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基于骨盆 CT 三维重建,建立骨盆三维立体坐标系,分析骨盆骨折的三轴移位方式并建立复位原则。方法纳入 2015 年 6 月-2016 年 5 月正常骨盆 CT 数据 21 例,建立均值骨盆三维模型,以髂前下棘中点为原点建立骨盆三维立体坐标轴,并基于此坐标系统建立一种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对临床中 2012 年 1 月—2016 年 5 月收治的 55 例骨盆骨折患者(男 29 例,女 26 例;年龄 11~66 岁,平均 35.6 岁),根据上述三轴移位方式分类方法,按逆向复位原则行闭合或切开复位,运用空心螺钉、钢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评估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的临床指导价值。结果根据三轴原理,将骨盆骨折移位分为 x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y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z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纳入骨盆骨折患者的手术切口平均 7.1 cm;复位时间平均 12.2 min;受辐射时间平均 55.3 s;螺钉植入时间平均 27.2 min,术后骨盆 X 线片或三维 CT 显示所有骨盆骨折复位良好,螺钉钢板植入无误;术中失血量平均 96.5 mL;手术时间平均 2.1 h;住院时间平均 18.7 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53 个月,平均 16.7 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 Matta 评分标准,获优 39 例,良 13 例,可 3 例,优良率 94.55%。结论基于骨盆三轴立体坐标轴的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能简便、精确表示患者骨折的移位方式,并可为患者术中复位进行精确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后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1 年 6 月–2016 年 12 月,采用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的 21 例外伤性四肢骨折后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 13 例,女 8 例;年龄 14~64 岁,平均 40.1 岁。骨缺损部位:肱骨 3 例,桡骨 5 例,尺骨 4 例,股骨 2 例,胫骨 7 例。原发骨折 AO 分型:A 型 2 例,B 型 7 例,C 型 12 例。开放性骨折 14 例,闭合性骨折骨不连伴骨缺损 7 例。受伤至骨缺损修复时间为 5~165 d,平均 21.3 d。扩创后骨缺损长度 2.5~6.5 cm,平均 4.5 cm。结果手术时间 86~130 min,平均 101 min;术中出血量 185~647 mL,平均 316 mL。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 1 例,延期愈合 2 例;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21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6 个月,平均 19 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 2.5~7.0 个月,平均 5.4 个月,无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发生,愈合率为 100%。无深部感染或感染复发,无内固定物断裂和再骨折发生。末次随访时,骨缺损愈合分级均为优;患肢功能恢复分级为优 12 例、良 7 例、可 2 例,优良率 90.5%。结论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后骨缺损具有筋膜取材及手术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费用低、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时相骨水泥推注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6 月—2018 年 5 月采用 PKP 治疗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219 例 OVCF 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推注骨水泥时相不同分为观察组[116 例,术中推注低黏度湿沙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和对照组(103 例,术中推注低黏度拉丝期 PMMA 骨水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骨密度 T 值、骨折椎体、责任椎术前骨折严重程度、责任椎前缘高度比值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2 d、3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 VAS 评分及 ODI 评分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术后 1 d、3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复查脊柱 X 线片及 CT,观察椎体内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期间记录责任椎再骨折率及邻近椎体骨折率。 结果观察组骨水泥注入量为(4.53±0.45)mL,与对照组(4.49±0.57)m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8,P=0.310)。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8 个月,平均 13.3 个月。观察组共 95 例(81.9%)骨水泥分布范围大于椎体横断面积 49%,对照组 72 例(6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4,P=0.037)。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 VAS 评分及 ODI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2 d 及 3 个月观察组 VAS 评分及 ODI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 VAS 评分及 O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 观察组 18 例发生骨水泥渗漏(静脉渗漏 8 例、椎旁渗漏 6 例、椎间盘渗漏 4 例),对照组 22 例发生骨水泥渗漏(静脉渗漏 9 例、椎旁渗漏 8 例、椎间盘渗漏 5 例),两组各种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 5 例(4.3%)、对照组 12 例(11.7%)发生责任椎再骨折,观察组 6 例(5.2%)、对照组 14 例(13.6%)发生邻近椎体骨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05,P=0.043;χ2=4.661,P=0.031)。 结论PKP 术中湿沙期骨水泥推注有利于骨水泥均匀分布、强化责任椎、缓解术后近期疼痛、降低责任椎与邻近椎体再骨折率,不增加相关并发症,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与传统牵引床复位比较,探讨下肢骨牵引器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10 月—2018 年 3 月经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8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 例术中采用骨牵引器辅助复位(试验组),42 例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AO 分型以及骨质疏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 12~21 个月,平均 14.2 个月;对照组 12~22 个月,平均 14.3 个月。术后 8 例(试验组 3 例、对照组 5 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 例(试验组 2 例、对照组 3 例)术后 1 年内发生内固定失效。除内固定失效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6±2.9)周,对照组为(12.4±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214)。术后 1 年,试验组 Harris 评分为(86.2±5.9)分,对照组为(84.1±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80)。 结论与牵引床相比,骨牵引器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术前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效率且获得相似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截石位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1 月—2018 年 5 月 78 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33 例采用截石位(试验组),45 例采用传统平卧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部位及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开复位例数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 Harris 评分评价疗效。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切开复位例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 1 例(3.03%)、对照组 3 例(6.67%)发生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39,P=0.045)。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X 线片复查显示两组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5.30±1.33)个月,对照组为(5.98±1.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5,P=0.073)。两组术前及术后 3、6、12 个月 VAS 评分以及膝关节、踝关节 Harri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d 试验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膝关节、踝关节 Harri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时,采用截石位有利于骨折复位操作,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平行支撑与横行交叉支撑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第5掌骨颈骨折51例,闭合复位后分别采用经皮克氏针横行平行(平行组,29例)和横行交叉(交叉组,22例)支撑固定。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手指功能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结果术后47例患者获随访(平行组27例、交叉组20例),随访时间8~40个月,平均13个月。两组各1例出现掌指关节轻度伸直障碍,另有2例钉道出现轻微渗出,均无疼痛、关节退变及感染、骨坏死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TAM系统评定手功能,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1,P=0.712)。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平行或横行交叉支撑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尼斯结技术间接复位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25 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复位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13 例)和对照组(12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使用 2 号缝合线穿过股四头肌腱和髌腱以构建尼斯结,收拢缝线间接复位远端和近端骨折块,依靠尼斯结的滑动加压和自稳定功能形成髌骨前侧张力带作为临时固定;对照组则使用点状复位钳直接钳夹骨折块复位及临时固定。两组复位后均使用克氏针钛缆作终末固定。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根据 Böstman 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评估膝关节功能。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t=−2.165,P=0.041),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4,P=0.612)。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6 个月,平均 14.4 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760)。对照组 1 例患者术后 1 d 出现软组织刺激症状,未予以特殊处理,术后 2 个月症状消失。两组患者术后 12 周随访时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无钛缆松动、断裂及腱性组织钙化等并发症出现。末次随访时根据 Böstman 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P=0.932);研究组有 1 例 80 岁女性患者因股四头肌萎缩、打软腿、爬楼梯受影响等因素评定为良(27 分),余 24 例患者均评定为优。 结论尼斯结技术间接复位用于治疗髌骨横形骨折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并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钢缆环扎固定治疗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 MalloryⅡ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0 年 1 月—2011 年 6 月于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 Mallory Ⅱ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并使用钢缆环扎固定的 14 例(14 髋)患者(骨折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行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且术中未发生骨折的 28 例(28 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生物型股骨假体。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关节置换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 Harris 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髋关节疼痛情况。摄髋关节 X 线片,根据 Engh 等的 X 线评分标准,评价两组股骨假体固定和稳定情况;观察术后是否发生异位骨化;记录骨折组股骨骨折愈合时间。 结果骨折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3.590,P=0.001),但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6,P=0.209)。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4~75 个月,平均 69.5 个月。骨折组 1 例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对照组 1 例术后发生切口不愈合,1 例发生谵妄症状。术后 6 个月及 5 年两组 Harris 评分及 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 线片复查示,骨折组股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 3~12 个月,平均 6.1 个月;均未见骨折不愈合或明显骨折畸形愈合。术后 6 个月及 5 年,两组 X 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骨折组未发现钢缆移动、断裂、脱落等现象。骨折组 2 例、对照组 1 例发生异位骨化。 结论采用钢缆环扎固定治疗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 Mallory Ⅱ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法复位经皮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 2012 年 3 月—2017 年 3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22 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7 例,胸腔镜辅助复位经皮髓内钉内固定)和对照组(15 例,传统手法复位经皮髓内钉内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 6 个月采用 Constant-Murley 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分为主观评价指标(功能活动以及疼痛)及客观评价指标(肩关节活动度和肌力)。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t=5.881,P=0.000)。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7~20 个月,平均 11 个月。骨折均获解剖复位,术后切口均 Ⅰ 期愈合。对照组 1 例髓内钉取出困难,1 例骨折不愈合;两组其余患者均未发生骨折不愈合、髓内钉断裂等并发症。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4,P=0.453)。术后 6 个月两组 Constant-Murley 评分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胸腔镜辅助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无需透视,临床疗效与传统手法复位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包含胫骨结节下移的联合手术治疗合并高位髌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 年 4 月—2016 年 5 月,采用包含胫骨结节下移的联合手术治疗 14 例合并高位髌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 5 例,女 9 例;年龄 13~26 岁,平均 18.5 岁。左膝 9 例,右膝 5 例。髌骨脱位 2~5 次,平均 3.3 次;首次脱位至该次就诊时间为 4~60 个月,平均 19.7 个月。患者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术前膝关节 X 线片、CT、MRI 检查示骺板均已闭合;3 例存在髌骨内缘撕脱性骨折,2 例关节腔内有游离体。比较手术前后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tibial tuberosity-trochlear groove,TT-TG)间距、髌骨滑车沟间距、Caton-Deschamps 指数以及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 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Kujala 评分、Tegner 评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4~72 个月,平均 34.6 个月。术后复查 X 线片及 CT 提示髌骨脱位均纠正;胫骨结节截骨移位处均愈合,愈合时间 3~5 个月,平均 3.8 个月。术后 1 d 及 1 年时 TT-TG 间距、髌骨滑车沟间距、Caton-Deschamps 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 及 1 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年及 2 年时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 评分、IKDC 评分、Kujala 评分、Tegner 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 1 年及 2 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包含胫骨结节下移的联合手术治疗合并高位髌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在不稳定型顺向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维持复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 2015 年 5 月—2017 年 1 月收治的符合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31-A2.2 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且需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的患者 4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术中使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组,20 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体质量指数、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根据张世民等提出的术中透视内侧与前侧皮质对应关系(正性、中性、负性支撑)来判断骨折复位质量,观察内固定稳定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 12 个月采用 Harris 评分评价患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试验组术中 2 枚克氏针共植入次数≤4 次 6 例(30%),5~8 次 7 例(35%),≥9 次 7 例(3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输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3~21 个月,平均 17 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再骨折等并发症以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术中复位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Z=–2.794,P=0.024)。术后 12 个月试验组 Harri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1)。 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术中使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可在术中有效维持复位效果,减少术者透视次数,提高复位质量,减少异体血输入,获得更好的髋关节功能,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近侧骨折段向前成角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2015 年 3 月—2016 年 3 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 40 例近侧骨折段向前成角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 11 例,女 29 例;年龄 56~87 岁,平均 75.7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1 例,摔伤 39 例。体质量指数 18.9~33.8 kg/m2,平均 24.3 kg/m2。受伤至入院时间 2~360 h。骨折按照 AO-OTA 分型:A1.2 型 7 例,A1.3 型 1 例,A2.1 型 6 例,A2.2 型 9 例,A2.3 型 12 例,A3.2 型 2 例,A3.3 型 3 例。记录患者入院时、术前以及术后最低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值,住院期间输血量和手术显性出血量。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 量表)评估患者伤前及术后 12 周生活质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入院时及术后 2 d 疼痛程度。根据术后 X 线片及临床检查判断骨折愈合情况。术后 12 周采用 Harris 评分评价患侧髋关节功能。 结果患者入院时 Hb 为(114.33±14.93)g/L,术前最低 Hb 为(99.10±16.4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4,P=0.000)。11 例术前输血(520.00±269.98)mL。手术显性出血量(373.08±154.68)mL,术中输血量为(569.23±207.94)mL。术后患者最低 Hb 为(105.41±13.36)g/L,8 例患者术后再次输血(500.00±185.16)mL。术后 3 d 按照改良 Baumgaertner 法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优 16 例,良 18 例,差 6 例。40 例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5 周,平均 12.8 周。术后切口无感染发生。术后 2 d VAS 评分为(3.2±0.5)分,较入院时的(8.2±0.5)分显著改善(t=37.500,P=0.000)。术后 12 周骨折均愈合;患侧髋关节 Harris 评分为(82.5±6.9)分;SF-36 量表评分为(51.4±11.5)分,较伤前(54.9±11.5)分显著降低(t=18.901,P=0.000)。术后 4 例出现谵妄,8 例感染肺炎,5 例泌尿系统感染,2 例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 结论近侧骨折段向前成角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难复位、不稳定型骨折,术中需要通过辅助器械达到骨折良好复位,解剖对位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首要条件,同时需注意及时纠正患者贫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 Taylor 三维空间支架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 年 7 月—2016 年 7 月,采用闭合复位联合 Taylor 三维空间支架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髁上骨折 20 例。其中男 14 例,女 6 例;年龄 6~14 岁,平均 10.3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5 例,高处坠落伤 6 例,摔伤 9 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屈曲型 12 例,伸直型 8 例。根据 AO 分型:A1 型 12 例,A2 型 8 例。骨折位于骨骺线上 0.5~5.0 cm,平均 2.5 cm。受伤至手术时间 2 ~ 8 d,平均 3.5 d。术后采用膝关节 Kolment 评定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24 个月,平均 18.1 个月。术后均无钉道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外固定架松动、骨折移位、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4~6 周,平均 4.5 周。拆除支架时间为 8~12 周,平均 9.5 周。患儿无跛行步态,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骨骺发育异常。末次随访时,参照膝关节 Kolment 评定标准,膝关节功能获优 18 例、良 2 例,优良率为 100%。结论闭合复位联合 Taylor 三维空间支架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能避免对骺板的损伤,骨折愈合率高,能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等优点,是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踝上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炎时保留腓骨或截断腓骨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09 年 4 月—2014 年 4 月,采用踝上截骨术治疗并随访达 1 年以上的 41 例(41 足)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19 例术中保留腓骨(A 组),22 例术中行腓骨截骨(B 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体质量指数、骨关节炎分期、病因以及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踝关节骨关节炎量表(AOS)疼痛及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胫骨远端关节面角(tibial articular surface angle,TAS)、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 angle,TT)、胫骨踝穴角(tibiocrural angle,TC)、胫骨侧位关节面角(tibial lateral surface angle,TL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观察截骨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临床功能评分以及影像学测量结果。 结果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6~55 个月,平均 36.6 个月。A、B 组各 1 例因疼痛及活动受限,行踝关节融合术,排除末次随访评价。X 线片复查示,患者截骨处均获骨性愈合,A 组愈合时间(3.6±0.4)个月,B 组为(3.9±0.7)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12)。末次随访时,两组 TAS、TLS、TT、T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B 组 TT、TC 改善程度优于 A 组(P<0.05)。两组 AOFAS 评分、AOS 疼痛及功能评分、踝关节 ROM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 Takakura 分期,A 组改善率为 55.6%,B 组改善率为 5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 结论对于腓骨相对较长或影响术中胫距关节复位者,踝上截骨术中同时行腓骨截骨后 TT 及 TC 改善程度优于单纯踝上截骨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单纯载抗生素磷酸钙人工骨(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比较,探讨载重组人 BMP-2(recombinant human BMP-2,rhBMP-2)CPC 联合载抗生素 CPC 一期治疗慢性骨髓炎伴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盲、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 2018 年 4 月—2019 年 4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80 例慢性骨髓炎伴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采用载 rhBMP-2 CPC 联合载抗生素 CPC)与对照组(采用载抗生素 CPC),每组 4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以及术前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 C 反应蛋白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中病灶清除后,两组植入对应 CPC 修复骨缺损并外固定。比较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患者住院时间、取出外固定架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以及骨髓炎治愈率、修复骨容积。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4 个月,平均 18.4 个月。两组术后 4 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及 C 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术前 1 周与术后 4 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 C 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 1 例胫骨骨髓炎切口出现无菌性渗液,经口服氯雷他定后愈合;两组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各 1 例胫骨远端骨髓炎复发,对照组 1 例肱骨骨髓炎复发;试验组骨髓炎治愈率为 97.5%(39/40)、对照组为 95%(3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两组修复骨容积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 线片及 CT 复查示两组患者骨缺损均修复。试验组拆除外固定架时间及患肢完全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结论载 rhBMP-2 CPC 联合载抗生素 CPC 一期治疗慢性骨髓炎伴骨缺损有效,能加速诱导骨原位再生修复骨缺损,减少创伤,缩短疗程,恢复良好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 Taylor 空间支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1 月—2017 年 1 月收治的 74 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折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内固定组(26 例)和外固定组(48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固定物去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 Johner-Wruhs 胫骨干骨折治疗最终效果评价标准评定患肢功能;采用罗从风等的标准评定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22 个月,中位时间 14 个月。患者骨折均获愈合,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固定物去除时间均显著高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内固定组发生钢板外露 1 例、骨折延迟愈合 1 例、钢板断裂 1 例;外固定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 2 例、软组织缺损 4 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904)。术后 10 个月参照 Johner-Wruhs 标准评定患肢功能,内固定组优 19 例,良 5 例,可 2 例,优良率 92.3%;外固定组优 42 例,良 3 例,可 2 例,优良率 95.7%;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2,P=0.531)。术后 4 个月采用罗从风等的标准评定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内固定组优 24 例,可 1 例,差 1 例,优良率 92.3%;外固定组优 46 例,可 1 例,差 1 例,优良率 95.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0,P=0.471)。 结论采用 Taylor 空间支架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相较于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可减少骨折治疗周期,有利于患者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相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切口球头改锥撬压复位法结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对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7 月—2018 年 2 月收治的 8 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3 例,女 5 例;年龄 66~89 岁,平均 76.3 岁。骨折按 Evans 分型:Ⅲ 型 3 例,Ⅳ 型 5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2~8 d,平均 3.9 d。所有患者均采用球头改锥通过 PFNA 近端切口进行撬压复位。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末次随访时行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患者手术时间 52.5~83.7 min,平均 68.1 min;术中出血量 49.8~96.4 mL,平均 73.1 mL;骨折复位时间 3.7~9.1 min,平均 6.4 min;术中透视次数 18.4~27.4 次,平均 22.9 次。8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18 个月,平均 9.6 个月。术后 X 线片检查均可见骨折复位良好,未发生骨折移位、内固定物切割和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 3~6 个月,平均 4.6 个月。末次随访时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为 85~96 分,平均 91.6 分;获优 6 例,良 2 例。结论应用 PFNA 球头改锥复位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固定效果。该方法具有不增加新切口、术中出血量及新的软组织损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 Taylor 空间支架(Taylor spatial frame,TSF)治疗胫腓骨骨折中,术后应用计算机辅助闭合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1 月—2017 年 9 月采用 TSF 治疗的 30 例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复位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5 例,TSF 外固定术中采用切开复位)和试验组(15 例,TSF 外固定术后 1~3 d 采用计算机辅助闭合复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骨折 AO 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拆除外固定架时间;拆除外固定架后 3 个月,参照 Johner-Wruhs 胫骨干骨折治疗最终效果评价标准评定患肢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9~16 个月,平均 14 个月。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拆除外固定架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发生外固定架针道浅表感染 2 例(两组各 1 例),切口感染 1 例(对照组),骨折延迟愈合 1 例(对照组),创伤性关节炎 2 例(两组各 1 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0,P=0.543)。两组患者软组织缺损创面均Ⅰ期愈合。拆除外固定架 3 个月后,参照 Johner-Wruhs 胫骨干骨折治疗最终效果评价标准评定患肢功能,试验组优 3 例、良 9 例、可 2 例、差 1 例,优良率 80.0%;对照组优 3 例、良 8 例、可 3 例、差 1 例,优良率 73.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7,P=0.821)。 结论与术中切开复位相比,TSF 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采用计算机辅助闭合复位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长时间手术所致风险,减少骨折端血运破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戴架时长,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术(osteochondral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OAT)治疗青年及中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08 年 1 月—2016 年 8 月接受 OAT 治疗的 43 例(43 膝)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20~40 岁 23 例(青年组)、40~60 岁 20 例(中年组)。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20,P=0.001);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以及软骨损伤侧别、部位、面积、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采用 Lysholm 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MRI 检查观察术后供区及受区的修复情况。 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8 年,平均 3.6 年。 两组术后 2 年膝关节 Lysholm 评分、IKDC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前及术后 2 年时,青年组 Lysholm 评分及 IKDC 评分明显优于中年组(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 年,MRI 复查示两组受区、供区修复良好。 结论根据患者软骨质地、厚度、弹性及损伤面积,关节镜下 OAT 可用于治疗中年膝关节软骨损伤,早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 1 例股骨中段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desmoplastic fibroma of bone,DF)并病理性骨折诊治经验。方法2015 年 6 月,1 例 40 岁男性患者因摔倒致右大腿疼痛并功能障碍 6 h 入院。入院后经体检、X 线片以及 CT 检查诊断为股骨中段骨囊肿并病理性骨折,给予骨折切开复位、肿瘤刮除、液氮灭活、自体髂骨及硫酸钙混合植骨、钢板桥接固定骨折。同时,术中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病理检查诊断为 DF。患者获随访 3 年,术后 5 个月骨折愈合,随访期间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股骨中段 DF 临床罕见,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应注意与其他骨肿瘤等相鉴别。目前 DF 治疗方法缺少统一标准,局部肿瘤刮除联合液氮处理可能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但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