+I/R)组、单纯I/R损伤组和假手术(Sham)组,每组再随机分成2h和6h两个亚组.Sham组仅游离肝门,其余各组均行70%肝脏缺血60 min.血流阻断前10 min,ICT+I/R组、LIP+I/R组分别经门静脉注射淫羊藿素脂质体(1.5 mg/kg)、空白脂质体(与淫羊藿素脂质体等体积),I/R组和Sham组不行任何预处理.经2、6h血流再灌注后,采集各组血液及肝脏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形态,TUNEL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并测定凋亡指数(AI).结果 再灌注2h,IGT+I/R组的ALT、MDA、MPO、AI较LIP+I/R组和I/R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再灌注6h,与LIP+ I/R组和I/R组相比,ICT+ I/R组的ALT、AST、MDA、AI下降,同时SOD、NO、NOS、eNO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淫羊藿素脂质体能够通过增加SOD含量、减少MDA的生成,促进eNOS表达的升高、增加NO的含量以及抑制MPO的聚集、减少肝细胞凋亡等多途径发挥抗大鼠肝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中的变化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A、B组胰腺缺血30 min后,再灌注2,4,6,12,24h.B组再灌注前使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A组仅给与生理盐水.C组仅行假手术.进行大鼠血清中NO水平和淀粉酶活性检测,胰腺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再灌注4 h后,A组iNOS表达于胰腺组织,B组无表达.此时A组NO水平达到高峰,淀粉酶活性开始升高,均高于B组(P<0.01).再灌注6 h后,A组显微镜下观察到胰腺损伤的表现,B组未见.C组无iNOS表达,血清NO水平和淀粉酶活性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iNOS表达于胰腺组织,NO在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有害作用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内源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大鼠胃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gastric ischemia/reperfusion,GI/R)模型(夹闭腹腔动脉30min后再灌注),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N0的前体物质左旋-精氨酸(L-arg)和N0合成酶抑制剂L-NG-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胃黏膜细胞坏死、凋亡和增殖的影响。结果与GI/R组相比,L-arg组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胃黏膜损伤面积明显缩小,凋亡细胞减少,增殖细胞增加(P〈0.05);L-NAME组与GI/R组相比胃黏膜损伤明显加重,胃黏膜损伤面积明显增加,凋亡细胞增加,增殖细胞减少(P〈0.05)。结论内源性NO对胃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建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模型来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预处理供受体对供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对照组:摘取供心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ml;EPO供体预处理组:供体摘取供心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EPO 5000U/kg,受体不处理;EPO受体预处理组:受体于移植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EPO 5000U/kg,供体不处理。利用4℃ HTK液保存供心16h后建立大鼠同种腹腔心脏移植模型。观察手术成功情况并评价供心功能;移植后8h和24h采血化验:CK-MB和TnT变化;移植24h后处死大鼠取供心留取组织标本检测:SOD和LPO的活性;SABC法检测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法评价心肌细胞凋亡。 结果 供心全部成功复跳,并存活到实验结束;EPO预处理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移植8h,供、受体预处理组 CK-MB、Tn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24h供体预处理组CK-MB、TnT及受体预处理组CK-MB、TnT低于对照组(P<0.05);供、受体预处理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8、24h组内比较,移植后24h两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8h(P<0.05)。心肌组织中SOD和LPO活性:供受体预处理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LPO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供、受体预处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PO预处理组心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36±0.36、3.48±0.22明显低于对照组3.2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供体预处理组细胞凋亡指数与受体预处理组(3.36±0.36 vs 3.48±0.2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供、受体预处理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受体预处理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高于供体预处理组(P<0.05)。 结论 EPO预处理供受体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产生,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来发挥保护供心作用,提高移植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