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选择性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临床康复护理要点.方法 对10例实施选择性胸小肌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及进行心理护理.术后进行严密观察,早期辅助电刺激及功能锻炼,重点辅助其拇对掌动作训练.结果 10例患者经术后6~12个月随访,拇对掌功能恢复,肌力均达到4级以上,大鱼际部外形满意.结论 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后有效的康复治疗对确保手术成功,恢复拇对掌功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性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临床康复护理要点。方法对10例实施选择性胸小肌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及进行心理护理。术后进行严密观察,早期辅助电刺激及功能锻炼,重点辅助其拇对掌动作训练。结果10例患者经术后6~12个月随访,拇对掌功能恢复,肌力均达到4级以上,大鱼际部外形满意。结论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后有效的康复治疗对确保手术成功,恢复拇对掌功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8例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8例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嘉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顺利完成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拇对掌功能恢复正常,大鱼际部外形满意。结论: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这一术式有其临床解剖基础,能达到恢复拇对掌功能的要求,而全面细致的护理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背景:大鱼际肌萎缩瘫痪或缺失将严重影响拇指的对掌功能,在临床上应用小指展肌重建拇对掌功能能够取得良好疗效.目的:探讨小指展肌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及由于正中神经损伤引起的大鱼际肌萎缩瘫痪或由于创伤性大鱼际肌缺失引起的拇指对掌功能障碍的重建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应用解剖与临床实验观察,2005-10/2007-10于潍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完成.材料:新鲜上肢尸体标本5具,防腐上肢尸体标本10具:大鱼际肌缺失引起的拇对掌功能障碍进行小指展肌移位的患者16例.方法:对10具防腐固定,5具红色乳胶灌注的新鲜手标本进行小指展肌结构及毗邻的解剖测量,其中2例标本模拟重建修复,对16例创伤性大鱼际肌缺损患者进行小指展肌重建拇对掌功能.主要观察指标:观察5具新鲜手标本小指展肌的形态,测量其长度、肌宽、肌厚,观察肌动脉的来源、走行,测量可游离血管神经蒂的长度及外径,观察16例患者重建修复后移植区的外形,测量拇指主动由内收位上垂直对掌角度.结果:解剖学显示小指展肌有其独立的血管神经束,支配小指展肌的血管蒂为尺动脉的掌深支,蒂长(1.10±0.50)cm.支配小指展肌的神经为尺神经深支的小指展肌支,蒂长(1.16±0.35)cm,血管神经蒂于肌近端入肌.临床设计将小指展肌远端止点切断,转位缝合于拇指近节指骨基底部桡侧缘.恢复拇指外展对掌功能,16例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随访3~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大鱼际处饱满,拇指对掌功能良好,均能触及第4掌骨头掌面,垂直对掌角度均大于60.,完成与第2~5指对指功能及手的持、捏、握、抓及大部分拇指对掌功能.结论:临床应用小指展肌重建拇指对掌术式操作简单,功能疗效满意;经转移后不需重建滑车,同时又能保持大鱼际肌处外形饱满:小指展肌作为一血管神经功能区,为理想的肌皮瓣转移供区.  相似文献   

5.
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以来,我院接受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29例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2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的随访结果(随访6—12个月)。结果 29例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中,优21例、良8例,优良率100%;2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中,优9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0%。结论 对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特别是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且操作简单,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腱转位重建拇对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天  黄富国 《华西医学》2003,18(2):271-272
对于手的握持功能来说 ,拇对对掌是必须的 ,它也是手的三大功能之一[1 ] 。拇对掌功能瘫痪最常见于正中神经损伤。具体原因较多 :如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炎 (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等 ) ,腕管综合症等等。由于拇对掌在手功能中占有最重要地位 ,所以对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拇对掌功能障碍如条件允许 ,均应给予重建。在这篇文章里 ,我们复习了相关文献 ,对腱转位重建拇对掌功能做一综述 ,以求能对它有一较为全面的了解。1 生物力学及解剖学基础拇对掌运动是拇掌腕关节及拇掌指关节外展、屈曲、旋前运动的结果[2 ] 。产生拇…  相似文献   

7.
拇指在手的功能中占40%,而拇对掌功能占拇指功能的60%,因而重建拇对掌功能具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拇对掌功能障碍常见于臂丛神经、正中神经的不可逆损伤或修复后拇短展肌力 量不全或不恢复。重建方法主要有环指指前屈肌腱移位术、尺侧腕伸肌腱移位术、小指展肌 移位术及拇短屈肌移位术等[1,2]。我院自1995年来利用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 能,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7~48岁。受伤原因:臂丛神经下干损伤7例, 正中神经损伤(肘部或以上)5例。损伤后作过神经修复9例。…  相似文献   

8.
改良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5年21例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是治疗陈旧性正中神经损伤致拇对掌功能障碍的很多方法之一,为了解该治疗方法的远期效果是否优良,实验回顾性分析了2003-01/2007-12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手外科接受过利用改良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患者97例,进行随访21例.应用<手功能评定标准的改定>的标准进行术后拇对掌功能的功能评定,测量患手拇指的长度T、拇指对掌活动中向掌心移动(mo)与离掌心移动(Mo):即手掌及4指在冠状面处于伸直位,拇指向掌侧尽量外展并与示指处于同一个矢状面内,测量拇指掌侧指间横纹中点(简称E点)至中指掌指关节掌侧横纹中点(简称F点)之间的的连线距离(简称该距离为Mo).拇指对掌功能重建后,测量患手拇指的长度及向掌心活动、离掌心活动拇指掌侧指间横纹中点至中指掌指关节掌侧横纹中点的距离,并分别计算它们间的比值.本组病例随访时间为1~14年,平均7.5年,可见利用改良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术是重建拇对掌功能的良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掌长肌移植重建指深屈肌功能疗效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外伤造成手指深浅屈肌胜的断裂,因各种原因未作一期修复而使屈指功能障碍,而必须作二期游离肌腱移植术重建屈指功能。以往不少作者报道术后肌腱的粘连是影响屈指肌脏功能恢复的重要原因。本科自1983年以来共收治2例屈指肌胜陈旧性损伤的患者,用改良的游离肌移植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均取得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例1男,28岁。入院前3个月因搬重物不慎被铁片割伤右手中指掌侧的近节,在当地医院仅作清创缝合术。术后两周伤口愈合后发现患指不能屈曲,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陈旧性右中指屈指深浅肌胜断裂伤,未作处理,3个月后到本院就诊。…  相似文献   

10.
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136例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小切口微创治疗拇外翻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在局麻下通过小切口,在骨膜下行微型截骨术,矫正第一跖骨头内翻外旋畸形,不做内固定,用绷带卷趾压垫及绷带固定拇外翻,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正确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9个月,优良率为97%.结论:小切口微创治疗拇外翻术后护理及正确的康复指导对拇外翻的预后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自1998年12月至2000年9月对6例采用背甲皮瓣移植联合带指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移位术再造拇指患者的临床护理,再造的拇指功能和外形好,又保留了NFDC9趾.介绍了心理支持措施、血管训练方法、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特点、并发症的预防、术后感觉再训练和功能康复等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往往遗留较大的创面,常需带蒂肌皮瓣修复口底缺损,关闭创面并充填死腔。胸大肌肌皮瓣因其适应证广泛[1],常用来行部分舌或半舌以上切除的口底癌患者的舌再造术。然而有关其专科护理方面,特别是专科护理观察的报道甚少,我科2002年1月-2005年10月共收治7例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腿创伤中严重的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应用带蒂轴型皮瓣与游离皮瓣修复的护理。方法认真做好术前皮肤准备、体位训练、戒烟宣教;术后做好体位放置、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有效处理皮瓣血管危象。结果216例皮瓣中,16例发生静脉危象,10例发生动脉危象,经过处理,其中5例边缘部分坏死,211例完全成活。结论正确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带蒂轴型皮瓣与游离皮瓣手术效果的关键,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拇指再造患者术前、术后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6例拇指再造患者术前、术后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外伤及手术应激使拇指再造患者术前、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心理问题.在施行对应心理护理后,术前、术后存在的心理问题明显改善,能积极配合手术和治疗.结论 对拇指再造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施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可明显减其心理应激,提高再造指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三合一”预制皮瓣移植修复拇指脱套伤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2007年1月至2018年1月兰州手足外科医院应用“三合一”预制皮瓣移植修复拇指脱套伤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22~39岁,平均(32.0±9.6)岁。预制皮瓣的旋股外侧降支血管动脉和静脉分别与桡动脉背侧支动脉和静脉相吻合,供区创面行直接缝合。 结果1例供区发生小的切口裂开,经再次缝合后愈合,预制皮瓣全部成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术后随访2~5.5年,平均(3.5±1.6)年,供区无明显的功能障碍,受区外形较好。 结论“三合一”预制皮瓣移植技术修复拇指脱套伤效果优良,尤其适合不宜行 甲瓣移植手术的拇指脱套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下肢岛状皮瓣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111例下肢岛状皮瓣移植术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与随访.结果 111例岛状皮瓣移植患者中109例移植皮瓣成活,2例因患足远端血运不佳坏死而截肢.皮瓣成活率98.2%.术后随访1年,移植皮瓣成活患者下肢肢体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及基础护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保证移植皮瓣成活的关键.恢复期注重康复指导,正确进行功能锻炼,是保证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下肢岛状皮瓣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对111例下肢岛状皮瓣移植术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与随访。结果111例岛状皮瓣移植患者中109例移植皮瓣成活,2例因患足远端血运不佳坏死而截肢。皮瓣成活率98.2%。术后随访1年,移植皮瓣成活患者下肢肢体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及基础护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保证移植皮瓣成活的关键。恢复期注重康复指导,正确进行功能锻炼,是保证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