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概括国内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护理研究与改进,从采血时间、标本大小、抗生素的使用阐述采血要求,论述采血时机的改进(新生儿沐浴后采血法、新生儿哺乳后采血法、新生儿抚触后采血法、新生儿游泳后采血法、新生儿足浴后采血法、新生儿口服葡萄糖液后采血法)、采血部位的改进(选择足跟外侧小隐静脉的属支或足跟内侧的足底内侧静脉作为穿刺点、选择足底浅静脉收集足底皮静脉网汇入足背外侧缘静脉处作为穿刺点)、采血体位的改进,总结血样保存方法,归纳采血注意事项,对传统采血方法进行补充和修改,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将264例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足月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2例,实验组新生儿游泳后采集足跟血,对照组新生儿沐浴后采集足跟血.结果实验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认为新生儿游泳后进行足跟血采集可以明显提高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沐浴后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提高新生儿足跟血采集的成功率。方法 将 2 0 0 2年 10月~ 2 0 0 3年 3月的 2 10例新生儿分为实验组 (沐浴后采集足跟血 )和对照组 (常规采血 ) ,比较两组的采血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采血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χ2 =3 7.13 ,P<0 .0 1)。结论 新生儿沐浴后采血符合护理程序 ,采血成功率高 ,减少新生儿痛苦 ,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探讨提高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成功率所需条件,并据此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以临床332例新生儿为采集对象,对照传统操作流程,在充分的理论分析及论证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改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将一针采集成功率提高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血采集及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8年6~12月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给予新生儿充分哺乳后0.5~1.5 h内于温水足浴3 m in,水温38~40℃,足部按摩、适当挤压小腿后采集足跟血,对照组不予干预,常规采血。比较两组一针采血的成功率和新生儿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一针采血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疼痛的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在充分哺乳后0.5~1.5 h内给予足浴,足底按摩5次后采血效果好,一针采血成功率高,新生儿疼痛程度低,同时也提高了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ICU新生儿喂养后采集足跟血的最佳时机。方法对203例NICU新生儿依据采血距末次喂养后时间的不同分为4组,即:末次喂养后 ̄0.5h组;0.5 ̄1h组;1 ̄1.5h组;1.5 ̄2h组;比较各组在不同时间段采血的难易程度。结果末次喂养后 ̄0.5h组优良率88.0%,0.5 ̄1h组优良率62.7%,1 ̄1.5h组优良率48.9%,1.5 ̄2h组优良率45.3%,末次喂养后 ̄0.5h组优良率最高,与其他组之间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3组相互之间的优良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次喂养后采血时间不同对采血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影响,采血距末次喂养后时间≤0.5h为最佳采血时间。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的观察与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与分析提高新生儿足跟血有效采集的方法。方法:将我科2008年6~12月出生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给新生儿充分哺乳后0.5~1.5h内沐浴、游泳、足部按摩后采集足跟血,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成功率。结果:实验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结论:新生儿充分哺乳后0.5~1.5h内沐浴、游泳、足部按摩后采血效果显著提高,减少了新生儿的痛苦,深受家长的欢迎,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母婴保健法规定,新生儿母乳喂养72h后须从足跟采血做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和苯丙酸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的筛查。但临床上往往由于采血时机不当或采血部位及体位不佳,而出现采血量不足、采血困难致反复针刺等,增加了新生儿的痛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效率。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在新生儿足跟血采血要求、采血时机、采血部位、采血方法、血样保存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及改进,现将相关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改进足跟血的采集方法,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的成功率,减少采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方法将447例新生儿按病例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采集血样,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采集血样。比较两组新生儿采血难易度、采集时间、采集血样本的质量及新生儿采血部位淤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采血容易,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448,P0.01);观察组新生儿血液采集时间短于对照组(U=5.975,P0.01);观察组新生儿采集的血样本质量高于对照组(χ2=11.23,P0.01);观察组新生儿采血部位淤血少于对照组(χ2=9.14,P0.01)。结论观察组新生儿采血容易、速度快、质量好,能有效减轻新生儿采血时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提高新生儿足跟采血的一次成功率,获得高质量血样标本,从而保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的准确性,笔者自2009年3月以来在新生儿足跟采血时运用揉捏小腿的方法行足跟采血,采血一次性成功率为100%,血片标本合格率为100%,无1例出现假阳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哺乳后采集足跟血最佳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70,自引:2,他引:70  
目的 :为临床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寻找有利时机。方法 :使用临床便利采样法观察了 169例新生儿在末次哺乳后不同时间采血的难易程度 ,根据采血距末次哺乳后时间的不同分为五组 ,组间差别使用 χ2 检验。结果 :末次哺乳后时间对采血难易度影响显著 (χ2 =0 .0 0 1) ,哺乳后 1~ 1.5h采血容易率为 94.5 9% ,高于其他组。结论 :哺乳后 1~ 1.5h为新生儿采足血的最佳时机 ,无需特殊处理 ,更为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在药代动力学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比较,以寻找科学安全的采血方法,确保药代动力学采血时间及血液质量的精确。方法选取248例参加药物临床试验的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5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经静脉留置针采血后再注入采血管的方法收集血标本6118管,试验组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连接留置针与真空采血管采血的方法收集血标本6118管。比较两组血标本溶血、采血延时、采血量未达标、血污染及针刺伤情况。结果对照组6118例血标本溶血、采血延时、采血量未达标、血污染发生数分别为304,92,1530,765例,分别高于试验组的25,15,122,2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43.1362,55.9000,1387.3464,750.3247;P〈0.01)。结论一次性静脉采血针配合安全性静脉留置针使用进行药代动力学标本采集的方法安全可靠、采血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触摸法和连线定位法两种穿刺方法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行桡动脉穿刺采集血液标本的60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在穿刺方法上运用解剖连线定位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触摸动脉穿刺定位方法。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所用时间及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实验组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1,P〈0.01);实验组穿刺所用时间(2.82±0.24)min,低于对照组(3.93±0.5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7,P〈0.01);实验组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P〈0.05)。结论应用连线解剖定位穿刺方法进行桡动脉采血,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2种新生儿静脉采血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风华 《现代护理》2007,13(14):1327-1328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和经颈外静脉2种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进针方式,进行新生儿静脉采血效果的比较。方法将248例静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短头皮针接5ml一次性注射器进行颈外静脉采血)和对照组(采用5ml一次性注射器直接垂直进针,行股静脉采血),观察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局部皮肤情况及标本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采用短头皮针行颈外静脉采血是安全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医院数字化信息系统设计培训模块对护士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以提高血液标本采集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讲座和电脑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护士进行该课题的全员培训,培训后,护士可在数字系统中随时点击该模块内容,适时指导标本采集。结果培训前、培训后同季节的3个月,标本的总不合格率分别为0.58%和0.3%,经U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化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培训模块对护士的专题培训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natural history of oral HPV infection. Several different methods exist to collect oral specimens and detect HPV, but their respectiv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re unknown. We compared two different methods for oral specimen collection (oral saline rinse and commercial saliva kit) from 96 individuals and then analyzed the samples for HPV by two different PCR detection methods (single GP5+/6+ PCR and nested MY09/11 and GP5+/6+ PCR). For the oral rinse samples, the oral HPV prevalence was 10.4% (GP+ PCR; 10% repeatability) vs 11.5% (nested PCR method; 100% repeatability). For the commercial saliva kit samples, the prevalences were 3.1% vs 16.7% with the GP+ PCR vs the nested PCR method (repeatability 100% for both detection methods). Overall the agreement was fair or poor between samples and methods (kappa 0.06–0.36). Standardizing methods of oral sample collection and HPV detection would ensure comparability between future oral HPV studies.  相似文献   

17.
血样采集因素对嗜酸阳离子蛋白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液样品采集过程中温度、溶血和抗凝剂对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 1 0名健康志愿受试者静脉血标本 ,在 6种不同条件 (0℃ ,2 2℃ ,37℃ ,溶血 ,肝素钠 ,EDTA)下处理后 ,用固相双位点酶放大化学发光法检测ECP水平 ,探讨上述因素对ECP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0℃组和 2 2℃组血清ECP水平分别为 (2 .3± 0 .95)mg/L和 (2 .2 8± 0 .97)mg/L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37℃组血清ECP水平为 (1 8.94± 1 0 .55)mg/L ,明显高于前两组 (均P <0 0 1 ) ;溶血组ECP水平为 (2 4 .58± 1 0 .75)mg/L ,是所有各组中最高的 ;以肝素钠和EDTA抗凝的血浆ECP水平分别为 (2 1 6± 0 .94)mg/L和 (3 .84± 1 .51 )mg/L ,与血清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温度、溶血对EC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抗凝剂对ECP水平影响不显著 ,血液凝结过程非收集ECP血标本所必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采血方法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组50例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术,对照组50例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术,观察2种采血方式一次成功、出血、溶血情况,并比较2组患儿疼痛情况、新生儿哭闹时间、血标本合格率、穿刺失败、皮下淤肿指标、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成功、出血、溶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疼痛率16.00%低于对照组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哭闹时间、血标本合格率、穿刺失败、皮下淤肿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取桡动脉穿刺采血术效果更好,能够减少患儿疼痛,提高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婴幼儿肘正中静脉采血法的应用效果,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质量。方法将1134例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12例)和对照组(522例),分别选用肘正中静脉穿刺和头皮、四肢浅静脉穿刺。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肘正中静脉采血法,具有缩短选点时间、操作简便、患儿的痛苦小、安全、对血管的损伤小、无并发症等优点;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信心,缩短患儿哭闹时间,患儿家属更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